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1)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它们的人均数值。

经济发展:是指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质的飞跃。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方法,表示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他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库兹尼茨倒U型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

公开失业: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不充分就业: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次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资本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金融比率:所谓金融比率是指净金融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发展援助:是指外国政府或国际机构,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的拨款和优惠贷款。考试大收集整理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贫穷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下降。

自然资本---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

进口替代战略---当某些进口商品量达到可以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通过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建立和发展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可以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拓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战略。

人力资本---指后天获得的生产能力,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工业化: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偏低,从资本供给看,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也存在“低收入-投资引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套在一起,便形成了“越穷越没有投资形成,越没有投资形成又会越穷的局面”,这就是有名的“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结构主义:从经济结构方面去解读缺乏发展的原因,同时从结构改变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的经

济发展理论流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能使国民经济结构从仅能糊口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以制造业和劳务为主的经济。包括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二者都强调了政府在发展中的主导权。资本宽化:如果社会总劳动力和社会资本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因而人均资本总量不变,我们称之为资本宽化。

资本深化:如果人均资本占有量不断增加,就称之为资本深化。

哈罗德多马模型:由经济学家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提出后经过整理的经济学模型,目的是解释一个国家内部的储蓄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率,通过研究三个变量: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率随储蓄率增长而增长,随资本产出比率增大而降低的结论,因此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提高储蓄率和资本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人口转型:指工业化初期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的增长相辅相成,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生率下降,人口的增长率逐渐放缓。这种人口出生率随着发展水平而呈现出“倒U型”变化的现象,被称为“人口转型”。

人口红利:指在人口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达到顶峰,随着后面出生率的下降,会使这些未成年人成长为成年劳动后,需要供养的子女和老人相对较少,从而他们有了一个把钱花到其他方面的机会窗口,这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种由于现期承担抚养成本而在未来有更高回报的人口现象,被称为“人口红利”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一项技术的采用,导致劳动的使用量相对于资本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因此资本得到了节约,劳动得到更多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增。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一项技术的采用,导致资本的使用量相对于劳动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因此劳动得到了节约,资本得到更多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无偏性技术进步:如果一项技术的采用,导致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量增长,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无偏性技术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

荷兰病: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这种初级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

二元经济结构: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也是其经济结构最基本的特征。

刘易斯拐点:由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某一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此均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的在若干部门或区域内进行,其他部门或地区利用这些部门或地区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