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因特网
- 格式:doc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几种方式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主要有:拨号接入方式,专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和局域网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方式(1)普通MODEM拨号接入方式。
只要你有电话线,就可以上网,安装简单。
拨号上网时,MODEM通过拨打ISP提供的接入电话号(如96169,95578等)实现接入。
缺点:一是其传输速率低(56kbps),这个是理论上的,而实际的连接速率至多达到45-52kbps,上传文件只能达到33.6kbps。
二是对通信线路质量要求很高,任何线路干扰都会使速率马上降到33.6kbps以下。
三是无法享受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的乐趣。
(2)ISDN拨号接入方式。
综合业务数字网,能在一根普通的电话线上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它可以供两部终端(例如一台电话、一台传真机)同时使用。
ISDN拨号上网速度很快,它提供两个64kbps的信道用于通信,用户可同时在一条电话线上打电话和上网,或者以最高为128kbps的速率上网,当有电话打入或打出时,可以自动释放一个信道,接通电话。
(3)ADSL虚拟拨号接入方式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它具有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优点,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接入方式。
ADSL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改造信号传输线路,完全可以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配上专用的Modem即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ps,其有效的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内。
在ADSL接入方案中,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DSL局端相连,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星形结构,数据传输带宽是由每一个用户独享的。
2、专线接入方式(1)Cable MODEM接入方式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是利用现成的有线电视(CATV)网进行数据传输,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
因特网的接入教案教案标题:因特网的接入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和原理;3. 能够比较不同接入方式的优缺点;4. 能够正确设置和配置因特网接入设备。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2. 因特网接入设备的示意图或实物模型;3. 因特网接入设备的配置手册或说明书;4. 因特网接入方式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关于因特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使用因特网时,是如何接入的?接入方式有哪些?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因特网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如宽带接入、拨号上网、无线接入等,并解释它们的原理;- 分析不同接入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接入方式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3. 接入设备的展示与讲解(15分钟)- 展示因特网接入设备的示意图或实物模型,让学生对接入设备有直观的认识; -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模型,讲解接入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根据配置手册或说明书,演示如何正确设置和配置接入设备。
4. 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 提供几个真实的因特网接入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接入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接入方式的优劣,并给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案例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拓宽对因特网接入的认识; -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因特网接入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示意图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和原理。
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实际生活和最新发展的结合,使学生对因特网接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因特网的接入方式通常包括专线、局域网、无线连接、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接入以及电力线接入。
其中电话拨号连接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是最经济、简单的一种方法。
直接使用电话线接入不能兼顾上网与通话。
目前,在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方法中,它既可以通话也可以上网,但速率较低。
另外一种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接入方法,它的下行速率大于上行速率,对于使用宽带业务的用户来说,它是一种经济快速的接入方法。
9.2.1因特网的接入方式介绍以前,大多数用户上网都是通过普通Modem和电话线,其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56Kbps,这也是模拟接入所能达到的极限。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上网方式,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1. ISDNISDN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英文缩略词,它以纯数字方式进行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可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提供以64Kbps速率为基础的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可开展上网、打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是传统电话的升级换代产品。
虽然ISDN有着众多的技术优势,但由于其设备较复杂和昂贵,速度上与56Kbps调制解调器的竞争优势也不大,而且ISDN的适配器无法同普通调制解调器互联,从而使其不能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
2. Cable Modem利用Cable Modem在有线电视同轴光缆混合网上传送数据具有成本低、频带宽的优势,用户可以获得最高为30Mbps的传输速率。
目前,大多Cable Modem还只是单向传输,即只能获得高速下载和浏览的好处。
而双向传输的最大障碍是双向线缆连接要求除了在用户端要安装线缆Modem之外,在有线电视公司的服务端也要安装特定的“前端(Head-end)”设备,改造成本较高。
3. ADSLADSL能够在现有普通电话线上提供高达8Mbps的高速下行速率,远高于ISDN速率,而上行速率有1Mbps,传输距离达3km~5km。
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宽带服务,由于不需要重新布线,降低了成本,进而减少用户上网的费用。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信息技术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以及每种接入方式的连接方法,了解IP 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的方法;
2.掌握网关的作用,学会配置网关;
3.学会设置代理服务器,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4.通过“做中学”体验操作过程中的挫折与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设置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网关以及DNS。
