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的底图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23.73 KB
- 文档页数:4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要求E.1 绘图要求E.1.1 一般规定E.1.1.1 以版面整洁、布局合理、美观为原则。
E.1.1.2 按规定图式、图例绘制。
E.1.1.3 本附录所称图纸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三部分,其它类型图纸可参照执行。
E.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E.1.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指能够反映项目区现状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纸。
E.1.2.2 测绘比例尺应以能够准确反映现状并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为原则,我市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
E.1.2.3 现状图测绘要素现状图测绘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并注意下列事项:——测绘项目区内各种地类面积及位置,并分权属、分坡度、分类统计。
统计时应以5度为一个级别进行统计,当一个现状图斑内坡度变化超过5度,应分开统计,并在图中标明图斑号。
——调查测绘项目区内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测绘项目区内水工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的位置。
——调查测绘地类界和土地所有权属界线。
——测绘项目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内容,以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
——对项目区内的塘、坝、库等水源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
——拟建塘、坝、库等工程选址处要加密测点或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涉及拆迁的居民点、建筑物的位置、面积、权属。
——调查标注项目区的电力线路及附近变电站。
E.1.2.4 现状图绘图要求现状图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图例绘制清晰,色调协调,地类界线明显,图例及色标按有关规定执行。
——较为重要的道路、灌排沟渠等线性地物应按比例尺绘制。
道路、灌排沟渠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
——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如水工建筑物)应标注于图纸上。
——项目区内权属界线应标注清楚,按具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主体。
——排水涉及到沟道、湖泊、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等。
区外道路应有与区内连接段。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整治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入手,探讨如何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要求基本要求土地整治规划图件是土地整治规划的结果,是考虑到整个区域、不同地段地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而形成的土地利用模式。
因此,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地图尺度要求比较明确。
2.地形要实测,要有明显地貌特征,地貌模拟要精细,地貌要素需要充分反映实际情况。
3.江河、湖泊、水塘等水系要真实、清晰地标记出来,在水域内要标明水位。
4.土质与工程地质,农用土地及特色景观等要素需要标注,图件中不得缺失。
5.坡度、坡向要标示,地震震度、风、雨、气候类型等要素要充分考虑。
矢量图件与栅格图件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可以分为矢量图件和栅格图件。
两者的区别在于数据的格式不同。
矢量图件主要借助矢量地图制作软件,将地图表达成为各种点、线、面等不同的矢量要素。
这种图件语义明确、可修改和复合的优点,往往被用于CADD系统中,方便对土地整治后的公共设施进行建设规划。
栅格图件则主要由成百上千的像素点组成,而像素点的空间位置,则通过引进统计方法,来表示不同区域的土地分布。
这种图件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地域,对于土地多角度的分析、处理和表达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土地整治相关数据要求一份全面且准确的数据资料,能够优化土地整治,在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实施和验收四个阶段,发挥关键性作用。
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土地整治需要的各种地表信息,如土地类型、形态、质量、变化等。
遥感影像数据需要能够清晰显示不同的土地用途、地物覆盖等信息,且在时间上不能滞后太长。
同时,要注意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过程,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地理特征,如海拔、坡度、坡向、流量等。
古代汉语教程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六书中___、___、___、___是造字方法;___、___是用字方法。
2.汉字具有___的特点,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可以了解词的古义,推求词的本义。
3.古今字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___而形成的古今字;二是___而形成的古今字。
4.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三个类别:___不同的异体字;___不同的异体字;___不同的异体字。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6.构成通假关系的两个条件是:___,___。
7.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主要包括___的差异;___的差异;___的差异等三个方面。
8.词义范围的差异包括___、___、___三个方面。
9.词的本义是___,推断本义主要采取___。
10.联绵词是___,在词的结构上具有___的特点。
11.偏义复词是由两个___,其中___。
12.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是:___。
13.普通名词做状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4.使动用法包括___的使动用法,___的使动用法,___的使动用法三种情况。
15.意动用法包括___的意动用法;___的意动用法两种情况16.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
17.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有___、___、___、___等四种。
18.古代汉语有标志的被动句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等四种。
19.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
20.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___、___、___、___。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___、___、___、___。
