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的配管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635.00 KB
- 文档页数:10
常见自控仪表的安装使用要求一、物位测量仪表物位测量仪表一般安排如下:1、物位测量仪表的仪表连接头(管嘴)位置应避开进入设各物流的冲击。
2、仪表的观测面应朝向操作通道,周围不应有妨碍维修仪表的物件。
物位测量仪表宜安装在平台一端,或加宽平台。
3、物位测量仪表的仪表连接头(管嘴)如在设备的底部,应伸入设备100mm。
4、测量界位时,物位测量仪表的上部仪表连接头(管嘴)必须位于液相层内。
5、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宜采用连通管安装型式。
玻璃板(管)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用玻璃板(管)液位计和浮球(浮筒)液位计测量同一液时,玻璃板(管)液位计的测量范围应包括浮球(浮筒)液位计的测量范围。
2、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相邻的两个液位计在垂直方向应重迭150~250mm,其水平间距宜为200mm。
3、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宜采用外接连通管安装,连通管两端应装切断阀,玻璃板(管)液位计装在此管上,可不另装切断阀。
外浮筒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液位计两端应装切断阀。
2、液位计测量范围的中间位置。
3、顶底式法兰式液位计,上下仪表连接头(管嘴)的间距应至少比测量范围多500mm。
内浮筒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正常液位应在浮筒的中间位置。
2、液位波动较大时,应加防波管。
内浮球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液位计安装法兰的水平中心线应与正常液位一致。
2、在浮球活动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在物流冲击较大的场合应加防冲板。
磁致伸缩式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磁致伸缩式液位计宜安装于容器顶部或容器侧面引出的连通管顶部。
2、安装于拱顶罐或球罐顶部的磁致伸缩液位计宜采用法兰安装方式,法兰式仪表连接头(管嘴)的内径应大于浮子直径。
3、当安装于容器外的连通管上时,连通管内径应大于浮子外径,连通管应采用非导磁材料(如不锈钢、铝或合金)制作。
超声波及微波(雷达)液(料)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测量液位的场合,宜垂直向下检测安装。
2、测量料位的场合,超声波或微波的波束宜指向料仓底部的出料口。
调节阀安装要求一、一般要求1、调节阀宜垂直、正立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公称通径DN≥80mm的调节阀,其阀前后管道上应设有永久性支架。
2、调节阀安装位置应方便操作和维修。
必要时应设置平台。
3、调节阀组配管应组合紧凑,便于操作、维修和排液。
4、调节阀的上、下部分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在维修时取下执行机构和阀内件以及阀的下法兰和堵头。
5、调节阀用于高粘度、易结晶、易汽化以及低温流体时,应采取保温和防冻措施。
6、调节阀使用环境温度一般不高于60℃,不低于-40℃的场合。
7、当阀安装在有振动场合时,应考虑防振措施。
8、凡未装阀门定位器的调节阀,膜头上应安装指示控制信号的小型压力表。
9、调节阀用于含有悬浮物和粘度较高流体时,应配冲洗管线。
10、调节阀安装时应注意使介质按阀体标定箭头方向流过。
11、调节阀应先检查校验,并在管道吹扫后安装。
二、调节阀旁路1、下列情况应设置旁路:腐蚀性流体;严重磨损阀内件的场合;其它重要场合,例如锅炉给水调节阀。
2、下列情况可不设置旁路;清净流体;公称通径DN>80mm的场合;调节阀发生故障或检修时,不致引起工艺事故的场合;工艺过程不允许或无法利用旁路阀操作的场合。
例如:紧急联锁放空阀以及浆状和易结晶的流体等。
3、调节阀连接形式应符合制造厂产品说明用书的规定。
4、调节阀渐扩(缩)管同心和偏心渐扩(缩)管,宜选用偏心渐扩(缩)管。
5、调节阀配管和配线(1)调节阀的配管和配线方案应满足调节系统的要求。
(2)调节阀配管宜采用φ6×1紫铜管或PVC护套紫铜管,大膜头调节阀和气动闸阀宜采用φ8×1紫铜管或带PVC护套紫铜管。
(3)防爆区域内调节阀配用的电气部件的配线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6、调节阀用压缩空气压力等级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压缩空气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的要求。
7、自力式调节阀安装注意事项(1)带指挥阀的压力式压力调节阀,阀前应安装过滤器。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附图1-1 调节阀安装实例“A”(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2 调节阀安装实例“B”(用于旁路标高超过1.8m的非蒸汽系统)附图1-3 调节阀安装实例“C”(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4 调节阀安装实例“D”(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5 调节阀安装实例“E”(底部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6 调节阀安装实例“F”(侧向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7 调节阀安装实例“G”(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8 调节阀安装实例“H”(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9 调节阀安装实例“I”(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10 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图例附图1-11 凸轮挠曲阀(Ⅱ)图例附图1-12 气动蝶阀图例附表1-1 调节阀组参考尺寸表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所有调节阀的配管设计。