三、课时
2 课时
四、教学方法及策略
教师演示讲授法、讨论法及任务驱动法。
本节以前两节为基础,内容较多,可以分为两课时。
因特网服务组织部分,内容简单,采用让学生自学,教师加以指点的办法;接入因特网的两种方式,是学习的重点,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讨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后两部分作为一节,是前面知识的延伸,这部分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工具
网络教室,投影机。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通过局域网上因特网
设置网关跨网互相访问,水到渠成地设置局域网访问因特网。
布置课下作业:了解拨号上网方式的过程,指出该方式已经没有市场。
9种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通过互连设备接入因特网。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即提供因特接入服务的网络供应商,如中国电信,网通,联通等数据业务部门。
在接入网中,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
一、拨号接入方式(1)普通MODEM拨号接入方式(PSTN接入)PSTN(Published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PSTN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
这种接入方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接入方式,目前最高的速率为56kbps,已经达到仙农定理确定的信道容量极限,这种速率远远不能够满足宽带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求; 但由于电话网非常普及,用户终端设备Modem很便宜,大约在100~500元之间,而且不用申请就可开户,只要家里有电脑,把电话线接入Modem(拨打接入电话号如:96169,95578等)就可以直接上网。
因此,PSTN拨号接入方式比较经济,至今仍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
无法享受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的乐趣。
PSTN接入方式如图2所示。
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接入方式将被淘汰。
(2)、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用户利用一条ISDN 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
ISDN 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64kbps的信息通路和一条16kbps的信令通路,简称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自动释放一个B信道来进行电话接听。
计算机网络原理——因特网接入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依赖于稳定且高速的因特网接入。
那么,什么是因特网接入技术呢?它就像是一条连接我们和网络世界的通道,让我们能够畅游在信息的海洋中。
首先,我们来谈谈拨号接入技术。
这可以说是因特网接入的“老前辈”了。
在过去,通过调制解调器,利用电话线路进行拨号连接是常见的方式。
当您想要上网时,就需要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然后等待连接建立。
但这种方式速度较慢,而且在上网的同时电话线路就被占用,无法进行通话。
想象一下,在等待网页加载的过程中,那种漫长的等待简直让人抓狂。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用户线路(DSL)接入技术出现了。
DSL 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但是它能够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话的同时提供更高的上网速度。
DSL 技术有多种类型,比如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和 SDSL(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 通常下载速度比上传速度快,适合大多数家庭用户,比如我们观看在线视频、下载文件等,主要是从网络获取信息,对下载速度要求较高;而 SDSL 则上传和下载速度相同,更适合企业等需要双向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
有线电视网络接入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如果您家里有有线电视,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它来接入因特网。
有线电视网络使用的是同轴电缆,具有较大的带宽潜力。
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我们可以实现高速的网络连接。
这种接入方式在一些地区提供了相当不错的速度和稳定性,而且可以同时享受电视和网络服务。
接下来是光纤接入技术,这可是目前最为先进和高速的接入方式之一。
光纤就像是一条超级高速公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输大量的数据。
与传统的铜线相比,光纤的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稳定的连接。
光纤到户(FTTH)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接入方式,让我们在家就能享受到超快的网速,无论是玩大型在线游戏、进行高清视频会议,还是处理大量的数据传输,都毫无压力。
7.3连接Internet教学内容:1.拨号上网2.ADSL上网3.局域网上网一.拨号上网:(家用通过电话拨号上网)1.接入所需设备及线路连接:(1)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分为“内置”和“外置”。
(2)电话、电话号码(3)ISP(因特网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入网账号和密码2.拨号上网的设置方法:(windowsxp系统)(1)右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2)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创建一个新的连接,打开新建连接向导(3)单击下一步,打开如下所示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4)单击下一步,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5)单击下一步,选择用拨号调制解调器连接(6)单击下一步,输入ISP名称(可以随意)(7)单击下一步,输入电话号码(8)单击下一步输入ISP提供的入网账号、密码(9)单击下一步,选择在桌面上添加一个连接到此的快捷方式(10)单击完成,则在桌面上出现这样一个图标(11)双击图标,打开连接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密码,电话号码,单击拨号,经过一系列信息验证即可连到Internet上,之后就会有两个小电脑出现在电脑的右下角二.ADSL上网:1.ADSL相关概念:ADSL 定义:是指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2.ADSL 接入准备:(1)去电信部门申请安装ADSL (2)购买ADSL ModemLine 口---接电话线 ETHERNET 口---接计算机网口(3)准备两根电话线和一根网线 3.ADSL 的硬件安装:(1)将入户的电话线连接到滤波分离器(2)用一根电话线将滤波分离器和ADSL Modem 连起来 (3)用另一根电话线将电话机和滤波分离器连起来 (4)用网线将ADSL Modem 和计算机连起来接入户的电话线滤波分离器ADSL滤波器的作用:在用户端安装有一个滤波器,其作用是用来分离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将用户上网需要的数字信号传输给ADSLModem,而将电话的模拟信号传给电话机。
接入因特网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的是( )
A. 数据通讯
B. 资源共享
C. 分布处理
D. 虚拟现实
2. WAN与LAN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通信介质不同
B. 使用者不同
C. 覆盖范围不同
D. 采用的协议不同
4. 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
A. 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B. 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C.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D. 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5. 以交换机或集线器等为中央结点,其他计算机都与该中央结点相连接的拓扑结构是( )
A. B.
C. D.
6. 小明有几张计算机设备的实物照片。
这些照片中,不属于网络设备的是( )
