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 SoilWorks群桩折减系数
- 格式:pdf
- 大小:393.20 KB
- 文档页数:8
群桩折减系数【原创实用版】目录1.群桩折减系数的定义2.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3.群桩折减系数的应用实例4.群桩折减系数的重要性正文一、群桩折减系数的定义群桩折减系数,又称群桩承载力折减系数,是指在群桩基础中,由于桩间土的存在,导致单桩承载力折减的一个系数。
它是桩基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公式法,另一类是数值模拟法。
经验公式法的计算主要依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建立经验公式来估算群桩折减系数。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一般性的工程设计。
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群桩基础的荷载传递过程,精确计算出群桩折减系数。
这种方法虽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适用于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
三、群桩折减系数的应用实例群桩折减系数在桩基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物的桩基设计中,群桩折减系数的正确取值可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群桩折减系数取值过大,可能会导致桩基设计过于保守,浪费材料和资金;如果群桩折减系数取值过小,可能会导致桩基设计过于冒险,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四、群桩折减系数的重要性群桩折减系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桩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群桩折减系数的正确取值,可以保证桩基设计在满足建筑物荷载传递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材料和资金。
2.提高桩基设计的精度。
通过精确计算群桩折减系数,可以提高桩基设计的精度,使桩基设计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3.有助于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
公式定义区域需要填入的变量计算过程Sa2m距径比Sa/d4d0.5mn12水平荷载方向每排桩桩数n22垂直荷载方向每排桩桩数ηi0.811桩相互影响效应系数m6承台侧面土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查5.7.5B′c1m承台受侧向土抗力一边的计算宽度hc1m承台高度R ha200KN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号根据桩顶竖向力性质决定压力取+,拉力取-Vx 2.502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查5.7.2α0.404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以表5.7.5计算b0x0a27.213mm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EI=0.85EcI0EIEc 2.8钢混混凝土桩d圆形半径6m圆形截面ηl0.102承台侧向土抗力系数ηr 1.71桩顶约束系数,查5.7.3-1ηh 1.488群桩效应综合系数方形桩情况α0.363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以表5.7.5计算b0x0a16.022mm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EI=0.85EcI0EIEc 2.8钢混混凝土桩b方形边长6m矩形截面ηl0.060承台侧向土抗力系数ηr 1.71桩顶约束系数,查5.7.3-1ηh 1.446群桩效应综合系数中间计算变量计算成果向力性质决定压力取+,拉力取-d0 5.6m0.5m桩身计算宽度,查5.7.5αE 1.2279.047桩身抗弯刚度,按5.7.2计算ρg 2.8配筋率钢混混凝土桩EI=0.85EcI0I0=W0d0/2117.247W041.874b0 5.6m0.5m桩身计算宽度,查5.7.5αE 1.2473.965桩身抗弯刚度,按5.7.2计算ρg 2.8配筋率钢混混凝土桩EI=0.85EcI0I0=W0b0/2199.145W071.123查表区域。
群桩折减系数
摘要:
1.群桩折减系数的概念和作用
2.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3.群桩折减系数在我国的应用和规定
4.群桩折减系数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正文:
群桩折减系数是土工基础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群桩基础是由多根桩基组成的基础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
群桩折减系数是设计、计算和评价群桩基础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时所必需的一个重要参数。
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等效单桩法、有效桩长法、总和法等。
等效单桩法是将多根群桩的承载力折减为单桩的等效承载力;有效桩长法是将多根群桩的有效桩长进行平均,作为单桩的有效桩长;总和法是将多根群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折减系数。
在我国,群桩折减系数的相关规定主要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根据这些规范,群桩折减系数的取值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此外,我国还在不断地完善群桩折减系数的相关规定,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需求。
群桩折减系数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合理的群桩折减系数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避免因基础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其次,
合理的群桩折减系数能够有效地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性;最后,合理的群桩折减系数有助于提高桩基的施工质量,延长桩基的使用寿命。
总之,群桩折减系数是评价群桩基础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我国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规定。