第1.0.2条调节阀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设计规定。
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第一节调节阀的布置第2.1.1条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第2.1.2条调节阀应尽可能靠近其关联的设备。
第2.1.3条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膜头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
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第2.1.4条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见图2.1.4。
一、调节阀膜头边缘和邻近障碍物最小净距为200mm。
二、调节阀膜头或切断阀阀杆(对明杆式闸阀按全开考虑)和邻近设备之间的最小维修通道为900mm。
图2.1.4 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第二节调节阀的配管第2.2.1条调节阀安装图中的管件应根据管道等级规定选用。
第2.2.2条在附图中,当安装尺寸线标有“X”记号时为管件接管件的尺寸,要校核调节阀膜头与附近阀门或管道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净距。
第2.2.3条除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外,对其它型式连接的调节阀在配管中应考虑调节阀的拆卸。
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2 安装位置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2 调节阀布置的间距3.3 调节阀组直径的确定3.4 调节阀组的配管附录A调节阀组的布置附录B调节阀的安装尺寸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调节阀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位置的要求,并对调节阀的安装要求和布置方案的适用性作了规定。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用气动调节阀的配管设计;电动、液动调节阀,可参照执行。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1.1 在布置调节阀时,应执行SH 3012中有关气动调节阀的布置规定。
2.1.2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并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一次指示仪表,尽量接近测量元件位置,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1.3 调节阀应尽量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
对于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其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在四象限内自由安装。
2.2 安装位置2.2.1 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的地方。
2.2.2 调节阀尽可能靠近其相关联的设备。
2.2.3 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 ℃,不低于 -40 ℃的地方。
2.2.4 调节阀应安装在离振动源较远的地方。
2.2.5 遥控阀、自动调节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火灾危险和火灾的影响。
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1.1 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操纵器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
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3.1.2 调节阀组垂直于地面安装时,调节阀接管直径不小于DN25时,应把调节阀安装在旁路的下方或旁路相同标高;调节阀接管直径小于DN25时,调节阀可安装在旁路的上方、下方或与旁路相同标高,当调节阀安装在旁路上方时,旁路上应装排液阀。
浅谈调节阀的安装和调试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调节阀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
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
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英文名:control valve,位号通常FV开头。
调节阀常用分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
对执行机构输出力确定后,根据工艺使用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
对于现场有防爆要求时,应选用气动执行机构。
从节能方面考虑,应尽量选用电动执行机构。
若调节精度高,可选择液动执行机构.如发电厂透明机的速度调节、炼油厂的催化装置反应器的温度调节控制等。
调节阀的作用方式只是在选用气动执行机构时才有,其作用方式通过执行机构正反作用和阀门的正反作用组合形成。
组合形式有4种即正正(气关型)、正反(气开型)、反正(气开型)、反反(气关型),通过这四种组合形成的调节阀作用方式有气开和气关两种。