A. B.
C. D.
7.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
A. 7和7
B. 4和7
C. 7和4
D. 4和4
9. 某学校网络中心到1号教学楼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为1000米,恰当的网络传输介质是( )
A. 五类双绞线
B. 微波
C. 光缆
D. 基带同轴电缆
11. 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基本过程包括:
①用双绞线和通信连接设备(集线器等)把计算机连接起来;②确定使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③设置网络参数;④安装网络通信协议。
则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合理顺序是( )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13. 小华将信息技术办公室的4台电脑组成了如图的网络。
从图中可以看出,接入互联网的网关设备可能是
( )
A. Modem
B. Router
C. ADSL
D. ISDN
14. 因特网使用的互联协议是( )
A. IPX协议
B. IP协议
C. AppleTalk协议
D. NetBEUI协议
15. 通过因特网拨打Skype网络电话,这是利用了计算机功能中的( )
A. 资源共享
B. 数据通信
C. 程控交换
D. 电路交换
17. 小明家通过ADSL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台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要求在家中任意房间可同时上网,需要再配置的设备是( )
A. 分配器
B. 集线器
C. 服务器
D. 无线路由器
18. 李明和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学习的需要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带有无线网卡),而且他们经常要在家上网,正确的做法是( )
A. 给这两台电脑分别申请ISP提供的无线上网服务
B. 申请ISP提供的有线上网服务,通过自备的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上网
C. 家里可能的地方都预设双绞线上网端口
D. 设一个房间专门用来上网
23. 因特网应用飞速发展,人们可用手机上网、看电视或进行卫星导航。
这些功能都用到了( )
A. 网格计算技术
B. 虚拟现实技术
C. 无线网络技术
D. 智能家电技术
24.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观点正确的是( )
A.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 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 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服务器
D. 互联的计算机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主计算机系统
25. 网络中的软件通常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下列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A. Windows 2008 Server
B. Linux
C. Unix
D. IIS
26. 计算机网络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其中"资源共享"是指网络内的用户( )
A. 依据权限只能使用网络中的硬件资源
B. 依据权限只能使用网络中的软件资源
C. 依据权限可以使用网络中的软、硬件资源
D. 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中的软、硬件资源
27.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成七层,处于最顶层的是( )
A. 会话层
B. 表示层
C. 应用层
D. 物理层
30. TCP/IP协议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四个层次,处于最底层的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接口层
C. 物理层
D. 网络层
31. 将三台分别含有一块网卡的计算机组成小型局域网,其中一台作为代理服务器,另两台作为工作站,并通过ADSL方式接入因特网,还需要购置的设备是( )
A. 一块网卡、一台交换机
B. 一台交换机、一个ADSL Modem
C. 一块网卡、制作好的双绞线若干
D. 一块网卡、一个ADSL Modem、一台交换机,制作好的双绞线若干
32. 通过QQ聊天软件进行语音聊天,该程序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一层?( )
A. 表示层
B. 应用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4.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方式与现实生活中邮政系统比较相似,下列选项中具有分检员(根据收信人的地址考虑走什么路线,如何运送信件)功能的设备是( )
A. 调制解调器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交换机
35. 同学们通过学校的网上图书查询系统查阅新书介绍,这体现了网络功能的( )
A. 数据通信
B. 资源共享
C. 协同工作
D.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8. GPRS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资源,资源利用率高。
GPRS采用的交换技术是( )
A. 电路
B. 移动
C. 分组
D. 共享
40. 若某一家庭用户要用电话拨号上网,则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必须的?( )
A. 电话线
B. 调制解调器
C. Internet账号
D. 路由器
42. 在TCP/IP协议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
①应用层;②传输层;③网际层;④网络接口。
工作时( )
A. 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B. 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C. 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
D. 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
45. 在Windows中安装TCP/IP协议,如果从控制面板中的某个图标进入,这个图标是( )
A. 添加/删除程序
B. 添加新硬件
C. 网络和拨号连接
D. 区域设置
48. 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台计算机只要是硬件相连就组成了一个网络
B. 通过计算机网络既可以通讯交流,又可以共享打印机
C. 接入因特网不一定需要TCP/IP协议
D. OSI模型分为4层,和网络实际应用中的分层完全一样
54. 在网上邻居中能访问到相邻的计算机,说明下列哪种情形不可能发生( )
A. 本机网卡故障
B. 本机未安装杀毒软件
C. 本机设定不允许其他计算机访问
D. 本机浏览器软件故障
56. 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统一的( )
A. 道德规范
B. 网络协议
C. 路由算法
D. 密码规范
57. 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属于无线传输的是( )
A. 双绞线
B. 超五类双绞线
C. 电磁波
D. 光缆
60. 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
A. FTP协议
B. TCP/IP协议
C. UDP协议
D. POP3协议
62. 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环型拓扑结构比其它拓扑结构浪费线
B. 每个网络只能包含一种网络结构
C. 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D. 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发生故障就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星型
65. 通常所说的ADSL是指( )
A. 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式
B. 计算机五大部件之一
C. 网络服务商
D. 网页制作软件
66. 对于网络协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Internet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
B. TCP/IP协议就是指传输控制协议
C. 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IPX/SPX
D. 没有网络协议,因特网也能可靠地传输数据
67. 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 双绞线
B. 超五类双绞线
C. 光缆
D. 电磁波
69.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是( )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物理层
D. 应用层
7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连接设备的是( )
A. 路由器
B. 交换机
C. 集线器
D. 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