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4.4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7页的例题和第48页的练习题。
例题展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运算过程,练习题则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进位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用算盘计算23乘34,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话题。
2. 讲解例题:我会用黑板和粉笔详细讲解23乘34的运算过程,强调进位的重要性。
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跟着一起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的练习题,我会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运算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公式。
2. 进位运算的步骤。
3. 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23乘34(2)45乘562. 答案:(1)23乘34=7822乘4=8(个位)3乘4=12(十位,进位1,写下2,进位1加到下一位) 2乘3=6(百位,进位0,写下6)(2)45乘56=25205乘6=30(个位)5乘5=25(十位,进位2,写下5,进位2加到下一位)4乘6=24(百位,进位0,写下24)4乘5=20(千位,进位2,写下2,进位2加到下一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进位乘法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掌握进位乘法的技巧,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做正确。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及应用。
2. 进位乘法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进位乘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正确掌握进位乘法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备好黑板、彩笔、习题册等教学用具。
2. 准备好相关练习题,以供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如十进制,个位,十位等。
2. 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两个数相乘的概念和方法。
第二步:讲解进位乘法1. 教师通过实例,简要讲解进位乘法的原理和概念。
2. 教师以两个基本的两位数为例,对进位乘法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
如:23 × 12。
3. 教师引导学生对进位乘法进行分类,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铺垫。
第三步:学生自主练习1. 教师提供一定的作业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进位乘法的计算题。
2. 教师要督促学生注意每个步骤的正确性,特别是进位的部分。
3.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正和评价。
第四步:小组合作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相互协作,完成几个进位乘法计算。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计算,熟悉彼此的思维模式。
第五步:反思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学生的理解,并指导学生对错误答案的改正。
教学总结:1. 教师对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检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3. 教师提醒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发现他们的用途和重要性。
拓展实践: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进位乘法的计算题,并进行自我检查和纠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进位及进位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位的处理。
2. 教学难点:进位处理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演示文稿。
2. 学生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题。
3. 教学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 讲解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及进位处理方法。
3. 演示计算过程: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4. 练习与讲解: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相互讲解,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2. 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其优点与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八、课后作业: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查,家长签字确认。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更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速度和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情境导入,如:小明有32本书,小红的书的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本书?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2.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并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列竖式?(2)如何进行进位?(3)如何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以前面一节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本节课学习的是进位乘法。
处理乘法的进位,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
因此,本节课教师应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则用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估算与算法的切磋和交流。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4.能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吉祥物特别招人喜欢,它的名字叫——海宝。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会跳舞的海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播放吉祥物动画,出示幻灯片:很多海宝图片,并且每个标价26元。
)[评析:借助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表演,把学生带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新奇,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在网上了解到像这样的玩具海宝要26元一个,老师也想买几个,大家帮我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1)买2个多少钱?买5个、10个、20个呢?(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2)买11个一共多少元?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讲讲计算过程。
复习两位数与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乘法。
)[评析:在对现实数学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序复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为探求新知做好前期孕伏。
]二、探究交流,深化明理1.估算。
(1)教师出示问题:现在老师想买21个海宝玩具,手里只有500元,请大家帮老师估一估,够不够?(2)学生尝试估算,汇报估计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进位的概念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位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的处理,特别是多位数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
2. 采用讲解法,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进位的处理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
2. 新课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强调进位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进位的处理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分析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对进位处理的理解程度。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正确做法,针对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于学生在进位处理上的困难,可以通过例题和练习进行巩固。
3. 根据小测验的结果,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重复讲解学生掌握不足的部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会出现进位?2. 让学生探索:除了我们学习的计算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3. 引入多位数乘法,让学生尝试解决进位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案第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重500克的矿泉水一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计算热身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再来一起做一道这样的题好吗?生:好!师出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12×31 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订正结果。
