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熔沸点大小的比较只是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3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顺序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跨度大)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越强,熔沸点越高。
2、原子晶体要比较其共价键的强弱,一般地说,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3、离子晶体要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如:MgO >Mgd2>Nad>Csd。
4、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O2>N2,HI>HBr>Hd;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在同分异构件,一般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成烷>异成烷>新戌烷洁香烃及其衔生物的同分异构件,其熔沸点,高低顺序为:邻位>间位>对位化容物。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6、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金属元素单质(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第VIA族卤素单质(分子晶体)的溶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
1、HNO3→AgNO3溶液法①检验方法:表明存在cl表明存在Br表明存在I②反应原理反应①:Ag+d-=Agd↓反应②:Ag+Br-=AgBr↓反应③:Ag+I-=AgI↓2、氯水—CdH法①检验方法加适量新朱子饱和氯水加Cll H 未知液混合液分层振荡振荡橙红色表明有Br-有机层紫红色表明有I-②原理:D2+2Br-=Br2+2a-d2+2I-=I2+2d-,因Br2、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检验食盐是否加碘(1:Io3)的方法①检验方法变蓝:加碘盐食盐未变蓝:无碘盐②反应原理:IO3-+SI-+6H+=3I2+3H2O(淀粉遇I2变蓝色)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一、放热反应(1)燃烧都是放热反应;(2)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4)置换风应多为放热反应;(5)生石灰与水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文字说理题之熔、沸点比较【方法和规律】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2、同种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比较晶体内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1)原子晶体: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规律: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2)离子晶体:看离子键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和所带电荷数规律: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②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规律: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④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4)金属晶体: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即: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规律: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Mg<Al【例题精讲】不同类晶体熔沸点比较答题策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答题模板×××为×××晶体,而×××晶体1 金刚石的熔点比NaCl高,原因是: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NaCl是离子晶体2 SiO2的熔点比CO2高,原因是:SiO2是原子晶体,CO2而是分子晶体3Na的氯化物的熔点比Si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理由是: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答题策略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答题模板同为分子晶体,×××存在氢键,而×××仅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同为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极性大,熔、沸点高同为分子晶体,×××形成分子间氢键,而×××形成的则是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间氢键会使熔、沸点增大4 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同为分子晶体,NH3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而PH3分子间仅有较弱的范德华力5 CO2比CS2的熔沸点低,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6 CO比N2的熔沸点高,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O的极性大,熔沸点高7 的沸点比高,原因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原子晶体答题策略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答题模板同为原子晶体,×××晶体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8Si单质比化合物SiC的熔点低,理由是:晶体硅与SiC均属于原子晶体,晶体硅中的Si—Si比SiC中Si—C的键长长,故键能也低,所以SiC熔点低离子晶体答题策略看离子键(或晶格能)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电荷数答题模板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阴、阳离子半径: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n-(或N n+),故×××晶体晶格能大(离子键强),熔沸点高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阴离子半径(或阳离子半径)不相同: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m-(或N m+),R n-(或M n+)电荷数大于X m-(或N m+),故×××晶体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沸点高9 ZnO和ZnS的晶体结构相似,熔点较高的是ZnO,理由是: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10 FeO的熔点小于Fe2O3的熔点,原因是:同为离子晶体,Fe2+半径比Fe3+大,所带电荷数也小于Fe3+,FeO的晶格能比Fe2O3小金属晶体答题策略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即: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答题模板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阳离子的半径:同主族金属元素同为金属晶体,M n+半径小于N n+,故M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阳离子半径也不相等:同周期金属元素同为金属晶体,M m+半径小于N n+,M m+电荷数大于N n+,故M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11 K的熔沸点小于Na,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K+的半径大于Na+,故金属键Na的强,熔沸点也高12 Mg的熔沸点小于Al,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Mg2+的半径大于Al3+,Mg2+的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小于Al3+,故金属键Al的强,熔沸点也高1、[2019·全国卷Ⅰ·节选]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熔点/°C 1570 2800 23.8 −7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全国卷Ⅱ·节选]AsH3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全国卷Ⅲ·节选]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及应用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镓、铯等。
二、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1.同属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I2>Br2>Cl2>F2。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
