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91 MB
- 文档页数:108
备课资料一、气团的分类和特性为了分析气团的特征、分布移动规律,常常对地球上的气团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大多采用地理分类法和热力分类法两种。
〔1〕热力分类法:气团按其热力特性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两大类。
凡是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叫冷气团;相反,凡是气团温度高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叫暖气团。
这里所谓冷、暖均是比较而言,至于温度低到多少度才是冷气团,温度高到多少度才是暖气团,那么没有绝对的数量界限。
一般形成在冷源地的气团是冷气团,形成在暖源地的气团是暖气团。
两气团相遇,温度低的是冷气团,温度高的是暖气团。
〔2〕地理分类法:根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对气团进行分类,称为气团的地理分类。
按这种分类法气团分成北极气团、温带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四大类。
由于源地地表性质不同,又将每种气团〔赤道气团除外〕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这样,总共分为七种气团。
①北极〔冰洋〕大陆气团〔Ac〕:源地在北极附近的冰雪表面上,特点是温度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
当它侵入一个地区时,就形成寒潮。
我国境内看不到它的活动。
②北极〔冰洋〕海洋气团〔Am〕:源地也在北极地区,是北冰洋未封冻时所形成的,它的特点是比前者温度稍高,湿度较大,多在高纬度地区活动。
③温带〔极地〕大陆气团〔Pc〕: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
冬季,这种气团形成于强烈冷却、积雪覆盖的大陆表面上。
低层温度很低,有强烈逆温现象,空气层稳定;夏季,受大陆热力状况的影响,空气层不稳定。
冬季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新疆北部和内蒙地区。
影响我国的多是变性温带大陆气团,势力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我国冷空气活动的主要来源。
④温带〔极地〕海洋气团〔Pm〕:源于温带洋面,冬夏情况有显著不同。
冬季低层接触洋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常不稳定,易形成对流云,有时产生降水;夏季与温带大陆气团性质差不多,对我国影响不大。
⑤热带海洋气团〔Tm〕: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域和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区域是它的主要源地。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规律方法总结 1、 锋与天气思考题:(1)绘制冷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曲线图(2)分析昆明“四季如春,贵阳“天无三日晴”的原因?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示意图(北半球)中心天气思考题:试分析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锋面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天气符号剖面示意图雨区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过境时 过境后3、锋面气旋(1)自己绘制一个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北半球),并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和雨区位置。
(2)分析锋面气旋结构图,主要从以下几点:锋面位置:锋面附近风向:锋面类型及移动:天气特征:4、风向的判读二、巩固训练下图为“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下的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4~6题。
1.图示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4月B.6月C.8月D.12月2.下图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图”。
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3.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高温少雨B.狂风暴雨C.风雪交加D.阴雨连绵如图是2012 年9 号台风苏拉的路径示意图,回答4~5 题4、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P地时,我国钓鱼岛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5、以台风的行进路径为界,顺着台风行进方向,台风可分为左半圆和右半圆。
航海者认为右半圆比左半圆危险性更大(如右图),其最主要原因是A.右半圆与大陆的距离近,风险大B.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C.左半圆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较小,风速较低D. 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图10中XY -线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回答第6—7题6.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C.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7.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8.读下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