21.古代汉语中程度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
情态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
否定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
22.《康熙字典》采用___编排法,共收___个单字。
2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___、___、___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共收单字___个,是迄今收字最多的大型单字类字典。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图式符号文件使用说明为方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制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针对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制作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选图件的图式符号库。
该图式符号库适用于ArcGIS软件平台下的图件制作。
图式符号库由FHK.ttf文件和.style文件构成。
其中,FHK.ttf文件包含耕地()、园地()、农田水利设施()三种地类符号。
.style符号库文件为每一张必备图件的要素图式符号。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符号大小。
市级图式符号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styl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style、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style、建设用地管制规划图.style、土地整治规划图.style、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分区).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用途).style以及基础地理要素.style。
县级图式符号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styl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style、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style、建设用地管制规划图.style、土地整治规划图.style、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分区).style、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用途).style以及基础地理要素.style。
乡级图式符号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styl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分区).styl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用途).style、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style、土地整治规划图.style 以及基础地理要素.style。
符号库文件使用步骤如下:1、将FHK.ttf文件复制到Fonts文件目录(一般为C:\WINDOWS\Fonts 目录)。
2、解压缩*.rar文件至ArcGIS安装目录下style文件夹内:如X:\Program Files\ArcGIS\Styles。
实用文案文案大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文案大全前言为 加 强 对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的 指 导 ,保 证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质 量 ,推 进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标 准 化 、规 范 化 建 设 ,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土 地 管 理 法 》及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技 术 标准 ,制 订《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规 范 》,明 确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有 关 图 件 制 图 要 素 及 其 表 达要求。
本 规 范 的 附 录 A 、附 录 B 、附 录 C 、附 录 D 、附 录 E 、附 录 F 、附 录 G 、附 录 H 为 规 范 性 附 录 ,附 录 I 、附录 J 、 附 录 K 、 附 录 L 、 附 录 M 为 资 料 性 附 录 。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技术制图标题栏GB/T 13361-1992技术制图通用术语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总则空间参照系统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图件比例尺基本比例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乡域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1万。
如辖区面积过大或过小,可适当调整比例尺。
比例尺—挂图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挂图比例尺以1:1万为主;如辖区面积过大或过小,可根据区域面积和图纸幅面调整比例尺,比例尺可采用1:2千~1:10万或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目录引言I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总则23.1 规划指导思想23.2 规划任务和内容23.3 规划范围与期限33.4 编制原则33.5 编制程序33.6 编制单位和人员要求33.7 其他要求44 土地规划分类45 调查研究45.1 规划基础数据转换45.2 基础资料调查分析45.3 重点调查研究56 规划目标确定56.1 规划目标的内容56.2 确定的依据及程序方法57 基本农田调整与布局67.1 基本农田调整的原则与要求67.2 基本农田调整的检验分析67.3 基本农田的规划布局68 重要建设用地安排68.1 城镇建设用地68.2 村镇建设用地68.3 独立工矿用地安排78.4 基础设施用地79 生态用地保护79.1 稳定生态用地数量79.2 合理布设生态用地710 土地用途区划定710.1 含义与要求710.2 土地用途区类型710.3 土地用途区划定的步骤与方法810.4 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与细则811 土地整治项目落实811.1 落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811.2 落实土地生态保护与整治项目911.3 划定落实基本农田整备区912 村土地利用控制913 规划方案确定913.1 方案内容913.2 方案论证914 规划公众参与1014.1 基本原则1014.2公众参与重点1014.3参与方法1015 制定实施规划措施1016 规划成果1016.1 规划成果内容1016.2 规划文本1016.3 规划说明1116.4 规划图件1116.5 规划附件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定义1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土地规划分类及含义16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土地规划分类与土地现状分类对应关系20附录 D (资料性附录)基础资料调查分类表26附录 E (资料性附录)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7附录 F (资料性附录)基本农田调整要求29附录G (规范性附录)土地用途区划定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关系31附录H (规范性附录)土地用途区划定的步骤与方法32附录I (规范性附录)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37附录J (规范性附录)工作表格38附录K (规范性附录)数据单位要求43附录L (规范性附录)编图方法与图例44附录M (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46引言为了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图式MAPGIS符号文件使用说明为方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制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针对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制作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选图件的图式符号库。
该图式符号库适用于MAPGIS 软件平台下的图件制作。
图式符号库由clb文件和slb文件构成。
其中,clb文件为字库文件,slb文件为符号库。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符号大小。
符号库文件使用方法如下:1、设置mapgis的字库和系统库如下图:2、图式对应符号子图号及色号土地规划用途表达图式土地规划用途土地规划用途表达图式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填充(线颜色)图案颜色(辅助颜色)农用地耕地169972851 园地207946851 林地178746851 牧草地210102851其他农用地设施农用地12679851 农村道路151 175坑塘水面20255851403 ——农田水利用地20236851 田坎153 125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153981851农村居民点用地154982851 采矿用地80993851405 ——土地用途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填充(线颜色)图案颜色(辅助颜色)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1993851409 ——交通水利用地铁路用地17672851429 ——公路用地17672851430 ——民用机场用地17672851425(380)——港口码头用地17672851426(381)——管道运输用地17672851432 ——水库水面20255851406 ——水工建筑用地1651938517 193土地用途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填充(线颜色)图案颜色(辅助颜色)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04189851423 ——特殊用地204189851407 ——盐田155189851431 ——其他土地水域河流水面及湖泊水面20255851 滩涂20255851404 ——自然保留地203845851土地利用功能区表达图式土地利用功能区表达图式图式符号色号(边框/填充)基本农田集中区96 903一般农业发展区393城镇村发展区允许建设区469981851 现状建设用地469981851 新增建设用地469981 有条件建设区469674独立工矿区469 993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622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776 林业发展区515 牧业发展区875 风景旅游用地区90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重要交通要素表达图式交通要素表达图式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铁路现状规划175175(6)1,96,9公路现状(不依比例尺表达)现状(依比例尺表达)新建(依比例尺表达)改扩建(依比例尺表达)124825225167167266民用机场现状规划425425(6)16港口码头现状规划426426(6)16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达图式图式符号色号(边框/填充)允许建设区469 981有条件建设区469 674限制建设区350禁止建设区657 651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规划要素表达图式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建设用地整理重点区域17 5 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154 5 土地复垦重点区域11 5 土地开发重点区域80 5 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153 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规划要素表达图式图式符号子图号色号规划民用机场用地——6 672规划港口码头用地——6 672规划管道运输用地——6 672规划独立建设用地——6 993规划水库——6 55规划铁路175(6) 6 规划新建公路252 6 规划改、扩建公路251 6 规划航道149 29规划水利设施项目250 1 45规划能源项目418 6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达图式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达图式图式符号色号允许建设区469有条件建设区469926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表达图式表达要素表达图式图式符号色号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和落图工作规范为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和落图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报件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皖国土资规〔2018〕4号)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1.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审核)的市、县级和县政府驻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和落图方案;2.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市级批准其他乡镇规划调整、修改和落图方案。
二、报件要求1.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审核)的,应依据《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规定,提供调整、修改或者落图方案的请示、全部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
2.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审查的,应报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申请备案的请示,附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申请审批表及调整、修改或者落图前、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三、审查内容1.齐全性上报纸质材料和电子数据是否齐全。
(1)请示文件;(2)申请审批表;(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方案;(4)调整、修改或者落图前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含规划图和管制分区图);(5)电子成果。