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
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④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CO>N2。
⑤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状态的不同,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S >Hg>O2。
2.同属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
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
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MgO>MgCl2,NaCl>CsCl。
4.同属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高沸点越高。
如何判断常见晶体物质熔点高低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果为同一种晶体如何判断
1、如果都是原子晶体就按照已有顺序排
2、如果都是离子晶体则:
第一步如果电荷量相同,则比较不通的晶体的库仑力,简单的说就是比较他们原子半径的大小,第二部,如果他们的电荷量不同,一般来说电荷量大的离子晶体熔沸点高
3、如果是同为分子晶体
看分子量一般来说分子量大的高但是也要需要考虑分子的对称性及有无氢键,一般来说有对称性的有氢键的高,
掌握了这几个小点一般啊高中不会出一些让你分辨不清的,呵呵。
这是本人高中学习化学心得,不过现在忘得很多,如有不足还请谅解。
四种晶体熔沸点排序
中学阶段常见的四种晶体是: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一、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内存在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即金属键。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熔点:NaNa>K>Rb>Cs。
二、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典型的有冰、干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和汽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
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
比如在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
三、原子晶体
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即为原子晶体。
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四、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中存在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即离子键。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多种晶体在比较熔沸点的时候,一般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关于“三四种晶体之间熔沸点比较”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法点拨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及分析■刘丛丛摘要:很多考生不能很好地判断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也难以解释相应的原因。
本文以高考题为例,从基础知识出发,总结本类题目答题思路。
关键词:物理性质;晶体;微粒间作用力;熔沸点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化学性质一直占据主导,试题中常常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命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用大量的时间探究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经常被忽略。
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对四大晶体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四大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及原因分析吸引了命题人和老师、学生的眼球,判断陌生晶体熔沸点高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其实掌握解题方法,即可茅塞顿开。
下面我将结合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中常考的题目类型进行分析,了解命题规律,掌握方法,提高得分,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一、若晶体类型不同,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若相同类型晶体,则从其相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大,所带电荷越少,晶格能越小,熔点越低;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分子晶体中,先看有无分子间氢键(影响大),无分子间氢键比较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极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大,熔点越高;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就越强,熔点就越高。
二、真题回顾下面我们从高考题入手总结归纳该类题目解题思路。
1.(2019新课标Ⅰ)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氧化物熔点/°C Li2O1570MgO2800P4O623.8SO2−75.5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解析:先判断晶体类型,根据表中数据及组成微粒可得出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
Li2O和MgO阴离子相同,Li+所带电荷小于Mg2+,则MgO晶格能大,熔点高。
P 4O6分子间、SO2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答案: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一般来说(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较,没说“一定”)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非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比较一下排成队列应该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各种金属晶体之间熔点相差大,不容易比较.你写的"非金属晶体",在化学的"晶体"中,没有这个分类.化学中的晶体总共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混合晶体(如:石墨)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
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等分子极性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极性分子: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
熔沸点的比较及应用物质的熔沸点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物质熔沸点的高低与构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及晶体内部微粒间的作用力有关,比较不同物质的熔沸点,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依据,不同的规律,现分类解析如下:一、根据作用力类型和大小比较熔沸点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质(1)、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异较大,有的很高(钨),有的很低(汞)。
(2)、对于有明显状态差异的物质,根据常温下状态进行判断。
如NaCl>Hg>CO22、同种晶体类型(1)、同属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
一般,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越长,共价键就越弱,熔沸点越低。
如:金刚石(C—C)>碳化硅(C—Si)>晶体硅(Si—Si)(2)、同属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MgO>MgCl2>NaCl>CsCl(3)、同属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带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Al>Mg>Na3、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比较复杂,有许多具体情况需要分别讨论。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如I2>Br2>Cl2>F2;CH4<C2H6<C3H8<C4H10(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如CO>N2(3)、同分异构体之间a.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b.结构越对称,熔沸点越低。