理正深基坑计算弯矩折减系数英文回答:Moment Reduction Factor for Deep Excavations inRichart's Method.In Richart's method for deep excavation analysis, the moment reduction factor is a key parameter that accountsfor the reduction in bending moment in the retaining wall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soil behind the wall. Thisfactor is typical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oil properties, the excavation depth, and the wall stiffness.The moment reduction factor is usually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maximum bending moment that would occurin the retaining wall if the soil were not present. This factor is typically in the range of 0% to 100%, with a higher value indicating a greater reduction in the bending moment.There are several empirical formulas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moment reduction factor. One commonly used formula is the one proposed by Terzaghi and Peck, which is given by:MRF = 1 (0.5 H / B)。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m法”确定土弹簧刚度)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05月1、引言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近60~70年的历史,待别是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桩基础是土建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之一,许多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桥梁结构往往都采用桩基础,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又是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中较复杂的课题之一。
至今已有不少关于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报告,国内外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方法。
从研究成果的归类来看,理论上主要有离散理论和连续理论及两者的结合,解决的方法一般有集中质量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波动场法。
60~70年代,美国学者J.penzien等在解决泥沼地上大桥动力分析时提出了集中质量法,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集中质量法将桥梁上部结构多质点体系和桩一土体系的质量联合作为一个整体,来建立整体耦联的地震振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该模型假定桩侧土是Winkler连续介质。
以半空间的Mindlin静力基本解为基础,将桩-土体系的质量按一定的厚度简化并集中为一系列质点,离散成一理想化的参数系统。
并用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形成一个包括地下部分的多质点体系。
土弹簧刚度的确定,除考虑使用较为精确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外,较为简便的方法是采用Penzien模型中提供的土弹簧计算方法或参照现行规范中土弹簧的计算方法。
我国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用的“m法”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方面比Penzien 的方法要简单和方便,且为国内广大工程师所熟.“m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桩作为弹性地基梁,按Winkler假定(梁身任一点的土抗力和该点的位移成正比)求解。
但是,由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不足,土的物性取值有时亦缺乏合理性,在确定土弹簧的刚度时,仍有不少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特别是,“m法”中m的取值对弹簧刚度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且不能反映地震波的频率特性和强度带来的影响。
个人搜集并总结了一些东西与大家共享,用的是 m 法。
竖向就在桩端固结了(是嵌岩桩)。
承台用板元建,将群桩桩顶与承台共同作用(共用节点)。
再往上就是桥墩,用梁单元。
“对桩土联合更加重要的应该是桩底竖向摩阻”。
桩底竖向摩阻是如何考虑的?是用弹簧midas/civil进行桩土模拟 2009-04-02 08:33近期好多人询问如何采用midas/civil进行桩土模拟,个人搜集并总结了一些东西与大家共享,可能不全面,如果大家有什么好意见、建议或者想法也可以跟贴:一般来说承台位置桩基的模拟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不模拟桩时: a. 将承台上桩位置视为固定(一般用于扩大基础、沉井基础、锚定等)。
方法:一般支撑全部固结b. 将承台上桩位置视为弹性支承(最普遍的做法)方法:墩底作用六个方向的弹簧等代群桩的作用,这六个弹簧刚度是竖向刚度、顺桥向刚度、横桥向刚度的抗推刚度、绕竖轴的抗扭刚度和绕两个水平轴的抗弯刚度,它们的计算方法与静力法相同,只是考虑到在瞬间荷载作用下的抗力比持续荷载作用的大,一般取2. 模拟桩时a. 端承桩,不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将桩下端固结。
方法:在桩底全部固结b. 端承桩,考虑土对桩的侧向约束,将桩下端固结,桩身隔一段间距布置侧向约束仅受压弹性支承。
c. 摩擦桩,考虑土对桩的侧向和竖向约束,桩身隔一段间距布置两个方向的仅受压弹性支承。
方法:用三维梁单元模拟实际的桩基础,用土弹簧单元模拟桩周围土抗力的影响,地震波从桩端或者土弹簧输入。
土弹簧模拟:选择模型〉边界条件〉面弹性支撑,支撑类型选择节点弹性支撑,单元类型选择梁单元,然后在下面输入三个方向土的基床系数即可,或者三个方向取同样的刚度也可以,基床系数在地质勘探报告或土力学书上查。
单独模拟桩基是可行的,有相关书籍介绍,可把桩基上部视为铰接、抗固、弹性支承等几种方式。
问题:1、要求加上桩土共同作用。
在 midas 中,用梁单元建桩,然后用弹性支撑模拟桩土共同作用(水平方向),用的是 m 法。
SoilWorks Geotechnical Solution for Practical Design
软弱地基基 础
边 坡渗 流
隧 道动力分析
自动生成边界条件
拖放
Auto CAD
SoilWorks
自动划分
网格
7
各施工阶段支护开挖模拟各施工阶段桥墩基础模拟围堰施工阶段模拟
考虑降雨强度的渗流分析
考虑降雨强度的地下水位变化
定义考虑强度增加的区域
多场耦合分析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隧道开挖时考虑水位变化对支护的影响分析考虑稳态/瞬态渗流分析获得孔隙水压和渗透力总施工阶段:10个阶段
从建模到分析结束所需时间(初学者):30分钟以内(包含渗流分析)
进行考虑水位变化的渗流分析
