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 王文远针灸
- 格式:doc
- 大小:16.51 KB
- 文档页数:5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用法附图2王文远1.痛经穴(BP-A1)定位:在胸骨柄正中线1/2处,相当于四肋间隙。
局解::在胸骨体中段,布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支及第四类间神经前皮的内侧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类间静脉的前皮脂的内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待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并向腹部和下腹部放射。
功能:止痛退热,抑菌消炎,温中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原发通经,继发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临床还可用于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泌尿系感染。
按语:痛经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病。
特别对经前期综合症、原发性痛经疗效更理想,但在临床中中此穴应用较少,主要是取穴不方便,第二可以胃痛穴代替。
歌诀:痛经穴位与膻中,定位取穴四肋经。
向下凭此三厘米,经前紧张痛经灵。
(三寸毫针向下平刺二寸)2.面瘫穴 (BP-A2)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斜向上二寸。
局解:布有斜方肌和颈浅动静脉及锁骨上间神经。
取穴原则:面瘫,乳突炎以交叉取穴为主,胆囊炎以同侧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间动静脉出现得震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可滞针。
针感:放射性针感向颈部面部放射,或局部酸麻胀。
功能:缺风通络,活血化瘀,调节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消炎止痛。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还可用于治疗乳突炎,流行性腮腺炎,胆囊炎。
按语:曾用于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特定穴。
越是发病时间短,治疗效果更加。
对发病2小时以内者,一针治愈率可达70%。
发病时间长,效果越差。
治疗期间应减少寒冷刺激,忌食鱼虾蟹,及辛辣之物。
此穴因为位于肺尖部,为了安全,临床多以鼻炎穴,牙痛穴,明目穴代替。
可以不用面瘫穴,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歌诀:面瘫肩中交叉点,乳突痉挛和面瘫。
交叉取穴锁神经,对侧压痛腮腺炎。
(1寸毫针,针尖向颈部方向成45度角斜刺0.5-1寸)3.神衰穴(BP-A3)定位:位于脐窝正中。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口味异常的中成药疗法)本文引用自一叶知秋《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辛勤探索 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The First Acupuncture of Beijing京华“王一针”——记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文/本刊记者 王纯提名焦点人物小档案: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平衡针灸专家,我国平衡针灸学科的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先进个人,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全军中医技术能手,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
先后获得18项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平衡针灸技术,经王文远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地在神经上发现大脑中枢调控下的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临床800多种疾病。
形成一人一针、一穴多病、三秒钟90%以上见效的特色。
诊疗中只需一根银针、一团酒精棉球,无需大型设备与能源消耗,绿色环保。
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易学实用、适于推广的特点。
入选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国家973项目,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分别列为“农村、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全军基层部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目前在全国4000多家医院临床推广,并被广东省中医院确定为120急救首选方法。
经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委会审议,王文远获得“2009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
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本刊记者 彭剑楠 摄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京华“王一针”作者:王纯来源:《绿色中国》2010年第01期辛勤探索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悟性加勤奋,他长进飞快,学徒两年后,当师傅有事外出时,就允许他独立给患者开方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地爆发脑炎,由于缺医少药,王文远目睹一些乡亲们不幸离去,年少的他被深深刺痛,立志要学针灸。
“一根银针就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反复使用,价格低廉,最适合贫苦人治病。
”这就是王文远最初学针灸的动机,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
1975年,已经成为军医的王文远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的概念,为以后在针灸领域的中西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书上的神经分布图比较粗,有时候在自己身上扎二三十针都找不到神经位置所在。
有的战士本来就害怕扎针,要是找不准就更增加其恐惧感,于是王文远就在自己身上体会针感。