二、课件导入、初涉新知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非常好,老师把在兔博士网站找到的信息作为给你们的奖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课件出示网站内容: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生读信息。
师:通过兔博士网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水对人生命的重要。
生2: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画面,仔细观察,通过这个画面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不断滴水的水龙头。
生:这是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
生:我们看到这样的水龙头应该及时关紧它。
师:是啊!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你知道像这样的水龙头一天要白白损失多少千克水吗?生:不知道。
师:像这样不断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
(生:啊!!)照这样计算,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例题出示)生读例题。
师:能利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生:能师:谁来说说?生1:用每天浪费的12千克水乘2个月生2:我认为他这样算不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出示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
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2)31+30=61(天) 12×61=732(千克)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四、实践与应用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2. 书上41页第1、3题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372+360=732(千克)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
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难点: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教师准备: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二、复习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三、新知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
__你喜欢喝酸奶吗?(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师:妈妈做的真好。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每天喝一盒酸奶是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同学们春风小学的孩子们每天也喝一盒酸奶,今天我们就去帮帮春风小学解决一个有关酸奶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忙吗?生:愿意。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2. 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暴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2.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拿出一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做题。
二、新课讲解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2.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教师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实践操作1. 练习题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和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师演示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观看。
四、巩固与提高1.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再复习一遍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完成作业。
五、检查与总结教师在下一节课时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资源:黑板、粉笔、习题集。
教学评价:1. 学期末考试,将涉及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加法的考试题目。
2. 注意学生的基础能力,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3.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合作学习的好处,帮助彼此,提高学习效率。
四、巩固与提高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在分组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及课堂表现进行分组,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数学基础上相对均衡,从而更好的帮助彼此。
在小组内,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掌握了哪些重点,哪些难点呢?你们在练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哪些好的思考方法?等等。
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心得,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教案标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和方法;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的进位运算规则;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和方法;2. 进位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1.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和方法;2. 教具:带有进位运算规则的乘法口诀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3. 实物道具:小球或者其他小物体。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提问: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呢?2. 通过乘法口诀表可以看出,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需要进位的情况是什么。
Step 2 学习新知(15分钟)1.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和方法”,并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规则。
3. 引导学生观察进位的规律,通过实物道具进行模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进位运算的过程。
Step 3 练习巩固(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表自主完成练习题。
2. 师生互动,让学生上来解答练习题,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解题思路。
Step 4 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当两位数乘多位数时,是否存在进位的情况?如果存在,进位的规则是怎样的?2. 提出扩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两个两位数相乘时,哪个因数最大和最小时,积最大?为什么?Step 5 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和方法;2. 确认掌握了进位运算规则;3. 提醒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题目的练习,并提供相关的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字的规律,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释。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现象的处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进位现象的识别和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进位现象的识别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计算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现象的处理。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介绍一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技巧。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需求。
2. 新课讲解: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生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特别是进位现象。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计算,并讨论进位问题的处理方法。
4.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2.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概念和方法;3.加深学生对进位的认识和理解;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2.理解进位的概念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2.解决进位问题。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2.情景式教学3.启发式教学4.练习式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通过例子引入新课。
