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开题报告PPT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14
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专业 20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题目连铸坯切割线冷却水PLC控制系统设计姓名刘广超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拟选题目连铸坯切割线冷却水PLC控制系统设计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连铸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冶金行业对连铸的高效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连铸是紧凑型的控制,因此引入高效性能计算机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小方坯连铸机主要为弧形渐进矫直型,铸坯半径R为8000mm,铸机作业率可达65%-85%。
目前为止,国内各大钢铁企业的方坯连铸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二次冷却水实现全自动化的不多。
通常都是人工操作,根据操作人员的自身经验及肉眼的观测来手工操作,弊端很多:1、由于人员的不确定性,导致事故率高。
二次冷却配水的水量过大,使钢坯过冷造成切割的困难,如果是飞剪切割就会造成崩坏飞剪,损坏设备危及人员安全。
二次冷却配水的水量过小使钢坯的钢芯未凝固,切割时钢芯未凝的钢水流出,造成设备事故,严重时危及人员安全。
2. 无法保证钢坯的质量,从而影响下一道轧钢工序。
二次冷却配水的水量直接影响连铸钢坯的内部钢结构,水量不稳导致连铸坯受热不均,造成铸坯断面裂痕或内部裂痕。
3. 连铸的速度无法提高。
造成电耗、水耗大而且轧钢产量低,生产成本高。
本研究题目的选定,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使方坯连铸的速度提高,降低事故率,从而使机械设备能高效的运转,实现“降成本、提产量”的目标。
文献综述(对已有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介绍与评价)传统的炼钢工艺流程,是将冶炼合格的钢水浇铸到钢锭模内,待钢锭冷却后取出,送到加工车间加热、开坯、轧成钢材[1] 。
50年代钢的浇涛技术有了重大改革,开始采用连续铸钢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钢水不间断地浇铸在水冷结晶器中,待形成坯壳后不停地向下抽动,红热的钢坯经切断后,直接热送到轧钢车间,在加热炉内经短时间加热后轧成钢材。
这一新的工艺流程经过不断完善,现已形成炼钢—一精炼——连铸——热送——轧材新的工艺生产路线,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应用[1-2] [9-10]。
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______________ 应用文理学院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 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_________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数字时钟的设计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郑®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年10月30日拟选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数字时钟的设计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基本思路:整个设计包括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
硬件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软件部分则要合理、充分地支持和使用系统的硬件,从而完成系统所需要的任务。
采用AT89S52作为主控单片机,时钟模块选用DS12C887乍为时钟芯片,温度模块选用DS18B2C作为温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选用LCD1602设置部分选用按键电路。
框架:该精准数字时钟主要由显示模块、时钟模块、晶振和复位电路、键盘输入与温度模块组成。
图3-1所示为五个主要部分系统组成原理图。
图1所示为五个主要部分系统组成原理图。
图1精准数字时钟系统组成原理图主要研究方式、方法:1.文献查询通过查询相关理论文献,了解数字时钟设计结构和应用领域、明确其基本工作原理、功能、缺点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2.定量和定性研究一一对设计的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及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择设计中要采用的部件如温度传感器、单片机、LCD液晶显示屏、时钟芯片等,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并满足工作指标要求,同时确保系统可靠、易扩展、有较好的性价比。
3.实验研究一一在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硬件电路结构和编写软件程序,利用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系统的仿真和调试,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电路的修改和完善。
4.经验总结一一在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根据个人所做的各项工作,进行一个电路或系统设计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撰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