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概要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9
怎么做个有教养的人
1、无论开会、赴约,还是做客,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2、有教养的人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同别人谈话时,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
3、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不同意,也从不喊叫什么“瞎说”“废话”“胡说八道”。
而是陈述理由。
4、遵守诺言。
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
5、在任何情况下,对妇女、孩子,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关心和照顾。
6、不忘记向亲人、熟人、同事祝贺生日和节日。
7、善于分清主次,权衡利弊,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和朋友断绝来往。
8、不当众指责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从不表示出否定态度。
9、在别人痛苦或遇到不幸时,决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可能予以同情。
10、在街上发现孩子们有越轨行为和淘气时,会前去制止,并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
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光明磊落是有教养,心胸宽广是有教养,诚实守信是有教养,勤俭节约是有教养,教养无处不在。
关心他人,保护小动物等等都是有教养的表现。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要是你每一天都用暴力来解决事情,就离教养非常的远。
对同学,要团结友爱。
而不是你不动手脚,用“嘴上功夫”,又有什么差别?要做有教养的人,要文明不说脏话,才能显出“君子”性格。
每一天我经过楼梯,打扫卫生的阿姨把每一个角落都清扫得非常整洁。
她非常艰辛,有时必须用毛巾冲上去擦拭楼梯。
我想要协助她,一起吃饭。
今天就是星期天我有空,我拿着毛巾和水桶。
我也研习着阿姨的样子冲上去,把毛巾淋湿。
反反复复地擦拭楼梯,从一楼至六楼,过了两三个小时,我的腿已经开始发麻脸色苍白。
这次我体会至了打扫卫生的阿姨存有多么的艰辛。
我们有的时候可以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
以后我必须多特别注意一下自己的犯罪行为,珍视别人的劳动成果。
搞一个时时处处显现出来文明教养的小学生。
池田大作说过:“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我会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我想要搞一个存有教养的人,因为这就是社会对人的基本建议,也就是我崇尚幸福快乐生活的建议。
首先,我要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
有了理想,就像船儿有了桨,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争取胜利。
没有理想的话,只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们现在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振兴国家,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
有了这样的理想才有奋斗目标,才能鞭策自己不断的进步。
为了能够沦为一个存有教养的人,我必须不懈努力,勤奋学习。
做为一个学生本身的工作就是把书念不好。
必须想要把书念不好,除了更存有奋斗目标外,还要存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经一番寒彻苦,怎能梅花清香茶呢?初中阶段就是我们自学科学知识、健康成长的阶段,必须自学很多门学科,我绝不可以每个学科都很钟爱,所以我必须凭意志和毅力回去战胜自己的惰性和不思进取、视死如归不前的不当思想,并使自己沦为一个兹用心诚自学的人。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狄宗姗康德说:“世界上有两种事物最能震撼我的心,一个是我们头顶那片灿烂星空,另一个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教养作为道德法则的体现,从古至今散发着亘古不变的芬芳,推动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进的脚步。
”林则徐也曾在《观操守》中说过:“观操守在利害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北大新学期开始的一天,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了路边。
这时正好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他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的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
智慧往往不是源于高智商,而是源于低姿态。
季先生做到了,鲜花、荣誉、掌声、地位、名声,他都能够坦然视之,泰然处之。
和蔼待人,乐于助人,季先生将教养的芬芳发挥到了极致。
有良好教养的人都能得到他人的喜爱、尊重和欢迎;良好教养的内涵也能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中得到认同。
在这一点上,教养是超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
良好的教养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能亲切真诚自然地待人、接物、处事,就是能在我们的言谈、举止、眉目顾盼之中传达对他人的尊重,对生活环境的尊重。
使自己和别人能有安全感,愉悦感和尊严感;使生活环境干净、安静、有序。
教养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人更直观更细微更贴切的感觉,因而成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成为自己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美好的形象就是这个人的良好教养。
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都为自己的教养贴上了标签,给了别人评判自己的依据。
而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养上,我们做得不够好,甚至很差,差到令人无奈、沮丧、无地自容。
我们且不用往校外看,就看看教室里黑乎乎的口香糖痕迹,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废纸杂物,再看看那些闯红灯的人,买饭不排队的人,考试作弊的人,趾高气扬顶撞老师的人,自习课上聊得不亦乐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张嘴就污言秽语的人,任凭水龙头花花流水却视而不见的人。
