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操作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107.65 KB
- 文档页数:2
沉淀池斜管安装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沉淀池斜管安装的施工方案。
施工人员应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沉淀池斜管的安全、可靠安装。
2. 施工前准备在沉淀池斜管安装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认施工地点和安装位置。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吊装设备、焊接设备等。
•检查斜管的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装经验和技能。
3. 沉淀池斜管安装步骤3.1 斜管定位和标高测量在确定斜管的安装位置前,需要先进行定位和标高的测量,确保斜管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测量应遵循以下步骤:1.使用测量工具(如放线机、水平仪等)在施工现场标示出斜管的安装位置。
2.使用测高仪等工具测量斜管的标高,并标明在沉淀池内部的安装高度。
3.2 斜管制作与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将斜管进行制作与加工。
制作前应仔细检查斜管材质和规格,并进行必要的切割、焊接和加工。
1.使用相关工具将斜管按标准尺寸进行切割。
2.根据斜管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进行必要的弯曲和焊接。
3.对斜管进行打磨和喷涂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3.3 斜管吊装与安装安装斜管前需要进行吊装和固定,确保斜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使用吊装设备将斜管吊装至安装位置,确保吊装过程中斜管不受损坏。
2. 使用焊接设备对斜管进行焊接,确保各部位焊接牢固可靠。
3. 对斜管进行定位和调整,使其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准确无误。
4. 使用螺栓等固定设备将斜管固定在沉淀池上,以确保其稳定性。
4.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沉淀池斜管安装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使用吊装设备时应按规定操作,确保斜管的安全吊装。
•在使用焊接设备时,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受伤。
•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安装斜管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通风和通气,以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5.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施工完成后,应对斜管的安装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沉淀池操作规程注意事项(3篇)篇11.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必须遵守操作手册规定。
2.操作时保持专注,避免因疏忽引发事故。
3.清理积泥时,注意防滑,防止跌倒。
4.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5.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杂物进入沉淀池。
6.遵守交接班制度,清楚了解设备运行状态。
7.遇到紧急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本规程旨在提供基本的操作指导,具体操作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确保安全、高效地运行斜板沉淀池。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困难,应及时向上级或专业人员请教,切勿自行揣测或冒险操作。
篇21.池体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沉淀池的结构完整性,防止泄漏或损坏。
- 清理积聚在池底的杂物,避免影响沉淀效果。
2.进水控制:- 调整进水流量,避免过快导致絮凝物破碎。
- 确保进水均匀分布,减少短流现象。
3.沉淀过程管理:- 监控沉淀速度,适时调整运行参数。
- 注意水温变化,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影响沉淀效果。
4.固液分离与排泥:- 观察污泥界面,适时开启排泥设备,避免污泥过度积累。
- 排泥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防止搅动已沉淀的污泥。
5.出水监控:- 定期检测出水水质,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 根据出水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如需,可增加化学处理。
6.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设立应急计划,如遇设备故障或水质突变,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沉淀池的运行状态并非一成不变,需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良好的记录和数据分析也是优化沉淀池运行的关键,以便找出潜在问题,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务必牢记,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任何操作都应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篇31.在启动沉淀池前,务必检查所有阀门、管道是否正常,防止漏水或堵塞。
