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65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握要点字词,认识时代背景。
2、读课文,掌握文章构造。
【预习自测】1、加粗字注音,标调:衰微()赫然()迭起()弥高()校补()漂白()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 沥悉心血()心会神凝()绝然不一样()一反既往 ()大方淋漓()目不窥园()望闻问切()群蚁排衙()炯炯眼光() 诗兴不作()专注贯注()无暇及此()2、释词义:( 1)衰微::( 2)赫然:( 3)迭起:( 4)高标:( 5)持之以恒:( 6)兀兀穷年:( 7)沥悉心血:( 8)专注贯注:( 9)心会神凝:( 10)绝然不一样:( 11)一反既往:( 12)大方淋漓:(13)气冲斗牛:3、读课文,认识时代背景【合作研究】1、朗诵课文,整体掌握文章构造2、介绍作者及闻一多先生臧克家:闻一多:【解难答疑】1、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如何连接起来的?找出构造上起连接作用的段落。
【反应拓展】1、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沟通学习结果,归纳各部分内容。
2、填空( 1)本文所记述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 _____、 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 ________。
(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局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民众大会上,痛骂特务, ________,并指着这群坏蛋说: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了。
说得真畅快,感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 6)他,是的巨人。
他,是的高标。
【反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1、感悟文意,学习本文构造谨慎、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谨慎勤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汹涌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相符的高尚人品从中遇到启示,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明白得积存本文生字词》,提高明白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文,以领会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式,叙述中的抒情、描述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顾。
【重点难点】了解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中的抒情、描述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顾。
【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阻碍,喜爱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击农人的苦难生活,引发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很多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二、闻一多介绍闻一多,本名家骅,闻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家世”。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念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立誓不取得抗战的成功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但是起,踊跃参加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导学进程】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衰微.___校.补___弥.高___无暇.___窥.园___迭.起___排衙.___卓.越___2.据拼音写汉字___qiè而不舍___lì尽心血气冲___dǒu 牛___qián心贯注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慷___kǎi淋漓____wùwù穷年3.形似字注音组词暇()___迥()___凝()___契()___瑕()___炯()___疑()___挈()___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仿写: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2、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目标达成: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2、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请各组科代表回答以下各题。
1.填空。
闻一多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慷慨淋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创境激趣】回顾前文内容,找同学简单复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说和做”。
【自学导航】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概括出主要内容。
思考以下各题:1、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这个“说”字的含义是什么?2、第二部分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共写了哪几件事?【合作探究】1、“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2、“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文中引用闻一多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2、开头两小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强化训练】阅读第二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词语。
迥乎不同:气冲斗牛: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3.开头两小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归纳总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板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爱国精神做【教学反思】。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法.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是,他是近代著名。
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
闻一多:,,。
他的代表作《》、《》。
因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民主战士李公朴的无耻行径,在昆明惨遭杀害。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2、给下列生字词注2.音释义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暇():群蚁排衙()地壳():校补()二.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讲解以自由组合形式探究质疑:(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3)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4)、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第一课时)班级:主备教师:秦金平备课组长:秦金平领导批阅: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教师寄语:自己的权益自己要维护,一个崭新的中国不会由一群奴才来建设——胡适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主旨。
2.体会文中形象描写的作用,理解成语的含义。
3.把握本文精心选材、重点突出的写法。
重(难)点预见: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流程:一、情境导入二、目标展示三、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赫然()心会神凝()慷慨 ( )一反既往 ( ) 迥乎不同 ( ) 锲而不舍()2.解词:赫然:弥高:心会神凝:锲而不舍:一反既往:迥乎不同:四、自学指导(听课文录音,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2.从文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3、说说本文多用古词、文言词的作用是什么?五、合作释疑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3.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六、当堂训练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知识链接】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 ( ) 气冲斗牛 ( ) 卓越( )2、解释下列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3、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我的问题】【课内导学*合作探究】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2、作为学者,闻一多的哪些事例可以体现这一特点?试简要概括。
3、闻一多作为学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试简要概括。
【训练反馈*巩固提高】1、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聚焦】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什么作用?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难点突破】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走进作者】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主要代表作有《难民》、《有的人》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鸟》。
长诗:《自己的写照》等。
1932年以一篇《老马》成名。
【背景追溯】闻一多,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拓展链接】闻一多挽联①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周恩来、邓颖超挽李公朴、闻一多联)②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汇万分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毛泽东挽李公朴、闻一多)【自主学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高标.(biāo)弥.高(mí)校.补(jiào)目不窥.园(kuī)2.辨析下列字形籍: (jí)籍贯锲: (qiè)锲而不舍迥: (jiǒng)迥然藉: (jí)狼藉契: (qì)契机炯: (jiǒng)炯炯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第二课时【导学过程】一、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就下列一些问题: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3.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4.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对表达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二、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军神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
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24岁。
”“什么病?”“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放下笔,正起身准备察看伤势,一个护士走进诊所,悄悄说:“沃克医生,5号病床的先生害怕做手术,要求……”沃克粗暴地打断护士的话,鄙夷地说:“叫他滚蛋!我的诊所里再不要见到这胆小鬼!……”沃克医生余怒未息。
他熟练地解开了病人右眼的绷带,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病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德国军队的军医。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是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太婆似地喋喋不休!”沃克怔住了。
他伸手制止了闻声赶来的护士,双目火辣辣地盯着对方。
良久,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突然对护士吩咐:“准备手术!”沃克换上手术服,洗净手,戴上了消毒手套。
这时护士跑过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随即,走进手术室,用教训的口气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从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握重点字词,了解时代背景。
2、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预习自测】
1、加粗字注音,标调:
衰微()赫然( ) 迭起()弥高()校补()漂白( )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 慷慨淋漓()目不窥园()望闻问切()群蚁排衙()炯炯目光()诗兴不作()潜心贯注()无暇及此()
2、释词义:
(1)衰微::(2)赫然:
(3)迭起:(4)高标:
(5)锲而不舍:(6)兀兀穷年:
(7)沥尽心血:(8)潜心贯注:
(9)心会神凝:(10)迥乎不同:
(11)一反既往:(12)慷慨淋漓:
(13)气冲斗牛:
3、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介绍作者及闻一多先生
臧克家:
闻一多:
【解难答疑】
1、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找出结构上起衔接作用的段落。
【反馈拓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概括各部分内容。
2、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
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
(6)他,是的巨人。
他,是的高标。
【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预习自测】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从哪些行为可以看出他做了也不说?
(方法提示:关注具体行为,关注提示性关联词,结合具体语句回答。
)
2、为什么闻一多先生只做不说,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
【合作探究】
1、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为什么此时的他不仅做了,还说了?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
【解难答疑】
1、用词具有表现力: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这句话中的“钻探”改为“钻研”或“研究”行不行呢?
2、语言典雅: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方法提示:体会四字短语连用的效果)
3、修辞形象生动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方法提示:体会排比段的采用对感情表达的效果)
【反馈拓展】
1、细节描写精彩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方法提示:关注描写角度)
2、文本中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可从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品析)
用词典雅:
修辞句:
描写句: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