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用的豆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次教学的科学主题为“有用的豆豆”。
3-4岁幼儿是探索和表达的年龄,他们喜欢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以豆类为教学主题,既可以开展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探究,又可以将科学知识同幼儿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了解豆类的功效、特点,探究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豆类探究及小实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开拓其认知视野,引导幼儿积极热爱豆类,建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知识目标1.学习了解豆类的种类、特点和食用价值;2.了解了豆类的生长与变化过程;3.掌握豆类种子的结构及发芽生长的基本过程,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实践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小群体协作能力;3.通过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豆类及其功能与特点;2.了解豆类的生长与变化过程;3.学习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习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2.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豆类、豆类图片、盆、水、透明杯、肥料、棉花、粘纸、供练习剪贴的图片。
2. 教学活动(1) 导入环节1.教师先用图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豆类;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平常会吃哪些豆类食品,并讨论为什么应该多吃这些食品。
(2) 拓展活动1.教师向幼儿介绍虽然豆类的种类非常多,但是种子却有一些共同的属性,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请幼儿仔细观察不同豆子的种子形态和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2.再让幼儿尝一尝不同的豆类,并了解每种豆类的功效与作“用途”。
(3) 实验环节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碗橙色的豆子,并介绍这是“豇豆”,并让幼儿观察其特点;2.教师拿出纸杯并让幼儿将纸杯放在盆子里,然后用棉花垫住杯底;3.接着让幼儿比划学一下,在杯中倒入一点水,使棉花不干不湿,在棉花上分别放入3粒豆子,并在豆子顶部用粘纸封口,并告诉孩子们,这样操作能使豆种在保证湿度的情况下首先抽出根。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有用的豆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分类和豆豆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
2. 知道豆豆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豆豆的喜爱。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豆豆的分类及营养价值。
2. 教学重点:豆豆的生长过程及观察、表达、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各种豆豆样本、放大镜、天平、营养标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豆豆植物,了解豆豆的生长环境。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豆豆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2)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豆豆,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各种豆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豆豆进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豆豆的细节。
(2)小组合作,用天平称量不同种类的豆豆,比较重量。
4. 豆豆营养价值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营养标签,讲解豆豆的营养价值。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将豆豆融入日常饮食,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5. 创意活动(10分钟)(1)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豆豆创意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豆豆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创意画,讲述作品中的豆豆故事。
(2)全体幼儿共同欣赏作品,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豆豆》2. 板书内容:(1)豆豆的生长过程(2)豆豆的分类(3)豆豆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豆豆植物,记录生长过程。
(2)与家长一起制作豆豆美食,了解豆豆的营养价值。
2. 答案:(1)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用的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奥秘》中的第二节《有用的豆豆》。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分类、豆豆的营养价值以及豆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的分类及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各种豆豆实物、豆豆制品、PPT课件。
学具:放大镜、小盘子、小勺子、分类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豆豆植物,让幼儿亲身感受豆豆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豆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2)教师拿出各种豆豆实物,让幼儿观察、比较,引导幼儿将豆豆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分类卡片,让幼儿将不同种类的豆豆归类。
(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豆豆的营养价值及应用(2)教师展示豆豆制品,让幼儿了解豆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豆豆的生长过程2. 豆豆的分类3. 豆豆的营养价值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豆豆植物。
2. 答案: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豆豆植物,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豆豆的生长过程、分类及营养价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豆豆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豆豆,观察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参与度;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互动性;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趣味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有用的豆豆》。
详细内容包括豆豆的种类、结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以及豆豆制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豆豆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认识到豆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科学的兴趣。
3. 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用餐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及其制品。
教学重点:豆豆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豆实物、豆豆生长过程图片、豆豆制品、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身感受豆豆的生长过程。
2. 豆豆的种类与结构(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豆豆,让学生观察、描述豆豆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随后,通过PPT讲解豆豆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豆豆的组成部分。
3. 豆豆的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展示豆豆生长过程图片,讲解豆豆从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豆豆的生长周期。
4. 豆豆的营养价值与制品(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豆豆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了解豆豆对人体的益处。
同时,展示豆豆制品,让学生认识到豆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讲解例题,如:“豆豆有哪些种类?请举例。
