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PPT
- 格式:ppt
- 大小:761.50 KB
- 文档页数:43
转换-生成语法Noam 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语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
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创始人Noam Chomsky:乔姆斯基(1928-),美国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获得语言学界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
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主要理论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影响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很大地冲击了当时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他认为布龙菲尔德等人的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行为,不能说明语言能力。
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而布龙菲尔德的学说则是经验主义的。
也称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
创建人N.乔姆斯基。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最先起来响应的有语音学家M.哈利,语义学家J.卡茨,句法学家P.波斯塔尔,心理学家J.A.福多等。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及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20 世纪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60 年历史。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7 年乔姆斯基的博士论文缩写而成的《句法结构》在荷兰出版,奠定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
二、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的主要对象是语言能力乔姆斯基研究儿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认识到儿童1到2岁会说简单的几个字,如:打、吃、饿,而3岁时竟然能基本学会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接触到的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句子并不是很多,在这种“经验中的刺激匮乏”状态下儿童仍然能够很好的学会语言,能够理解并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
所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人类的本能,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确实具备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天赋的,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
”普遍语法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怎样应用及其物质实现等。
他认为普遍语法1是人脑在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的具有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即人类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
而语言运用只是这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语言现象。
三、生成语言学在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的新发展1.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能力:指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和说出从来没有听过或说过的句子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说话者的语言的潜在知识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