如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4)、若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沸点会反常高,通常含有氢键的物质有氨、冰、干冰,乙醇。
晶体熔沸点比较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在将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化学物质的性质。
熔沸点是一种重要的理化指标,它可用来积累能量,因此可以用于调节物质或物质之间反应所需的能量量。
晶体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含有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因此来讲,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物质的熔点行为和性质。
晶体熔沸点比较需要一种标准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Dewar炉。
在 Dewar炉中,用熔沸点标准品与测试样品混合,然后跟踪其温度,同时记录混合物体的熔沸点。
通过比较Dewar炉中混合物体的熔沸点与标准品的熔沸点,可以得出测试样品的熔沸点,从而能够确定测试样品的熔沸点。
另一种常见的晶体熔沸点比较方法是X射线热重法。
这是一种以X射线的吸收与热重量的变化来测定熔沸点的方法,它可以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X射线吸收和热重量,从而可以确定熔沸点。
X射线热重方法有一个优点是它很快,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完毕,而且结果也非常准确。
第三种测量晶体熔沸点的方法是卡尔曼温度计法。
它是通过将探头放在周围的孔上,跟踪凝固液体和气体温度的变化,进而测定凝固物的熔沸点的方法。
卡尔曼温度计的优点是它可以更精确的测定熔沸点,因为它可以测量到微小的温差。
总之,使用Dewar炉、X射线热重法和卡尔曼温度计法这三种方法来比较晶体的熔沸点非常常见。
它们各自都有其优势和缺点,因此,决定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
该选择的依据包括测量所需的相对精度、测定速度和测定所涉及的成本。
只有当这种方法在所有参数中均能发挥其优势时,才能真正证明其价值。
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及应用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张新平(430400)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熟知其变化的一般规律极其特殊性,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一、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晶体类型不同,其结构(化学键或作用力)不同,物理性质上就表现为熔沸点高低不同。
一般有如下规律:(化学键或作用力的强弱是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1.熔沸点高低规律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如熔点高低顺序有:晶体硅>氯化钠>白磷。
2.特殊情况有:一般常温时的固体分子晶体(如白磷、硫等)的熔点就比水银高;金属晶体钨的熔点(3410℃)就比原子晶体二氧化硅(1713℃)的高等。
二、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同一类型的晶体,其构成微粒(大小、电荷等)不同,微粒间的化学键或作用力不同,物理性质上就表现为熔沸点高低不同。
一般有如下规律:1.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分子晶体是依靠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瓦耳斯力维系的,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弱得多,使得分子容易克服这种力的约束,因此,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
一般有如下规律:(1)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稀有气体、卤素单质、ⅣA族的RH4型氢化物等都符合这一规律。
(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分子,分子的极性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第3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见右表),但极性最强的HCl却反常地低于H2S。
(3)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形成氢键时,熔、沸点升高。
在常温下,绝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都是气态的(只有H2O例外),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理应遵循第(1)条规律,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由于NH3、H2O、HF等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因而造成NH3、H2O、HF等的熔、沸点反常的高(比其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
2.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晶体中各原子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
原子晶体在熔化时必须破坏很大一部分共价键,在气化时几乎要破坏全部共价键,所以原子晶体都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各种晶体的熔沸点范围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熔沸点范围。
一些常见的晶体及其熔沸点
范围如下:
1.金属晶体:金属晶体具有高熔点,通常在1000°C以上,例如铁的
熔点为1535°C。
2.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较高,在600-2000°C之间,例如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C。
3.共价晶体:共价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在1000°C以上,例如碳晶
体的熔点为3800°C。
4.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一般在-100°C到400°C之间,例如
脂肪酸晶体的熔点为20-60°C。
5.复合晶体:复合晶体具有不同的熔点,取决于其组成成分,例如玻
璃的熔点为600-800°C。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熔沸点范围,这与其组成成分、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
(1)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而言,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O2>NaCl>S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晶体都高于任意离子晶体,如:氧化铝高于SiO2,同样也不是所有的离子晶体都高于任意分子晶体。
(2)对于相同类型的晶体:
I、主要与半径有关的晶体
①离子晶体:组成相似的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就越强,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②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就会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③金属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熔沸点越高;如Na<Mg<Al
II、主要与分子量有关的晶体: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溶沸点就越高。
如卤素单质I2>Br2>Cl2>F2;
b.能形成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会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一般来说,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较复杂)
原子晶体熔沸点:
结构相似时,原子半径之和越大,共价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熔沸点越低,硬度越小。
离子晶体熔沸点:
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分子晶体熔沸点:
组成和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含有氢键时,熔沸点反常高);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时,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为同分异构体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金属晶体熔沸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大,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方法离子晶体是一类物质,其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静电力相互结合而成。