读取孔隙压力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极限平衡法)读取孔隙压力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强度折减法)从建模到分析结束所需时间(初学者):30分钟以内
考虑各土层的强度增量使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从建模到分析结束所需时间(初学者):20分钟以内
真实模拟现场地基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 隧道开挖过程中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的影响- 考虑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 考虑固结引起的地基强度增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将孔隙水压结果反映到极限平衡法SEEPAGE
考虑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工程实例
不同分析模块之间的耦合分析
SEEPAGE
GROUND
通过岩土专业网站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网络技术支持可通过电话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技术支持。
设计常用图形结果在MIDAS中的输出MIDAS/Gen可以较全面地提供分析和设计的图形及文本结果,对于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图形结果,用户可以通过本文介绍的方式进行查看和输出。
MIDAS/Gen中图名的标注方法:点击“显示”按钮,“视图”下勾选“说明”,点击按钮,可以选择字体及大小,在文本栏中输入图名,点击按钮“适用”即可。
1各层构件编号简图点击单元编号按钮,显示构件的编号。
(注:点击节点编号按钮显示节点编号。
)2各层构件截面尺寸显示简图菜单“视图/显示”,选择“特性”;或者点击“显示”按钮,“特性”下勾选“特征值名称”。
(注:建议用户在给截面命名的时候表示出截面的高宽特性。
)3各层配筋简图、柱轴压比程序可以提供各层梁、柱、剪力墙的配筋简图,用户可以查看所需的配筋面积,也可以让程序进行配筋设计,输出实际配筋的结果。
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设计”下,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构件配筋设计后,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果简图”中查看。
显示的单位可以在调整。
对于柱和剪力墙构件,程序在输出所需配筋面积的同时,输出柱的轴压比(图中括号内的数值)。
4梁弹性挠度菜单“结果/位移”,MIDAS提供的是梁端节点的变形图(绝对位移)。
(注:可使用菜单“结果/梁单元细部分析”查看任意梁单元任意位置的变形、内力、应力;或者需要对梁单元进行划分,显示梁中部的位移。
)5各荷载工况下构件标准内力简图菜单“结果/内力”下,选择需要查看的构件类型,“荷载工况/荷载组合”里可选择各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查看各种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值和内力图。
下图显示的是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
6梁截面设计内力包络图除了选取某一榀框架,查看其内力图之外,MIDAS还提供平面显示的功能,特别是对于梁单元,该功能适用范围较广。
使用菜单“结果/内力/构件内力图”,在“荷载工况/荷载组合”里选择包络组合,可以查看各层梁截面设计内力包络图。
(注:也可以查看其它工况下梁的内力图。
群桩折减系数摘要:1.群桩折减系数的定义和重要性2.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3.群桩折减系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群桩折减系数的影响因素5.群桩折减系数的展望正文:一、群桩折减系数的定义和重要性群桩折减系数是土壤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主要用于计算群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
群桩折减系数可以反映群桩基础在抗震设防中的性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二、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公式法、解析法和数值法。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得出的,其优点是计算简便,但缺点是适用范围有限。
解析法则是通过土壤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得出的,其优点是物理意义明确,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数值法则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的,其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泛,但计算成本较高。
三、群桩折减系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群桩折减系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桩基础的设计:通过计算群桩折减系数,可以得到群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为群桩基础的设计提供依据。
2.群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通过计算群桩折减系数,可以分析群桩基础的抗震性能,从而为群桩基础的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3.群桩基础的施工监控:通过实测群桩折减系数,可以监控群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群桩基础的抗震性能。
四、群桩折减系数的影响因素群桩折减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性质:土壤性质是影响群桩折减系数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土壤性质会导致不同的群桩折减系数。
2.桩身性质:桩身性质也会影响群桩折减系数,如桩身的刚度、长度等。
3.地震动作:地震动作也是影响群桩折减系数的因素,如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等。
五、群桩折减系数的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群桩折减系数作为土壤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群桩折减系数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的改进:为了提高群桩折减系数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在MIDAS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
析安全系数)
问:在MIDAS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析安全系数)?
