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古诗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0
关于描写⽉亮的古诗和优美句⼦赏析1. 关于⽉亮的古诗和鉴赏诗中⽉ 1.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李⽩:《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王维:《⼭居秋瞑》) 4.⽉⿊雁飞⾼,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李⽩:《⽉下独酌》) 6.⼩时不识⽉,呼作⽩⽟盘。
(李⽩:《古朗⽉⾏》) 7.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王维:《⽵⾥馆》) 8.⽉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
(苏轼:《⽔调歌头•明⽉⼏时有》) 10.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王昌龄:《出塞》)咏⽉名句积累: 1、三五明⽉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亮。
《古诗⼗九⾸•孟冬寒⽓⾄》 2、明⽉照⾼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 3、⽉皎疑⾮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隐⾼树,长河没晓天唐•陈⼦昂《春夜别友⼈》 5、海上⽣明⽉,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何处春江⽆⽉明唐•张若虚《春江花⽉夜》8、江天⼀⾊⽆纤尘,皎皎空中孤⽉轮唐•张若虚《春江花⽉夜》 9、⽉出惊⼭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0、⽩云千⾥万⾥,明⽉前溪后溪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出天⼭,苍茫云海间唐•李⽩《关⼭⽉》 12、长安⼀⽚⽉,万户捣⾐声唐•李⽩《⼦夜吴歌四⾸》 13、⽉⾊醉远客,⼭花开欲燃唐•李⽩《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云还⾃散,明⽉落谁家唐•李⽩《忆⼭东⼆⾸》 15、⼈攀明⽉不可得,⽉⾏却与⼈相随唐•李⽩《把酒问⽉》 16、今⼈不见古时⽉,今⽉曾照古时⼈唐•李⽩《把酒问⽉》 17、斫(zhuó)却⽉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百五⽇夜对⽉》 18、江⽉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 19、春去秋来不相待,⽔中⽉⾊长不改唐•岑参《敷⽔歌送窦渐⼊京》 20. ⽉⾊更添春⾊好,芦风似胜⽵风幽。
月的古诗赏析
以下是三条关于月的古诗赏析: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这句诗的意思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身处天涯海角的亲友,此刻共赏这同一轮月亮。
哎呀,你想想看,当我们抬头望向那明月,是不是感觉和远方思念的人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呢?就好像我和我远方的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看到月亮时,就仿佛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情。
例子:我有次在海边赏月,那一瞬间就想到了这句诗,感觉自己和那些不在身边的亲人们通过月亮连接在了一起,心里暖暖的。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自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它说的是: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一同畅饮,加上自己的影子,便成了三个人。
哇塞,这是多么奇妙而又孤独的意境啊!李白这是得有多寂寞,才会和明月、影子作伴呀!但这也正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
例子:有次我一个人在家,晚上望着月亮,突然就理解了李白的这种心情,好像我也在和月亮对话,和自己的影子玩耍呢。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王维《山居秋暝》)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缓缓流淌。
这画面,多美啊!简直就像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这不就像我们去山间游玩时看到的景色吗?例子:我记得有次去山里露营,晚上看到那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来,旁边还有泉水潺潺流动,一下子
就想起了这句诗,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场景呢!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于月的古诗真是太美太有意境了,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月的魅力和古人对月的独特情感,真的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啊!。
描写月亮的诗句的赏析描写月亮的诗句的赏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它的意蕴十分丰富。
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朴实无华,信手拈来,语意简单明了,却又言之不尽。
“疑是地上霜”这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把床前的月光比作地上之霜。
“霜”字用得极妙,霜作为大自然常见的一种自然景象,有两种特征:一种是形态上即色白,另一种就是性质上的寒冷。
诗人用霜来比喻月光,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异乡的孤寂凄凉之感。
其实把月光比作霜并非李白的独创,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也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构思巧妙。
李白吸取前人精华,登高望远,算是运用得最为出色的一个。
“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则将诗人从奇特的想象之中拉回现实,同时向读者交代诗人是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清霜。
这两句主要月描写光,自古描写月光的诗不可胜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突破前人窠臼,将古诗中月光的意象深入广大人们的心中,具有无尽的魅力。
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
首联点题,“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
从“夜寂”、“独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怅惘的心情。
颔联“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写登楼所见夜景,把秋月之下古城夜景描绘得非常传神。
含有明月意象的古诗词明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被广泛描绘的意象之一,其美丽、神秘和寓意丰富的形象使之成为了千古传世的艺术题材。
下面是一些含有明月意象的古诗词及其相关解析和赏析。
1.【元夕】——苏轼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明月在天,笼罩着整个夜空。
诗人用"银汉"形容它,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
"金风玉露"形容了月夜的清风和透明的空气。
元夜时,指的是农历元旦晚上,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诗人心情沉郁,感叹时光流逝,每逢元夜,明月和灯火仍然映照着人们的温馨和思念。