由于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对于研究离子晶体的物性,特别是熔化行为和熔点的测定,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方法。
1.热分解法热分解法适用于那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热分解的离子晶体。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待测晶体加热至其热分解温度,然后观察并记录分解现象的温度。
通过比较不同离子晶体的热分解温度,可以间接获得它们的熔沸点的相对大小。
2.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TG-DTA方法是一种将热重(TG)和差热(DTA)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法。
在该实验中,待测晶体被加热,并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TG)和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DTA),来研究样品的热分解行为。
通过分析样品的热失重峰和热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获得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信息。
3.热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DSC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
在离子晶体的熔解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曲线上的峰,该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提供离子晶体熔沸点的信息。
4.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通过研究晶体的衍射图样来确定结构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对于离子晶体而言,它的结构会在熔化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衍射图样的变化。
通过分析样品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熔化的温度范围,从而推导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信息。
5.热膨胀法热膨胀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来获得样品的热性质。
对于离子晶体而言,其熔解过程会伴随着体积的变化。
通过测量样品的热膨胀曲线,可以确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信息。
6.DTA联合热分解的法(DTA-TG)DTA-TG是将DTA和TG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通过同时测量样品的热分解和质量变化,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样品热分解和熔沸点的信息。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方法,它们通过测量离子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重量变化、体积变化、热量吸收等参数来研究离子晶体的热性质,从而获得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信息。
之杨若古兰创作普通来说(就是在普通的情况下比较,没说“必定”)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非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比较一下排成队列应当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各种金属晶体之间熔点相差大,不容易比较.你写的"非金属晶体",在化学的"晶体"中,没有这个分类.化学中的晶体总共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混合晶体(如:石墨)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HF、H2O、NH3等物资分子间存在氢键.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3)常温常压下形态①熔点:固态物资>液态物资②沸点:液态物资>气态物资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路的感化力分子间感化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身分:大小与绝对分子质量有关.感化:对物资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彼此感化.分子间彼此感化②、构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③、对物资性质的影响:使物资熔沸点升高.④、氢键的构成及暗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感化;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感化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感化力.定义:从全部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间能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等分子极性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极性分子:定义:从全部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分歧错误称的(正负电荷中间不克不及重合)的.举例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分歧错误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三角锥型)、H2O(折线型或V型)、H2O2。
原子晶体熔沸点比较
1 原子晶体熔沸点
原子晶体是由多个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是有程度上的排列顺序的,形成了一种秩序的结构。
熔沸点是化学物质在液化时所必需的热量,
能使化学物质化为无定形的液体的最低温度。
2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特别低,几乎可以到达室温。
一般来说,原子
晶体的熔融温度在-197°C到-180°C之间,这取决于它的组成原子的
种类及其排列顺序。
比如说,氦原子晶体是自由度最高的原子晶体,
它的熔沸点最低,只有-270°C。
3 与其他物质的比较
与普通物质相比,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变化范围比较小,但是相比
之下,它的熔沸点比较低。
例如,石蜡的熔沸点是140°C,而氮原子
晶体的熔沸点只有-210°C。
由此可见,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要远低于一
般物质的熔沸点。
4 熔沸点的重要性
熔沸点是物理和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用来控制反
应过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特别低,对许多应用都有重要作用。
它们
可以被用在冷冻容器上,可以用作冰淇淋或冰块的廉价的冷冻剂;它
们也可以用在过程温度控制和存储当中;它们还可以用来冷却电路板或其他类型的机器,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的更好。
综上所述,原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低,远远低于一般物质的熔沸点,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之宇文皓月创作一般来说(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较,没说“一定”)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非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比较一下排成队列应该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各种金属晶体之间熔点相差大,不容易比较.你写的"非金属晶体",在化学的"晶体"中,没有这个分类.化学中的晶体总共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混合晶体(如:石墨)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暗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
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等分子极性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极性分子: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分歧错误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克不及重合)的。
举例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分歧错误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三角锥型)、H2O(折线型或V型)、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