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和科室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医院和科室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医学领域,重大特殊手术是指那些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或风险较高的手术,需要特殊审查和监管。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医院和科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和科室对重大特殊手术的报告、审批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科室以及进行重大特殊手术的医生和患者。
四、制度内容1. 手术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1.1 报告内容应包括手术名称、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目的、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手术风险评估、操作步骤、术后处理计划等。
1.2 报告格式要求应统一,包括文字简洁明了、图表清晰有序、术语准确无误等。
2. 报告的提交和审批流程2.1 手术医生应在手术前提交手术报告给本科室主任。
2.2 计划参与手术的其他医生应在手术前阅读和审批手术报告,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3 本科室主任应在手术前审查手术报告并决定是否批准手术。
2.4 如手术涉及跨科室合作,需要其他科室的参与和意见,相关科室负责人或专家需参与手术报告的审批。
2.5 手术报告未经批准不得进行任何手术操作。
3. 报告的存档和管理3.1 审批通过的手术报告应按照规定进行存档。
3.2 存档包括电子存储和纸质存储,确保报告的安全可靠。
3.3 存档时应标明手术日期、医生姓名和科室信息。
4. 制度的执行和监督4.1 医院和科室领导应确保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检查。
4.2 常态化的手术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应与本制度相结合,对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4.3 经核实的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严肃追责,包括医疗纠纷的处理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五、总结和展望医院和科室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XXX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为完善手术管理,降低手术风险保证医疗质量,病情复杂及疑难手术必须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以确保院内重大(特殊)手术安全。
按照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特制定本制度:一、重大手术界定:重大手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包括资格准入手术,高度风险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及其它特殊手术。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手术医师方可主持重大手术,包括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但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我院的手术权限。
凡属下列之一的视为重大(特殊)手术1、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四级手术中难度特别大,过程尤其复杂者;2、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3、无主患者、有潜在的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进司法程序的患者的手术;4、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24小时内再次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等;5、外院医师来本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划定履行;6、大概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7、高风险手术、患者年龄超过70岁、基础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特殊体质等;8、新开展的手术,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9、器官切除及大器官移植。
以上9类手术,必须经医务科审批、备案。
二、重大手术审批权限重大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重大手术(包括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1、对重大手术,科室必须先进行讨论。
主管医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书,诊疗组长审,科主任批示后,报医务科。
医务科审批后,备案,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进行手术。
2、重大、疑难、致残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医师提出报告并填写《重大及疑难手术申报审批单》,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由业务副院长审批后才能手术。
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一、重大(特殊)手术范围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四级手术中难度大,过程复杂者。
2、被手术者系特殊人群,如: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以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
3、有潜在的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进入司法程序的患者的手术。
4、无主患者手术、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等。
5、外院医师来本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
6、器官切除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7、高风险手术:患者年龄超过70岁、基础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特殊体质等。
8、新开展的手术,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
二、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流程1、四级手术、无主患者手术、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高风险手术(患者年龄超过70岁、基础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特殊体质等),须经XXX讨论,由主管医生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单》,科主任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科备案。
2、非凡人群手术、有潜在激发医疗纠纷的手术、进入司法程序患者的手术、器官切除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经XXX讨论,由主管医生填写《重大(非凡)手术审批单》,科主任签署同意看法后,上报医务科,医务科签署看法报业务副院长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3、高风险的新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须在科室计划开展该手术前进行新技术申报,经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评审同意后开展。
开展该手术时,须经XXX 讨论,由主管医生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单》,科主任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科备案方能实施。
4、外院医师来本院加入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划定履行。
重大(非凡)手术敷陈审批工作流程科主任组织全科进行手术前讨论同意实施经治医生填写《重大手术审批表》(一式三份)三、重大(特殊)手术审批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一式三份,一份存入病历、一份科室存档、一份由医务科存档。
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程序一、背景及意义手术是医院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重大手术更是涉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高风险操作。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规范医院重大手术的开展,制定一套完善的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能够对手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保障患者权益,同时也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1. 定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是指在医院开展重大手术时,相关人员需按照一定程序向医院管理层报告,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手术的一系列规定。
2. 目的:确保重大手术的安全性、合理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医院手术管理。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开展的重大手术。
