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均布荷载作用情况竖向附加应力
- 格式:ppt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19
土力学一、名词解释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土中土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工程上常以土的干密度来评价土的密实程度,并常用这一指标来控制填土的施工质量。
临界水力坡降:指土体开始发生流土破坏时的水力坡降。
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力。
欠固结土:指在目前自重应力下还未达到完全固结的土体,土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
天然休止角:指干燥沙土自然堆积所能形成的最大坡角土的饱和重度:土中空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重度称为饱和重度。
固结度:地基在某一时刻t的固结沉降与地基最终固结沉降之比。
软化性: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超固结: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相当于水力坡降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
临塑荷载: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但未出现塑性区时所感应的基底压力,及相应于塑性区的最大深度等于零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
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粉土:指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不固结不排水实验: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和随后施加竖向压力直至剪切破坏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允许排出,自始至终关闭排水阀门的三轴压缩试验。
角点沉降系数:单位均布矩形荷载在其角点处引起的沉降。
极限承载力:地基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强度。
二、填空1.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三项基本的试验指标是土的密度、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它们分别可以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比重瓶法和烘干(烧干、炒干)法测定。
2.实际工程中,土的压缩系数根据土原有的自重应力增加到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这一压力变化区间来判定,采用的压缩性指标是压缩系数a1-2.3.直接剪切试验:快剪实验、固结快剪实验、慢剪实验;三轴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固结排水4.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发计算地基沉降时,通常根据室内压缩实验曲线确定压缩性指标,若考虑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则应根据原始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性指标。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简答题1.何谓土粒粒组?划分标准是什么?答:粒组是某一级粒径的变化范围。
粒组划分的标准是粒径范围和土粒所具有的一般特征,粒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粒,其矿物成分及性质都比较接近,就划分为一个粒组。
2.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在矿物成分、土的结构、物理状态等方面,有何重要区别?答:无粘性土和粘性土作为工程中的两大土类,在矿物成分、土的结构和物理状态方面存在着差异。
①矿物成分:无粘性土一般由原生矿物组成,颗粒较粗;粘性土一般由次生矿物组成,化学稳定性差,颗粒较细。
②土的结构:从土的结构上看,无粘性土颗粒较粗,土粒之间的粘结力很弱或无粘结,往往形成单粒结构。
粘性土颗粒较细,呈现具有很大孔隙的蜂窝状结构或絮状结构,天然状态下的粘性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灵敏度和触变性。
③物理状态: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其密实度,而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其软硬状态及土性稳定性。
3.粘性土的软硬状态与含水量有关,为什么不用含水量直接判断粘性土的软硬状态?答:粘性土颗粒很细,所含粘土矿物成分较多,故水对其性质影响较大。
当含水量较大时,土处于流动状态,当含水量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粘性土具有可塑状态的性质,如果含水量继续减小,土就会由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态或固态。
但对于含不同矿物成分的粘性土,即使具有相同的含水量,也未必处于同样的物理状态,因为含不同矿物成分的粘性土在同一含水量下稠度不同。
在一定的含水量下,一种土可能处于可塑状态,而含不同矿物颗粒的另一种粘性土可能处于流动状态。
因此,考虑矿物成分的影响,粘性土的软硬状态不用含水量直接判断。
第二章土的渗流简答题1.简述达西定律应用于土体渗流的适用范围。
答:达西定律是描述层流状态下渗流流速与水头损失关系的规律,只适用于层流范围。
土中渗流阻力大,故流速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小,绝大多数渗流,无论是发生于砂土中或一般的粘性土中,均属于层流范围,故达西定律均可适用。
但对粗粒土中的渗流,水力坡降较大时,流态已不再是层流而是紊流,这时,达西定律不再适用;对粘土中的渗流,当水力坡降小于起始坡降时,采用达西定律是不适宜的,达西定律适用于水力坡降大于起始坡降的情况。
第五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地基中的应力包括自重应并掌大多数建筑物是造建在土层上的,我们把支承建筑物的这种土层称为地基。
由天然土层直接支承建筑物的称天然地基,软弱土层经加固后支承建筑物的称人工地基,而与地基相接触的建筑物底部称为基础。
地基受荷以后将产生应力和变形,给建筑物带来两个工程问题,即土体稳定问题和变形问题。
如果地基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在土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那么土体是稳定的,反之,土体就要发生破坏,并能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
地基中的应力,按照其因可以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一般而言,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新沉积土或近期人工充填土除外)。
附加应力:由于外荷(静的或动的)在地基内部引起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它是使地基失去稳定和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附加应力的大小,除了与计算点的位置有关外,还决定于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一、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真实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常把土当成线弹性体,即假定其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从而可直接应用弹性理论得出应力的解析解。
1、关于连续介质问题弹性理论要求:受力体是连续介质。
而土是由三相物质组成的碎散颗粒集合体,不是连续介质。
为此假设土体是连续体,从平均应力的概念出发,用一般材料力学的方法来定义土中的应力。
2、关于线弹性体问题理想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直线关系,且应力卸除后变形可以完全恢复。
土体则是弹塑性物质,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呈非线性的和弹塑性的,且应力卸除后,应变也不能完全恢复。
为此进行假设土的应变关系为直线,以便直接用弹性理论求土中的应力分布,但对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这种假设误差过大。
3、关于均质、等向问题理想弹性体应是均质的各向同性体。
而天然地基往往是由成层土组成,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体。
1. 什么叫颗粒级配曲线,如何定性和定量分析土的级配?(出现4次)答: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重的百分数)。
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1)颗粒分析试验,①筛分法,②沉降分析法,(2)试验成果——颗粒级配累积曲线,进行曲线分析:曲线较陡,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即级配良好。
2. 什么叫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如何应用液性指数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答:液性指数——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用L I 表示。
L I 值愈大,土质愈软;反之,土质愈硬。
)(p ωω ,0<L I 坚硬状态,10≤≤L I ,可塑状态)(L ωω 1>L I 流动状态3. 甲为条形基础,乙为正方形基础,两者基础宽度相同,埋深相同,基底附加压力也相同,地基土完全相同,两基础沉降量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同,方形荷载所引起的σz ,其影响深度要比条形荷载小的多,条形基础下地基土的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浅层,而位于基础边缘下的土体容易发生剪切滑动而首先出现塑性变形区。
4. 以固结不排水为例,说明三轴试验如何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答:如果试样所受到的周围固结压力大于它曾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Pc ,属于正常固结试样,如果小于,属于超固结试样。
1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有何关系和区别?(2次)答:土的变形模量是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土的压缩模量是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2什么是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答: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土体受到外荷载以及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是产生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3填土内摩擦角对土压力大小有何影响?答:计算主动土压力时,一般可忽略内摩擦角的影响,但计算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时,考虑内摩擦角降低,导致墙背压力的增大4如下图所示,图中有无错误?5 为什么饱和黏性土不固结不排水剪的强度包线是一条水平线?答:如果饱和粘性土从未固结过,将是一种泥浆状土,抗剪强度也必然等于0,一般从天然土层中取出的试样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天然的强度,天然土层的有效固结压力是随深度变化的,所以不排水抗剪强度也随深度变化,均质的正常固结不排水强度大致随有效固结压力成线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