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学导论-11
- 格式:ppt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44
生物科学导论(精选5篇)生物科学导论范文第1篇【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Method of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LI Wei YANG Yu—ling(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Abstract】Through setting up the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system,research hotspots, curriculum provision system,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ill be introduced to freshman majored in Biological Sci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freshman establishing their interests and clearing the curriculums and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s,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0 引言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讨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大纲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1.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哪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生命科学有何关系?人口问题〔遗传变异〕,粮食问题〔品种培育〕,健康问题〔病毒〕,资源问题〔生物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对物种的影响;细菌〕2.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
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巴斯德的曲颈甑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3.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日益频繁,请举例说明生命科学如何促进了其它某一学科的发展,或其它某一学科如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要有大突破必须寻求物理学科等其他学科的支持。
现代仪器设备的武装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1〕描述生物学阶段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达尔文《物种起源》〔2〕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巴斯德〔3〕创造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1953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时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沃森、克里克5.如何确定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让实验动物摄入缺少某一种元素的膳食,观察是否出现特有的病症。
〔2〕向膳食中添加该元素后,实验动物的上述特有病症是否消失。
〔3〕进一步阐明该种元素在身体中起作用的代谢机理。
6.举出三种人体大量元素和三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C H O N P S Na K Mg Ca Cl;微量元素:Fe F Zn Si Mn I Se B Al第二讲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7.比较多糖、蛋白质、核酸三类生物大分子。
比较项目包括:单体的名称与结构特征,连接单体的关键化学键和大分子结构的方向性。
8.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为何不稳定?变性:在外界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复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得到回复;原因:维系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非共价键,键强度很小9.简述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高考生物物理知识点生物物理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生物学现象和生命体系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在高考生物中,物理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物理知识点,包括物理与生物学的关系、物理原理在生命体系中的应用,以及与生物相关的一些物理实验等内容。
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关系生物学和物理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二者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系统时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理学提供了生命体系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的解释和探索,而生物学则将这些物理过程应用于生物学中,以解释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
物理知识在生命体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命体系的各个方面。
首先,物理的光学原理在生物的视觉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其原理可以通过物理的光学知识解释。
例如,当光线通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时,会被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其次,物理的声学原理也在听觉系统中发挥作用。
耳朵是人类感知声音的器官,通过物理学理论可以解释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进而通过骨传导或耳朵内部的听觉器官转化为神经信号,被大脑接收和理解。
此外,物理的力学原理也在生物的运动系统中得到应用。
力学原理可以解释人类和其他生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力、质量、摩擦力和惯性等概念。
例如,生物体在行走、奔跑或其他运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可以通过物理的力学原理解释。
与生物相关的物理实验在生物学中,物理实验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体系。
例如,物理实验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来研究生物的声音产生、声音的传播途径和声音的接收。
此外,物理实验还可以使用光学原理来研究生物的视觉系统,例如通过测量透镜的焦距,来了解人类眼睛对视觉的聚焦能力。
结语生物物理知识点是高考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理学为生物学提供了解释和探索生物现象的基础,而生物学则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物体系中,以解释和理解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
生物物理书籍生物物理是研究生命体系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学科领域,它既涉及生命体系的基本特征,又涉及物理学基础理论,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跨学科学科。
生物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和生物膜等,研究方法则涵盖了各种物理学技术和实验手段,例如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光学、电化学等。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经典的生物物理书籍,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学科领域。
1.《生命的力量——生物物理学的故事》这本书是比尔·布赖森所写的一本科普作品,介绍了生物物理学诞生到今天的历程,讲述了众多科学家如何利用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探索生命的本质。
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让你了解到生物物理学的发展时间轴和重要成就,同时也启发你去思考一些研究生命的基本问题。
2.《生物物理学――生命系统的架构》由彼得·纳尔逊教授所著的这本书,则深入讲述了生物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折叠、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等。
