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文文献主题标引方法[共8页]
- 格式:pdf
- 大小:132.54 KB
- 文档页数:2
辽宁地区图书馆联合编目主题标引规则一、前言(一)本规则依据《文献主题词标引规则》(GB3860/T-1995)制定,适用于中文图书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Web2.1版》进行主题标引。
(二)著录格式按照《中文书目数据制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编)中“6—主题分析块”有关主题标引的CNMARC格式著录。
二、主题分析(一)主题类型分析1.单主题与多主题主题类型按文献所论述主题数量多少,分为单主题与多主题。
单主题文献只研究一个事物或问题,以一个主题概念表达文献主题。
多主题文献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事物或问题,以各个主题为单位分别进行主题分析和标引。
2.单元主题、复合主题和联结主题主题类型按文献主题概念所包含主题因素多少,分为单元主题与复合主题。
单元主题是文献主题由一个主题因素构成的主题类型,以一个主题词表达文献主题。
复合主题是由两个或多个主题因素结合构成的主题类型,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通过组配表达文献主题。
联结主题是同时涉及两个主题对象之间联系的主题类型,常见关系类型有:应用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关系。
应用关系主题,以被应用的主题为主体因素;如词表中有“XX应用”专指词,选用专指词标引。
比较关系主题,以相互比较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
影响关系主题,以产生影响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因果关系主题,以表示原因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相互关系主题,以其中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
(二)主题结构分析构成主题的主题因素有:主体因素(研究对象、材料、方法、过程、条件等)、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因素的引用次序是:主体因素—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三、主题标引选词原则(一)标引词形标引词必须使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二)标引词的选定次序1.首先选用词表中与文献主题概念相对应的专指词。
2.词表中没有专指词,选用含义最接近、最相关的主题词组配标引。
如何正确标引参考文献【摘要】参考文献是医学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历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参考文献部分的错误往往也是稿件中问题比较多的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应用中常见的问题有:该应用参考文献的地方未应用,或不必要地堆砌罗列为引用文献而引用文献。
转引他人的参考文献,作者未亲自阅读原文,甚至以讹传讹。
只有文献表而在正文引用处未标出角码,或文献表的作者名与正文中作者名不一致。
引用的文献过于陈旧。
文献著录不规范,如外文文献作者姓名,外文杂志缩写名称写错等。
本文针对医学论文文献中引用的问题对文献著录原则、著录格式作了较详细介绍。
【关键词】参考文献;医学期刊;标引文后参考文献是医学论文的起点和基础,是医学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提示作者在前人医学研究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并能对作者的论点提供论证线索[1]。
参考文献具有索引作用,仔细阅读文后参考文献,就可以从一个侧面大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及最新文献报道情况。
引用参考文献还利于精简文字,因此参考文献的作用历来受到重视。
我们在审阅、校对稿件中发现,来稿中参考文献错误较多,著录不规范,影响读者进一步查阅原文。
有的不符合医学期刊编排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有的直接影响稿件的刊登[2]。
1 常见的问题参考文献数量偏少正文中大谈某年某某做了什么研究,有什么论点等,而未引参考文献;对应该引文献的地方没有引用,使读者查不到原文。
转引他人文后参考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所引文献,以至错误很多。
例如,引用论点不够准确,断章取义甚至歪曲原意;经检索,有的文献原文中根本没有相关内容。
文献陈旧,信息不新引用的文献大部分为5年前的研究,有的综述大多数文献也在3年以上,这样,就不可能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综述出来。
在科技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文献老化快,如作者缺乏引用最新文献的能力,该科研成果的价值将会受到影响。
文内引用处未标角码或标注有误有的作者不掌握参考文献标引的基本规范,仅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而文内相应处未标角码;有的文内角码处与参考文献表所引内容不一致,如文内“Heck等[1]指出”,但在参考文献[1]中却是Mekay的论点,不知究竟是参考的谁的文献。
中文引用格式
中文引用格式是指在论文、报告中使用中文进行引用的一种格式。
它在科学研
究用途上被广泛地使用,包括社会学、文学、流行文化研究等等。
中文引用格式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严格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使论文或报告的科学性增强,也能更好地凸显自己的思维深刻性。
