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陈虹---印度--新亚洲战略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82 ■2017.052016年经营业绩再创新高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上汽集团2016年再度交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
年报显示,去年上汽集团共实现营业总收入7564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7.43%,经营业绩再创新纪录。
全年上汽集团共销售汽车648.9万辆,位居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之首,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高达22.6%。
一直以来,上汽集团都被投资者视为高股息率优质蓝筹标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上汽集团每年的分红金额都超过百亿元,五年来累计分红总金额已经接近700亿元。
2016年公司再度推出高比例分红预案,拟分红总额193亿元,占净利润约六成,再创新高。
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上汽集团的分红率已连续多年达到50%以上。
按照分红公告当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近三年股息率分别达到7.25%、5.74%和6.5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优秀的业绩与持续的高分红,令上汽集团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今年是上汽集团登陆A 股市场20周年,借力资本市场,这家位列世界500强的汽车企业已经插上腾飞的翅膀。
截至4月25日,上汽集团的总市值已超过3000亿元,成为A 股市场市值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
从2004年起,上汽集团先后12次入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2016年公司以上一年度1066.8亿美元的合并营业收入,排名第46位。
自主合资两翼齐飞保持国内领先布局海外拓展全球市场事实上,中国经济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孕育着重要机遇。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上汽集团始终坚持创新,经营业绩不断实现新跨越,自主品牌翻开新篇章,创新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呈现出自主合资两翼齐飞、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图景。
数据显示,2016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增长89%,其中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 SUV 荣威 RX5上市5个月,销量超过9万辆;自主品牌轻型商用车上汽大通2016全年实现整车销售4.6万辆,同比增长 32%,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增幅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汽集团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回复上汽集团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上海。
多年来,上汽集团一直在促进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上汽集团在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提供、科技创新的推动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上汽集团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上汽集团在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在上海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上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地推动上海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该集团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如名爵和荣威等,为上海汽车产业带来了创新的动力。
上汽集团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也为上海汽车产业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上汽集团通过提供就业机会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家庞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集团为上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汽集团为上海地区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同时,上汽集团还通过积极培养人才和推动人才交流,为上海汽车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此外,上汽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也为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家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企业,上汽集团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
该集团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上汽集团与上海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开发项目,为上海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上汽集团的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上海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还为上海的科技创新环境提供了成功案例,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城市竞争力。
最后,上汽集团在塑造上海城市的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上汽集团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
该集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城市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活动。