但是,不见去年人,指的是别离之后,此时已物是人非,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句短小却意境深远,通过对床前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恋之情。
明月照耀的光辉仿佛铺满整个房间,将床前照得一片明亮,给人以安宁和安慰的感觉。
疑是地上霜,通过"霜"与"月光"的暗示,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凄苦思绪,在远方思乡的寂静夜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更加深切。
3.【望庐山瀑布】——杨万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初看此诗,或许会以为它是写瀑布的,但仔细阅读后,会发现“瀑布”不过是一个引子,真正的主题是明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象,通俗地说,就是太阳照射在水雾中,形成了奇特的紫色。
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将瀑布和明月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给人以银河从天而降的错觉。
通过这种绝妙的写法,诗人使得明月的形象更加鲜明、浩渺和神秘。
4.【静夜思】——杜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有相似之处,但却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
同样是描述床前明月的美景,诗句简短而又有力。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内化在对明月的凝望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月》原文赏析《月》原文赏析《月》原文赏析1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六月译文及注释译文六月出兵紧急,兵车已经备齐。
马匹强壮威武,人人穿起军衣。
玁狁来势凶猛,我方边境告急。
周王命我出征,保卫国家莫辞。
四匹黑马配好,进退训练有素。
正值盛夏六月,做成我军军服。
我军军服已成,行军一舍有余。
周王命我出征,辅佐天子稳固。
公马四匹高大,宽头大耳威风。
只为讨伐玁狁,建立无上功勋。
严整肃穆小心,认真对待敌军。
认真对待敌军,使我国家安定。
玁狁来势不弱,占据焦获驻防。
又犯我镐与方,不久就到泾阳。
织有凤鸟纹样,白色大旗明亮。
我军兵车十乘,先行冲锋扫荡。
兵车已经驶稳,前后俯仰操纵。
公马四匹整齐,整齐而且从容。
只为讨伐玁狁,进军太原猛攻。
文武双全吉甫,国家榜样英雄。
吉甫宴饮欢喜,接受许多赏赐。
从那镐京归来,走了许多日子。
设席招待朋友,蒸鳖脍鲤美食。
哪些朋友参加,忠孝张仲在此。
注释(1)栖栖:忙碌紧急的样子。
(2)饬(chì):整顿,整理。
(3)骙(kuí)骙:马很强壮的样子。
(4)常服:军服。
(5)孔:很。
炽:势盛。
(6)是用:是以,因此。
(7)匡:扶助。
(8)比物:把力气和毛色一致的马套在一起。
(9)闲:训练。
则:法则。
(10)于:往。
三十里:古代军行三十里为一舍。
(11)颙(yōng):大头大脑的样子。
(12)奏:建立。
肤功:大功。
(13)严:威严。
翼:整齐。
关于月亮的古诗和赏析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你看,这简单的诗句多形象啊!就好像我们在夜晚,看到那洒在床前的月光,真会恍惚觉得是地上的霜呢。
就像有时候你在黑暗中看到一个白白的东西,一开始也会弄错呀,对吧?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哇,海上缓缓升起那一轮明月,多美的画面呀!这时候不管相隔多远的人,都能一起看到这月亮,就好像大家的心都被月亮连在了一起。
这不就跟我们虽然不在一处,但都能看到同一天空一样神奇吗?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哈哈,李白可真有意思,一个人喝酒还能邀请月亮,再加上自己的影子就成三人了。
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自己玩,也能想出各种花样来一样嘛,多有趣呀!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你想想啊,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树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这是多么宁静美好的场景呀。
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能听到水流的声音,感受到那种宁静的氛围,是不是很惬意呢?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叫它白玉盘,多天真呀!我们小时候不也有很多不认识的东西,然后给它们取各种好玩的名字嘛,哈哈!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哎呀,那种感觉真的很强烈呢,露水从今夜开始变白,可就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就好像我们离开家后,总是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最好,对不对?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哇塞,春天的江水和大海连成一片,月亮和潮水一起升起,这画面太美了吧!就像我们看到很壮观的景色时,也会被震撼到呀。
8.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湖水的光和秋天的月亮相互融合,潭水没有风就像没磨过的镜子一样。
这比喻多恰当呀,就像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东西,一下子就能找到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它。
关于月亮的诗句和赏析关于月亮的诗句和赏析1《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这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朋友说他在国外时,更能体会到这诗的真挚情感。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关于月亮的诗句和赏析2《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杜牧的诗咋看风流,其实也是报国无门时的无奈之举。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中秋佳节传唱榜NO.1。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中秋怀人本是透露着落寞情思,更何况一生波折的苏轼,独自品味着中秋月夜,但是,参悟自然之理的他,却出语峭拔,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唯希望能够千里共对一轮明月,来传递这悠悠思念,经历了官场起伏的苏轼,以出世之思入世,他对人生的态度,也格外显出一种释然的理性。
月亮挂天边,古诗里的梦幻篇章
哎,你们有没有发现啊,古代的诗人好像特别喜欢写月亮?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在古人的笔下竟能生出千般情愫。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的《静夜思》可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简单的两句话就勾勒出那种夜深人静、独自对月的思乡之情。
那个“疑”字真是妙啊,感觉像是月光太明亮了,都让人分不清是地上的白霜还是天上的光辉了。
苏轼也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可是中秋佳节时最应景的诗句之一了。
“婵娟”就是形容月色美好的样子,诗人希望亲人朋友都能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但也能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你说,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温馨呢?