”让学生回答并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豆豆知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豆豆的种类:大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2. 豆豆的结构:种皮、胚、子叶等。
3. 豆豆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4. 豆豆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
5. 豆豆制品:豆腐、豆浆、豆皮、豆干等。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用的豆豆”。
通过观察、探索各种豆豆的用途,让幼儿了解豆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豆豆,了解豆豆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增进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豆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各种豆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样品(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豆制品(豆腐、豆浆等)、挂图、PPT。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豆样品、放大镜、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豆豆样品,邀请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豆豆的名称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豆豆的用途和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豆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用放大镜观察豆豆样品,记录豆豆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记录。
4. 豆豆用途大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豆豆的用途,引导他们说出豆豆可以制作哪些美食,如豆腐、豆浆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豆豆2. 板书内容:豆豆种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豆豆用途:豆腐、豆浆、豆芽等豆豆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和它的用途。
2. 答案示例:画出黄豆,旁边标注“豆腐、豆浆、豆皮”等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豆豆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豆腐坊,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
开展家庭实践,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豆豆美食,增进亲子关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有用的豆豆》为主题,教材章节为“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探究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以及通过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知道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知道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豆种子、豆豆苗、豆豆果实实物或图片,观察记录表,PPT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颗豆豆种子,水杯,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带来一颗豆豆种子,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外观特征。
2. 探究豆豆的生长过程:通过PPT展示豆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豆豆从种子到苗再到果实的变化。
3. 观察豆豆的不同部位:让幼儿观察豆豆的种子、豆豆苗和豆豆果实的实物或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并描述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自己的豆豆种子进行种植,观察并记录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5.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引导他们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豆豆的生长过程,以及豆豆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豆豆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豆豆不同部位的认识。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里种一颗豆豆,继续观察并记录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用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有用豆豆》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科学》,主要详细介绍豆豆生长过程、种类以及豆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豆豆生长过程、解豆豆种类、探讨豆豆在我们生活中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豆豆生长过程和种类。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热爱生活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豆生长过程和种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生长过程图片、各种豆豆样品、豆豆制品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孩子们参观幼儿园植物角,引导他们观察豆豆生长情况,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豆豆是怎长出来?”2. 讲解豆豆生长过程(10分钟)通过展示豆豆生长过程图片,让孩子们解豆豆从播种、发芽、生长、结果过程。
3. 认识各种豆豆(5分钟)展示各种豆豆样品,让孩子们观察、触摸,并说出豆豆名称。
4. 探讨豆豆用途(5分钟)引导孩子们思考豆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如豆腐、豆浆、豆酱等。
5.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豆豆例题:“如果我们要种一粒豆豆,需要哪些条件?”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根据观察记录表,画出豆豆生长过程。
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收获,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有用豆豆》2. 内容:豆豆生长过程豆豆种类豆豆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豆豆生长过程。
2. 答案:孩子们需要画出豆豆生长过程,并标注出各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豆豆生长过程和种类有更深入解,观察、表达、思考能力也得到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豆豆其他用途,并尝试用豆豆制作一道美食,体验豆豆在生活中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植物》章节中的《有用的豆豆》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探究豆豆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豆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区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植物生长过程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豆豆的分类和观察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运用豆豆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样品(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豆豆制品(豆腐、豆浆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豆豆样品,让他们尝试分类并说出各种豆豆的名字。
2.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3.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豆的形状和颜色,并在画纸上用彩笔记录下来。
4. 讲解豆豆的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豆豆对身体的益处。
5. 介绍豆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豆腐、豆浆等,引导幼儿珍惜食物。