4. 责任主体:各级医务人员、手术室、医务部门、医院管理层。
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程序1. 术前评估(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提出重大手术申请。
(2)医生填写《重大手术申请表》,并提供患者相关病历资料。
(3)主治医师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手术必要性及安全性。
2. 术前讨论(1)由主治医师组织术前讨论,参与人员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长等。
(2)讨论内容包括手术方案、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
(3)讨论结束后,术前讨论主持人签署《重大手术术前讨论记录》。
3. 医务部门审核(1)医生将《重大手术申请表》、《重大手术术前讨论记录》等资料提交至医务部门。
(2)医务部门对资料进行审核,确保手术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
(3)医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审核结果通知医生。
4. 医院管理层审批(1)医生将医务部门的审核意见及手术申请材料提交至医院管理层。
(2)医院管理层对手术申请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手术方案、术前准备、风险评估等。
(3)医院管理层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审批意见,并将审批结果通知医生。
5. 手术执行(1)医生取得医院管理层审批意见后,按照审批方案进行手术。
(2)手术过程中,各级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手术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3)术后及时向医务部门报告手术情况,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
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1.重大手术系指医院已开展,但因客观或主观原因,对患者生命或重要器官有直接威胁或损伤之危险且预后不良的以及手术者或被手术者情况特殊的手术。
我院界定的重大手术包括:
(1)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四级手术中难度特别大,过程尤其复杂者。
(2)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
2.报告审批程序及要求
(1)科主任主持下组织全科术前讨论(特殊情况下可请院内外专家会诊),明确手术方案,由手术者与患方进行术前谈话,向患方认真、详细交代治疗方案和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风险等情况。
患方在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并认真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主管医师在0A发起申请填写《请示报告表》,科主任审批后,由医务部审批,必要时由分管院长审批。
(2)医务部审阅请示报告内容,对患者病情、诊断、手术方案、手术风险、预后等问题做全面了解,必要时组织院内或院外专家集体论证,通过后通知科室实施手术。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为完善手术管理,确保院内重大手术安全,应制定规范的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篇1为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凡涉及重大手术必须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1.审批范围:1.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以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1.2.部分Ⅳ类手术(危险性大、疑难病历)、特殊手术、破坏性手术、本院新开展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病情危重又必须进行的手术、有行政干预的手术、科室主任医师或科主任认为要审批的手术;1.3.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手术后遗症再次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等;1.4.切除器官和组织后可能导致容貌外观改变或残疾(功能障碍)的手术;1.5.外院医师来本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手术审批按照手术类别决定);1.6.有潜在的引起医疗争议、司法诉讼的手术,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1.7.其他,如高龄患者、伴随严重其他疾病等。
2.报告审批程序:2.1.依据我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要求,所有重大手术,必须由科主任或病房负责教授组织全科进行术前讨论,此类手术的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房负责教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医务部派人参加。
2.2.讨论内容包括: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等,充分评估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出具体的抢救措施。
2.3.讨论后由经管医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单”,主刀医师签名,科主任或病房负责教授签署意见后,报告医务部或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决定手术者。
2.4.急诊手术应向科室最高级别值班医师和医院总值班汇报,办理相关手续。
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为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质量与安全,重大疑难手术实行审批制度。
一、重大手术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须报重大手术审批。
1.难度特别大、过程尤其复杂的四级手术;2.手术风险评估2分以上的手术;3.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经医院批准开展);4.器官切除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如毁容、截肢(指、趾)、眼球摘除等手术;5.无陪护或者无监护人患者的急诊手术;6.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7.外院医师来本院会诊的手术;8.开展的国家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9.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特殊保健对象如省级干部、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10.临床科研手术;11.被手术者系年龄低于3岁的患儿,或年龄75岁以上高龄患者。
12.伴随严重基础疾病,导致手术风险增大的手术。
二、报告审批程序1.有重大、疑难手术患者入院时,主管医生必须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报告。
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组织本科及麻醉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必要时请疑难疾病会诊中心组织全院讨论。
讨论内容记录于术前讨论记录本,整理后记入病历。
2.重大手术报批前,主管或手术医师必须与患者本人或授权委托人谈话。
实事求是地全面介绍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手术及麻醉的意外及风险、术后并发症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及替代方案,征得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3.主管医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表》,要求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
经科主任签字后术前48小时上报医务部,急诊手术术后24小时补报。
4.医务部接到《重大手术审批表》后必须仔细审阅病历,包括住院记录、术前讨论、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及术前小结手术医生资质、权限等,对患者病情、诊断、科室讨论结果做全面了解后,签署“同意”或“不同意”意见。
将器官切除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如毁容、截肢(指、趾)、眼球摘除等手术,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开展的国家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特殊保健对象如省级干部、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临床科研手术5类重大手术报请主管院长审批。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一、凡在我院实施重大手术的病例,均须于术前履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程序。
重大急症手术可于术后24 小时内补报。
二、我院界定的重大手术为:
(一)经医院批准首例新开展的手术;
(二)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三)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四)涉及器官摘除、截肢及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五)可能引起纠纷的;
(六)高年龄(80 岁以上)、高风险手术;
(七)外院医师来院指导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八)大器官移植。
三、重大手术申报流程