2.操作时要保持稳定的进水流量,过快的流速可能导致颗粒未充分沉淀就被排出。
3.定期检查沉淀池内的水位,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沉淀效果。
斜管沉淀操作规程一、全部阀门、电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药箱中先加聚合氯化铝液体和聚丙烯酰胺。
二、开机步骤:1、开放气阀门,注入清水,至无气泡溢出为止。
2、开启进水泵后控制开关,水打入斜沉池。
3、开药箱阀门,加聚合氯化铝,加入后,根据矾花的大小调节加入聚丙烯酰胺。
4、加药后,水进入斜沉池中,经过一定的沉淀时间,澄清的上清液会从斜管池的上不的两道溢流管中流入气浮池反应池。
三、斜管沉淀池排污步骤:1、斜管沉淀池由于池下部是沉积大量的污泥,应每天要各排污一次,开排泥阀门让沉淀物排入污泥干化池,排污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随后关闭排泥阀门。
四、一体化净水器过滤池的反冲步骤:1、如过滤水来不及从出水孔排入清水池时,要经常反冲洗。
2、关闭出水阀门。
3、开反冲阀门,使水泵抽出的水经过滤池进行反冲,再使污泥、浮渣从溢流孔中排入污泥池。
4、这个反冲过程一般需五分钟,关闭反冲阀门,开启出水阀门即可处理。
五、注意事项:1、加药箱的药剂要根据进水量调节,不能停顿。
2、干化池应在一个月内调换一次煤渣。
气浮操作规程1、工作前做好开机准备,检查设备部件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立即修理后方能使用。
并斜沉池的水溢流到气浮池中,做好加药准备,药剂聚合氯化铝。
2、先开启空压机,后开溶气泵。
3、视打溶气罐玻璃管液位器上的水位在1/2时,开空压机阀门,切稳定溶气泵流量,当压力达到3-4公斤/厘米2时就暂停进气。
4、在溶气水进入气浮槽半小时左右方能启动废水泵,并立即打开加药箱的流量开关加药浓度,调到废水净化去除为准。
5、打开送水阀门,把调整后的废水送入气浮槽进行净化处理。
6、打开气浮槽排水阀门打开的程度(为排放量)与进的溶气水和进的废水量相等,开启的程度有操作人员自己掌握。
7、气浮槽的污泥多后即开刮泥即将浮渣刮清然后关闭刮泥机装置。
8、停止运行前需排除气浮槽内的全部浮渣,每天停止运行前必须先关废水泵、气浮槽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开溶气水阀,让全部浮渣排除,才能完全停止运行。
第二节沉淀池(Ⅰ)一般规定第1.2.1条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1.2.1采用。
生产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应根据试验或实际生产运行经验确定。
第1.2.2条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第1.2.3条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4m。
第1.2.4条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第1.2.5条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
曝气池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
机械排泥的初次沉淀池和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第1.2.6条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第1.2.7条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曝气池后不应小于0.9m。
注:生产污水按污泥性质确度。
第1.2.8条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初次沉淀池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1.7L/(s·m)。
第1.2.9条沉淀池应设置撇渣设施。
(Ⅱ)沉淀池第1.2.10条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值不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小于8;二、一般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m/min;三、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四、池底纵坡不小于0.01。
第1.2.11条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大于3;二、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30mm/s;三、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及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0.3m。
第1.2.12条辐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宜为6~12;二、一般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三、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5m;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四、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
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安全操作规定1. 前言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是常见的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生用水等领域。