答:稳定分析又叫屈曲分析,所谓的荷载安全系数(临界荷载系数)均是对应于某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
例如:当有自重W和集中活荷载P作用时,屈曲分析结果临界荷载系数为10的话,表示在10*(W+P)大小的荷载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屈曲。
但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自重(或自重+二期恒载)存在的情况下,多大的活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失稳,即想知道W+Scale*P中的Scale值。
我们推荐下列反复计算的方法。
步骤一:先按W+P计算屈曲分析,如果得到临街荷载系数S1。
步骤二:按W+S1*P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2。
步骤二:按W+S1*S2*P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临街荷载系数接近于 1.0,此时的S1*S2*S3*Sn即为活荷载的最终临界荷载系数。
(参见下图)。
基坑群锚效应折减系数
基坑群锚效应,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头疼又特别重要的概念!就好像你在一堆乱麻中找线头,得有耐心,还得有技巧。
咱先来说说啥是基坑群锚效应。
想象一下,你有好多根锚,一起扎在基坑里,它们可不是各干各的,而是会相互影响。
这就像一群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每个人的动作都会影响到其他人。
那折减系数又是咋回事呢?这就好比给这群小伙伴的影响力打个折扣。
为啥要打折呢?因为实际情况中,它们的作用可不像我们理想中那么完美。
比如说,这些锚的布置不是那么整齐划一,有的靠得近,有的离得远,这就会影响它们共同发挥作用的效果。
再比如说,基坑周围的土质也不一样,有的松软,有的坚硬,这也会让群锚的效果打折扣。
那怎么去确定这个折减系数呢?这可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能一劳永逸。
这就好像你去买菜,每天的价格都可能不一样,得根据当天的情况来判断。
你得仔细考察基坑的形状、大小,锚的数量、间距,还有周围土壤的性质等等。
这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很关键,少了哪一块都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而且,这可不能马虎,要是折减系数算错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比你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房子能牢固吗?
