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型头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73
头痛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头痛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是因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传达到脑部所致。
病因较复杂,可由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引起。
一般来说,轻微至疲劳、感冒都可能会引起头痛,严重的有可能是偏头痛或脑肿瘤所引起的。
头痛是由于头颅的痛觉纤维受到致痛因素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经痛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质,进行分析,产生痛觉。
临床分类包括偏头痛、群集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炎症性头痛、牵引性头痛、神经官能症性头痛以及头部神经痛、头部器官病变引起的头痛。
其诊断方式如下:一、偏头痛:头痛同时伴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可见于偏头痛。
二、小脑肿瘤:头痛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三、颅内感染: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四、颅内肿瘤: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
五、脑疝: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六、青光眼或脑瘤: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瘤。
七、脑膜炎: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隙出血。
八、脑肿瘤:头痛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
九、神经功能性头痛: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十、丛集性头痛:其多见于中年男性,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发于夜间或睡眠时,疼痛剧烈呈密集性发作而迅速达到高峰,从一侧眼部周围或单侧面部开始而快速扩展,甚则波及同侧肩,颈部,呈跳痛或烧灼样痛,站立可减轻,伴同侧眼面潮红,流泪,鼻塞,流涕等,疼痛持续数10分钟至2小时,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必要时作组胺试验可协助诊断。
十一、鼻窦炎疼痛:其常位于前额及鼻根部,晨起加重,伴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患者因继发性肌肉收缩而出现颈部疼痛和后头痛,检查鼻腔可见有脓性分泌物,病变鼻窦部位压痛明显。
《紧张型头痛的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
其特点为双侧头部紧箍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轻至中度疼痛,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但可能会因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等因素而加重。
紧张型头痛一般为慢性病程,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甚至数月或数年。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是紧张型头痛的重要病因之一。
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头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从而引发头痛。
- 例如,一位职场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就容易患上紧张型头痛。
2. 肌肉因素- 头部和颈部肌肉的紧张是紧张型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长时间伏案工作等,会使头部和颈部的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发头痛。
- 此外,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头部和颈部肌肉的损伤,进而引起紧张型头痛。
3. 神经因素- 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也可能与紧张型头痛的发生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
- 例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疼痛调节机制,导致头痛的发生。
4. 其他因素- 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环境因素等也可能诱发紧张型头痛。
例如,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引发头痛;饮食中过多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也可能导致头痛。
三、临床表现1. 疼痛性质- 紧张型头痛的疼痛通常为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性疼痛,也可为胀痛、钝痛或隐痛。
疼痛程度一般为轻至中度,很少达到重度疼痛。
- 例如,患者会感觉头部像是被一个紧箍咒紧紧地箍着,或者像是有一块重物压在头上,疼痛较为持续但不是非常剧烈。
2. 疼痛部位-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双侧额部、颞部、枕部及顶部,可扩散至全头部。
神经内科系统神经系统症状学第一节头痛紧张性头痛例题年轻女性。
反复发作性头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2小时左右烦躁,饥饿感,随之自觉出现一眼异彩,持续约30分钟,缓解后出现头痛,头痛呈钻痛,搏动性,往往有恶心、呕吐,持续4~5小时后进入睡眠可缓解。
考虑为A.无先兆偏头痛B.偏头痛C.紧张型头痛D.低颅压性头痛E.颅内占位性病变『正确答案』B第二节意识障碍第三节癫痫(1~3题共用题干)女性,24岁。
两年来有发作性神志丧失,四肢抽搐,服药不规律,今日凌晨开始又有发作,意识一直不清醒,来院后又有一次四肢抽搐发作。
1.首先应选用的药物是A.地西泮10mg静注B.苯妥英钠0.25g肌注C.地西泮20mg肌注D.水合氯醛5ml灌肠E.苯巴比妥0.5g肌内注射『正确答案』A2.患者目前处于下列状态中的A.癫痫持续状态B.癫痫强直-阵挛发作C.单纯部分发作继全面性发作D.复杂部分发作继全面性发作E.癫痫发作后昏睡期『正确答案』A3.患者发作得到控制,清醒后应做的处理是A.调换其他抗癫痫药物B.询问近期服药情况嘱正规服药C.加大服药剂量嘱正规服药D.加用另一种抗癫痫药物E.停药观察一周后再考虑用药『正确答案』B脑血管疾病一、短暂脑缺血发作(TIA)③人工瓣膜置换等卒中高风险:口服抗凝剂合并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二、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主干闭塞:同侧大脑半球前2/3梗死和基底节梗死。