使用填料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定,以确保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本文档介绍了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的安全操作规定,旨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风险,正确使用水处理设备填料,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操作规定2.1 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的基本知识斜管填料蜂窝斜管沉淀池填料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填料,其作用是通过自身的表面积及特殊构造提供充沛的生长空间,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吸附浮游生物、分解机械悬浮物、减少COD、BOD、NH3-N、TN等水质污染物。
2.2 填料的安装2.2.1 安全注意事项填料安装前应做好安全措施,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护服和防滑鞋,确保操作安全。
2.2.2 安装步骤填料安装前应先按照标准规定进行预处理,确保填料表面干净。
然后根据设备尺寸和形状进行合理的填料叠放,填料应垂直于水流方向,间距应均匀,以便水的均匀分布。
2.3 清洗和保养2.3.1 清洗注意事项清洗填料前,必须将电源下线,松开压力,保证系统处于停机状态。
清洗时应注意高压水流不可直接垂直喷射在填料上,以免损坏填料表面的生物膜。
2.3.2 清洗步骤清洗填料时,应依照以下步骤进行:1.清除管道和设备内的杂物,保持通畅;2.收缩回程清洗位置,对填料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3.主泵升压后,按需使用高压喷嘴进行清洗。
2.3.3 保养注意事项为了保证设备的长时间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和更换损坏的填料和管道。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日常保养。
2.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4.1 填料积垢当填料表面出现结垢、脱落、变形等现象时,应首先检查在进出水口和管道内部是否有杂质、其次检查水流速度是否适宜,如果水流速度过慢、呈现死水,则应增加水流速度;如果水流速度过快,应在出口处增加水流分配装置,以降低水流速度,使水流分布均匀。
斜管沉淀池斜管(板)沉淀池是设置斜管或斜板的沉淀池,按照斜管(板)中的水流方向,分成异(上)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形式,其中以异向流应用最广。
异向流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因水流向上流动,污泥下滑,方向各异而得名。
斜管(板)沉淀池具有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占地少等特点,但斜管费用较高,并且使用5-10年后须调换更新。
因斜管(板)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短,要求配套的絮凝池有良好的徐凝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斜管内滋生藻类和积泥问题。
同向流斜管沉淀池占内地面积只为平流沉淀池的5%~10%左右,因此更可以节约用地,但同向流斜板的构造比较复杂,加工安装的要求高,运行时需要定期冲洗,特别是当沉淀区和排泥区斜板交接处的积水系统,积泥以后清理非常困难,目前应用不多。
一、使用条件1. 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厂。
2. 适用于新建、改造和扩建。
为提高产水量和挖掘潜力,可在平流沉淀池和各种澄清池内加设斜管或斜坡。
3. 收到建设场地的限制,不能用平流沉淀池时。
4.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用于原水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时。
同向流斜管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二、设计要求1. 斜管沉淀池液面负荷:异向流9.0-11.0m³/h.m2(2.5-3.0mm/s),同向流30-40m³/h.m2(8.3-11.0mm/s),水温较低地区应选低值。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水平流苏为10-20mm/s.2. 用作饮用水沉淀池时,斜管、斜板材料应为无毒材料。
以聚氯乙烯所料、聚丙烯塑料采用较多。
斜管断面一般为正六变形,断面内径为20-35mm,斜长1m 倾角为60°,垂直高度为0.86m。
安装时倾角方向不应使水流直冲斜管(板)。
3. 同向流沉淀池的斜板间距为35mm,斜板长度为2.0-2.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协办倾角为60°;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4. 斜管(板)顶部以上的清水区高度为1.0-1.5m;斜管底部以下配水区高度不小于1.0-1.5m,机械排泥时,配水区高度应大于1.6m,便于安装和检修。
7。
5 斜板(管)沉淀池的特点与工艺设计
7。
5.1 原理
由沉淀效率公式可知:在原体积不变时,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
斜板(管)沉淀池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一般60°左右)的板(管)状组件置于沉淀池中构成,水流可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流动,颗粒沉于斜管底部,而后自动下滑。
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面积明显大于平流式沉淀池,因而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水量或提高沉淀效率。
7。
5。
2 分类
有异向流、同向流、横向流三种,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是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其结构见(图7—12).