中文引用格式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引用的文献要求有出处,即对于引用的信
息应该记载出处的信息,包括出版社、发表时间、之类的。
如果是书籍的话需要记录书名以及出版者以及出版社;如果是文章的话则需要记录期刊名、发表者、发表日期等等信息。
这样做可以向读者显示出自己引用信息的真实性,也能增强文章的可靠性。
其次,对中文引用应采取明确的符号标识,当参考文献出处与文中观点不符时,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文章的可靠性、准确性,也能让读者看得更清楚一切的内容,当然这也会对文章的准确性方面有所帮助,使得文章的立意显得有视野、有条理。
至于引文表述,中文引用式的表述要求和英文引用有所区别。
英文的引用风格
是将引用的语句断句,并以引号进行标注;而中文的引用要求按照原句保持原意,基本不能修改,并介入一些标题标点符号来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美观,在署名之后进行注明“引自……”。
总之,中文引用格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论文或报告引用形式,要想使得文章的
质量更高,就要熟练掌握中文引用的相关知识,在写作当中谨记遵循规范,做到恰到好处,从而使文章的科学性、严谨性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中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为了确保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学术成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正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的主要内容:1.作者姓名:2.引用文献时,需准确提供作者的姓名。
如果文献有多个作者,应按照顺序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当有多位作者时,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并用逗号隔开。
3.文章标题:4.提供完整的文章标题,以便读者了解所引用的文献内容。
5.刊物名称:6.注明刊物名称,确保引用的文献来源清晰明确。
7.刊物号:8.对于学术期刊等刊物,还需提供刊物号,如期刊的卷号、期号等。
9.出版时间:10.提供文献的出版或发表时间,确保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1.页码:12.提供所引用文献的具体页码范围,方便读者查找和核对。
13.引用内容:14.准确引用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可以采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方式。
直接引用应注明引文的具体段落、句子或词组,间接引用则概括性地转述文献中的观点或论述。
15.网络链接:16.提供所引用文献的网络链接地址,方便读者查找和获取原文。
17.引文格式:18.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引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引文格式,如APA、MLA等。
同时,注意引用格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19.其他注意事项:引用文献时应遵循学术诚信原则,避免抄袭和剽窃。
●注意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优先选择最新、最具权威性的文献作为引用来源。
●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原文的准确性,避免因疏忽造成的误差。
●在写作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引文标注,避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和连贯性。
中文图书主题标引规则
朱芊
【期刊名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主题法是从内容角度标引和检索文献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大量的主题标引实例,分别从主标题确定的原则、主题标引选词规则、主题词组配原则以及新增主题词等规则规范主题标引工作,为今后中文图书主题标引提供借签和参考.
【总页数】7页(P46-52)
【作者】朱芊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4.21
【相关文献】
1.中文图书主题标引中的错误分析 [J], 王姝
2.中文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主题标引的质量分析 [J], 贾宇群;胡梅香
3.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主题标引的发展史 [J], 曹玉强
4.从传记文献的主题标引谈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J], 赵萍萍
5.中文图书编目主题标引问题与解决办法 [J], 陈瑞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文主題詞表標引法講義2007/02/07(Wed.)圖書館存有兩種資源,一是實體文獻,另一是文獻的替代品─目錄(或書目記錄)。
目錄既替代了文獻、又是文獻的分身,歸納來說目錄具有替代性和獨立性。
由於圖書館收藏的文獻,必經整理後才提供讀者參考利用。
因而使得館藏文獻與坊間文獻存有基本的差異。
館藏文獻的整理過程,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例如編目、文獻整序、文獻組織、文獻控制等。
不論使用何種名稱,其主要目的在於方便文獻的存取。
