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0) (40) (40) (10) (10)
7
集体备课相关理论介绍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关键词:
准备活动 有目的、有组织 活动的过程
8
(二)集备的程序及各环节的 技术要领
常规过程为: 分工备课——个人说课——集体讨论 ——修改教案——听课评课。
9
பைடு நூலகம்
(三)集体备课的目的
1、通过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通过具体程序、方法的合理运用,提高教
2
3、操作过程低效。
只能解决做与不做的问题 不能解决集备的效率问题
原因:
①认识上的肤浅; ②操作程序混乱; ③研讨内容不全; ④主备、组长、其他教师各自责任不清。 ⑤研讨行为不到位。
3
4、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集备、上课两层皮。 二是集备扼杀个性,千篇一律。
4
主题
合理高效地开展语文 集体备课活动
16
师的研究能力。 3、通过经验共享,实现同伴互助。 4、通过研究实践,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 5、通过个体研究,群体互动,形成优化的教
学设计。
10
(四) 集体备课的内容
*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与新课程标准的“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相一致。
11
(五)集体备课一般形式
1.从区域分:大型的集体备课 ;区域或片 集体备课; 校内备课组集体备课.
14
(八)集体备课的评价标准
1、信息输出与输入的数量与质量 2、思维状态的变化 3、教学策略的成熟程度
15
思考题:
①、从集备过程看,你感觉他们交流前做了哪些工作? 交流后又准备做哪些工作?应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工 作如果不做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