1、主诊医师和主管医师必须共同向患方认真、详细地交代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替代方案及手术风险等情况,完善患方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
2、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执行术前疑难病例讨论,完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填写《重大手术报告审批表》,术者、麻醉医师、科室主任、患者或代理人签字确认后,医务部上报医务部(院区业务部)
审批。
四、医务部(院区业务部)负责进行审批《重大手术报告审批表》及相关病历材料,审批通过后一式三份,存入病历一份,医务部(院区业务部)医务部备案一份,科室存档一份。
五、各科室做好重大手术审批登记和手术效果追踪,每季度对本科室重大手术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重大疑难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为降低手术风险,保证医疗质量,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疑难手术范围包括:
1.患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者。
2.患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者。
4.改变患者社会属性者。
5.可能引起医疗纠纷者或已存在纠纷再次手术者。
6.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者。
7.预后不良者或手术风险巨大者。
8.新开展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的手术。
9.邀请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10.本院职工接受四类手术治疗时。
11.其他非常规手术。
二、重大疑难手术报告、审批程序:
1.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本科及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讨论内容记录于专用记录本,整理后以专页存入病历。
2.术者和主管医师必须向患方充分知情告知,患方签字。
3.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等手术相关科室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4.经管医师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经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科。
5.经管医师携带填好的《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和全套病历报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审批后《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存于病历中。
三、遇挽救生命的急诊抢救手术时,手术医师口头报科主任、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同时注意将相关意见如实记录于病历中。
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登记制度与流程邳州市中医院脑外科(外三科)邳州市中医院脑外科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为完善手术管理,降低手术风险保证医疗质量,病情复杂及疑难手术必须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以确保院内重大(特殊)手术安全。
按照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特制定本制度:一、重大手术界定:重大手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包括资格准入手术,高度风险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及其它特殊手术。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手术医师方可主持重大手术,包括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但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我院的手术权限。
凡属下列之一的视为重大(特殊)手术1、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三、四级手术中难度特别大,过程尤其复杂者;2、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3、无主患者、有潜在的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进司法程序的患者的手术;4、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24小时内再次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等;5、外院医师来本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6、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7、高风险手术、患者年龄超过70岁、基础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特殊体质等;8、新开展的手术,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9、器官切除及大器官移植。
以上9类手术,必须经医务科审批、备案。
二、重大手术审批权限重大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重大手术(包括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1、对重大手术,科室必须先进行讨论。
主管医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书,诊疗组长审,科主任批示后,报医务科。
医务科审批后,备案,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进行手术。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概述重大手术是医疗机构中一项需要特别谨慎对待的医疗措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重大手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
本文将对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制度建立与修订1.1 制度的必要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风险的增加,重大手术的风险也相应提高。
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来规范重大手术的报告审批管理。
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重大手术前充分评估和审查相关医疗文件,并经过合理的讨论和决策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1.2 制度修订的原则制度修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相一致;- 充分考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风险的变化;- 强调公开透明、科学决策和多方合作的原则;- 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1.3 制度的内容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重大手术定义与分类;- 重大手术报告流程与内容要求;- 重大手术的评估与讨论;- 重大手术报告的审批与保存;- 重大手术后的追踪与总结。
二、流程详解2.1 报告流程2.1.1 患者就诊与初步评估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大手术。
初步评估结果将作为重大手术报告编写的基础。
2.1.2 重大手术报告编写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主治医师应编写重大手术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手术风险评估等内容。
报告编写完成后,应提交给医疗机构相关部门进行审阅。
2.1.3 重大手术讨论与决策医疗机构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大手术的讨论与决策。
讨论内容包括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方案比较、手术风险控制策略等。
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决策,最终确定是否批准进行重大手术。
2.1.4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医务人员在获得重大手术讨论与决策结果后,将重大手术报告提交给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举行的重大手术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重大手术的进行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到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还牵涉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患者的安全保障。
为了确保重大手术的安全与有效进行,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的目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步骤。
一、目的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重大手术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另外,该制度还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二、具体内容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报告的编写要求:报告必须准确、全面地反映病情,并提供相关的检查结果、病史以及手术方案。
同时,报告还需要包含病情紧急程度的评估以及手术风险的评估。