经过千万次的亲身试验后,逐渐找到感觉了,直到一针一穴丝毫不差。
【精品文献】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1.升提穴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囊桓鎏囟ㄑㄎ弧,俅仓饕糜谥瘟颇谠嘞麓怪衅孪菪约膊? 鳌, 胁蛊ㄗ逞粞ㄖ啤, 倍陨趁谀蛳低澈粑低成窬低衬诜置谙低吃硕低扯季哂幸欢ǖ鹘逞舻氖籽?ㄎ弧,嗫勺魑欣夏耆说谋,?ㄎ弧;箍勺魑谧饔谩,侵幸接糜谝嫫磺新圆〉母ㄖㄎ弧,灾驼牒罅粝碌恼敫幸话?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
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四)5.肺病穴(BP-UE5)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碗关节至肘关节上1/3处,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
局解:布有指浅屈肌深部有指伸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及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双侧同时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血,鼻纽,痔疮便血,还可用于末梢神经炎,指痉挛。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按语:此穴是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为主住,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经大量的临床验证,对出血症状较轻的病人临床有一定效果,故又名止血穴。
对大量咳血,吐血纽血病人还须积极采取现代医学急救措施。
歌诀:肺病穴称止血穴,正中神经取之妥,气管感染过敏喘,衄血吐血痔便血。
6.降糖穴(BP-UE6)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
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穴原则:左右交替。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
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
功能:益气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消炎,镇痛,镇静。
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酯,高血糖。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溃疡,膈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
按语:从中医心理学观点认为糖尿病属于心理性疾病范畴。
从大量的病因学调查90%以上的病人却有一定的环境诱发因素。
篇1: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300字白衣天使白衣天使是谁?白衣天使就是医生或护士;白衣天使是谁?白衣天使就创造生命的人者;白衣天使是谁?白衣天使就手术合上忙碌的身影……她,清秀的面颊、迷人的大眼,时常浮现在我的脑际。
第一次见到她,那白色的大褂映入我的眼帘,纯纯的,让我对她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名字至高无上。
她,就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
去年,叔公不幸得了肝硬化,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送进融强医院治疗。
叔公性子较急,再加上疾病缠身,折磨得死去活来,这给原本不太好脾气火上烧油,摔杯子、扔背子是家常便饭。
临床的病友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自从叔公进了医院,爸爸妈妈去探病时从来不带上我,总说:“叔公得的是传染病,小孩子抵抗力太弱,还是不要去。
”唉,没办法,我和叔公都半年没见面了,不知他现在还好吗?说真的,他都快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我用了三寸不烂之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妈妈点头答应。
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当时的心情真的难以言表。
星期六,我拎着一兜水果来探望久别的叔公。
脚刚迈进门道,一阵争吵声传来,拉长耳朵仔细听,原来是叔公。
我闪电般冲进病房,迎面走来叔公的同房病友,我急忙上前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告诉我叔公的脾气真倔,非吃八宝粥不可,不然就不吃药。
说完无奈地摇摇头。
正说着,一个女护士手里端着一个碗急匆匆地朝食堂走去。
我赶紧进病房。
叔公只顾着生气,没理我。
转眼间女护士进来了,我仔细打量她一番,清秀的面颊、迷人的大眼,身着一套大褂,纯纯的白色。
只见她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香气扑鼻,大家的肚子都唱起了“空城计”。
她和蔼可亲地对叔公说:“大爷,趁热吃了吧!身子最重要,可别气坏了身子,那才不划算”。
说着用汤勺一口一口吹凉了喂叔公吃。
谁知,叔公忽然五脏大俯颠倒,吐了满地都是,连护士阿姨洁白的衣服上也溅到了。
出乎意料的是护士阿姨并不在乎,喂完了叔公才稍微擦试了一下。
叔公看到这一幕幕也热泪盈眶,毕竟她在喂一个传染病患者。
王文远平衡针灸38大穴头面部穴位共九个穴位1、升提穴o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直上10cm,后发际直上16cm,双耳尖连线中点前2 cm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与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 cm左右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o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麻胀紧沉为主o 功能:升阳固脱、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o 主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2、腰痛穴o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o 针刺特点: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o 功能:活血化淤、调节神经、消炎止痛o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3、急救穴o 定位:位于人中沟与鼻中隔连线的中点o 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或面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向上斜刺,进针约0.5寸。