本书不仅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解释,还与实验结果相结合,向读者展示了物理学方法在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应用。
3.《分子生物物理学》由肯尼斯·艾默森教授所著的《分子生物物理学》,内容涉及蛋白质结构、基因转录和复制等基础研究领域。
尽管内容有些难度较大,但是该书具备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对初学者和科研人员都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4.《细胞生物物理学》由Ira S. Cohen和Carlos Bustamante两位教授合著的这本书,则介绍了细胞生物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胞器结构和功能、胞内运动以及细胞分裂等方面。
本书融合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原理,阅读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细胞及其相互作用。
5.《生物物理学导论》由霍华德·贝格教授所著的《生物物理学导论》,是一本资深学者推荐的生物物理学基础读物。
本书内容以简洁易懂为特点,介绍了生物物理学领域自然界和人工实验的观察和测量方案,旨在使读者全面了解生命物理学的概念和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简介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生物物理学英文名称:Biophysics一、学科概况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领域之一。
目前本学科方向有副教授2人。
近年来在Annu. Rev. Phys. Chem.、P.N.A.S.、Bioinformatics、Biophys. J. 、J. Phys. Chem.、J. Mole. Bio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近三年本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专项基金、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科研课题8项,研究经费100多万元。
本学科拥基础生物物理研究实验设备,包括:蛋白质计算服务器、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液相色谱等仪器。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生物物理、计算生物物理、神经生物物理、分子生物物理、生物成像物理技术等。
学科带头人:陈德亮副教授。
主要课题方向:应用结构生物物理技术,主要是X射线晶体衍射、顺磁共振、时间分辨光谱学等手段,研究若干视黄醛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针对膜蛋白折叠稳定性、自发组装、蛋白生物传感器设计等科学问题开展工作。
近3年获得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发表科研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1篇。
学科带头人:张竹青副教授。
主要课题方向:基于物理与化学原理,应用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蛋白质折叠,错误折叠与聚集的机制;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蛋白质及蛋白-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及结合过程中所引起的构象变化研究。
近3年获得科研项目2项。
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自考一、引言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自考的一门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体系以及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等。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多种细胞器,各具不同的功能。
三、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科学中的核心概念。
遗传物质的本质主要包括DNA和RNA,它们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表达与调控则是生物体如何利用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这是细胞各种功能的基础。
另一方面,变异则是指在基因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它们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四、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核心概念。
物种起源与演化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则关注了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形成特定的物种。
这些内容是理解生物进化的关键,也是解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五、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位,它包括了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
此外,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如何塑造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等方面也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六、生物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转移和修改,以创造出新的物种或改善现有物种的性状。
克隆技术与胚胎工程则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操作,以实现个体的复制或定制特定性状的个体。
这些技术为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
七、生物伦理与人类健康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和操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生物学导论与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比,生物学还是非常年轻的一门学科。
可是这一年轻的学科无疑将会主导21世纪的发展。
生物学从开始出现就已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发现到DNA信息技术的产生,从克隆的不朽传奇到解密遗传病的规律。
生物学正在悄悄走进千家万户,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世界。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物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相互联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的控制生命活动,能动的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纪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翻飞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而生物学导论这门课程,系统介绍了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现代生物技术在整个生物学的发展史中,尤其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
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他知识学科的发展。
比如,我们还是孩提时代就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的?”妈妈会告诉我们,我们是从石头里蹦出来,或者是路边捡来的。
随着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生命都是从受精卵中发育而来,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中发育十个月,最终分娩而来。
再比如,情感是怎么在脑中活动的,我们对单一神经元了如指掌,但是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结合在一起形成大脑后如何产生情感一无所知。
可以说对人类情感挑战最大的就是情感本身。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了解也会相应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也许我们有一天竟然惊讶于还有比病毒更加微小的生物体的存在,而这之前我们都没有发现过。
也有可能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冥冥之中还有另一种生物在规律着这一切的发生。
正是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未知之谜等待着我们来解答,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解决曾经看起来天方夜谭的不治之症,还可以为整个民族保存优质基因,解决遗传病;通过克隆技术,我们可以克隆出已经灭绝的物种,或者为病人克隆出不受排斥的器官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