对于调节阀作用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三方面考虑:a)工艺生产安全;b)介质的特性;c)保证产品质量,经济损失最小。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用来控制流体流量的调节阀已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对于热力、化工控制系统,作为最终控制过程介质各项质量及安全生产指标的调节阀,在稳定生产、优化控制、维护及检修成本控制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调节阀的应用中,计算与选型是前提,安装与调试是关键,使用与维护是目的。
调节阀如果安装不当,或者调试不好,就起不到调节的作用,甚至会成为系统的累赘。
1、调节阀的安装1.1 安装的基本原则调节阀的安装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规定严格执行。
设计标准SEPD 0203-2001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调节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14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2 安装位置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2 调节阀布置的间距3.3 调节阀组直径的确定3.4 调节阀组的配管附录A调节阀组的布置附录B调节阀的安装尺寸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调节阀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位置的要求,并对调节阀的安装要求和布置方案的适用性作了规定。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用气动调节阀的配管设计;电动、液动调节阀,可参照执行。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1.1 在布置调节阀时,应执行SH 3012中有关气动调节阀的布置规定。
2.1.2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并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一次指示仪表,尽量接近测量元件位置,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1.3 调节阀应尽量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
对于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其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在四象限内自由安装。
2.2 安装位置2.2.1 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的地方。
2.2.2 调节阀尽可能靠近其相关联的设备。
2.2.3 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 ℃,不低于 -40 ℃的地方。
2.2.4 调节阀应安装在离振动源较远的地方。
2.2.5 遥控阀、自动调节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火灾危险和火灾的影响。
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1.1 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操纵器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
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版次说明设计日期审核日期合同号第页共 页说明薄膜调节阀序号位号阀门型号规格管 道 编 号膜头直径ΦA(mm)阀门高度H(mm)P法兰距L(mm)PN16中心高度H1(mm)距地高度H2(mm)气缸长度L1(mm)配管法兰标准及规格重 量(kg)备 注1TV-153HCP 80X80363635298982AV-1602HPF 3/4X8267445180653LV-1601VBSF 80440420461404LV-1605HPF 50X50267523250885PV-1601HPF 3/4X5267445180656TV-1605HCP 40X25267500222707TV-1606HCP 100X1003636603521138TV-2007HCP 100X1003636603521139PV-4001HPF 100X6535069935017010PV-4006HTS 40X402815002227011PV-4007HTS 40X402815002227012LV-4001HPF 32X322674952208013LV-4002HPF 25X252674851857014AV-1202HPF 3/4X72674451806515AV-1203HPF 3/4X72674451806516FV-4501HLS 25X142303751844017XV-402HCP 50X502675002548018XV-403HCP 80X803636352989819XV-2001ZJHR2534314060204HG20592-97 RF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HG20592-97 RF 1、调节阀应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尽量靠近地面或楼面并易于观察和维修,膜头应远离热管道。
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仪表。
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
与传统的气动调节阀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电动调节阀节能〔只在工作时才消耗电能〕,环保〔无碳排放〕,安装快捷方便〔无需复杂的气动管路和气泵工作站〕。
阀门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阀门构造由电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连接组合后经过机械连接装配、调试安装构成电动调节阀。
主要零件零件材料:阀体、阀盖、填料压盖、阀杆、阀瓣、密封圈、指示标、阀杆螺母、螺帽套材料:灰铸铁、铸钢、不锈钢、黄铜工作原理工作电源:DC24V,AC220V,AC380V等电压等级。