換個從文獻存取的角度向前看,其主要步驟有三,即先紀錄之,再組織之,最後才便於查檢。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通常圖書館的整理工作分記述編目和主題編目兩方面,前者是將文獻的特徵記錄下來,後者是用符號或語詞將文獻的內容揭示出來。
以圖書館學術語來說,前者是著錄法(狹義的編目法),後者是分類法和主題法。
主題法主要是以自然語言為基礎,經過規範化處理的詞彙,以揭示文獻內容主題的一種人工檢索語彙。
主題詞之所以具有替代、檢索及揭示文獻內容主題的作用,可以“文獻濃縮示意圖”加以解說之:【文獻濃縮示意圖】文獻─縮寫或簡編─提要或摘要─擴充題名─題名─主題詞1 相關概念彙釋1.1 主題在漢語詞彙中,“主題”是一個多義詞。
這裡僅指文獻主題,即文獻所論述(或涉及)的主要事物或問題而言。
文獻主題有簡單主題和複雜主題之分,前者只涉及一個主題,後者則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題。
1.2 主題詞指用以描述、存儲、查檢文獻主題的受控詞彙,是主題表中能表達一定意義的最基本詞彙單元。
簡言之,主題詞就是主題的“名稱”。
主題詞一般分為標題詞(標題)、單元詞(元詞)、關鍵詞(鍵詞)、敘述詞(敘詞)四種。
主題詞是以眾多的事物概念為基礎,它是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是一個類概念。
主題詞是構成主題語言的基本因素。
文獻標引時,用以描述或表達文獻的內容主題;文獻檢索時,用以構成提問式表達檢索需求。
主題詞必須具有標引與檢索的性能,由此形成主題詞與文獻內容、檢索提問中之間的必然聯繫。
主题标引的方式
主题标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由词标引:直接以自然语言中的词汇作为文献主题的标识。
2.受控词标引:采用事先规定的词表中的词来标识文献主题。
3.参照系统标引:以语义网络为依据,采用层次结构逐层选词进行标引。
4.词组/短语标引:将词组或短语作为主题标识。
5.主题词/标题词标引:将文献的标题或主题词作为主题标识。
6.关键词标引:从文献内容中选出最能代表文献主题的关键词作为主题标识。
7.叙词/元词标引:使用叙词表或元词表中的词语来标识文献主题。
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文献类型、学科领域、读者需求等因素。
作者: 刘湘生
作者机构: 北京图书馆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建设
页码: 21-25页
主题词: 主题概念 主题标引 主题词 文献标引 文献主题 方法与步骤 主题因素 复合主题 词组 标引人员
摘要: <正> 所谓标引,是将文献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
也就是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的结果,赋于检索标识(即主题词、分类号)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正确地掌握标引的方法与遵循标引的步骤,是每个文献标引人员必须具备的标引业务的基本功,也是保证和提高标引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结合个人试标中的体会,拟从下述几个基本的标引程序,对标引的具体方法与步骤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供文献工作的同仁参考。
文献标引工作A.1.文献标引语言的定义----文献标引语言是专为标引文献与检索文献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人工语言。
它是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汇或代码,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以及某些外表特征概念,并揭示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A.2.文献标引语言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保证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的一致性,第二层次是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检索效率。
A.3.标引语言的基本功能:1.能够对文献的信息内容及其某些外部特征进行标引。
2.能够对相同或相关的文献主题予以集中或揭示其相关性。
3.能够将大量文献系统化.组织化。
4.能够方便标引用语与检索用语的相符性比较。
A.4.文献标引语言的类型:第一,依构成原理,标引语言可分为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
其中分类语言按基本原理的差别分为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体系-组配法或组配-体系分类法。
主题语言亦称主题法按基本原理差别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第二,依标识组合时间的先后,可将标引语言分为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先组散组式语言。
第三,依学科专业范围可以将标引语言分为综合性语言.多科性语言和专业性语言。
第四,依适用范围的大小可以将标引语言分为通用语言和专用语言。
第五,依所用自然语言语种数量,可将标引语言分为单语种语言.双语种语言和多语种语言。
A.5.文献标引语言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分面组配化.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计算机化.标准化以及标引语言与自然语言结合化。
第一,分面组配化。
主要表现为1.在标引语言理论中肯定了分面组配方法的地位。
2.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朝分面组配方向不断改造。
3.应用分面组配原理编制的新型分类法和主题词表越来越多。
第二,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