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在食堂就餐时,我走进学生餐厅,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排队不整齐个别学生插队坐姿不正边吃边喧哗。
粮食因挑剔而被浪费餐桌卫生狼藉一片饭后乱扔餐具发出刺耳的响声。
我的心情十分沉重: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果?我的脑海中跳出一个词:教养。
于是我搜索了一下:教养,指一个人的文化品德修养。
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具体指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遵守秩序心胸开阔并发自内心真诚正派光明磊落等。
这时电脑突然蹦出了关于教养的条标准。
如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轻轻随手关门,坐在走道边不翘二郎腿,洗手不要随意甩水溅到别人身上,吃饭时不要讲话,不要发出声音,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把垃圾带回家,接电话时第一句话要说:喂你好,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看完后我就反思:我们离优良的教养还有多少差距?人的高贵不在于出身,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教养。
培养有教养的人应该是教育者的责任,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
而教养不就蕴藏在习惯之中吗?文明优雅的引领对言行的具体矫正。
有底线的干预不正是学校教师应该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吗?学校老师,应该从细节着手给学生以优良的教养教育。
这虽然很大,却也是很具体的事。
我们应该从当下着手,从细节着手。
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镜子,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就是一面镜子,他清晰的照出来人的肖像。
一个人对别人的态度是一面镜子,它能反射出别人对他的态度。
而教养就是照出人肖像的一面镜子。
任你有潘安貂蝉之貌,若缺少教养,也是一样的丑陋;而卡西莫多,尽管外表丑陋,内心却是美丽的。
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好教养才能经久不衰。
一个有教养的人让人如沐春风肃然起敬,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让我们如临寒风如鲠在喉;一个有教养的人让人信任而仰望,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让人鄙视而远离;一个有教养的人温暖而更易走向幸福和成功,一个缺乏教养的人卑下而更易走向怨恨和失败。
如何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热爱读书
有一位哲人说过,知识是通往文明的阶梯。
想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就要热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让我们更加富有内涵,而不仅仅是虚有其表。
经常反思自身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经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自身不好的地方,发扬自身的长处,长此以往,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富有内涵的人,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所以常常要反思自己。
谦虚待人
每一个有教养的人都是谦虚的人,只有懂的谦虚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盲目自大的人永远也不会是有教养的人。
所以想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要学会谦虚待人。
有责任心
有教养的人,他们不会抛弃自己应尽的责任,他们会勇于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不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推脱,对于父母。
他们是尽孝的子女,对于子女,他们是负责人的父母。
宽容
有教养的人,他们有一颗宽容之心,他们会宽容别人不小心的错误,他们不会斤斤计较,不会抓住别人的错误和缺点不放。
只要拥有一颗宽容之心的人才能称为有教养的人。
1. 6
严于律己
有教养的人,懂得严格去要求自己,他们很容易宽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他们却对于自身很严格,他们懂得严于律己,他们善于去改正自身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
孔子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大意是说只注重品质朴实,而不注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注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
只有两者结合,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由此可见,礼仪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改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有效途径。
它对于美化人的心灵,具有特殊的功能。
例如与年龄、身份、气质相称的仪表,落落大方的姿态,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等,对于学生就富有较大的吸引力。
礼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看,就是审美教育。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追求之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长期倡导礼仪,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使他们的精神需求向高层次发展,达到礼形于外,德诚于中,礼德相济,礼德相融的境界。
教养是什么?是懂礼貌、好习惯、好品行……我觉得培养学生做有教养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对心灵的熏陶和引导。
如果仅仅靠语言三令五申或是讲道理,那这样的效果是不会持久的,只有孩子们理解了“有教养”的涵义,才能在行为上和思想上按照“有教养”的标准去做。
智慧往往不是源于高智商,而是源于低姿态。
季先生做到了,鲜花、荣誉、掌声、地位、名声,他都能够坦然视之,泰然处之。
和蔼待人,乐于助人,季先生将教养的芬芳发挥到了极致。
有良好教养的人都能得到他人的喜爱、尊重和欢迎;良好教养的内涵也能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中得到认同。