输入控制信号:DC4-20MA或者DC1-5V。
反应控制信号:DC4-20MA〔负载电阻碍500欧姆以下〕通过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如:4~20mA〕来驱动阀门改变阀芯和阀座之间的截面积大小控制管道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
实现自动化调节功能。
新型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内含饲服功能,承受统一的4-20mA或1-5V·DC的标准信号,将电流信号转变成相对应的直线位移,自动地控制调节阀开度,到达对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连续调节。
流量特性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在阀两端压差保持恒定的条件下,介质流经电动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它的开度之间关系。
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
应用领域电力、化工、冶金、环保、水处理、轻工、建材等工业自动化系统领域。
安装电动调节阀最适宜安装为工作活塞上端在水平管线下部。
温度传感器可安装在任何位置,整个长度必须浸入到被控介质中。
电动调节阀一般包括驱动器,承受驱动器信号〔0-10V或4-20MA〕来控制阀门进展调节,也可根据控制需要,组成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优化控制实现远程监控。
电气原理动作原理:电机电源220VAC 或者380VAC,控制信号4~20mA,阀里面有控制器,控制器把电流信号转换为步进电机的角行程信号,电机转动,由齿轮,杠杆,或者齿轮加杠杆,带动阀杆运作,实现直行程或角行程反应:电机运行,通过齿轮运转,由三接头的滑动变阻器输出阀门的定位信号,此外还有三根线的限位信号〔全开,全闭。
项目管道压力、温度、流量计、调节阀配管规范目录1. 适用范围 (2)2. 压力计 (2)2.1 安装要求 (2)2.2安装图集 (2)3.温度计 (2)3.1 安装要求 (2)3.2安装图集 (3)4流量计 (3)5. 调节阀 (4)6.参考资料 (5)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搬迁项目管道安装温度、压力计及远传温度、压力计的一般性安装要求,对流量计、调节阀安装也同时提出常规安装要求。
仪表厂家有特殊要求且与本规范冲突的地方按照厂家要求实施。
2.压力计2.1安装要求2.1.1取源部件(管道至仪表之间所有管件、垫片除外)材料等级不得低于管道等级。
2.1.2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开孔焊接。
2.1.3取压点介质流束应稳定。
2.1.4测量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介质时,应安装在垂直和有坡度的管道上,并倾斜向上安装。
必须安装在水平管道上时宜顺流成锐角安装。
2.1.5被测介质温度大于60℃时宜设置U型或环形冷凝弯。
2.1.6安装时,不带冷凝弯的取压管应向管道方向向下倾斜。
2.1.7被测介质有冻住或凝固可能性时应在仪表管线上设置伴热,优先考虑蒸汽伴热。
2.1.8同一管段上同时有温度和压力测量点时,压力测量点应在温度点上游。
2.1.9水平或有坡管道取压点设置见下图:阴影区域为取压点范围2.2安装图集见《压力、温度计配管图集》。
3.温度计3.1 安装要求3.1.1 温度计套管(托台可除外)材料等级不得低于管道等级。
3.1.2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开孔焊接。
3.1.3 应选择介质温度变化灵敏且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3.1.4尽量避免在弯头处安装温度计。
3.2安装图集见《压力、温度计配管图集》。
4流量计4.1本规范规定的流量计为常规安装要求,实际安装应按照厂家说明书为准,厂家未规定的可按照本规范实施。
4.2安装地点应避免震动、环境符合仪表防护要求,远离强电磁场所,管道应力不得作用在仪表上。
1、调节阀
调节阀前后都要设置阀门(一般用闸阀)。
此外还要考虑调节阀的放净问题。
若调节阀是气开阀,则在调节阀前后都要设置放净阀;若调节阀是气闭阀,则只在调节阀入口处装一个放净阀即可。
放净阀一般采用公称直径DN20的闸阀。
调节阀常设旁通阀。
调节阀前后切断阀和旁通阀的尺寸可参见下表:
注:切断阀位闸阀;旁通阀,当公称直径D N≤150mm时为截止阀;当DN≥200mm时为闸阀。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调节阀,可不设切断阀和旁通阀:驱动备用泵的汽轮机蒸汽管线;氢气、酚或者氢氟酸管线(以降低介质泄露的危险);在浆液介质的管线内很难引入冲洗液,或在流体不是连续流动的管道内可能会产生沉积物的情况;不设切断阀和旁通阀,不致影响系统安全和操作者的安全时;大于DN80mm的带手轮的调节阀。
调节泵的流量所用的调节阀应装在泵的出口管线上,而不是入口
管线上。
若把调节阀装在泵的入口管线上,调节阀后可能会产生液体的汽化。
2、放空和放净
管线的放空和放净,一般要尽量借用容器或者设备的放空和放净系统来完成;容器顶部的放空和放净也可借助于与该容器或设备相连接的管线来实现。
放净、放空阀门要装在控制管线的阀门内侧,而输送氢气的管线则不必设置放空和放净阀。
试压用的放空管,可用法兰盖或丝堵封住而不设阀门;只有在生产工程中需用的放空管才设阀门。
所有管线低点的放净管都要带阀门。
放空、放净阀后若不接管线,则应带法兰盖或者丝堵,若接管线,则应接到合适的排放系统。
一般放空、放净阀均采用DN20的阀门,此时管道仪表流程图上不再标注尺寸,只在图纸说明中说明即可。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VTB系列三偏心蝶阀◎概述VTB系列三偏心蝶阀是在二偏心蝶阀基础上生成一个角度(密封面为斜锥面),从而形成三偏心蝶阀。
该结构在启闭过程中无机械磨损和擦伤,其关闭力矩小、切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同时具有调节和切断两种功能。
