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层及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10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第一章绪论·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第一章绪论·1.5 结构的抗震设防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h=2m , vs=200m/sh=10m , vs=120m/sh=2m , vs=300m/sh=4m , vs=600m/s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GB500011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第二章场地与地基·2.3 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A. B. C.答题: A. B. C. D.A. B. C.答题: A. B. C. D. 答题:对. 错答题:对. 错答题:对. 错答题:对. 错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A. B.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 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第四章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4.4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A. B. C.设置6答题: A. B. C. D.答题: A. B. C. D.答题:对. 错答题:对. 错第五章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5.2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8-12-15 23:59:59当前页有3题,你已做3题,已提交3题,其中答对3题。
建筑构造抗震课程教案【篇一:2023 版课程教学大纲:建筑构造抗震】“建筑构造抗震”课程教学大纲程编号:英文名称:resisting earthquake of the buildin课g0001033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分:2.0 学时:32 面对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构造力学、构造动力学、钢筋混凝土构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2] [3]李国强,李杰,陈素文,陈建兵.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吕西林.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 年 5 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2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一、课程简介构造抗震是减轻地震灾难的有效技术手段,建筑构造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需把握的重要专业课程,建筑构造抗震涉及到构造力学、构造动力学、混凝土构造、钢构造、砌体构造等根底及专业课程学问,涵盖的内容丰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带的分布以及地震惊的根本要素,把握抗震构造的主要形式、构造抗震的概念设计与构造措施以及典型常用工业、民用房屋构造的经典抗震设计方法,加强建筑物抗震防灾的意识和措施,减轻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课程地位和教学目的课程地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难,猛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构造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根本原理及构造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把握构造抗震的根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有用性。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以及进一步争论打下确定的根底。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根本原理及构造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把握建筑构造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构造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构造和砌体构造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展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展抗震设计打下根底。
建筑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多层及高层房屋随处可见。
这些建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居住、工作和娱乐的空间,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更是保障了我们的安全和舒适。
那么,什么是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呢?它们又是如何支撑起这些高大而坚固的建筑的呢?多层房屋通常指的是四层到六层的建筑,而高层房屋一般是七层及以上。
它们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筒体结构等。
砖混结构是多层房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主要由砖砌体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组成。
砖砌体承受竖向荷载,而构造柱和圈梁则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砖砌体的强度有限,所以房屋的开间和进深一般较小,而且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框架结构则在多层和高层房屋中都有应用。
它由梁、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空间布置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隔房间。
但框架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房屋,它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剪力墙就像一道道坚固的墙壁,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
不过,剪力墙结构的空间布置相对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既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又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力能力。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应用广泛,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
筒体结构是一种更加高效的结构形式,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它可以分为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束筒结构等。
筒体结构具有极大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设计中,荷载的考虑至关重要。
竖向荷载包括房屋自身的重量、家具设备的重量以及人员的重量等。
而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对于高层房屋的影响更为显著。
为了抵抗水平荷载,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侧向刚度和抗震能力。
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
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
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2、试述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和宏观背景?3、试分析地震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震害现象4、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6、地震基本烈度的含义是什么?7、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地震分组?8、试列出三座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9、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10、我国规范根据重要性将抗震类别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11、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2、根据经验公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5×1024尔格,它对应的里氏震级是多少?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1、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2、简述选择建筑场地的相关规定3、如何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简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4、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见下表,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自振周期,并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来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土层资料5、什么是砂土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怎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7、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第三章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1、什么是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2、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确定这两个系数?3、 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如何反映这些因素影响的?4、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5、何谓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法(SRSS ),写出其表达式,说明其基本假定和适用范围6、简述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7、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8、什么叫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是如何产生的?9、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0、 什么是结构或构件恢复力特征曲线,反映了结构或构件的什么性能?11、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地震波时如何考虑这三要素?12、 抗震设计中如何考虑结构的地震作用?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3、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系数?14、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15、一单层单跨框架如图1所示。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摘要: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仍然是建筑物安全考虑的重要问题。
进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设计,尽可能的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坏。
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不断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有限的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很多城市都位于地震带上,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结构设计工作,从而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一、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1、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1)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锚固”的原则。
(2)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2、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3)适当处理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同一楼层内宜使主要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抗侧力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使“有效屈服”保持较长阶段,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4)在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设计过强,可能造成结构的其他部位相对薄弱,因此在设计中不合理的加强以及在施工中以大带小,改变抗侧力构件配筋的做法,都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