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的动脉
两系的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 皮质支:营养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 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
1、颈内动脉 分4部:
颈部 岩部 海绵 窦 部 前床突上部
虹吸部
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 合称虹吸部,是动脉硬 化的好发部位。
2、颈内动脉的分支 (1)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 (2)大脑中动脉
硬脑膜窦内血液流向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海绵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岩上窦
岩下窦
(二)脑蛛网膜
1、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2、与软脑膜之间有蛛网膜下隙。 3、跨越脑的沟裂不深入沟内。 4、蛛网膜下隙在一些部位扩大,
形成蛛网膜下池。 如:小脑延髓池。 5、突入上矢状窦内形成蛛网膜粒。 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 回流入静脉。
(一)硬脑膜
有2层。 与颅盖骨结合疏松(外伤:硬膜外血肿) 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骨折:脑脊液外漏)
(一)硬脑膜
有2层。 与颅盖骨结合疏松(外伤:硬膜外血肿) 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骨折:脑脊液外漏)
(一)硬脑膜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1.大脑镰 2.小脑幕:小脑幕裂孔(有中脑通过) 颅内压增高,海马旁回和钩被挤压突入小脑幕切迹, 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一)硬脑膜
厚而坚韧的双层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行经其间。
对内外环境刺激(颅内压)敏感,是引起血管性头痛的原因 之一。
(一)硬脑膜
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与颅盖骨连结疏松,易于分离, 骨折损伤血管时,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 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骨折时脑脊液外漏。 内层在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脊膜想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