本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环保、轻纺、造纸等工业部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适用于液体、气体、煤气、天然气、蒸汽等介质进行截止或调节流量控制。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2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 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 3 ·表1-2本体部分材质:不锈钢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 ◎表5 法兰标准、外形尺寸及重量表5-1:法兰标准注:B*开档尺寸可按用户要求定制。
·4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表5-3:气动活塞式蝶阀外形尺寸及重量Array·5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注:表中重量为阀体部位的重量,公称压力为PN16。
注:B*开档尺寸可按用户要求定制。
·6 ·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 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 7 ·表5-5:气动薄膜式蝶阀外形尺寸及重量(法兰式)调节阀技术规格选型说明书CONTROL VALVE SPECIFICATIONS 表5-6:气动单作用活塞式蝶阀外形尺寸及重量(法兰式)注:表中重量为阀体部位的重量,公称压力为PN16。
注:B*开档尺寸可按用户要求定制。
调节阀的施工安装规范一、调节阀的安装调节阀安装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调节阀的安装、拆卸和维修方便与否,也决定了调节阀能否在自动调节系统中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安装调节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调节阀的配管要求:(1)使入口配管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直管段长度。
经验的直管段长度是10~20倍管道直径。
阀门入口直管段长度愈长,将得到愈好的阀门性能。
(2)出口配管应有3~5倍管道直径的直管段。
(3)阀门的入口直管段使得流体在稳定的压力下进入阀门。
其稳定的入口压力将保证得到一个稳定的和可再现流量。
图7-1表示了一种良好的流动方式,而图7-2表示的流通方式则不好。
图7-1 典型的上游和下游配管良好的布置图7-2 上游和下游配管不好的布置1.2 气动薄膜调节阀现场安装注意事项:(1)调节阀应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如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水平和倾斜安装时,一般要加支撑座。
减小管线的振动所引起的调节阀开关卡涩或不到位的现象。
(2)为了防止调节阀膜片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安装时应尽量远离高温、振动和腐蚀严重的环境。
(3)为了便于维护检修,调节阀应安装在靠近地面或楼板的地方。
为了检修拆卸方便,应注意调节阀距离地面(或楼板)留有适当的高度,对于正作用气开式调节阀,因阀芯拆卸时需从阀体下面取出,调节阀距地面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便于拆卸。
(3)为了使调节阀和调节系统出现故障时,不致于影响生产和发生安全事故,故一般都需要安装旁路和旁路阀。
但旁路阀不能安装在调节阀的正上方,以免旁路阀内腐蚀性介质泄漏到调节阀腔体内造成调节阀密封面的损伤。
另外,调节阀前、后应安装截止阀利于装置临时停车检修。
对于高温、高压、高压、易冻、易粘稠介质,还要安装排泄阀。
1.3 手动操作的考虑:(1)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应该能够看着指示器上显示的参数来操作阀门。
(2)手控旁通阀和隔离阀对无手轮机构的气动调节阀或虽有手轮机构但属重要的调节系统的场合,可酌情采用旁路,安装切断阀及旁路阀。
调节阀门的基本定义与计算——摘自《调节阀使用与维修》吴国熙著调节阀的可调比调节阀的可调比就是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可调比也称可调范围,若以R来表示,则(1)要注意最小流量Q min和泄漏量的含义不同。
最小流量是指可调流量的下限值,它一般为最大流量Q max 的2%~4%,而泄漏量是阀全关时泄漏的量,它仅为最大流量的0.1%~0.01%。
1、理想可调比当调节阀上压差一定时,可调比称为理想可调比,即(2)也就是说,理想可调比等于最大流量系数与最小流量系数之比,它反映了调节阀调节能力的大小,是由结构设计所决定的。
一般总是希望发可调比大一些为好,但由于阀芯结构设计及加工方面的限制,流量系数K vmin不能太小,因此,理想可调比一般均小于50。
目前我国统一设计时取R等于30。
2、实际可调比调节阀在实际工作时不是与管路系统串联就是与旁路关联,随管路系统的阻力变化或旁路阀开启程度的不同,调节阀的可调比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时的可调比就称为实际可调比。
(1)串联管道时的可调比如图1所示的串联管道,由于流量的增加,管道的阻力损失也增加。
若系统的总压差△P s不变,则分配到调节阀上的压差相应减小,这就使调节阀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减小,所以,串联管道时调节阀实际可调比会降低。
若用R'表示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则令(3)则(4)式中△P vmax—调节阀全关时阀前后的压差约等于系统总压差;△P vmin—调节阀全开时阀前后的压差;△P s—系统的压差。
s—调节阀全开时阀前后压差与系统总压差之比,称为阀阻比,也称为压降比。
由式(4)可知,当s值越小,即串联管道的阻力损失越大时,实际可调比越小。
它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2)并联管道时的可调比如图3所示的并联管道,当打开与调节阀并联的旁路时,实际可调比为:若令则(5)从上式可知:当X值越小,即旁路流量越大时,实际可调比就越小。
它的变化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旁路阀的开度对实际可调比的影响极大。
调节阀口径的计算和选定调节阀口径的确定依据,有两个基准:一是阀全开时,应至少通过正常流量的1.25倍,这是一个停止阀工作在全开或全关位置的安全系数;二是阀的特性和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希望在正常流量时,阀的开度范围控制在30~70%(直线阀)或30~80%(等百分比阀)。