上汽集团是上海市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合作伙伴,为上海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
吉利集团组织架构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关于激励集团的组织架构。
每一个企业都会因为企业内部的人员等级不同会有不同的组织架构。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以及智能规划等的一些最进本的结构依据。
常见的企业的组织架构形式是包括中央集权制,分权制,直线式以及矩阵式等等。
下面这篇是关于吉利集团组织架构的文章分享,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提供的文章。
吉利集团组织架构目录吉利和沃尔沃“联姻”迎来一周年,沃尔沃的持续盈利和吉利集团的高负债率可谓喜忧参半,“吉”“沃”的婚姻幸福吗?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结构,实现两者的融合将是李书福长期面对的难题。
是整合性并购还是保持沃尔沃的独立性?李书福给出了答案,“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两者是兄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
”一“国”两“制”在中国汽车史上,鲜有海外品牌并购成功的先例,“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在李书福的汽车王国中,形成了吉利和沃尔沃两个完全独立的公司,就像“双子塔”一样,既相互独立,又是有机整体,整合后的“新吉利”也就形成了“双塔型”组织管理架构。
这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统治,是李书福的无奈之举还是管理创新?李书福用一“国”两“制”避免了整合性并购带来的文化冲突,这显然是对邓小平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灵活运用。
李书福喜欢看邓小平的书,在他眼里,邓小平理论体系是活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指导思想,“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文化“统一”在国际企业并购的案例中,失败的教训大多是企业文化难以融合。
让沃尔沃“完全独立运作”这一带有中国哲学的“无为而治”的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将并购后困难的整合过程暂时搁置,但吉利和沃尔沃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最终都要归入“新吉利”这个大家庭的架构中。
如何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李书福选择用文化来实现吉利和沃尔沃的真正“统一”。
“沃尔沃的人,总是太保守,有200%的把握才敢干;我有80%的把握就敢干。
两会代表、委员精彩提案作者:来源:《汽车纵横》2020年第06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关键词:智能网联/新基建/自动驾驶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新基建”。
依托国家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从5G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系统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相关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加快破除汽车消费限制,落实促进汽车消费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一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关键词:汽车消费/税费改革/购置税建议破除汽车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政策,促进汽车消费,提振产业发展。
在税收领域,当前汽车消费税和购置税主要是中央税,建议此税由中央和地方共享,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也便于地方政府用此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推广无人配送车辆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关键词: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物流运输1.把无人配送车辆纳入“新基建”政策范畴,鼓励企业等各主体积极研发和推广无人配送。
2.将无人配送车列入法定交通参与者,实施归类管理,明确投资、准入、路权、牌照等管理要求。
3.构建无人配送车功能测试、安全测试、“车—路—云”通信等行业标准,建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体系。
4.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机关、学校等区域,导入无人配送车,逐步扩大应用。
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动力电池1.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
2.建议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以产融创新结合为产业链赋能。
3.建议加大汽车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理念1自称是来自全球不同行业的一群梦想“偏执狂”聚集的智慧公司,专为创新解决风能价值链上的技术难题而存在。
一款取名为“Game Changer”(规则颠覆者)的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将于底在丹麦创新中心下线。
这是一款颠覆何种规则的风电机组产品?这是怎样的一家公司?相比于国内风电知名整机制造商“引进国外技术-占领国内市场-IPO融资-收购国外设计公司”的发展路线,张雷创建的远景能源是一个“另类”。
据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回忆,5月汉堡国际风能展会期间,张雷向他讲述了“利用全球资本,在海外聚集风电行业知识精英,设立研发中心,从开始就解决技术问题,站在全球风电产业链的最高端”的风电商业梦想。
当时,在施鹏飞看来“这只是一个金融精英的天方夜谭而已。
”其实,那时的张雷已经“想清楚了”要做“风电事业”这件事,并将他的公司定位于“全球化智慧型”企业。
到了初,他就在丹麦奥胡斯创立了全球创新中心,同时带领一个10人的“海归”创业团队,在他的家乡江阴成立了远景能源公司(制造总装基地),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研发运营中心。
此后,又在美国芝加哥设立了北美事业部。
具有标志意义的是,5月,远景1.5兆瓦风电机组在龙源启东风电场并网试运行,“这一试”引起了龙源的特别兴趣。
到了9月,优于同场国外机组的卓越性能使龙源与远景能源签订了33台1.5兆瓦风电机组的订单。
张雷说,“把首批风机卖给中国市场上最挑剔的客户,正是远景销售策略以及价值市场取向与其他制造商的不同。
”尽管远景能源从初创之始就与众不同,但的远景能源业内几乎无人注意。
这一年,中国风电最具风光的一顶帽子戴在了华锐的头顶,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3兆瓦,超越了比它大八岁的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
