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岗位作业风险识别卡
- 格式:doc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1
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工位名称:危险因素事故诱因
电焊工 1、触电
2、烫伤
3、火灾
4、其他伤害
1、无证操作、违章操作、指挥不当、协调不好、误操作引发事故。
2、氧气、乙炔气瓶之间未在相对安全距离以外、回火装置、防撞圈、压力表缺失引
发事故。
3、氧气、乙炔要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易引发事故。
4、电焊机操作人员未检查确认接地装置及触电保护装置引发事故。
5、操作人员未按规定要求穿着绝缘劳保鞋、防护面罩、手套等引发事故。
安全控制措施、要求
1、操作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操作。
2、氧气、乙炔气瓶使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大于5米。
要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大
于10米。
3、对电焊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4、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防护用品。
5、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对氧气、乙炔瓶上的安全配件进行检查、保养、维护。
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面罩
重要提示非本设备人员禁止操作!
必须进行设备点检!
急救电话120监督电话。
焊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1. 引言本风险告知卡提供了有关焊接作业岗位的安全风险信息,旨在告知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注意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焊接作业的安全风险2.1 火焰和高温- 焊接作业涉及到火焰和高温,热辐射和飞溅可能会导致烧伤或火灾。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穿戴适当的防热服、手套和头盔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呼吸道疾病和中毒等。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毒面具,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3 电击和电弧- 焊接作业涉及到电击和电弧,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确保焊接设备的安全操作,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4 高处作业- 焊接作业可能需要在高处进行,存在坠落的风险。
- 员工在进行高处焊接作业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并遵循相关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
3. 安全措施3.1 培训和教育- 为确保员工的安全,公司应提供焊接作业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操作规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3.2 安全设备和工具- 公司应提供符合标准的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作业规程- 公司应制定焊接作业的规程和操作指南,并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3.4 安全检查和维护- 公司应定期进行焊接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5 应急响应- 公司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培训员工处理焊接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4. 结论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认识到相关的安全风险,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焊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的内容,希望员工们能够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向管理人员咨询。
火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岗位描述:火、电焊工是指在施工现场或者工地上进行焊接和切割操作的工人,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焊接技能,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工友的安全,需要对火、电焊工岗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识别:1.火源:火焰和高温是火、电焊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存在着火灾的风险。
-操作焊接设备时需要注意火源的造成的易燃物质,避免火花击落到可燃物上,引发火灾。
-必须保持焊接设备和燃气瓶等易燃物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火灾。
-确保焊接现场和周围环境是干燥的,避免水与电气设备接触导致短路。
2.电击:焊工使用电焊设备会遭遇电击的风险。
-避免使用受损的电焊机和电缆,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完好。
-施工前检查电源和焊接接线的接头,确保电源连接正确,并保持良好接触。
-避免在高电压设备和电源线附近敲打,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3.气体中毒: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焊烟和有毒气体。
-需要在室内或者密闭区域施工时,采取合适的通风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如防烟面罩,防毒面具等,有效防护焊工被有毒气体侵害。
-发现火焰时,立即停止焊接活动,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使用消防器材或者沙土扑灭火焰,确保火源完全熄灭。
-在发生电击事故后,断开电源,确保受害者安全。
若不熟悉电源断电方式,需要呼叫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迅速采取急救行动,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同时呼叫医疗救援。
-确保受害者迅速脱离中毒源,并送往有足够通风的地方。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其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总结:火、电焊工岗位存在着火灾、电击和气体中毒等风险,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施工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使得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岗位风险识别卡----------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处岗位风险识别卡编号:持卡人: 张*** 岗位工种:电焊工风险控制措施:, 氧气瓶的瓶嘴严禁接触油脂。