7.5.3 优缺点
优点:(1)沉淀面积增大;
(2)沉淀效率高,产水量大;
(3)水力条件好,Re小,Fr大,有利于沉淀;
缺点:(1)由于停留时间短,其缓冲能力差;
(2)对混凝要求高;
(3)维护管理较难,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更换斜板(管)
7.5.4 设计计算
1。
沉淀池面积A
(7—32)选定表面负荷(2。
5~3.0mm/s),计算得到面积A。
2.沉淀池总高度
(7-33)
式中:为超高0。
3m,为清水层高度1.2m 为自身高度0.866m,为配水区高度1.0m
为污泥斗高度0.8m。
斜管沉淀池设计说明书设计条件:用水量15000m 3/d进水悬浮物浓度280mg/L污泥含水量%出水悬浮物浓度30 mg/L设计参数:沉淀池个数n=4沉淀池表面负荷:q=2.4m 3/(m 2·h )斜管孔径为100mm斜管长1.0m斜管水平倾角为60o设计计算:1. 沉淀池表面积用水量 Q=15000m 3/d=625m 3/h=0.174m 3/s沉淀池数 n=4表面负荷 q 0=2.4m 3/(m 2*h )A=91.0*0nq Q =91.0*4.2*4625=71.54m 2 2. 沉淀池平面尺寸 a =A =54.71=8.45m, 取8.5m3. 池内停留时间斜管区上部清水层高度h 2=1.0m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h 3=1.0m∴ t =q h h 60*)(32+=4.260*)11(+=50min 4.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污泥储存时间T=24h进水悬浮物浓度 C 1=280mg/L=⨯ t/m 3出水悬浮物浓度C 2=30 mg/L=⨯ t/m 3污泥密度 γ=1t/m 3污泥含水率 o =%∴ V==⨯⨯⨯⨯-⨯⨯=----4975.0-1124)1003.01028.0(625)1()(33021)(n T C C Q ργ37.5m 35. 污泥斗容积在底部设方形的集泥斗,上面积边长为a 1=8.5m,下面积边长取a 2=1.0m, 斜坡度为50∴ h 5=(2221a a -)=(2125.8-)⨯=4.47m ,取4.5m ∴ V 1=(2a 12+2a 1a 2+2a 22)=65.4⨯++212)=122.63m 3则污泥斗的容积为 V 1=122.63m 3V 1>V∴ 可以满足储存污泥要求6. 沉淀池的总高度沉淀池超高h 1=0.3m沉淀池底部缓冲层h 4=1.0m∴ H=h 1+h 2+h 3+h 4+h 5=++++=7.8m7. 进水流入槽、布水孔设计采用条形平底槽, 等距设布水孔: 孔尺寸200mm 200mm 流入槽:设流入槽宽 B=1.0m ,槽中流速取 v=0.25m/s 。
沉淀池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沉淀池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沉淀池的基本原理沉淀池是利用重力作用、减速水流速度和扩大沉降面积,使悬浮物颗粒通过重力沉降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
它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设备,在许多工业和市政领域中广泛应用。
3.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首先经过流量调节装置,使流量稳定。
然后流入沉淀池的水流在沉淀池内减速扩散,悬浮物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到池底,清水则从池顶溢出。
4. 沉淀池的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沉淀池的安全操作规程:4.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确定沉淀池的进口和出口位置,并标明清晰可见。
•检查沉淀池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并确保可正常运行。
4.2 沉淀池的操作流程1.打开沉淀池进口阀门,缓慢调节进水流量,避免冲击沉淀层。
2.定期检查沉淀池内的悬浮物水平,根据需要进行清理。
清理时,应将悬浮物转移到指定的处理区域,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3.注意观察沉淀池的操作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停止运行,并进行检修。
4.定期对沉淀池进行保养维护,包括清洗池壁、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4.3 注意事项•操作人员禁止在操作时饮食或吸烟,避免引发火灾或污染。
•禁止在沉淀池周围堆放杂物,保持操作区域整洁。
•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对于新员工,应进行专业培训,并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直到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止。
5. 应急措施在沉淀池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沉淀池的运行,并切断相关电源。
2. 呼叫紧急救援电话,并向相关人员报告事故情况。
3. 如果有可能,立即转移周围人员,并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4.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注意事态的发展和变化,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临时措施。