还有杜甫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真的很有画面感。
每当秋天来临,露水渐渐变凉变白的时候,就觉得那轮圆圆的月亮只有在自己的家乡看起来才是最明亮的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体会,反正每次读到这句诗我都会想家。
当然啦,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诗句也写了月亮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一首都藏着不同的情感与意境,仿佛透过那些文字我们能看到古人们面对月亮时的沉思与感慨……
总之哈,月亮在古诗词中真的是个很神奇的存在,它寄托着人们的思念、愿望和情感,无论过了多少年再读起那些诗句依然能让我们心生共鸣。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在古诗中,月亮通常是一种怎样的意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
“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文天祥《酹江月》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
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曹组《青玉案》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
——仲殊《南柯子·忆旧》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牛希济《生查子》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荷叶杯》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二、以“明月”写忧愁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
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温庭筠《菩萨蛮》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三、以“淡月”写忧愁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千秋岁》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
——卢祖皋《安清都·初春》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陈亮《水龙吟·春恨》四、借“新月”写忧愁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在诗人们心中月亮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呢?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翻译赏析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22首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关的古诗,整理后列表如下:《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翻译】秋浦的夜色浓了,明晃晃的月亮照着静悄悄的大地,到处一片静谧。
冶炼厂的炉火燃起来了,火星四射,浓烟滚滚,照亮了天和地,给沉寂的夜色重重涂抹了一层红色的颜料。
红彤彤的炉火映红了人们的脸,趁着月色,一边劳动,一边歌唱,歌唱打破了夜色的幽静和神秘的氛围,也震荡着寒冷的水面。
《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全文诗句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玉阶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翻译】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暮江吟》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翻译赏析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22首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关的古诗,整理后列表如下:《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翻译】秋浦的夜色浓了,明晃晃的月亮照着静悄悄的大地,到处一片静谧。
冶炼厂的炉火燃起来了,火星四射,浓烟滚滚,照亮了天和地,给沉寂的夜色重重涂抹了一层红色的颜料。
红彤彤的炉火映红了人们的脸,趁着月色,一边劳动,一边歌唱,歌唱打破了夜色的幽静和神秘的氛围,也震荡着寒冷的水面。
《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全文诗句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玉阶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翻译】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暮江吟》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赏析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寄人[唐] 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解】: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
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
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
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阳关曲中秋月[宋]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解】:(1)银汉:即银河。
玉盘:指月亮。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霜月[唐]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解】:(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素娥:月中嫦娥。
(2)婵娟:美好的姿容。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月亮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很多诗人把情怀都给了它,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1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
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
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
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展示广阔情怀。
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关于月亮的古诗20首(附10首释文〕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假设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故人寄茶》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10首带月的古诗句及其赏析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句诗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意思是: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虽然各处天涯,却可以在同一时间观赏到同一轮明月。
诗人通过描写明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句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在黄昏时分,月亮升上了柳树梢头,我与心爱的人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见。
诗人通过描写月下情景,表现了与爱人相约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静夜思》,意思是:我抬头仰望明月,低头回忆起远方的故乡。
诗人通过描写望月思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这句诗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夜空中明月显得稀疏,乌鹊们向着南方飞去。
诗人通过描写月夜景色,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招揽之意。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意思是: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仙丹,夜夜孤寂地生活在碧海青天之中。
诗人通过描写嫦娥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人世间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之叹。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原野空旷无际,天空比树还低,江水清亮,明月与人亲近。
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和哀愁之情。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意思是:人们闲暇时看到桂花飘落,夜晚静谧时感受到春山空灵。
诗人通过描写山间月夜景色,表达了内心的闲适和宁静之情。
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这句诗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意思是:夜色中大雁高飞,单于趁黑逃跑了。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月夜景色,表现了边塞将士的威武和敌人的惊慌失措。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花间独酌》,意思是: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加上我的影子正好成为三人。
诗人通过描写独酌独饮的情景,表现了自己的孤寂和自得其乐之情。
含月的诗句及表达的情感许多古诗中都有关于月的描述,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月的不同情感和体验。
以下是一些含月的诗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将明月与地上的霜做了一个比喻,表现了诗人的感叹之情。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对明月的描写也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明月的美景,将对月的赞美融入了诗中。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三》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饮酒,邀请明月共饮,将对月的情感融入了诗中。
5.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长安城一片明月的景象,听到了妇女们捣衣的声音,表达了对月的美景和人们对月的情感。
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明月的美景,将明月与天山、云海做了一个比喻,表现了诗人的感叹之情。
7.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将进酒》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饮酒作乐,对月和花进行了赞美,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8.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秋浦歌》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放下水晶帘,欣赏秋月的美景,将对月的赞美融入了诗中。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月的不同情感和体验,有的表现了诗人的感叹之情,有的表达了对月的美景和人们对月的情感,有的则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