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黔南州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21.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答案】C

22.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B

2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尚未完成的工作是

A.明确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

B.确立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C.明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D.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答案】A

24.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④偷袭珠珍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25.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文化大革命”

【答案】B

26.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1988年,我国又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海南

【答案】D

27.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带着诚意和决心,留下了掷地有声的时代强音,提出了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这一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互不侵犯

C.和平共处

D.不结盟政策

【答案】A

28.“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是米兰市2015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此次世博会将展出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请问:曾极大缓解了中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巨大粮食压力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原产地是哪里?

A.西亚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答案】C

29.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张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场彻底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答案】A

30.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两者一致的是

A.革命任务都是反对殖民统治

B.革命都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革命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革命过程都非常顺利

【答案】D

31.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吸收了“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

,这里的“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德

B.法、美、德

C.英、法、美

D.英、美、德

【答案】A

32.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他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法拉第

【答案】C

33.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退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美国将重返亚太地区。“一战”后,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凭借哪一条约从亚太地区的中国获取了最大的侵略利益?

A.《四国条约》

B.《色佛尔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D

34.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

A.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B.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答案】B

35.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第 42 小题 10 分;第 43 小题 6 分;第 44 小题 12 分;共计 3 小题,合计28 分。)

42.(共10 分)晚清时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贵州籍名臣名宦不断崛起。丁宝桢(1820

—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丁宝桢生活在中国历史发生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外面“船坚炮利”的现实,他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势,痛斥“墨守纲常”的人。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他先后创办了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山东、四川机器局的创办,成为两省近代工业的开端。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丁宝桢是当时清政府中的什么政治派别?(2分)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丁宝桢的思想应是什么?(2分)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丁宝桢等人作了怎样的努力?(2分)

(3)对晚清时期的这一政治派别所开展的自救运动应如何评价?(4分)

【答案】(1)洋务派。(2分)

(2)思想:他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2分)努力:他先后创办了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2分)

(3)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分)

43.(共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2008年8月1日中国又有了自己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运营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截止2014年12月28日,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千米,“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材料一中“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谁?(1分)它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哪些福音?

(2

分)(2)材料二中“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是谁?(1分)

(3)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火车的时速由15千米提高到350千米,这种巨大的飞跃带给

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案】(1)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1分)福音: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分)

(2)詹天佑(1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44.(共12 分)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什么?(2分)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2分)

【答案】(1)由过去国王独断专权向议会限制王权转变(2分)

(2)联邦制(2分)

(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类型)的宪法;(2分)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

主义原则。(2分)

(4)趋势: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或者由集权走向分权,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启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都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水平比较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因此又具有

了艰巨性;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不要脱离法制的空洞民主,也不要没有民主灵魂的法制。弘扬现行法制中的民主之魂乃是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观点正确即可。

三、问答题:(第 45 题 10 分,第 46 题 7 分,共 17 分)

45.(共10 分)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

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6分)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4分)

【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5 年):实行土地改革。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分)十年经济建设时期(1956 年—1966 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5 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 年,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

改革开放以后(1978 年底—今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2分)

(2)袁隆平;(2分)贡献: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育出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 650 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被称为“东方魔稻”。(2分)

46.(共7 分)随着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名单出炉,亚投行的筹建也迈入了更为关键的阶段。亚投行的建立,必将推动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发展。

(1)除了亚投行,你知道当今支撑国际贸易交流与发展的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

么?(3

分)

(2)中国等国在忙于筹建亚投行,而世界的另一头,也门的战火还在继续燃烧,由此显现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什么?(2分)

(3)面对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2分)

【答案】(1)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世界贸易组织(3分)

(2)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2分)

(3)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中国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观点正确即可。

(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