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电路(第1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8
《第二节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4.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二节电路》。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电路的组成自主阅读教材P3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最简单的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1)像电池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2)像灯泡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3)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叫开关;(4)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自主阅读教材P3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如图,有甲、乙、丙三个电路,其中甲图是通路,乙图是开路,丙图是短路。
3.我们常说的开灯是指开关闭合(选填“闭合”或“断开”),使电路接通,电流通过用电器的电路叫通路。
4.我们常说的关灯是指开关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又叫断路。
5.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三)电路图自主阅读教材P39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记忆教材第39页的图3-2-6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其中电源的符号是,灯泡的符号是,开关的符号是。
7.把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3.2《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状态。
具体内容如下:1. 电路的概念:电流沿着路径流动的路径称为电路。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3. 电路的状态:电路分为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
2. 培养学生动手连接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使学生掌握通路、开路和短路的概念,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
难点:电路状态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池。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状态。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电路的状态,学会判断电路的状态。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的状态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电路第二节电路一、电路的概念电流沿着路径流动的路径称为电路。
二、电路的组成1. 电源2. 导线3. 开关4. 用电器三、电路的状态1. 通路:电流能够顺畅流动的状态。
2. 开路:电流无法流动的状态,也称为断路。
3. 短路:电流在不正常的情况下,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的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描绘出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答案:略(1) 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依次连接,闭合开关后,电流能否流通?答案:能流通,通路状态。
(2) 电源、导线、开关依次连接,闭合开关后,电流能否流通?答案:不能流通,开路状态。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 2 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电路”。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闭合和断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
2. 培养学生动手连接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难点:电路的闭合和断路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小灯泡、开关等学具:同上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器等。
2. 概念讲解:介绍电路的定义,即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3. 组成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学会使用导线、开关、小灯泡等元件搭建基本电路。
5. 闭合和断路讲解:讲解电路的闭合和断路现象,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器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和断路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日常生活中一个电路现象,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案:略2.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家庭电路中的照明电路和充电器电路。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通过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电路,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动手实践”环节和学生作业设计部分。
这两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将对这两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2.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
本节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基础章节,会画电路图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与后续章节的内容联系紧密,是电学的入门知识。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及方法:小学科学中学生学习过简单的电路知识,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电流和电池的概念,引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未知知识及方法:电路的组成中各元件的作用及能量转化的问题,电路的三种状态的探究及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教学目标1.认识电路的组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核心素养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组成,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过程:回入1.回顾上节与本节相关的知识。
(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判断图中的电流方向。
2.情境引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图片“发达的电力网络”“马路上的灯光秀”“手机、电脑中的集成电路”等。
顾并回答问题。
察图片生活中的用电情况举例说明。
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接在电路中。
回答问题己用语言阐述结论书上的结论对照。
身边的实例作为习题生活走向物理向世界。
续表:的状 1.通路:接通的电路。
老师演示通路的实验,总结电流产生的条件及通路的特点。
条件:有电源,且是闭合的电路,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2.开路:断开的电路。
老师演示断路的实验,总结断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电路中某处断开,如开关断开、灯丝断了、导线折了、某处接触不良等。
察实验交流电流产生的条件。
察实验交流断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教案: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三章认识电路2.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认识电路”的第二节“电路”。
本节主要介绍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指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电路的组成:电路主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四部分组成。
3. 各部分的作用:a. 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电源适配器等。
b. 导线:连接各部分,输送电能,如铜线、铝线等。
c. 用电器:消耗电能,实现特定功能,如电灯、电视等。
d.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如按键开关、滑动开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识别常见电路元件。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正确连接简单电路。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电路的识别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电路模型、导线、开关、灯泡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器材,包括导线、开关、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段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器等,引导学生关注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识别和分析简单电路。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练习识别和分析电路。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路:概念:电流的路径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各部分作用: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部分,输送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实现特定功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电路中,哪个是通路,哪个是断路?(2) 请用文字和图示说明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