o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o 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o 主治:休克、晕车、晕船、晕机等4、胃痛穴o 定位:位于口角下1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cm处o 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o 功能:健脾养胃、活血化淤、健胃消食o 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溃疡、膈肌痉挛等o 定位:位于颧骨下缘中点o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支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o 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N抗过敏o 主治: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6、牙痛穴(又名失语穴)o 定位:位于耳垂正中处o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下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1.5寸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o 功能:通牙关、开窍祛风、止痛o 主治: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慢性牙髓炎等引起的各种牙痛7、明目穴o 定位: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在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处o 针刺特点:以针刺耳大神经或面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o 针刺方向:斜刺,进针约1-1.5寸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面部放射。
1141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100125)摘要:目的学习探讨《内经》针刺“真”与“神”的理论,指导临床。
方法通过针刺“靶点”与“靶位”单穴疗法、快速针刺等临床研究。
结果证实了得气(针感)是“凡刺之真”的具体体现,调节心神(中枢)是“必先治神”的关键。
结论《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正确的,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学习;《内经》;刺之真;先治神;平衡针灸“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语出《素问保命全形论》,其意在于强调治神在针刺中的重要性,旨在表明“治神”是针刺施治的基础和前提,在针刺治疗中居首要地位。
《官能》篇亦云:“用针之要,勿忘其神。
”《九针十二原》并以“粗守形,上守神”来区分刺法技术的高低,由此可见“神”对针灸疗效的重要性。
对其科学内涵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人根据40余年临床感悟,结合所创平衡针技术,略陈管见,浅析如下。
1形神合一,神是统帅“形”是生命物质活动的主体,“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与本质。
掌握针刺的真正技术关键在于治疗生命之神。
“形”离不开神而生存,“神”也离不开形体而存在。
有形才有神,有神则形健,形健则神旺,神灵则形安!《素问上古天真论》曾说:“形神合一”、“形与神俱”。
形神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各方面和新陈代谢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之中。
《黄帝内经》具体地论述了“形神合一”的观点,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所以“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客》)。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明了“形与神俱”之重要性。
因此,只有形神统一“形与神俱”的和谐才能“尽终其天年”(《素问汤液醪醴论篇》)。
所以,《内经》十分注重治神的重要性,列治神为疗疾之首。
指尖上的传承作者:王文远王晓辉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06期有6位患者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疼痛、肩部疼痛,腰背疼痛,他们均接受了针灸专家“一针”的针灸治疗,经过专家扎针之后,这六位患者不同部位的疼痛无一例外地立刻得到了缓解。
这位名为“一针”的高手,独自一人只用一根针、一个病只用一个穴位、从扎下到起针仅用3秒钟,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就能得到缓解,真的如此神奇吗?更为奇怪的是针灸专家“一针”扎针的部位,对颈椎疼痛的患者所扎针的部位是手,对肩部疼痛的患者所扎针的部位是腿,对腰背疼痛的患者所扎针的部位是脑门儿,这看起来“牛头不对马嘴”的扎针部位又有什么玄机呢?专家“一针”说,前面这6位患者以颈、肩、腰、腿疼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实只是他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病症,对他来说很容易治疗,现在在临床上,更多慕名而来的患者是因为一些疑难杂症而来。
曾经有一位阿姨因车祸导致腰椎骨折,经治疗后留下了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的后遗症,出院后仍然必须每周去医院做一次导尿,她不想在轮椅上度过后半生,也为此奔走于各大医院、咨询过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得到的答案却大同小异,医生们都认为她需要一辈子与轮椅相伴、靠轮椅度日了。
阿姨备受打击,心思郁结,慢慢地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出现轻生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这位下肢截瘫的阿姨找到了“一针”专家,“一针”专家跟阿姨保证3年之内让她扔掉轮椅,重新站起来生活。
3年之后,“一针”兑现了承诺,现在的这位阿姨不仅可以站立行走,甚至还可以独自出门旅游。
但“一针”专家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截瘫患者都能够通过针灸被治愈,那为什么阿姨能够被治愈呢?原来在阿姨第一次就诊的时候,“一针”专家先是在她的腿上扎了1针,阿姨的腿部肌肉有非常轻微的抖动,便发现这位阿姨的截瘫是不完全性的截瘫,一些神经的侧支仍具有一定的功能,通过针灸治疗有恢复的希望,所以阿姨的下肢功能才有可能在针灸的治疗下慢慢恢复。