6.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豆豆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豆豆》2. 板书内容:不同种类的豆豆: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豆豆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豆豆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豆豆的运用:豆腐、豆浆、豆类食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并标注其名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豆豆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实践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种植豆豆,观察并记录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豆豆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的讲解。
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第五章第二节“有用的豆豆”。
该章节主要围绕豆豆的生长过程、种类以及豆豆制品的用途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并知道豆豆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豆种子、豆豆盆栽、豆豆制品、分类卡片、观察记录表等。
学具:豆豆种子、豆豆盆栽、分类卡片、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豆豆盆栽,引导他们发现豆豆的生长过程。
2. 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豆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豆豆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3. 分类豆豆: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豆豆,让幼儿观察、比较,并将豆豆进行分类。
4. 制作豆豆制品:教师示范制作豆豆制品的过程,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豆豆制品的乐趣。
5. 豆豆制品用途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豆豆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豆豆制品的重要性。
6. 观察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豆豆的生长过程和制作豆豆制品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分类、豆豆制品制作、豆豆制品用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豆豆盆栽,记录下豆豆的生长过程,并和家长一起讨论豆豆的用途。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在豆豆分类和制作豆豆制品的环节,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
但在观察豆豆生长过程的环节,部分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有用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有用豆豆”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节《生活中豆豆》,详细内容涉及豆豆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豆豆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好奇心,激发他们关爱生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豆豆种类、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生长过程PPT、各种豆豆样品、豆制品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具中各种豆豆,引导他们说出豆豆名称,讨论豆豆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豆豆生长过程,让幼儿解豆豆是如何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豆豆生长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4. 豆豆营养价值及应用(10分钟)讲解豆豆营养价值,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并展示豆制品,让幼儿解豆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5. 创意活动(10分钟)组织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学具制作豆豆贴画,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豆豆》2. 内容:豆豆种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豆豆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豆豆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豆豆应用:豆腐、豆浆、豆芽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常见豆豆及其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豆豆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豆豆种植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豆豆生长过程,加深对大自然生命关爱。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植物》章节中的“有用的豆豆”。
详细内容包括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分类和豆豆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豆豆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重点:豆豆的生长过程、分类方法和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各种豆豆样品、豆豆营养价值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胶棒、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描述豆豆的成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豆豆的分类方法,展示各种豆豆样品,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胶棒、剪刀等学具,制作豆豆分类卡片。
4. 豆豆营养价值讲解(5分钟):5. 小结与互动(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豆豆2. 板书内容: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分类豆豆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并说明它的营养价值。
2. 答案示例:画出绿豆,并说明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营养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豆豆的用途和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豆豆的生长过程、分类方法和营养价值。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解析: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各种豆豆样品和豆豆营养价值挂图应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学具的选择应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如画纸、彩笔、胶棒、剪刀等,确保幼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伤害。
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用的豆豆”。
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豆豆的外形、生长过程以及豆豆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豆的外形特点,知道豆豆的生长过程。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的生长过程以及豆豆的用途。
教学重点:观察豆豆的外形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豆豆样本、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豆豆制品、教学PPT。
幼儿准备:画纸、彩笔、小盘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豆豆,引导幼儿观察豆豆的外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长得什么样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豆豆的生长过程,讲解豆豆从播种、发芽、长叶、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2)教师展示豆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芽等,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豆豆样本,让幼儿观察、触摸,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豆豆的外形。
(2)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豆豆。
4. 小组讨论(5分钟)(1)豆豆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豆豆可以做成哪些美食?六、板书设计1. 豆豆的外形特点2. 豆豆的生长过程3. 豆豆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豆豆制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让幼儿了解了豆豆的外形、生长过程和用途。