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工作过程斜管或斜板沉淀池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工作过程基于渐进式沉淀原理。
污水从污水管进入沉淀池,经过初级沉淀后,进入斜板或斜管部分,水流沿着斜板或斜管缓慢下降,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悬浮物质逐渐沉淀下来,经过二次沉淀后,净化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排放出去。
下面详细介绍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的工作过程:1. 初级沉淀在污水进入斜板或斜管部分之前,需要经过初级沉淀。
初级沉淀主要是通过引入污水时的流速降低,促使污水中的较大悬浮颗粒物沉淀沉淀到池底。
初级沉淀可减轻斜板或斜管部分的工作压力,提高排放水的质量。
2. 斜板或斜管部分斜板或斜管部分是沉淀池的重要部分。
水流进入斜板或斜管部分时,由于相对平均流速较缓,水中的悬浮物质得以沉降到池底,而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则被容器中的板或管筛选和离心效应分离。
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气体也会释放出来,并通过通气管道排出。
3. 二次沉淀在经过斜板或斜管部分后,水体中的悬浮物应该被逐渐清除,但是还有一些悬浮物沉淀在水中。
为了让排出水的质量更加清澈,需要进行二次沉淀。
二次沉淀通过增加水的停留时间,使污水中残留的所有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形成一层污泥。
4. 污泥处理沉淀池的污泥需要定期清除,否则污泥可能继续发酵,产生异味,当然,也可以使用增氧等处理方式使池中的污泥更好地降解。
清泥的方法一般为人工或机械清理,机械清理使用泵将污泥抽出,人工清理使用铲子等工具进行清理。
斜管或斜板沉淀池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污水处理场所的需要,不论是小区污水还是工业污水,都可以使用斜管或斜板沉淀池来处理下水道水。
此外,沉淀池的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为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利用斜管原理进行沉淀处理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污水进入斜管沉淀池,通过进水口均匀分布到池内。
2. 污水在斜管沉淀池中沿着斜管缓慢流动,流速较慢。
3. 由于斜管的倾斜度较大(一般为60度至70度),液体在斜管中上升时会产生阻力,从而减慢液体流速。
4. 在这个过程中,沉淀物颗粒因为重力作用而下沉到斜管底部形成泥层。
5. 清水在经过斜管的过程中会从斜管的顶部缓慢溢出,溢出的清水取出。
6. 斜管沉淀池中的泥层定期清理,以保持斜管的良好沉淀效果。
通过斜管的设计,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较长,使得重力作用能够更好地起作用,使颗粒物更容易下沉。
同时,斜管沉淀池还能有效地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层,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高效沉淀池之马矢奏春创作工作原理:高效沉淀池分为混凝区、絮凝区、预沉淀区和斜板沉淀池四个部份,原水先投加混凝剂,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进入絮凝池,再投加絮凝剂,在池内的搅拌机搅拌下,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更年夜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来得及沉淀以及不容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捉,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收集排出.1、混凝池对高效沉淀池的前混凝池,在混凝池中设置快速搅拌机,使投加的混凝剂快速分散,与池内原水充沛混合均匀,用以形成小的絮体.混凝剂的投加量需通过优化烧杯试验确定适当的投加率.2、絮凝池絮凝池分为两个部份,由慢速搅拌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组成串连反应单位,絮凝过程,经过混凝的原水从搅拌反应器的底部进入絮凝池内源性导流筒的底部,絮凝剂加在涡轮的底部,原水、回流污泥和助凝剂由导流筒内的搅拌桨由下至上混合均匀.在导流筒周边区域,主要是推流使絮凝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并分散低能量以确保絮凝物增年夜致密.获得较年夜的絮体,达到沉淀区内快速沉淀.其中推流反应区混合液进入预沉区域的速度,即要保证矾花不在此处堆积.同时,从反应池到预沉池的转移速度仍需限制在低于0.056米/s的范围内,以保证矾花不会发生破损.3、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池沉淀理论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池;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板(管)向下滑至池底. 沉淀效率仅为沉淀池概况积的函数,而与水深无关.当沉淀池容积为定值时,池子越浅则A值越年夜,沉淀效率越高.斜板冲刷系统为了坚持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功能效果,需要按期对进行反冲刷.