在这一点上,教养是超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
良好的教养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能亲切真诚自然地待人、接物、处事,就是能在我们的言谈、举止、眉目顾盼之中传达对他人的尊重,对生活环境的尊重。
使自己和别人能有安全感,愉悦感和尊严感;使生活环境干净、安静、有序。
教养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人更直观更细微更贴切的感觉,因而成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成为自己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美好的形象就是这个人的良好教养。
中学生怎样做有教养的人
以下是一些中学生可以遵循的原则,以成为有教养的人:
1.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权益和感受。
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都应该对他们保持尊重的态度。
2. 善良待人:对待他人要友善、真诚,并乐于帮助他人。
尽量避免使用冷嘲热讽、欺负他人或嘲笑他人的行为。
3. 诚实守信:始终保持诚实、诚信的态度。
承诺的事情要遵守,并遵循他人对你的期望。
4. 有礼貌: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
要学会说“请”、“谢谢”,尊重他人的空间,并避免粗鲁或冒犯性的行为。
5. 自律自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轻易发脾气或对他人动粗。
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6. 体贴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并尽可能提供帮助。
学会倾听别人的诉求,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支持和关注。
7. 文明用语:避免使用粗俗或不文明的语言。
注意用词文雅并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沟通方式。
8. 注意形象:保持整洁的外貌和仪表。
不随意涂画、破坏公物,并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整齐、干净。
9. 文化素养:积极学习并涉猎各种文化知识。
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素质,并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
10. 学会谦逊:保持谦虚和谦卑的态度。
不自负、傲慢,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原则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
虽然完美是难以实现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并时刻铭记这些原则,就能成为一个有教养、受人尊敬的人。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在生活中,当大家对某个人的行为处世感到不满的时候,经常有人会冲口而出“这个人没一点教养。
”这和没礼貌没素质相比起来,让人感觉更严重,简直就是说此人不可教也。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养呢?我上网专门查了一下: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道德水准。
有时,人们常会把礼貌和教养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不全是一回事。
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
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当然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注意讲礼貌,长期坚持就会改变态度,发自内心的良好行为成为习惯,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
一个有教养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对待工作绝不会有半点含糊,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想方设法做到最好;他一定是一个守时的人,从不迟到,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是无意识迟到,对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他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符而打断别人,一定等别人讲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不会用“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同别人交谈的时候,总是真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倾听,绝不会低着头心不在焉或摆弄什么东西,不会有一丝一毫不耐烦的情绪出现;他在与人交往时,不管你职位高低或贫穷富有,都一样真诚对待,对权贵之人不会有半点阿谀奉承之言语,对普通百姓也不会有半点鄙夷之色,他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他绝不会说大话空话,有了成绩不会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也不会牢骚满腹垂头丧气,他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他一定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做到,绝不会食言;他是一个和善的人,和身边的人总能友好相处,从不会因自己的不如意而对别人疾言厉色、指责抱怨;他是一个敢于担责的人,在工作中,总是争着抢着去干,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中有了失误,总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不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在任何情况下,他总是一个对妇女小孩等老弱病残需要照顾的人给以真诚的关心和照顾的人;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现象,他不会大发议论或妄加指责,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去影响别人,让大家都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句话,一个有教养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他总是一个让人感到舒心舒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