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种植园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可以开展“豆豆美食大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豆豆美食,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入程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性和效果评估。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和豆子的作用;2. 培养幼儿对豆子的观察和探索能力;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豆子的种植和生长过程;2. 豆子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难点:幼儿对豆子的观察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豆子幼苗;2. 室内种植盆;3. 盖子、土壤、水壶;4. 颜色纸、剪刀、胶水;5. 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家里有没有豆子?豆子可以吃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豆子的知识,你们对豆子了解多少呢?”2. 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豆子的有趣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3. 展示豆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对豆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学习内容(20分钟)1. 观察幼苗:教师将豆子的幼苗带到班级,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幼苗的特点。
2. 给豆子浇水:让学生亲自给豆子浇水,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种植豆子:将豆子种植在盆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种植的过程。
4. 观察豆子的生长:每天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三、活动(25分钟)1. 制作豆子海报:将豆子的图片和资料准备好,让学生分组制作豆子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讲解他们的研究成果。
2. 豆子观察比赛:将豆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豆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并互相交流讨论,看谁能找到最多的特点。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豆子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也了解了豆子的作用和价值。
2. 学生总结:请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豆子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回答。
3. 教师提问:最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豆子呢?”引导学生思考豆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延伸活动(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菜豆煮熟前后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讨论煮熟对豆子的作用和影响。
中班科学《有用的豆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植物》中的第三章《有用的豆豆》。
详细内容包括豆豆的分类、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探讨豆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常见豆豆的名称,如黄豆、绿豆、红豆等。
2. 培养幼儿对豆豆生长过程的了解,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明白豆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珍惜食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的分类、生长过程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常见豆豆的名称,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明白豆豆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样品(黄豆、绿豆、红豆等)、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豆豆粘贴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豆豆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豆豆的名称,激发幼儿对豆豆的兴趣。
2. 讲解豆豆的分类(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豆豆,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巩固豆豆分类知识。
3. 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5分钟)教师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豆豆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黄豆为例,讲解豆豆在生活中的用途,如制作豆腐、豆浆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豆豆粘贴画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巩固对豆豆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豆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珍惜食物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1. 《有用的豆豆》2. 内容:豆豆的分类:黄豆、绿豆、红豆等豆豆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豆豆的用途:豆腐、豆浆、豆制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并说明它的用途。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豆豆是黄豆,它可以用来制作豆腐、豆浆,还可以用来炖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形式,让幼儿对豆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用的豆豆”。
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用途,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豆豆的种植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及其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豆的种类及用途。
教学重点:豆豆的生长过程、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豆豆、豆豆制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豆豆种植园,让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讨论豆豆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豆豆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观察实物豆豆,讨论豆豆的种类及用途。
4. 小组活动: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豆豆的生长过程。
5. 展示与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豆豆2. 内容:豆豆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豆豆的种类: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等。
豆豆的用途:制作豆腐、豆浆、豆芽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豆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了豆豆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用途。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豆豆的生长过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种植豆豆,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豆豆角”,展示幼儿的豆豆作品,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豆豆的种类及用途。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豆豆活动目标:1、通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个豆罐(黄豆、赤豆或绿豆)。
2、相对应的豆制品及照片。
3、豆宝宝介绍自己的豆制品的录音。
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
(1)幼儿摇摇、听听、猜猜豆宝宝。
师:“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的豆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玩吗?”幼齐:愿意。
师:“那好,我们轻轻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来,请你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幼儿自由交流)(2)幼儿打开罐子,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宝宝?幼A:黄豆。