深昏迷、死亡大脑中动脉闭塞:对侧三偏、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大脑前动脉交通支远端闭塞:对侧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无动性缄默或欣快精神症状,双侧脑性瘫痪椎-基底动脉闭塞大脑后动脉闭塞:对侧同向偏盲、视力减退、失语失读失写脑桥基底部梗死:闭锁综合征(只有眼球能转动)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前共交火球)1.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2.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3.同侧 Horner 征4.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球麻痹)5.同侧共济失调辅助检查尽快完成CT/MRI怀疑脑栓塞需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怀疑颈动脉源性:颈动脉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血栓形成:中老年病人,长期高血压史或合并糖尿病突然发生偏身感觉和运动障碍,或伴有失语,意识多清楚3h内完成CT/MRI(24-48h后头颅CT低密度梗死灶)脑栓塞:骤然起病,出现脑部局灶体征。
「緊張性頭痛」鑑別診斷及其治療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廖桂聲院長摘要:「頭痛、頭痛,鬢邊嗄嗄叫」常見門診病患,頭部筋緊緊的,就像孫悟空被唐三藏唸金箍咒時的頭痛一樣。
頭痛持續的時間,由半小時到數天不等,頭痛的次數,少的話幾個月一次,多則可以到每天都痛。
無伴發其他病徵,且以頭痛x光、電腦斷層掃描攝影等檢查,去除了顱內器官性病變,診斷為「緊張性頭痛」。
然而,此類頭痛雖然常見,仍不容忽視,因為這是現代人心理的壓力病!關鍵詞: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外傷性頭痛、疼痛閾值、梅核氣。
壹、令人痛心的流行:幾乎每個人在一輩子中,或多或少都可能受頭痛困擾過。
緊張性頭痛是成人最常見的頭痛原因。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此型頭痛的盛行率由30%至80%不等。
而依1998年國際頭痛型態分類在一般執業時所發生之頻率(%):緊張性頭痛佔45%、偏頭痛佔30%、有眼睛或鼻竇疾病佔<8%、有系統性感染佔7%、有頭部外傷佔3%、有使用藥物佔2%、有腦血管疾病佔<1%、有其它顱內疾病佔<1%、有代謝性疾病佔<1%、叢集性頭痛佔<1%、神經痛佔<1%(1)***緊張性頭痛(T.H)是由于精神緊張等多種原因產生頭頸部肌肉持有收縮引起的一種頭痛..是慢性頭痛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主要表現為慢性.持續性.雙側枕-頸部疼痛和全頭部緊束感.重壓感.中醫學屬*痰厥頭痛*. 一絲不茍的性格或神經質傾向 …辦事過於認真.龜毛.十全十美聖人…貳、緊張性頭痛是警覺反應:當肌肉收縮,且持續收縮太久時,易發生頭痛,因持續的收縮會切斷身體對肌肉的養料供應,減少肌肉氧氣的獲得,且開始積聚廢物。
平常,在肌肉收縮後放鬆的一段時間裡,血液已經做了一次輸送氧氣和排泄廢物的工作。
但持續收縮的結果引起規則的、遲鈍的疼痛。
假如頭部的肌肉持續收縮太久,就會感到這種疼痛。
此有別於血管性頭痛所引起的悸痛。
不幸人類的生物遺傳包括了這種收縮的天性,是一種本能反應,如一隻動物警覺有異狀時,它舉起頭來,使頭頸的肌肉緊張收縮,人類也有這種情形。
情绪性头痛诊断详述*导读:情绪性头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在头痛的同时往往还会觉得情绪低落、心烦意乱。
可以诊断为情绪性头痛。
情绪性头痛的鉴别诊断:1.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颅内、外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作的头部剧痛,头痛可自动或用药后缓解,常反复发作,间歇期无头痛及后遗症。
本病国内外均相当常见,患病率约占人口的10%。
2.紧张性头痛头颈部肌肉持久收缩的头痛称紧张性头痛。
一般有两种情况即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头痛和由于颈部疾病引起反射性肌紧张性收缩,如颈椎骨性关节病、颈部外伤或颈椎间盘病变等。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忧郁或焦虑使头、面、颈、肩部肌肉持续痉挛和(或)血管收缩缺血所致,少数则由不良姿势或头颈部其他疾病引起。
起病年龄多在30岁前后,女性较多,呈非搏动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痛。
本病有时和偏头痛并存,称为混合性头痛,多见于偏头痛发作时间长者。
检查除偶然发现肌肉痉挛外无其他发现。
3. 丛集性头痛丛集头痛又称群发性头痛、组胺性头痛。
是一种表现为头痛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生疾病,表现为周其性头痛,其发作似成群而来,以反复的密集的发作为特征。
男生多见,发病可与组胺、前列腺等有关。
4.脑外伤后头痛脑外伤引起的头痛涉及器质性因素与心理因素。
器质性因素如头颈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颅压增高或降低、反射性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头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头痛。
5.其他头痛①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头痛多为中年以后出现类似偏头痛的发作,疼痛固定在一侧,无周期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或其他脑神经症状,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②脑血管畸形多在年轻时开始出现头痛,可有癫痫发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史,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③颅内肿瘤早期头痛可偏于一侧,多呈持续性,可有局灶症状及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脑CT或MRI检查可确诊。
紧张性头痛编辑保护紧张型头痛(tension headache, TTH)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一般认为其患病率高于偏头痛,约占门诊头痛患者的半数。
TTH是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在“头痛疾病,脑神经痛和面部疼痛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制定的诊断名称,现已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TTH包括了1962年由Ad Hoc委员会对头痛分类中的肌收缩性头痛和精神性头痛的内容。
在新的分类中还根据头痛发作的时间和颅周肌肉疾患将TTH再分为2种亚型:①发作性紧张型头痛(episodic tension-type,ETTH)。
②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CTTH)。
ETTH和CTTH的区别在于ETTH每月15天以内至少有10次头痛发作,每次持续30min~7天之久;而CTTH则每个月至少有15天的头痛发作。
目录症状体征用药治疗饮食保健预防护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检查方法并发症展开症状体征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儿童也可患病,男、女无差别。
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明显加重。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头部呈钝痛,无搏动性,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度或中度,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常诉头顶重压发紧或头部带样箍紧感,另在枕颈部发紧僵硬,转颈时尤为明显,无畏光或畏声。
少数患者伴有轻度烦躁或情绪低落。
查体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颅周肌肉如颈枕部肌肉,头顶部及肩上部肌肉常有压痛,有时轻轻按揉,患者感到轻松舒适。
脑部CT或MRI应无异常,不伴有高血压及明显的五官科等疾病。
用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由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
借以减轻症状,其中主要是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