更令全球业界瞩目的是,到了,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三,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的新增装机容量也分别跃居全球第五和第七。
到了,这三家制造商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之和已占中国市场份额的56.8%,而其他35家整机制造商仅分享了43.2%的市场份额,凸显了中国风电设备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
印度对美国未来亚洲政策的战略警觉作者:李彦彬李盈萱来源:《领导文萃》 2018年第24期印度战略家们深知,如果完全融入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恐怕只能成为美国战略的一颗棋子,一旦美国打着“印太战略”的旗号深度介入印度洋事务,扩大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那么对于印度而言就像是“引狼入室”,印度的“印度洋战略”恐怕更加难以实现。
据《印度时报》去年11月24日报道,印度近日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举行了大型军演,目的在于协调本地区陆海空三军的协作能力。
印媒宣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可以作为支点,对抗域外大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举措。
此前的11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横田基地发表演讲时,第一次向外界阐述了他的“印太战略”构想。
有分析认为,“印太战略”是美国对亚洲的新战略,而印度将是这一战略的最大受益者。
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美国布局印度洋目前,印度洋正成为世界最繁忙和最具战略意义的贸易通道之一,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宗商品和约三分之二的海运石油经过印度洋。
为维护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在维持亚太战略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印度洋地区。
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战略指南》指出,“美国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不可分割地维系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亚的这一弧形地带的事态发展。
”奥巴马政府明确地将南亚次大陆囊括进其亚太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印度参与东亚事务,并把在西太平洋尤其是东南亚的军事部署与印度洋的安全形势联系起来。
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将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前移南亚,开始形成“印太战略”布局雏形。
可见,美国政府已早早开始布局印度洋,特朗普政府此番提出的“印太战略”其实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与拓展。
奥巴马政府后期,美国曾试图拉拢印度加入其围堵中国的战略体系,但当时印度政府对此并不积极。
尽管上台后,特朗普的亚洲政策总有意无意地与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作切割,但从本质上看,“印太战略”其实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扩展和延续。
提升国际竞争力作者:甄文媛来源:《汽车纵横》2020年第09期聚集9大中国主流汽车集团的“十四五”规划方向,业内将看到一个怎样的汽车行业“十四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编制汽车产业“十四五”规划时曾提出,未来5年将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期,而成为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与品牌。
谁将在未来5年真正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车企?中国一汽:转型力求准、狠、快,新时代有新布局“只要做到转型过程的准、狠、快,肯定会有赶超的机会和可能,关键看我们的思想、战略和行动。
”尽管“新四化”对全球汽车产业而言不啻“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考验”,但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身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总经理的柳长庆却颇有信心和底气,他已经清楚地看到,全球头部跨国企业都在谋划转型,但困难重重,“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应该把这次产业转型看作是危险的挑战,更是变革图强的机遇。
”中国一汽将如何把握这次机遇?未来5年将如何布局?从“831”战略到“3341”行动计划,中国一汽面向未来已经早早布局。
2018年底,《中國一汽2025战略愿景规划》正式发布,目标是经过8年的奋斗,到2025年,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方面翻一番,简称“831”战略,到那时,一汽产销规模将突破700万辆,营业收入超万亿,利润超千亿,人均收入超23万元。
面对2022年股比全面放开的挑战,结合近几年中国一汽取得的超预期的改革发展成果,一个比“831”战略“更高、更好、更快”的未来3年改革发展目标诞生:利用3年时间,在三大主营业务领域(自主整车、合资整车、新型服务业务)实施三大行动(龙腾行动、虎跃行动、飞马行动),在四个关键方面(规模、效益与效率、员工发展、能力提升)实现“中国一流、世界一流”。
在品牌方面,近两年,中国一汽全面梳理了现有品牌未来业务领域和产品布局,确立了全新的品牌架构,持续提升“中国一汽”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持续打造好“红旗”、“解放”金字招牌;将“奔腾”打造成自主乘用车优秀品牌;培育拓展技术、服务、生态、公益等子品牌,构筑清晰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系统完善业务模块。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咸达 201220803009(第一部分)赵宿杉 201220803010(第二部分)曹丽君 201220804001(第三部分)李记辉 201220804007(第四部分)陈光普 201220803001(第五部分)一、简介(一)公司简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它:一汽、东风、长安),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
2011年,通过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独立零部件、服务贸易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相关股权和资产,上汽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总股本达到110亿股。