幼B:红豆。
幼C:我的是绿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了活动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2、自由探索。
(1)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不同。
师:“老师这边也有三个豆罐子,我来摇一摇,你们听听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齐:不一样。
师:“为什么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幼A:因为里面装得豆豆不一样。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为有的是绿豆,有的是赤豆。
幼儿自由取出一粒豆宝宝,看看长得怎么样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师:“看看你的豆豆是长得怎么样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啊?”幼A:我的豆豆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绿色的,是绿豆。
幼C:我的是黄豆,比多多的绿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样的,我的是红色的,她的是黄色的。
(评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自由探索、自由讨论,通过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因此在此他们也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识。
)(2)送豆宝宝回家。
师:“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那把你手里的豆宝宝送到它们的家里去吧!”(幼儿根据豆豆的标记送它们回家。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豆类食物的种类和特点。
2.学生能够明白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3.学生能够意识到豆类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豆类食物的种类和特点。
2.理解豆类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材料(豆类食物样本、实验器材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豆类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问学生们是否喜欢吃豆类食物。
并告诉学生今天的课程将和豆类食物有关。
Step 2 探究(15分钟)教师出示豆类食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豆类食物的特点(形状、颜色等)。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豆类食物的种类,例如黄豆、红豆、绿豆等。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辨认和分类。
Step 3 讲解(15分钟)教师将幻灯片切换至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部分。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豆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等)和对身体的好处(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Step 4 实践(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份豆类食物实验活动材料包,包括试管、豆子样本和放大镜等。
学生根据活动指导,进行豆类食物的观察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总结豆类食物的种类、特点、营养价值及功效。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豆类食物的摄入量。
Step 6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1.豆类食物在不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名称?2.除了作为食物,豆类还有哪些用途?3.除了我们做的实验,还有其他什么样的实验可以展示豆类食物的特点?Step 7 课堂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询问家长,了解家里有没有喜欢吃的豆类食物,并写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豆类食物的种类和特点,并认识到豆类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
通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用的豆豆》,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豆罐(黄豆、赤豆或绿豆)。
2、相对应的豆制品及照片。
3、豆宝宝介绍自己的豆制品的录音。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1)幼儿摇摇、听听、猜猜豆宝宝。
师:“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的豆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玩吗?”
幼齐:愿意。
师:“那好,我们轻轻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来,请你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幼儿自由交流)
(2)幼儿打开罐子,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宝宝?
幼A:黄豆。
幼B:红豆。
幼C:我的是绿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了活动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
2、自由探索。
(1)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不同。
师:“老师这边也有三个豆罐子,我来摇一摇,你们听听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齐:不一样。
师:“为什么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
幼A:因为里面装得豆豆不一样。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为有的是绿豆,有的是赤豆。
幼儿自由取出一粒豆宝宝,看看长得怎么样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师:“看看你的豆豆是长得怎么样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A:我的豆豆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绿色的,是绿豆。
幼C:我的是黄豆,比多多的绿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样的,我的是红色的,她的是黄色的。
(评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自由探索、自由讨论,通过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因此在此他们
也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识。
)
(2)送豆宝宝回家。
师:“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那把你手里的豆宝宝送到它们的家里去吧!”(幼儿根据豆豆的标记送它们回家。
)
(3)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豆宝宝?为什么?
幼A:我喜欢黄豆宝宝,它可以变成豆腐吃的。
幼B:我喜欢绿豆宝宝,我吃过的。
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
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3、幼儿交流讨论:
(1)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幼A:我的变成了豆腐。
幼B:黄豆宝宝变成了豆浆。
幼C:我的是绿豆汤,是绿豆宝宝变的。
幼D:豆沙是红豆宝宝变的。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家常见的、常吃的一些豆制品还是可以认出来的。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
(2)把豆制品送到相应的豆宝宝那里。
(3)看照片,请豆宝宝检查。
(听录音)
(评析:孩子们自由选择,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送它们回家,再看照片、听录音让孩子们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错误,以他们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同时在集中注意力看听时,对豆制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豆宝宝很开心,要谢谢你们。
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要多吃、常吃豆制品,让我们身体长得棒棒的!
教学评析:本次活动采用农村特有的资源:黄豆、赤豆、绿豆,这三种豆
也是孩子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较为他们接受。
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摇摇豆罐、听听声音、猜猜豆豆,一系列的自由探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不仅掌握了一些豆豆的特征和用途,还知道了它们所做成的相应的豆制品,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以孩子为中心,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