经常使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1、进出水水量进水量控制均匀稳定的进水量,配水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很年夜,概况负荷在高峰流量不超越20m3/m2•h.2、水力停留时间HRT混凝池停留时间一般2.min~5min,絮凝停留时间一般5min~10min3、加药量药剂配置经验浓度PAC10%-20%,PAM0.1%~0.3%.投加量每吨水中分别投加PAC约1kg-3kg,PAM 0.01-0.03kg.4、斜管沉淀池根据实践标明,斜管沉淀池倾角越小,则沉淀面积越年夜,沉淀效率越高,可是会对排泥晦气,所以最佳倾斜角定在60度.斜管设计一般可采纳下列数据:管径为25~35 毫米;斜长为1.0 米;倾角为60°.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呵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 米;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 米.5、污泥回流高效沉淀池控制的关键是活性污泥回流至絮凝池,与原始SS相互接触、吸附、沉淀,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但回流污泥量如何控制是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污泥,沉淀池出水效果会比力差,如果污泥量过多,就会超越固体负荷的限制,泥床有上升的,廓清区斜管侧可能会有年夜面积跑泥现象.回流污泥主要通过调节回流泵流量,依据沉淀池最佳出水,确定最佳污泥回流百分比.一般污泥百分比在3%~15%之间.絮凝反应区污泥质量浓度控制在120~180mg/L;6、搅拌机速度控制搅拌机转速必需确保聚合物搅拌充分和絮凝良好.如果转速过高,那么絮凝颗粒可能被打坏,如果转速过低,污泥可能会沉淀在反应池底部.凝聚搅拌强度控制在80~120 r/m in,絮凝搅拌强度控制在15~20r/min.7、泥位控制六、PAC、PAM加药效果影响因素?1.水温的影响:水温对混凝效果有较年夜的影响,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对混凝晦气,最适宜的混凝水温为20~30℃之间.水温低时,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粒细小,混凝效果较差,水温过高时,混凝效果也会变差,主要由于水温高时混凝剂水解反应速渡过快,形成的絮凝体水合作用增强、松散不容易沉降;在污水处置时,发生的污泥体积年夜,含水量高,不容易处置.2.水的pH值的影响: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很年夜,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混凝效果.一方面是水的pH值直接与水中胶体颗粒的概况电荷和电位有关,分歧的pH值下胶体颗粒的概况电荷和电位分歧,所需要的混凝剂量也分歧;另一方面,水的pH值对混凝剂的水解反映有显著影响,分歧混凝剂的最佳水解反映所需要的pH值范围分歧,因此,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也因混凝剂种类而异.聚合氯化铝的最佳pH值范围在5~9之间.3.水的碱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剂加入原水中后,发生水解反应,反应过程中要消耗水的碱度,特别是无机盐类混凝剂,消耗的碱度更多.当原水中碱度很低时,投入混凝剂因消耗水中的碱度而使水的pH值降低,如果水的pH值超越混凝剂最佳混凝pH值范围,将使混凝效果受到显著影响.当原水碱度低或混凝剂投量较年夜时,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碱性药剂如石灰等来提高混凝效果.4.水中SS浓度的影响:水中颗粒浓度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杂质颗粒浓渡过低时,颗粒间的碰撞几率年夜年夜减小,混凝效果变差.5.水力条件的影响:通常快速混合阶段要使投入的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原水中,这样混凝剂能均匀地在水中水解聚合并使胶体颗粒脱稳凝集,快速混合要求有快速而剧烈的水力或机械搅拌作用,而且短时间内完成.絮凝阶段搅拌强度和水流速度应随絮凝体的增年夜而逐渐降低,防止已聚集的絮凝体被打坏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同时,由于絮凝反应是一个絮凝体。
1、机械反应池:机械反应是利用电动机减速装置驱动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将池内分成三格,每格均安装一台搅拌器,为适应絮凝体由大到小形成规律,第一格内搅拌强度最大,而后逐渐减小。
2、斜板(斜管)沉淀池:由于改善水力条件,增加沉淀面积,因此是一种高效的沉淀方式。
常用异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在反应池已成絮体的水流,从池下部配水区进入,从下而上穿过斜管区,沉淀颗粒沉于斜管上,然后沿斜管滑下,由于水流方向和污泥流向相反,所以称为异向流。
清水经池上部进入集水槽,流向池外。
斜管沉淀池的操作要点概述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沉淀、脱水的处理设备,适用于各种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
使用斜管沉淀池能够有效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削减污水处理成本。