2011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超过400万辆,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上一年度542.57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七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51位,比2010年上升了72位。
(二)公司愿景上汽集团的愿景是:为了用户满意,为了股东利益,为了社会和谐,上汽集团要建设成为品牌卓越、员工优秀,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集团。
(三)公司价值观上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
(四)全球化战略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全球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全力推进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已实现荣威750、550及名爵MG 3-SW、MG 7、MG TF等多款产品的成功上市,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写作与实践》课程论文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与贸易2011-2 学生姓名佚名学号 2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佚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已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上汽集团实际情况,并根据跨国经营战略的理论,描述了上汽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并根据PEST分析方法和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论证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可行性。
最后,我们总结了上海汽车集团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规模经济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analysisHou DianluAbstract:In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een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uto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AIC, and based on the trans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theor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AIC, and according to the of are feasibility of the five force model and PEST analysis method and Michael Porter's demons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of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Finally, we sum.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faced in internationalized business practice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Keywords: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Internationalization; Operation strategy; Economies of scale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汽车工业是重要的推动力,也是最早开始全球化战略的产业之一。
合资与自主并举,构建核心竞争力——上汽集团的集团管控研究一、上汽集团简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2006年整车销售超过134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91.5万辆,商用车销售42.9万辆,位居全国汽车大集团销量第一位。
2006年,上汽集团以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
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双龙、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另一方面集成全球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相继推出了荣威品牌和750产品,逐步形成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汽集团除在上海当地发展外,还在柳州、烟台、沈阳、青岛、仪征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管理持股51.16%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拥有韩国通用大宇10%的股份;在美国、欧洲、香港、日本和韩国设有海外公司。
上汽集团除直接经营管理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业务外,其核心的整车业务已于2006年10月注入持股83.83%的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目前上海汽车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上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上汽集团将致力于成为一家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投资和运营公司,上海汽车将努力成为一家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蓝筹汽车公司。
二、上汽集团的管控难题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并致力于成为一家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投资和运营公司,面临如下几大方面的母子管控难题:1、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协调难题上汽集团首先通过与国外著名汽车制造商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中国的汽车制造基础,而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开发,从而导致在上汽集团中两种模式并存:自主开发与战略合作开发,这必然导致上汽集团如何下属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产业发展协调的难题。