一、确定使用条件1、介质名称,性质及主要物化参数2、工艺参数(流量、阀前、后压力、温度等)3、配管情况(型式、阀前、后直径、系统阻力计算、预估压降比S值等)4、自控对象类型、特点,如主调参数及主要干扰因素等5、调节性能要求,如对泄漏量、稳定性等要求。
二、初选阀型1、根据使用条件初选阀型,并决定流向及流量特性12、按初选的阀型找到该产品系列参数,如DN、PN、Kv等三、Kv值计算公式Kv是国际单位的流量系数。
它定义为:温度为5℃至40℃5Pa下,流过调节阀的每小时立10 的水,在压降方米。
在目前常采用的几种符号中,Cv=1.167C,Kv≈C,除此以外,还有用Cg表示气体,Cs表示蒸汽的流量系数。
Kv值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的是一种计算简单,涉及的物化参数较少的计算公式。
Kv-额定流量系数△t-水蒸汽过热度(℃) K-蒸汽修正系数23/h) P-阀前绝对压力(Pa) Q1-液体流量(m 水1蒸汽K=19.3 3/h) P-阀后绝对压力(Pa) 气体流量Qg-(Nm 氨蒸2汽K=25 Gs-蒸汽流量(kg/h) △P-阀前后压差(Pa) 氟里昂K=68.5 r-相对密度(水=1,5~40℃) 甲烷、乙烯蒸汽K=37G-气体比重(空气=1) Pm=(P+P)/2(Pa) 丙烷、丙烯蒸汽K=41.5 21t=介质温度(℃)丁烷、异丁烯蒸汽K=43.5四、计算Kv值根据Kv值计算公式表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出最大Kv计大和最小正常流量状态下Kv计小。
五、选定口径31、根据所选择的阀型及流量特性参照m计算值表确定放大系数m从前面介绍的两个依据出发,来圆整Kv计大值,Kv计大是基于最大正常流量Q和最大正常流量时的阀上压差计算得来的,放大系数m=Kv选/Kv计大,在这里推荐,线性阀m=1.63,等百分比阀m=1.972、Kv选=m.Kv计大,参照产品样本中的DN与Kv关系,进行圆整、靠近,确定出相应的DN,Kv.3、根据圆整后Kv/Kv计大,Kv/Kv计小,再查m计算值表,可确定阀相应的最大和最小开度。
安装调节阀注意事项有哪些安装调节阀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细节。
以下是一些在安装调节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选择调节阀之前,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材质。
根据调节阀的使用场景和工作条件,选择不同的调节阀类型,例如蝶阀、截止阀、球阀等。
还要根据流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阀门材质,例如铸铁、不锈钢、铜等。
正确的选择调节阀类型和材质对于阀门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安装调节阀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阀门定位。
阀门定位是指将阀门安装在管道系统中的具体位置,以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阀门的有效控制。
在进行定位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管道和设备发生碰撞,并确保调节阀的工作能够方便触及和操作。
此外,还应注意阀门的安装方向,确保阀门的流向与流体流向一致,避免发生反向流动。
第三,在安装调节阀时,需要注意管道连接和密封。
管道连接是指将调节阀与管道系统连接起来,并通过密封材料实现流体的密封。
在进行管道连接时,应选用合适的密封材料,例如橡胶垫圈、填料等,并确保连接紧固可靠,避免泄漏和松动。
此外,还应根据管道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管道连接方式,例如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焊接连接等。
第四,在安装调节阀时,需要正确调整阀门的开度和调节范围。
调节阀的开度和调节范围直接影响阀门的流量控制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紧闭或过度张开阀门,以免影响阀门的正常运行和密封性能。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阀门的调节范围,确保阀门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的流量控制需求。
第五,在安装调节阀时,需要进行相关配管和支撑。
配管是指将调节阀与管道系统的进出口管道连接起来,并确保流体能够顺畅流动。
在进行配管时,应注意管道连接的紧固和密封,以及管道的布局和流向。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阀门支撑,以保证阀门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安装调节阀后,需要进行相关测试和调试。
测试和调试是为了确认阀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华电泉惠石化工业区2×30t/h 应急供热项目工程调节阀技术规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第一部分技术规 (2)第二部分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17)第三部分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6)第一部分技术规1 总则1.1 本技术规书适用于华电泉惠石化工业区2×30t/h应急供热项目工程的国产调节阀门,包括阀门本体、电动装置及其附件的功能设计、性能、结构、制造、试验、安装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投标方有除本规以外的其他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经投标方、招标方双方讨论后载于本规书。
1.4 投标方对调节阀整套设备(包括辅助系统和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1.5 本规书所使用的标准若与投标方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的标准执行。
