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知识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4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知识讲义(浙江省)第一部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知识一、总体概述(一)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体纲领性的文件,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实行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二)任务1、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从而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
2、空间布局: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农业用地(农、林、牧、水产)、建设用地(城镇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和水利设施)、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
对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实施寓利用于保护之中的策略,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
3、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定效力,各项用地审批依据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三)作用(法定作用)1、是审批各类土地利用项目的法定依据。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预审建设项目用地、批准建设项目农用地转用和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项目,都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类土地利用项目均不得批准。
2、是使用土地和开发、整治、保护土地的法定依据。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确定了每块土地的用途。
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类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没有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方,不得改变现状用途。
3、是依法查处违法批地、用地的法定依据。
《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和使用土地的,要分别给予不同形式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周 彬[工作研屯一、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 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
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 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 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
1. 审批权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 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浙江省省级及杭州 市、宁波市、台州市等长三角城市均需的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级和县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报批土地占用 基本农田的乡镇规划报省批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报本级地级市批准);设区的城市郊区的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农场)、县(市)人民 政府所在地的镇和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的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2. 审批内容是否充分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是否落 实。
各类用地协调较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果调整依据是否充 分,调控措施是否可行。
土地利用分区是否科学,合理。
非农建设 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是否紧密衔接,控制 到位。
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编绘方法是 否正确,图面是否清晰。
采用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3.局部修改局部修改规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国务院和省政府已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的;国家和重大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及国家军事 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基本农田的;国防、交通、水利、能源、通 讯、环保、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加工、重大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 农田,但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规划指标已预留,但由于选址未确定、没有落实到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或已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但实际位置 需作调整的;建设项目符合符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机动指标条件 的;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相符),全部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非耕地的;对市、县(市、区)经济发展 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建设项目,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 地范围内安排,在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 工作完成后,可以申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般一年只 能提一至两个项目,项目类型没有限制);国家和省重大基础建设 的拆迁安置、抢险避灾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确定无法在现 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先用后批)。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些知识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哪些规定?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作的总体的、战略的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5年。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5)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遵循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的原则。
(6)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
(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
公告内容应当包括规划目标、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地块用途、批准机关和批准日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几级?各级之间关系如何?各级规划的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行政区建制自上而下分为国家、省、地、县、镇(乡)五级。
就广州市而言,分三级,即广州市、区(县级市)和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服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规划上下协调一致。
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于确定规划期内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统筹安排各类用地,逐级分解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搜狗百科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四条和第三章的规定,我国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省、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天诚国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
[2]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
圈内: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大多数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圈内土地。
圈外: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能源、交通、水利、军事项目可以使用圈外土地。
审批权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①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③浙江省省级及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等长三角城市均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报批土地占用基本农田的乡镇规划报省批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报本级地级市批准);④设区的城市郊区的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农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的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局部修改局部修改规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国务院和省政府已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的;B、国家和重大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及国家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基本农田的;C、国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加工、重大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但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D、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指标已预留,但由于选址未确定、没有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或已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但实际位置需作调整的;E、建设项目符合符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机动指标条件的;F、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相符),全部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非耕地的;G、对市、县(市、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建设项目,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在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完成后,可以申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般一年只能提一至两个项目,项目类型没有限制);H、国家和省重大基础建设的拆迁安置、抢险避灾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确定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先用后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介绍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社会发展建设对土地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部署。
理解:1、国家每五年进行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比如刚过去的十二五规划和现在刚开始的十三五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2、一定时期和一定行政区域,指的是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有一个期限,比如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2006-2020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确定规划期间的各项土地工作的安排。
一定行政区域指的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全国、某省、某市、某县、某乡镇为规划范围。
与同级别其他行政单位基本不存在相关关系,大方向上符合上级规划,但在其单独区域内,也有其细分的土地工作。
(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几点重要的理解:1、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
如果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约,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比如北方如果没有规划一定的林地,将会造成水土流失,出现土地沙化和盐碱化,进而导致生态生活环境破坏。
在南方,由于经济建设过快而往往忽视了用地合理布局,非农业建设用地乱占滥用,却没有及时复垦,造成耕地数量质量下降,这也同样不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土地是一切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