包含上述(1)至(4)项资料电子成果形式,同时包括整个项目区的矢量数据、土地用途区调整的矢量数据、规划地类调整的矢量数据、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的矢量数据。
属于规划修改的,应同时报送规划修改听证、论证资料。
2.合法性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主体、程序和依据等是否合法。
3.合规性是否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是否落实上级规划指标管控要求;是否与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文、图、表、数据是否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相关要求,主要数据之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4.图数一致性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所涉指标是否达到图数一致性要求。
5.数据成果质量规划调整、修改或者落图数据成果是否符合数据入库要求。
四、审查程序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审核)的规划审查包括材料接收、技术审查、审批(审核)、数据更新入库4个阶段。
乡镇三级地图绘制总体要求
三级地图示意图的绘制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绘图用纸一律用标准A3纸;示意图按乡级、普查区普查小区三级分别绘制,并收集整理装订;装订方式为横向左面装订;示意图首先要用单实线画边,边宽左为3厘米,其余三边均为2厘米;在示意图上边要写清标题,如:××乡(镇)××普查区示意图,在图的下方要落款。
(一)乡(级示意图。
乡镇级示意图要求标明本乡镇区域四周边界线和乡镇内各普查区的边界线(以道路、河流、农田、绿化带、建筑物等为标志物)。
边界范围应清晰可辨,并用完整的线段虚线圈定,普查区界线以公路、桥梁及河流为标志的,分界线要画在中间。
图中要标明主要道路与街道,同时要标明各普查区所在的位置,普查区之间要用点划线分割。
各乡镇区域的地图合起来,应完整覆盖县级示意图。
(二)普查区示意图。
按照乡镇确定的普查区边界,除标明村级示意图中的四周边界线外,还应标注区域内的道路、巷、弄、河流、重要的建筑物等,如以建筑物或门牌号作为普查区边界线的,还应标注出建筑物的名称和门牌号。
普查区示意图内不仅要画出较详细的道路及街巷,还要标明主要单位的位置。
普查区示意图必须用封闭的虚线圈定,标明周边相邻的普查区。
各普查区示意图合起来,应完整覆
盖乡街道级示意图。
要将每个普查区的负责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姓名标注在示意图上,以便明确责任。
注:地图内容包括:政府、村(居)委会、主要交通要道(某某路)、重要的建筑物,河流、学校、市场、住宅小区、重要的单位等。
普查区界
地址点 ● 普查小区界
铁路 公路 建筑物 图例符号。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要求E.1 绘图要求E.1.1 一般规定E.1.1.1 以版面整洁、布局合理、美观为原则。
E.1.1.2 按规定图式、图例绘制。
E.1.1.3 本附录所称图纸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三部分,其它类型图纸可参照执行。
E.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E.1.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指能够反映项目区现状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纸。
E.1.2.2 测绘比例尺应以能够准确反映现状并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为原则,我市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
E.1.2.3 现状图测绘要素现状图测绘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并注意下列事项:——测绘项目区内各种地类面积及位置,并分权属、分坡度、分类统计。
统计时应以5度为一个级别进行统计,当一个现状图斑内坡度变化超过5度,应分开统计,并在图中标明图斑号。
——调查测绘项目区内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测绘项目区内水工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的位置。
——调查测绘地类界和土地所有权属界线。
——测绘项目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内容,以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
——对项目区内的塘、坝、库等水源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
——拟建塘、坝、库等工程选址处要加密测点或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涉及拆迁的居民点、建筑物的位置、面积、权属。
——调查标注项目区的电力线路及附近变电站。
E.1.2.4 现状图绘图要求现状图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图例绘制清晰,色调协调,地类界线明显,图例及色标按有关规定执行。
——较为重要的道路、灌排沟渠等线性地物应按比例尺绘制。
道路、灌排沟渠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
——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如水工建筑物)应标注于图纸上。
——项目区内权属界线应标注清楚,按具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主体。
——排水涉及到沟道、湖泊、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等。
区外道路应有与区内连接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的底图规范和成图方法研究欧海若;吴次芳;高宏伟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8)004
【摘要】在我国现有的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中,乡(镇)级规划是最基层的一级规划 ,但国家目前尚无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绘方面的技术标准.本文主要针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的底图规范和成图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编绘基于1∶2000地形图的同比例尺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底图是现阶段的合适选择.
【总页数】4页(P453-456)
【作者】欧海若;吴次芳;高宏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相关文献】
1.基于Arc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方法研究——以连云港市海州区为例 [J], 何梅;陈龙乾;宋莉
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上海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 龙腾;王小沙;黄小芳;黄婷婷
3.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南方CASS成图系统制作勘测定界图底图的应用 [J], 向庆粉;王永江;
4.确保尽快完成乡镇级规划的编制任务——在全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培训班上的讲话 [J], 马奇
5.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与应用 [J], 温志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