然而,在使用斜管沉淀池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本文将介绍斜管沉淀池的操作要点,包括进水、排泥、负载等方面内容。
进水操作要点1.进水管道要保持通畅:斜管沉淀池进水口的管道应当保持通畅,避开污泥、杂物进入沉淀池破坏设备。
2.进水流量掌控:沉淀池进水的流量应当掌控在设计流量范围内。
过大或过小的流量都会影响沉淀效果。
3.进水口位置:进水口应当选择在沉淀池反流区域或其他适当位置,以便有效地将废水引导入斜管沉淀池中,加添废水与斜管接触的机会。
4.进水水质:为了保证沉淀效果和有效寿命,进水水质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需要进行预处理。
排泥操作要点1.进行周期性排泥:为了削减沉淀池的淤泥层和防止沉淀池堵塞,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排泥处理。
频率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操作规范:在排泥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开影响斜管沉淀池的正常运行。
3.排泥管维护:排泥管应当保持通畅,避开淤泥长期堵塞排泥管,影响排泥效果。
负载操作要点1.掌控负载:为了保持斜管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在使用时需要掌控斜管沉淀池的负载,避开超负荷操作导致斜管沉淀池的运行故障。
2.调整斜管倾角:依据不同的负荷情况,需要调整斜管的倾角和数量,以保证沉淀效果。
3.负载均衡:调整斜管的布局方式,确保负载均衡,加添沉淀效率。
其他操作要点1.清洗和检查:斜管沉淀池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检查,发觉问题适时解决,避开问题扩大。
2.能源消耗:在使用斜管沉淀池时,要注意掌控能源消耗,避开挥霍能源和加添成本。
3.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斜管沉淀池时,要注意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总结斜管沉淀池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处理设备。
但是在使用斜管沉淀池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澄清池斜管安装施工方案澄清池斜管是现代水处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装施工方案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澄清池斜管的安装施工方案,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1. 施工准备工作在进行澄清池斜管的安装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施工区域:根据设计图纸确认澄清池斜管的布置位置,清理施工区域。
•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所需的管道、连接件、工具等施工材料。
•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提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2. 斜管安装方法2.1 斜管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将斜管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倾斜角度布置在澄清池中。
需要注意的是,布置时应确保斜管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漏水现象发生。
2.2 管道连接将斜管与管道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在连接过程中,应注意管道的方向是否正确,连接件的紧固是否牢固,杜绝漏水现象。
3. 安装调试完成斜管的安装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排水测试:通过排水测试检查斜管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漏水情况。
•压力测试: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系统工作正常且无异常。
•调速测试:测试系统运行的速度和效果,调整斜管的倾斜角度和布置位置以达到最佳效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斜管安装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在安装斜管时,应避免与其他设备、管道等相互干扰,确保斜管运行畅通。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斜管的安装质量和系统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的施工,可以确保澄清池斜管安装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保障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
斜管沉淀池操作规程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设备,能够通过重力作用将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