针灸科跟师笔记篇一: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浅谈学习针灸疗法的几点体会巷道卫生院中医馆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
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习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
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
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王文远针灸
他为了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以身试针、体验针感,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他的平衡针灸治疗方法3秒见效,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他举办学习班、培养技术骨干,把自己的看家绝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只为造福更多的病人。
他,就是 ___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
王军医,我终于找到您了。
我可是找了您40年!在 ___总医院东区平衡针灸专家接诊室,一位花甲妇女紧紧地握住王文远教授的手。
老人天津大港油田,40年前生完孩子后落下月子病,正赶上王文远所在 ___下来巡诊。
王文远在她的额头扎了一针,腰立刻就不疼了。
您那一针让我记了半辈子,今天我就是奔着这一针来的。
王文远, ___总医院专家组专家、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
经过40余年潜心钻研,他创立了平衡针灸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形成了安全简便、一人一针、一穴多病、3秒见效的中医特色技术优势。
以身试针,寻找新穴位
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
1964年,王文远应征入伍。
当时,步兵战士中肩、腰、肘、膝等伤痛现象极为普遍, ___、吃药都不管用,王文远就用针灸为战士们治疗。
但是,传统针灸治疗伤痛有40多个穴位,一扎一大片,疗效也慢。
能不能找到几个特别管用的穴位,一两针就见效呢?王文远在思索。
有一年,王文远到河北承德雾灵山巡诊。
那里的山民由于 ___从事砍柴、运货等工作,得肩周炎的非常多。
王文远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发现有的病人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
带着这个疑问,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
几年下来,王文远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有时候因为针感过强疼出一身冷汗,甚至出现晕针现象。
但是,他从未放弃探索。
他希望能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在外周神经上寻找新穴位以更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1972年的一个冬夜,王文远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试验。
突然间,在扎到小腿腓浅神经时,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触电般针感,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后来经过反复试针,他发现 ___这个神奇的穴位,能使臂膀疼痛顿消。
于是,一个新穴位诞生了,王文远将其命名为肩痛穴。
此后,王文远陆续在神经干和神经支上找到了能够治疗全身疾病的38个穴位。
创新疗法,打通人体高速路
他创造的平衡针灸定位神经,传导速度快,如同人体高速公路
王文远创造的平衡针灸是利用人体自我平衡功能,通过 ___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的整合下,达到对病变靶位的修复平衡。
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治疗疾病,而是让病人自己治疗自己。
那么,平衡针灸3秒见效的奥秘何在呢?王文远说,神经干、神经支传导速度快,以每秒钟100米的速度进行传导,如同走人体信息高速公路。
传统针灸是 ___经络,传导速度每秒钟0.1米,必须留针30分钟,如同走人体信息县级公路。
因此,平衡针灸可使90%以上的病人3秒见效。
为证实这一研究成果,中国中医研究院曾进行多次动物实验。
结果表明, ___该穴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xx年,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试验证实,平衡针灸的疗效是在大脑中枢的调控下,释放了大量
的神经递质产生镇痛效应。
经全国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平衡针灸技术对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膝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神经性耳鸣、面瘫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 ___在全国 ___平衡针灸技术。
xx年,平衡针灸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专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莘农认为:平衡针灸的理论是新的,方法是新的,每个穴位是新的,形成了中医的重要技术优势,是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创新。
不遗余力, ___针灸绝技
我就是想让这样的中医绝技广泛传播,造福更多的病人
我入伍40多年,就做了一件事:用平衡针灸技术诊疗 ___训练伤。
王文远说。
近年来,他深入全军7个战区和海军、空军、二炮、总装系统的2000多个连队,治疗训练伤10余万人次。
平衡针灸技术实用、简便、易学、价廉,深受广大基层官兵的欢迎。
王文远一生追求事业,淡泊名利。
曾有人想买断他的技术,还有人高薪邀请他去开诊所,王文远都拒绝了。
几年来,他把自己的技术
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先后举办军内外学习班200期,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骨干。
只有把好的医疗技术留在基层,才能更好地为
___官兵服务。
王文远说。
有人提醒王文远:平衡针灸是你的看家绝技,不要轻易外传。
王文远却说:我就是想让这样的中医绝技广泛传播,造福更多的病人。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平衡针灸治疗中心,召开了四届平衡针灸国际会议,平衡针灸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