1.6 如投标方没有对本规书提出书面异议,招标方则可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书的要求。
投标方如对本招标文件有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规书的附件“差异表”中。
1.7 本规书经投标方、招标方双方共同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订货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1.8 在合同签订后,招标方有权因规、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具体容双方共同商定。
2 工程概况2.1 设备使用条件2.1.1设备安装位置:室布置。
2.2 厂址条件2.2.1室外环境温度:年平均:19.9℃;最高37.0℃;最低-0.3℃。
2.2.2室环境温度:最高40℃;最低0℃。
2.2.3室相对湿度:平均81%;最大85%。
2.2.4地震烈度:场地主要为海岸阶地地貌,位于滨海滩涂围垦区,地形平坦。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调节阀的配管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附图1-1 调节阀安装实例“A”(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2 调节阀安装实例“B”(用于旁路标高超过1.8m的非蒸汽系统)附图1-3 调节阀安装实例“C”(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4 调节阀安装实例“D”(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5 调节阀安装实例“E”(底部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6 调节阀安装实例“F”(侧向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7 调节阀安装实例“G”(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8 调节阀安装实例“H”(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9 调节阀安装实例“I”(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10 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图例附图1-11 凸轮挠曲阀(Ⅱ)图例附图1-12 气动蝶阀图例附表1-1 调节阀组参考尺寸表工作规定调节阀的配管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SLDI 333C06-2001实施日期:2001-01-15 第 1 页共8 页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所有调节阀的配管设计。
第1.0.2条调节阀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设计规定。
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第一节调节阀的布置第2.1.1条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第2.1.2条调节阀应尽可能靠近其关联的设备。
第2.1.3条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膜头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
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第2.1.4条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见图2.1.4。
一、调节阀膜头边缘和邻近障碍物最小净距为200mm。
二、调节阀膜头或切断阀阀杆(对明杆式闸阀按全开考虑)和邻近设备之间的最小维修通道为900mm。
图2.1.4 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第二节调节阀的配管第2.2.1条调节阀安装图中的管件应根据管道等级规定选用。
第2.2.2条在附图中,当安装尺寸线标有“X”记号时为管件接管件的尺寸,要校核调节阀膜头与附近阀门或管道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净距。
第2.2.3条除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外,对其它型式连接的调节阀在配管中应考虑调节阀的拆卸。
第2.2.4条调节阀的上游侧,在切断阀和调节阀之间,靠近调节阀的最低点设置放净阀,放净阀采用3/4"闸阀,放净管一般不设在异径管上。
放净管应垂直向下,管口距地面最小为100mm。
第2.2.5条切断阀的安装一、在考虑放净,手轮净空、膜头净空和必要的连接管件所需的间距外,切断阀应尽量靠近调节阀。
二、在工艺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切断阀安装在立管上可以缩短调节阀组的长度,见附图1-1。
这种配管型式是最常用的。
切断阀的标高一般为1.2~1.3m为宜。
三、在位置许可的情况下,同时又符合工艺条件时,一般可将上游侧切断阀装在立管上,下游侧切断阀装在水平管上,见附图1-3。
这种配管型式可使调节阀膜头与旁通阀错开,从而降低旁通管的标高。
但蒸汽调节阀因上游切断阀前需设冷凝水捕集管,见附图1-7,1-8,上、下游侧切断阀安装位置正与上述相反。
这两种配管都能达到紧凑的目的。
四、当切断阀的尺寸、规格与调节阀相同时,两阀可直接相连。
第2.2.6条旁通阀的安装按下列要求设计。
一、旁通支管连接应根据配管规定。
相邻调节阀组的旁路尽量采用同一标高。
二、旁通阀应安装在与其上游主管的距离最小的地方。
三、为降低旁通阀标高,可将旁通阀安装在立管上,见附图1-2。
这种配管仅适用于洁净物料。
第2.2.7条调节阀一般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但有的调节阀可以有不同的安装方式,具体要根据制造厂家的要求与自控专业商量确定。
第2.2.8条蒸汽系统调节阀的冷凝水捕集管的尺寸按《蒸汽冷凝水捕集管设计规定》。
第2.2.9条对≥DN100的调节阀,如果质量完全可靠,也可不设旁通管和切断阀。
