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46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各项参数含义如下:(1)桩号列表。
列出要提取标高的桩号,其间隔与桩号自动标注时的间隔相同。
(2)横向采样间距。
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每隔几米提一个点的数据。
(3) 路外外推距离。
指上面采点边界一直到距离道路横向外边界多远处。
(4)新增加桩号。
直接输入桩号值,点下面的“增加号”按钮可加入到“桩号列表”中;同样,“删除桩号”是指从“桩号列表”中删除不需要的桩号。
(5)路宽取值。
路宽取值有三种方式:横断面文件/标准路宽/平面图搜索。
横断面文件:可以非常准确的通过横断文件(*.hdm)计算出来。
要求必须已经定义好正确的*.hdm 文件,并且文件名一定要与道路的桩号代号相同。
标准路宽:值解输入道路宽度,但不能满足不等宽道路。
平面图搜索:此方法不需要进行任何定义即可由图面自动提取道路宽度,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宽度提取不准确的情况。
3-1提取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提取结果文件(*.gbhn),系统提示“文件有修改,是否进行关联更新?”,点击“确定”。
2、横断面形式设置点击【横断|标准土方断面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后,系统弹出“横断面形式”对话框,可进行板块参数、加宽设置等。
3、边坡参数定义单击【横断|边坡参数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弹出“边坡参数定义对话框”,对“放坡形式”,“路肩”、“填挖方坡”、“边沟”进行定义。
4、横断面计算绘图单击【横断|横断面计算绘图】,弹出“横断面计算绘图”对话框,在该对话中设置“标准图幅”大小,相关数据文件已在前面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中完成,点击“计算”,1、路基土方石数量表2、清表土方计算表3、标准横断面图。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目录横断面设计 (11)一、实验目的 (11)二、使用软件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1)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14)一、实验目的1、掌握横断面与路侧安全设计的主要任务2、掌握横断面与路侧安全设计的基本原理3、掌握横断面与路侧安全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二、使用软件鸿业市政道路系列产品9.0、AutoCAD 2007三、实验步骤1、地形图提取横断面自然标高2、边坡参数定义3、纵断表头定制4、纵断面绘制5、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地形图提取横断面自然标高点击[横断面][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弹出“地形图提取纵断面自然标高”对话框如图例图 24。
点击[提取],见图 25。
图24 横断面标高图25 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2、边坡参数定义图26 边坡参数定义3、换土层厚度定义图27 换土层厚度定义4、横断面出图设置点取[横断面][横断面出图设置],获得图 28。
图28 横断面出图图29 横断面计算绘图5、横断面计算绘图单击[横断][横断面计算绘图],弹出图 29,点击计算,后点击绘图即可绘制出横断面。
得图 30,图 31。
图30 横断面计算绘图图31 横断面计算绘图(单个图)五、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之前的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到现在的横断面的设计,横断断面设计的本质就是通过软件控制横断面的组成及相关宽度的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横断面与路侧安全设计的主要任务、基本原理、原则和要求。
了解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掌握行车道、路肩、人行道的宽度和增续度的作用和相关规定;了解如何中间带的类型和作用;了解路侧带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通过前面的三个实验的完成,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鸿业市政的强大之处。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第一节横断面组成及类型摘要内容:主要介绍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及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用。
讲课重点1. 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2.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及横断面形式的选用。
讲课难点1.横断面、路幅的概念;2.公路及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1、横断面的概念: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
2.路幅的概念: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3.横断面的确定因素: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
4.横断面的确定原则: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公路横断面组成(1)整体式断面横断面组成: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组成部分(2)整体式断面横断面组成: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6.加宽、路拱、超高的概念和作用(二)公路横断面的类型1.单幅双车道概念: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重最大。
二级、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均属这一类。
这类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达15000小客车/昼夜。
行车速度可从20km/h至80km/h。
在这种公路上行车,只要各行其道、视距良好,车速一般都不会受影响。
但当交通量很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视距条件又差时,其车速和通行能力则大大降低。
所以对混合行驶相互干扰较大的路段,可专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行驶。
2.双幅多车道概念: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的公路,中间一般都设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
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公路。
特点:这种类型的公路适应车速高、能行能力大,每条车道能担负的交通量比一条双车道公路还多,而且行车顺适、事故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