2. 报告的审批程序:医生报告会先由临床负责人进行初审,确保报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接着,报告将交由医疗管理部门进行审批,核对手术资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最后,报告将交给医院领导层进行最终审批,确保重大手术符合医院的整体战略和医疗水平。
3. 报告的备案管理:每一份重大手术报告都需要进行备案管理,以备将来的参考和评估。
同时,备案管理还能为医院对重大手术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提供支持。
三、执行步骤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的执行步骤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报告的编写: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详细编写重大手术报告并附上必要的资料。
2. 初审:临床负责人对报告进行初步审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如有问题,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和调整。
3. 医疗管理审批:医疗管理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批,核实手术所需资源是否可行和合理。
如有必要,与手术科室进行沟通和调整。
4. 领导层最终审批:医院领导层对报告进行最终审批,确保重大手术符合医院的整体战略和医疗水平。
5. 执行手术:经过报告的审批程序后,医生可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操作。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重大手术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包括高难度手术、高风险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及其他特殊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医院规定凡属大手术、特大手术的病例,必须由科主任组织全科术前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等,充分评估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出具体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对于重大疑难手术及截肢手术,必须在术前进行讨论,并填写“重、大手术申请审批表”,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
医务科科长审批“重、大手术申请申请审批表”前,必须认真审阅病历,包括:住院记录、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及术前总结。
只有在对患者病情、诊断、科室讨论结果做全面了解后,方可在“审批表”相应栏签具审批意见。
如果情况特殊,或认为需业务院长审签者,由医务科上报上级审签,审签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对于新手术的病例,执行《新技术开展报告审批制度》。
这些审批制度的实行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
2023年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2023年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篇1为完善手术管理,确保院内重大(特殊)手术安全,按照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特殊)手术界定1.重大手术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每年由科室提出修订申请,经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外科组讨论通过后形成年度重大手术目录,经医务部发布实施。
2.以下为特殊手术:(1)可能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年龄超过75岁、基础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特殊体质);(2)器官切除、大器官移植及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3)已经或预期可能引致司法纠纷的手术(如:无主患者、有潜在的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进入司法程序的患者的手术);(4)非计划重返手术;(5)外院医师会诊来我院主持的手术;(6)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本院属首次开展的手术;(7)重大的新手术以及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8)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以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
二、报告审批流程1.择期重大(特殊)手术审批流程:(1)科室组织术前讨论(必要时组织扩大会诊或多学科诊疗),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表(一式两份),科主任确认签字;(2)医务部审批并备案,必要时业务副院长审批;(3)同意后方可实施。
2.急诊重大(特殊)手术审批流程:(1)科室内部紧急术前讨论;(2)手术主持人电话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必要时报告业务副院长,并把报告的`时间、内容记录在案。
(3)术毕及时把手术结果报告医务部,24小时内补办重大手术审批手续。
三、重大手术管理1.医务部负责重大手术审批,重大(特殊)手术审批表一份存于病历,一份医务科备案。
2.医务部负责监督重大手术管理,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根据《手术分组管理制度》和《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核心制度考核与处罚细则(试行)》进行处罚,对由此而造成医疗纠纷的,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全部责任。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I目的
为降低手术风险、保证医疗质量,重大疑难手术实行审批制度。
II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医务科。
III制度
一、审批范围
凡新开展IV类手术、特殊手术、破坏性手术、本院新开展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又必须手术、无人陪同的急诊手术、特殊手术、有行政干预的手术、其他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认为要审批的手术,均属审批范围。
特殊手术是指:
(一)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以及民主党派当地负责人;
(二)有潜在的引起医疗争议、司法诉讼的手术,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三)各种诊断不明的探查手术、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手术后遗症
再次手术、病情危重有重大手术风险的手术、预知预后不良的手术等;
(四)外院医师来本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手术审批按照手术类别决定);
(五)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六)其他:如高龄患者、伴随严重其他疾病等。
二、报告审批程序
科室对属于审批范围内的重大疑难手术进行术前讨论。
讨论后由经管医师书写《重大手术申报审批表》,主刀医师签名,科主任签署意见后,
报告医务科或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医务科批准签字前必须审阅病历,包括:住院记录、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及术前小结。
对患者病情、诊断、科室讨论结果做全面了解后,方可在《重大手术申报审批表》相应栏签字。
IV参考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令第42号)。
BASDYRMYY-YW-C-2018-09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为降低手术风险,保证医疗质量,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重大手术必须实行审批制度。
重大手术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包括重大、疑难、复杂、致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资格准入手术、高风险手术、科研手术、外宾和省、市级领导手术以及其他特殊手术 , 这类手术均应采取慎重态度, 填写“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单(附件 1)”。
具体流程如下:
一、依据医院手术分级,凡属大手术、特大手术的病例,必须由科主任组织全科术前讨论,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
讨论内容包括: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等,充分评估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出具体的抢救措施。
二、手术前讨论记载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由经治医师完成,经上级医师审阅签字。
三、重大疑难手术及截肢手术等损毁性手术术前讨论后,必须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专页的每一项,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
四、主管院长有资格审批“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
批准签字前必须认真审阅病历,包括:住院记录、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及术前总结。
对患者病情、诊断、科室讨论结果做全面了解后,方可在“审批表”相应栏签字。
审签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