在实际操作中,还得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
有时候,一点
点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结果大不相同。
这就像炒菜,盐多一点少
一点,味道可差远了。
所以啊,对待基坑群锚效应折减系数,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
安全可靠,才能让咱们心里踏实!。
名称:单桩桩身内力及轴向承载力计算基本资料:(交通出版社《混凝土简支梁(板)桥》)D=1.2m,E=2.6e7KPa 。
L=22.8m,m=5000Kn/m4,20号混凝土桩顶内力N0=1483.68KN,H0=47.01KN,M0=300.04KNm步骤:1,理论计算:计算宽度b=1.98。
按高度1m射一个横向弹簧。
H=1m弹簧系数计算:对任意一层土:地基系数C=m*h 这里h为当前土到地表的距离。
C上和C下为当前土层上下表面地基系数弹簧系数=b*(C上+C下)/2*hi,hi为当前土层厚度。
模型按每0.5m一个单元,弹簧则每1m一个。
计算后的弹簧系数:(弹簧系数计算表在后面)2、桩身内力:22.8m,每0.5m一个单元,总共46个单元,47个节点。
先在excel中计算坐标。
结构类型:x-z平面材料:20号混凝土截面:D=1.2圆形截面。
首先建立材料和截面由于是普通混凝土结构,所以要折减0.67建立模型:46个单元,注意旋转90度这个建立单元的方法实际上比较麻烦,这里只是演示下方法然后全选—》查询-》节点详细表格把excel中计算的节点坐标copy进去底部节点z方向位移约束选择所有偶数号的节点。
加节点弹性支撑全选—》查询-》节点详细表格节点弹性支撑,然后把excel里的弹簧系数copy进去,注意单位要正确加荷载加自重注意应放在不同的工况中计算!桩身弯矩图:最大弯矩发生在z=3m左右,my=357。
书中查表计算z=2.26 my=359.75 弹簧系数计算表:3、轴向承载力计算:理论计算:关键是摩阻力的模拟U:周长3.93mT:桩侧摩阻力=40kPahi:土层厚度=1mPr:桩尖土极限承载力=312kN假设极限位移0.006m桩尖土弹簧系数:k=Pr/0.006=52000每米土层桩侧摩阻力:P=U/2*1*40=78.6桩侧土弹簧系数:k=P/0.006=13100但是现在要用塑性杆模拟,杆件截面A=0.1m2 L=0.1所以弹性模量E=k=13100 塑性屈服应力=P/A=786kN/m2截面则用数值定义为A=0.1即可材料:4 开始建立模型:选择所有偶数号的节点: 节点复制选取新建节点,单元扩展:然后约束所有杆件的j节点选取新建节点桩尖弹簧设定:选取桩尖节点,先删除此处的z方向约束.然后加节点弹簧最后不要忘了把弹簧单元和相应的桩单元刚性连接这是节点编号的规律在excel中:把选中的数据copy到notepad,然后打开mct命令窗口,输入:*rigidlink 然后copy按运行5、设定非线性分析选项zz为自重工况,默认只有一个工况,这个目的是建立初始迭代状态,不是必须的。
一、活载1、活载基本输入在定义车道中定义桥梁跨度的意义在于,一个是程序根据输入的值按JTG D60-2004的4.3.1条自动选择公路-I级荷载Pk值、按4.3.5自动选择人群荷载标准值;二是用于计算冲击系数,当用户在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中选择按输入的跨度计算冲击系数时,将按在定义车道时输入的跨度计算冲击,选择跨度实始点的用途: 当用户在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中选择按影响线加载长度计算冲击时,程序将根据跨度始点间的距离计算冲击。
程序不能自动考虑汽车荷载的纵向折减,当跨径大于150m时,用户应在定义移动荷载分析子荷载工况时,在系数中自行输入纵向折减系数。
连续梁桥的各跨跨度不同时,程序自动按在定义车道时输入的各跨跨度中最大值选用Pk值(偏于安全)。
选择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荷载,程序默认为公路-I级荷载,当为公路-II 级荷载时,应在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中选择公路-II级,程序会自动将公路-I级荷载乘0.75的系数。
汽车离心力:可按下列步骤加载: 首先进行一般的移动荷载分析,在后处理利用移动荷载追踪器功能获得某项结果的最不利加载位置和荷载,然后通过按JTG D60-2004的4.3.3条计算离心力系数,将其与最不利荷载相乘,用梁单元荷载中集中荷载方式(局部坐标系)加载到最不利加载位置。
因为离心力不考虑冲击的影响,而程序中提供的最不利荷载中包括了冲击系数,所以在将离心力与最不利荷载相乘时应除以(1+μ)。
人群荷载:在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荷注意:a. 人群荷载也要单独定义一个车道b. 当在移动荷载工况中分别将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定义为子荷载工况,并在移动荷载工况中将其定义为组合时,人群荷载的加载车道也将被认为是一个车道参与横向车道折减,定义人群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取0.8(根据通用规范4.1.6条第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