如:小明买了2斤5两的糖,一斤等于16两,如果小明买了3袋糖,每袋2斤5两,一共花费多少元?提醒学生先算总共有多少斤多少两的糖。
2.板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3.分组练习:每个小组拿出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下列题目的结果:28×35、48×36、56×78、93×47。
4.情景演示:老师将画出一个菜单,点菜的方式自选,要求算出所有菜的总价。
注意:数量千万不要算错了,否则贵的菜会白菜价。
5.导入进位知识:通过例子让学生感受到进位的实际例子,如小明身上的钱是25元,他买了一件30元的衣服,该怎么办?6.引入进位:老师提问“小明在超市买了1斤零3两的苹果,这些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能分到多少?”学生们要先算出总共有几斤几两的苹果,然后计算每人应分得多少斤几两的苹果。
这里有一个进位的问题,需要引出进位这个概念。
7.解决进位问题:老师示范一个例子,例如:57×68,先个位数相乘,5×8=40,取个位数0,进一位;7×8+4=60,下一位等于3;5×6+6=36,下一位等于6;最终算出结果为3876。
8.再次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自编练习题让同学们进行计算练习,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监督。
9.总结:回答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是指什么?”,“进位是什么概念?”,“进位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加深学生对进位的理解。
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设计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评价卡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
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结合讲成语故事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是伴随着解决问题而产生的;◆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由好的服装=好的布料+好的式样+好的工艺联想到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好的呈现形式+好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创造自己的吸引子,先声夺人。
孩子是听故事长大的。
本节课我由一个源于围棋的成语故事引入,巧妙地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融于其中,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
二、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三、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
本节课结束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价卡,让学生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进位的概念。
2. 能够准确运用进位规则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和练习纸。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进位的情况吗?比如,两个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
学生可以举例说明进位的概念。
2. 讲解进位规则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板书的方式,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的进位规则。
进位规则如下:当两个各位相乘的积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行进位。
进位的个数等于各位相乘的积除以10的商。
例如:23 × 45 = 1035,进位的个数为4。
3. 案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进位的具体操作步骤。
示例:34 × 67(1) 先将个位相乘:4 × 7 = 28,个位为8,十位数为4。
(2) 再将十位数相乘:3 × 7 = 21,加上进位的数4,等于25,百位数为2。
(3) 最后将两个部分相加:2000 + 150 + 240 + 28 = 2418。
4. 练习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进位规则计算。
示例:(1) 27 × 43(2) 51 × 69(3) 68 × 75(4) 92 × 345. 拓展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示例:(1) 41 × 38(2) 76 × 57(3) 89 × 23(4) 88 × 416. 总结反思通过学生的实际计算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的进位规律,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体会。
四、课堂延伸1. 进位与进退位的联系: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的运算练习。
2. 运用进位规则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进位规则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微课: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教学设计抚州黎川二小郭小华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2设计目的:如何运用“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再运用知识的迁移,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设计重点:如何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PPT灯片设计过程:一、导入: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时要立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搭建起跨越的桥梁进行有理猜算,再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有效验证,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二、通过复习19×11=209温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及方法,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19×11—————1 91 9——————2 0 9三、学习19×19,引导学生有理猜算,以下列举的是学生几种典型的猜算,并进行分析。
1 9 1 9 1 9 1 9×1 9 ×1 9 ×1 9 ×1 9 ————————————————9 1 1 7 1 1 7 1 8 11 9 1 9 1 9 1 9 ——————————————————2 8 1 1 9 03 6 1 2 7 1××√×四、再运用已有的知识有效验证猜算的正确。
算法一(口算):19×19=36119×10=190 19×9=171 190+171=361算法二(估算:)19×19 19≈20 20×20=400算法三(巧求几个几):19×19=19×20-19=380-19=361…………五、笔算过程验证:运用知识的迁移有效验证出第三种的答案是正确的,其余是错误的,这时结合口算方法进一步验证第三种的笔算过程,发现第三种笔算的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中的个位9乘19得171:9与19的个位9相乘得81,积个位写1,向十位进8,再用9与19的十位1相乘加进位的8得170;第二步用第二个因数中的十位的1乘19得190;第三步:171加190等于361。
微课: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教学设计
抚州黎川二小郭小华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2
设计目的:如何运用“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再运用知识的迁移,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设计重点:如何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PPT灯片
设计过程:
一、导入: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时要立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搭建起跨越的桥梁进行有理猜算,再运用知识的
迁移进行有效验证,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
笔算方法。
二、通过复习19×11=209温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
程及方法,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1 9
×1 1
—————
1 9
1 9
——————
2 0 9
三、学习19×19,引导学生有理猜算,以下列举的是学生几种典型
的猜算,并进行分析。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
9 1 1 7 1 1 7 1 8 1
1 9 1 9 1 9 1 9 ——————————————————
2 8 1 1 9 0
3 6 1 2 7 1
××√×
四、再运用已有的知识有效验证猜算的正确。
算法一(口算):19×19=361
19×10=190 19×9=171 190+171=361
算法二(估算:)19×19 19≈20 20×20=400
算法三(巧求几个几):19×19=19×20-19=380-19=361
…………
五、笔算过程验证:运用知识的迁移有效验证出第三种的答案是正确的,其余是错误的,这时结合口算方法进一步验证第三种的笔算过程,发现第三种笔算的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中的个位9乘19得171:9与19的个位9相乘得81,积个位写1,向十位进8,再用9与19的十位1相乘加进位的8得170;第二步用第二个因数中的十位的1乘19得190;第三步:171加190等于361。
(以上笔算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进位及对位)
六、梳理算法:
19×19 =361
1 9
×1 9
8
—————
1 7 1 …………19×9的积(注意进位)
1 9 …………19×10的积(注意对位)
—————
3 6 1 …………19×19的积(注意进位)
好词相送:
1、先……然后……再……
2、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七、知识运用:梳理归纳猜想以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八、小结:我们今天主要是通过复习旧知,通过知识的迁移从而
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归纳新知,运用新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更有效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