, 氧气瓶应配齐防震胶圈及瓶嘴帽,搬运时严禁直接用肩扛、抬、必须用小车推运或绳索、扁担抬运,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以防摔破瓶口引起爆炸或砸伤人员。
, 氧气瓶、乙炔瓶禁止接触明火,应加遮护,不得在烈日下暴晒和受高温热辐射。
, 氧气瓶减压器不准油脂沽污,在安装时,事先要检查瓶嘴丝扣是否完好,并轻微打开气阀吹掉瓶嘴处灰尘和水分后再安装。
, 工作结束后卸下减压器时必须随时戴好瓶帽以保护瓶嘴。
, 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间不得小于5m。
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距明火应不小于10m。
, 使用瓶装溶解乙炔气时,乙炔气钢瓶必须安装乙炔减压器,并与干式回火防止器连接,开启时人员应站在阀口后方,用专用扳手轻缓于启圈,使用中板手要放在阀门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猛开及过度开启。
2, 瓶装溶解乙炔气的使用压力(表压)不得超过cm,输气流速不应超过时.瓶。
, 乙炔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40,不可靠近电气设备。
, 乙炔气瓶的运输和使用中严禁碰撞、敲击及受其它机械伤寄存害,不得与氧气瓶放在一起。
, 乙炔气瓶吊装搬运时应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
严禁用抛、滑、滚的方法搬动。
岗位风险:本岗位易发生烧(灼)伤、坠落、火灾(爆炸)事故。
应急职责:本岗人员在应急反应中应服从上级指挥和领导,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完成相关具体工作。
1、人员伤害(疾病、中毒)事故, 一旦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或突发疾病及中毒事故时,伤者或目击者立即要大声疾呼“受伤了”,发出急救信号,并通知现场负责人。
, 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救运等。
, 拨打电话120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姓名、出事地点、时间、----------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伤情等,通知对方作好急救准备。
电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卡1.焊接火花和热能风险描述: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火花和热能,如果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操作者造成烧伤、眼睛损伤等风险。
注意事项:使用焊接护目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易燃物品的靠近;遵循焊接操作规程,确保在焊接前、焊接中和焊接后对火花和热能进行妥善处理。
2.电击和触电风险描述:在电焊作业中,操作者可能会接触到电源,从而面临电击和触电的风险。
注意事项:使用带电击保护装置的焊接设备和电源插座;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避免在带电设备上工作,如必须工作应切断电源。
3.弧光和辐射风险描述: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弧光和辐射,如果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操作者造成电光性眼炎、皮肤晒伤等风险。
注意事项:使用焊接护目镜、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在户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避免在密闭空间内焊接;佩戴防晒用品,如太阳帽、防晒霜等。
4.高处作业危险风险描述:电焊工在高层建筑、设备等高处进行焊接作业时,可能会面临坠落、摔伤等风险。
注意事项:在高层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头盔等安全装备;工作前应检查工作平台、脚手架等是否稳固;遵循高处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
5.工具和设备使用不当风险描述:如果电焊工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当,可能会导致工具损坏、设备故障,甚至引发事故。
注意事项:在使用工具和设备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其使用方法;定期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遵循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6.跌倒和坠落风险描述:在电焊工进行高空作业或进入狭小空间时,可能会发生跌倒和坠落的风险。
注意事项:在高空作业时,务必佩戴安全带和头盔等个人防护设备;在狭小空间工作时,应先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护栏、支撑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7. 氧气和乙炔泄漏风险描述:在使用氧气和乙炔进行焊接作业时,如果气体管道或阀门受损,可能会导致气体泄漏,从而引发窒息、燃烧等风险。
焊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焊工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和专业技能的职位,工作中可能会面
临一些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焊工的工作安全,以下是一些需要告知
焊工的安全风险:
1. 电击风险
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工接触到的电焊设备和电流会导致电击。
焊工必须始终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使用安全绝缘手套和鞋子;
- 避免在湿润的环境中进行焊接;
- 不要在倾斜或潮湿的表面上焊接。
2. 火灾风险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和火花,可能导致火灾。
为了避免火灾
风险,焊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防火屏障;
- 使用防火保护设备,如防火毯和灭火器;
- 将易燃物品远离焊接区。
3. 环境污染风险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气体,对焊工和周围工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风险,焊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在焊接过程中使用合适的通风设备;
- 佩戴推荐的呼吸防护设备;
-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
4. 机械伤害风险
使用焊接设备时,焊工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机械伤害。
以下是一些建议:
-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和手套;
- 遵守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
以上是焊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的内容,请焊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卡穿戴好防护面具、手套、工作服等,避免烧伤、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氧气和乙炔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易燃易爆物质混放,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在焊割过程中,要及时关闭乙炔阀门和氧气阀门,避免回火爆炸的发生。
另外,焊割炬过热时,要及时浸泡在水中冷却后再使用,以减少回火的产生。
在气焊气割作业中,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预防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在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可靠的脚手架、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扎在可靠的地方,以避免发生烧伤、烫伤等危险。
同时,焊接设备也必须安装可靠的安全装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冬季施工时,应将棉背心穿在工作服内,以避免火星飞溅引起火灾、烧伤、烫伤等事故。
电焊工在工作中面临着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等危险。
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电焊设备必须安装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保护接地、接零系统不受损坏,避免接线错误和空载电压触电。
在焊接作业区,操作者和辅助者都必须配戴专用面罩和焊工专用工作服和鞋,以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和飞溅物落到身上。
焊接场所必须有充足的照明,以便焊接作业。
切割机操作工面临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危险。
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将工件夹紧后才能进行切割,并严格按照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切割时周围必须没有易燃易爆物,避免火花飞溅到易燃易爆物上。
在切割片的侧面打磨工件也必须避免,以免引起切割片爆裂。
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爆炸、窒息、烫伤、烧伤、设备毁坏等事故。
因此,在进行维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维修中”的设备状态标志牌,等待传动件完全停止转动后再进行维修。
对高压设备、高压管路进行维修时,应先对其放空或局部卸压,并严禁带高压进行维修。
维修操作时,不宜用力过猛,避免撞击相邻高压设备、管道、仪器仪表等。
维修好后,还需仔细检查阀门的开闭状态和管道的连接状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行试车。
焊工岗位风险告知卡
1. 岗位描述
焊工在工作中使用焊接设备和工具进行金属材料的连接,负责
焊接、修补和熔接金属制品。
2. 风险告知
焊工岗位存在以下潜在风险,请务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 电击风险:焊接过程中使用电焊器具,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需老师教育和保证焊工使用的电焊设备经过安全检查和维护,符合
相关安全要求。
- 火灾风险: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火花、飞溅和火焰。
必须保
持工作区域干燥清洁,且在可燃物附近采取消防措施,如使用防火布、灭火器等。
- 高温风险:焊接时产生高温和热辐射,容易造成热烫伤。
焊
工需佩戴隔热手套、护目镜、焊接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
暴露于高温区域。
- 毒性气体风险:焊接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和有毒烟雾。
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配备合适的防毒面具和呼吸器材。
3. 安全措施
- 零件检查:对焊接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和安全可靠。
- 个人防护:焊工必须佩戴隔热手套、护目镜、焊接面罩、耳塞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受伤风险。
- 高温区域标识: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立明显的高温警示标志,提醒他人避免靠近。
- 安全培训:焊工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焊接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 灭火设备:确保工作现场配备灭火器、灭火器具等,以应对火灾风险。
请务必严格遵守以上风险告知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在岗位工作时保持安全和健康。
焊接岗位风险告知卡
风险告知内容
1. 焊接过程风险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存在以下风险:
- 火花、飞溅物和烟雾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 高温和热辐射可能导致烫伤或热射病。
- 吸入烟雾、粉尘和金属颗粒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 使用可燃气体或氧气装置的不当操作可能引发危险情况。
2.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积聚可燃气体和烟雾。
- 穿戴防护服、面罩、安全眼镜、耳塞和手套,保护身体免受热辐射和飞溅物的伤害。
- 使用专用的焊接防护屏障和隔离措施,防止火花和烟雾扩散。
- 确保焊接设备和器材操作正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 在操作可燃气体或氧气装置时,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
规范。
3. 紧急处理措施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 火灾或爆炸: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烫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并及时就医。
- 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并
寻求医疗帮助。
告知确认
我已阅读上述风险告知内容,并理解其中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我将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焊接作业,并遵守紧急处理措施。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