其设计基于浅层理论,通过增加沉淀面积、过流率或单位面积上负荷量来减少悬浮物,从而提高沉降效率。
斜管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湿周和较小的水力半径,降低雷诺数Re和提高佛劳德数Fr,使固体和液体在层流条件下分离,从而成为一种高效沉淀设备。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由设备箱体、配水混凝系统、斜管区、集水系统、加药系统、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
污水经过混凝反应池和絮凝池处理后,进入设备,被配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斜管的下方。
水流经过斜管向上流动经集水系统聚集后排出设备,沉降物沿斜管滑落至沉降集泥斗,污泥由污泥泵抽吸直接到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榨,污泥可以再生利用。
在运行时,首先需要开启设备进水阀和进水隔膜泵,待水位到达池中位时开动搅拌机并开始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
每个调节池中都有两个浮球,一个高液位一个低液位,泵的启停根据液位决定。
鼓风机对两个调节池池分别进行曝气,曝气可以使调节池中的沉淀物不容易堆积起来。
配药配置时,PAC浓度为10%,PAM浓度为0.05%较为合理,加药计量泵的大小根据进水的流量确定。
出水时,沉淀物通过斜管沉降下去,堆积在沉淀池底部的集泥斗,清水则漫过出水堰板通过溢流口排放出去。
排泥压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根据沉淀情况,定时开启污泥排泥阀,并启动排泥隔膜泵,将沉积在沉淀池下面的污泥排出池外。
排泥后,将污泥打入压滤机。
在压滤机压力上升至隔膜泵打泥困难时,关闭隔膜泵和排泥阀,停止排泥。
然后松掉压滤机压板,将压板上的泥饼清理干净,并将泥饼运走。
在进行排泥压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沉淀情况定时开启排泥阀。
其次,要确保排泥隔膜泵能正常启动。
在排泥过程中,要注意隔膜泵打泥的困难程度,一旦难度增加,就需要停止排泥。
在清理泥饼时,要将压板上的泥饼彻底清理干净,并将泥饼运走。
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理的顺利进行。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操作说明
(一)概述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是一种使水中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水处理设备。
斜管沉淀池是基于浅层理论:如果在处理水量不变,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过流率,或单位面积上负荷量就会减少,因而有更多的悬浮物可以沉淀下来的原理设计的。
在普通的沉淀池中增设斜管,以增加沉淀池沉淀面积,缩短颗粒沉降深度,改善水流状态。
因斜管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湿周,较小的水力半径,使雷诺数Re大为降低,佛劳德数Fr明显提高,固体和液体在层流条件下分离,沉降效率可大大提高。
由于颗粒沉降距离缩小,沉降时间也大大缩短,因而大大缩小了沉淀池体积,故斜管沉淀池为一种高效沉淀设备。
(二)工作原理与构造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由设备箱体、配水混凝系统、斜管区、集水系统、加药系统、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
污水进入一级搅拌混凝反应池后进入二级絮凝池,经加药混凝絮凝后的需沉淀废水由进水口进入设备,被配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斜管的下方。
水流经过斜管向上流动经集水系统聚集后排出设备,沉降物沿斜管滑落至沉降集泥斗,污泥由污泥泵抽吸直接到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榨,污泥可以再生利用。
(三)运行
开启设备进水阀,开启进水隔膜泵,待水位到池中位时即可开动搅拌机并开始加入PAC和PAM(混凝剂和絮凝剂)。
每个调节池中都有两个浮球,一个高液位一个低液位。
泵的启停根据调节池液位决定,高开低停。
鼓风机:对两个调节池池分别进行曝气,曝气可以使调节池中的沉淀物不容易堆积起来。
进水开启,曝气就不停,调节池到达低水位时,曝气关闭。
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根据污泥沉淀情况选择开启风机曝气。
配药配置:PAC浓度为10%,PAM浓度为0.05%较为合理(PAC,PAM的加药箱均为250L,一箱水配25KG的PAC,0.125KG的PAM)。
加药计量泵的大小根据进水的流量确定(计量泵的具体操作可参考计量泵操作说明书)。
出水:沉淀物通过斜管沉降下去,堆积在沉淀池底部的集泥斗,清水则
漫过出水堰板通过溢流口排放出去。
排泥压泥:根据沉淀情况,定时开启污泥排泥阀,并启动排泥隔膜泵,将沉积在沉淀池下面的污泥排出池外,打入压滤机,待压滤机压力上升至隔膜泵打泥困难时,关闭隔膜泵,关闭排泥阀,停止排泥。
然后松掉压滤机压板,将压板上面的泥饼清理干净,并将泥饼运走。
注意事项:
应定期检查、观察斜管沉淀效果,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应经常检查调节池污物,防止杂物进入,以保证气动隔膜泵正常工作。
排泥时间、间隔时间应根据沉淀池所处理污泥的悬浮物含量高低而定,但每班至少排泥一次。
所有机械润滑和维护见厂家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