汽车研究资料:30年的梦想与焦虑----汽车行业10大悲情人物目录:1、宋连根:凋谢的牡丹客车缔造者2、王建明:战士永远在战斗3、郭谦:哪里是真正的落脚点4、陈群一:以为没有作品的大师5、詹夏来:奇瑞教父的难言之隐6、凌玉章:挺住意味着一切7、茅晓明: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8、仰融:悲怆的中华轿车献祭者9、庹新永:痛别大金龙的创业天才10、方宏:不堪承受的“桑塔纳之心”宋连根:凋谢的牡丹客车缔造者本刊记者贾可当他被迫离开的时候,牡丹逐渐成为一个没有精神领袖只有怀有杂念的政治力量干预的企业,其倒掉显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许多牡丹客车的老职工至今还用着一只白色的大搪瓷杯子,那是1985年为纪念当时已经在中国红极一时的牡丹客车成立10周年而发给职工的一个纪念品。
但是今天,也就是2008年,这家已经有33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厂却永远存在于记忆中了。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或许就是牡丹客车的倒掉是其创始人宋连根1993年退休之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
1975年,宋连根在江苏省沙洲县乐余公社开创了牡丹汽车事业,即利用卡车底盘改装成我们后来熟知的“中巴车”。
这在即将结束十年文革动乱整个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显然是明智之举。
尽管生产设备难以寻觅,尽管底盘供应捉襟见肘,但是宋连根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利用所能够寻找到的一切关系,逐一将困难克服。
宋连根是江苏省沙洲县乐余公社(现为张家港市乐余镇)人,1929年7月1日出生。
童年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姐姐送人,少年时代以打短工为生,学的手艺是补锅,解放后他是当地一个小镇的民兵中队长,随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一篇报告文学中写他是粗粗黑黑的脸,大手大脚的骨架,风风火火的脾性。
这或许是他能够成就一段汽车事业的原因。
在创办客车厂之前,宋连根在乐余建筑站任党支部书记,干的是盖房子这样的工业。
但是苏南人此时已经动了办工厂的念头。
宋和一个退休工人马师傅开始用白铁皮敲马灯,当地话称为围灯。
上汽陈虹:进军印度的实权派
来源:投资者报
2010年08月02日10:45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上汽陈虹:进军印度的实权派
《投资者报》记者张东红
务实、能干的上汽“二号”人物陈虹将成为再次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角。
现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上海汽车集团股份公司总裁的陈虹告诉记者,他将出任通用上汽印度公司的董事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广发证券45.50+0.952.13%
∙上海汽车16.95-0.43-2.47%
分析人士指出,身为董事长,陈虹并不会参与具体事务,但是其原本上汽通用公司总裁的“出身”显然有助于更好地与通用做良好的沟通,同时,五菱车型也将成为进军印度市场的先锋。
去年年底,上海汽车旗下上汽香港与通用汽车的子公司通用香港在港合资成立“通用上海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主要从事海外投资及业务开发,首个投资目标就是印度市场。
此番除陈虹挂帅董事长外,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姚佐平将担任印度公司总经理,与现任通用印度公司总经理共事,即为“双总经理制”,还有上汽财务部执行总监刘榕也将出任印度公司董事。
此外,上汽已派出了包括11个人的印度项目团队,对印度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合资公司将针对印度市场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
通用系出身
1961年出生,现年仅为49岁的陈虹是国内汽车业的少壮派人物,陈虹曾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人事执行经理助理、发动机厂经理。
不过,进入上海通用后就位居高层,他先后担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总经理。
而后一步步进入上汽股份和上汽集团的管理层。
“他现在是上海汽车的实权派人物。
”广发证券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杨华超告诉《投资者报》,这正表明上汽对印度市场的重视,而曾经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的经历,也让陈虹与通用公司的沟通中能够更加顺畅。
上汽内部人士表示,在公司内部开会时,陈虹总是排在第二位,已经成为董事长胡茂元之后的“第二号人物”,实权派人物挂帅印度市场显然意味着上汽对海外市场相当重视。
早在2007年,上海汽车将聘任陈虹担任上海汽车“总裁”一职后,经陈虹提名,曾服务于通用汽车长达32年之久的菲利浦?墨菲被聘任为上海汽车的执行副总裁,另外,陈虹还提名同样从上海通用出身的谷峰
担任公司的财务总监,如此大规模的高管调动,上海汽车中的陈虹团队雏形凸现。
通过此次人事调整,陈虹基本上重新控制了上汽集团的整车业务,从而加强了自己在上汽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陈虹的团队中也打上了上海通用的烙印。
杨华超表示,陈虹在上海通用的人脉、所掌握的技术以及与美国通用打交道的方法显然烂熟于胸。
其“通用系出身”有助于印度公司与通用的沟通。
五菱成进军印度主力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姚佐平担任印度公司总经理,则宣告了印度公司的投入方向,即以小型车为主。
杨华超认为,印度市场的车型相对竞争性弱,而上汽通用五菱在农用车方面在国内有着绝对的优势,这与印度市场目前的需求是吻合的。
在印度市场,通用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出色,在通用看来,年销量为200万辆的印度市场,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国市场,而目前仅占印度市场份额3.5%也略显尴尬。
印度市场占据最重要份额的仍然是铃木品牌。
印度市场的发展也以小型车甚至微型车为基础,这也是通用公司与上汽合资成立印度公司的初衷之一。
去年年底,上汽与通用在香港成立了50∶50股比的“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从而打造新亚洲战略。
合资公司成立后,确定了印度成为亚洲战略的桥头堡,拟以通用在印度的工厂和营销网络为依托,以上汽通用五菱车型为原型,针对印度市场重新调校设计,最终实现在印度销售。
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是微小型车的领先者,其主要产品以微小型车为主。
陈虹为该公司董事长。
他表示,未来10年,国内乘用车市场40%的增量将是入门级车型,包括入门级中级轿车。
上汽通用五菱仍然大有可为。
“陈虹直接挂帅表明上汽对上汽通用印度公司的重视和发展的决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认为,虽然在短期内,由于公司刚刚启动,印度公司对上汽的利润贡献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代表了上汽发展的海外战略方向。
接近陈虹的人士表示,其为人很好,并且能喝白酒,非常讲义气。
能否让印度公司迅速发展,也是对陈虹的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