第三,计算机化。
具体表现在1计算机用于辅助编制.管理分类表和叙词表。
2研制出了电子版的分类法和叙词表。
3.自动分类和自动标引。
第四,标准化。
1.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范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
2.使用统一的或兼容的分类表和主题词表。
信息组织
使用这种索引时,只要按字顺查到关键词,向左右延伸即可查到整个题名。
例如,文献题名为“提高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文献号为“868231”,选取其中的“耐热钢”、“模具”、“抗热裂性”为关键词,以“=”表示题名结尾符号,这篇文献排入题内关键词索引的典型形式为:
模具的抗热裂性提高耐热钢= 868231
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提高= 868231
提高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 868231
题内关键词索引便于计算机编排,但由于关键词仅限于题名之中,反映文献主题的能力受到限制。
题外键词索引(KWOC),其关键词可从文献全文中选取,而且关键词与题名单独排列。
典型的题外关键词索引形式如下: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贝氏体转变 851046
双相钢
低碳双相钢的疲劳性能 851103
双相钢的定量显微分析 851136
弹簧钢
弹簧钢材料的检查与质量 851241
题外关键词索引既便于计算机编排,也较直观,易于阅读,使用较广。
关键词的使用虽然比较广泛,但由于关键词检索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受到限制,因而在现代文献检索系统中,多同时采用叙词和关键词作为检索标识,在这种系统中,关键词成为叙词的补充,既可用叙词检索,又可用关键词检索,使信息的标引和检索功能大为提高。
二、主题标引分面公式
我国的国家标准《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3860-1995)中,提出的主题标引分面公式是:
主题因素=主体因素(A)+ 通用因素(B)+ 空间因素(C)+ 时间因素(D)+ 文献类型因素(E)
主体因素指的是具有独立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通用因素指的是对主体因素起到修饰作用的一般性概念,空间因素指的是主题涉及的空间范围,时间因素指的是主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文献类型因素指的是文献的类型。
主体因素是文献的中心因素和检索入口,其余因素则对主体因素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例如,在主题“拖拉机维修”中,主体因素是“拖拉机”,通用因素是“维修”;在主题“发动机设计”中,主体因素是“发动机”,通用因素是“设计”;在主题“英国现代农业统计资料”中,主体因素是“农业”,空间因素是“英国”,时间因素是“现代”、文献类型因素是“统计
x 42 x
第三章主题法
资料”;在主题“中国八十年代农田水利规程手册”中,主体因素是“农田水利”,通用因素是“规程”,空间因素是“中国”,时间因素是“八十年代”,文献类型因素是“手册”。
在主体因素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分,确定关键词是描述主体的哪个方面。
国家标准GB/T3860将主体因素(A)分成了研究对象(A1)、材料(A2)、方法(A3)、过程(A4)、条件(A5)五个方面。
例如,在主题“西安飞机用铝合金材料加工车床”中,位置因素是“西安”,对象因素(A1)是“飞机”、材料因素(A2)是“铝合金”,方法因素(A3)是“金属加工”,条件因素(A5)是“车床”。
第二节中文文献主题标引方法
中文文献主题标引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3860-1995)和《汉语主题词表》,并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1994)作为补充。
一般情况下,标引深度不超过10个主题词,文献主题标引要客观地揭示出文献所研究或论述的对象的主题概念,标引员不应掺杂个人的观点和褒贬。
文献学科内容的主题概念是标引的主要概念和主要对象,地区、时间、文献类型等一般只作为标引的次要概念和次要对象。
当地区、时间、文献类型等是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时,可作为标引的主要概念和主要对象,如中国年鉴。
文献的标引方式一般采取概括性的整体标引和重点性的分析标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文献内容和读者需求进行适度标引。
文献主题标引要尽可能保持文献中心主题标目与该文献主要分类号的匹配,分散著录的多卷书、丛书的主题标引要采取相应的查重措施,以保证标引结果、标引风格的一致性。
一、选词规则
(一)选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
主题标引必须选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标引,其书写形式要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词表中的非正式主题词只起指向正式主题词的作用,本身不得直接用于标引。
例如,《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文集》标引为606 0#$a院校图书馆$x图书馆工作$y中国$j文集(注:在《汉语主题词表》中,D(代)大学图书馆Y(用)院校图书馆)。
本例以及以下各实例均采用CNMARC机读格式予以说明,606字段是CNMARC机读格式中一般主题标引字段。
根据新版UNIMARC,CALIS联合目录在6XX字段增加了$j子字段,用于标引文献类型面。
606 0#$a普通主题$j形式复分
606 0#$a普通主题$x论题复分
606 0#$a普通主题$y地理复分
x 4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