第2.2.10条附图中,调节阀膜头与旁通管的净距、调节阀中心距地面或平台标高均为最小距离,如有特殊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第2.2.11条管道施工之后在吹扫试运转时,不得装入调节阀,应采用临时短管连接,对非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应在调节阀两边安装拆卸法兰。
第2.2.12条调节阀的支架一般按物料流向上游端为固定架,下游为滑动架见附图。
要根据管系的受力情况具体决定。
第2.2.13条凸轮挠曲阀(附图1-11)安装方向根据阀门动作方式(气开或气关)以及管道的流向来确定,如图2.2.13所示。
图中执行机构的安装方式可据现场安装位置来确定选用①或③及②或④。
设计时若不选定,则产品出厂时,执行机构是按①及②的安装位置提供的。
3. 动作方式气开。
1. 动作方式气关阀水平安装,流向使阀关闭。
阀水平安装,流向使阀打开。
气源终断时阀关闭。
气源终断时阀打开。
信号增加阀门打开信号增加时阀关闭。
4. 动作方式气开。
2. 动作方式气关阀垂直安装,流向使阀关闭。
阀垂直安装,流向使阀打开。
气源终断时阀关闭。
气源终断时阀打开。
信号增加时阀门打开。
信号增加时阀关闭。
图2.2.13 挠曲阀动作方式安装示意图一、凸轮挠曲阀应尽可能安装在便于观察、调整,易于操作和维修的场所。
二、凸轮挠曲阀采用对夹式安装,一般应按P&I图设置旁通管,以便检修。
三、使用前必须检查阀门的流向与管道的流向,阀门的作用方式(气开或气关式)与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第2.2.14条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附图1-10)可根据现场位置或工艺需要按图2.2.14的可供选择的4种方位来安装阀的驱动机构。
图2.2.14 气动偏心旋转阀动作方式安装示意图流开:介质流向对阀芯的作用力是推开的方向。
流关:介质流向对阀芯的作用力是关闭的方向。
一、气动偏转阀应使阀轴按水平方向安装(尤其是大口径阀)。
二、气动偏转阀应按P&I图设旁通管。
三、安装时应注意使介质流向同阀体标注的箭头方向一致。
附图1—1 调节阀安装实例“A”(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2 调节阀安装实例“B”(用于旁路标高超过1.8m的非蒸汽系统)附图1-3 调节阀安装实例“C”(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4 调节发安装实例“D”(用于非蒸汽系统)附图1-5 调节阀安装实例“E”(底部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6 调节阀安装实例“F”(侧向进口的角形调节阀)附图1-7 调节阀安装实例“G”(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8 调节阀安装实例“H”(仅用于蒸汽系统)接往疏水器500~550(Dg≤150)600~650(Dg≥200)附图1-9 调节阀安装实例“I”(仅用于蒸汽系统)附图1-10 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ZNAZ-64B型、ZGTA-64K型)ZNAZ型、ZTGZ型附图1-11 凸轮挠曲阀(Ⅱ型)详图 X 附图1-12 气动蝶阀图例附图1-13 气动薄膜调节阀NO规格150Lb BV/BPV 150Lbcv 150Lb BV/BPV 300Lbcv 300Lb BV/BPV 300Lbcv BV CV-BPV A B H A B H A B H 121 1/2 11 1/2656684--9441144669713--9441144669713--9521158 345211 1/22700748786100710551095944114411667337778151040108411229441144116675577781510941138117695211581173 67831 1/22385088898211951233132711441166124187991710281224126213731144116612418799171028135013681479115811731250 91011423499010841144134814421502116612411275101911301190137714881548116612411275101911301190148315941654117512501287121314634613141374149116891749186612411275158013601420153717551795191212411275158013601420153718951955207212501287159915161784681552166917691919203621361275158019621598171518301965208221971275158019621598171518302128224523601287159919821819201068101871197121112248234824681580196223851917203221822294240925591580196223831917203221822657257227221599198224032122231281012217523152433259527352853196223832472223623862505263628062925196223832472223623862505283629843105198224032490阀门数据1 1 1/2 234 6 8 10 12150LbUVWXYZ---184645300---22283535020317838925484535024120550729890035029222959035291535040626776245111454504952929605431430520-35011646731760620-35615707571810620T= 245 245 245 245 245 295 360 420 420S= - 100 110 130 160 205 303 330 375300LbUVWXYZ---197645300---235835350267216416267843350318283528318900350356305615368915350444403798473114545053941910205681430520-45712227081760620-50214427751810620注:1. 缩写BV:Block Valve切断阀、CV: Control Valve调节阀、BPV:By-Pass V alve旁通阀2. 表中A,B,H尺寸仅为调节阀布置参考数据。
3. 对焊或承插焊法兰连接的调节阀组尺寸均可参考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