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测量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3
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测量方案RTK测量是利用实时差分技术进行架空电波传播的测量方法,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纵横断面测量工程中。
下面给出一个RTK测量纵横断面作业的测量方案,以介绍其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1)确定测量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纵横断面的测量范围和区域,包括交通道路、河流河道、工业园区等。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RTK测量仪、三脚架、测量杆、反射棱镜、电池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充足的电量。
2.测量网络布设(1)建立测量控制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足够的控制测量点,既要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又要考虑到布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布设基准点: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已知坐标或高程的基准点,并使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差分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
3.测量操作步骤(1)设置RTK测量仪:将测量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将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确保仪器稳定水平。
(2)安装反射棱镜:将反射棱镜安装在测量杆的顶端,并将测量杆垂直贴近地面。
(3)启动测量仪:打开测量仪的电源,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和校准等操作,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测量数据采集:操作员携带测量杆和反射棱镜,站在控制点处,并将测量杆对准目标测量点,仪器会自动采集数据并计算坐标和高程。
(5)实时数据传输:测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差分计算,实现实时纠正,提高测量精度。
(6)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纵横断面测量结果,包括路径长度、坐标、高程等信息。
4.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1)数据质量检查: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精度要求等。
(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包括坐标转换、高程调整、误差校正等。
(3)纵横断面绘制:根据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纵横断面绘图,生成纵横断面图。
(4)成果输出:输出测量结果报告,包括纵横断面图、测量数据表、数据处理流程等,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一、纵断面图的测绘1. 水准点的布设(基平测量)(1)一般在道路沿线每隔1~2km设置一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全线高程的主要控制点,中间每隔300~500m设置一临时性水准点,作为纵断面水准测量分别附合和施工时引测高程的依据。
(2)水准点应布设在便于引点,便于长期保存,且在施工范围以外的稳定建(构)筑物上。
(3)水准点的高程可用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自高一级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引测。
2. 纵断面水准测量(1)(中平测量)纵断面测量通常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逐点测量各中桩的高程,再附和到另一水准点上,进行校核。
实际测量中,可采用中间点法。
由于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转点上读数应读至毫米,中间点读数只是为了计算本点的高程,读数至厘米即可。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具体步骤见下:如图所示,水准仪置于1站,后视水准点BMl,前视转点TP1,将观测结果分别记入表中后视和前视栏内;然后观测BM1且与TP1间的各个中桩,将后视点BM1上的水准尺依次立于0+000,+050,,+120等各中桩地面上,将读数分别记入表中视栏内。
仪器搬至2站,后视转点TP1,前视转点TP2,然后观测竖立于各中桩地面点上的水准标尺。
用同法继续向前观测,直至附合到水准点BM2,完成一测段的观测工作。
(2)全站仪法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
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3. 纵断面图的绘制一般绘制在毫米方格纸上,横坐标表示道路的里程,纵坐标则表示高程。
里程比例尺有1︰5000、1︰2000和1︰1000几种,一般高程比例尺比里程比例尺大10或20倍。
纵断面图分为上下两部分。
图的上半部绘制原有地面线和道路设计线。
下半部分则填写有关测量及道路设计的数据。
道路纵断面图绘制步骤如下:(1)打格制表(2)填写数据(3)绘地面线(4)标注设计坡度线(5)计算路面设计高程(6)绘制道路设计线(7)计算管线埋深(8)在图上注记有关资料二、横断面图的测量在中线各整桩和加桩处,垂直于中线的方向,测出两侧地形变化点至道路中线的距离和高差,依此绘制的断面图,称为横断面图。
横断面测量步骤横断面测量是地质勘探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获取地质结构和地形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横断面测量的步骤。
一、确定测量范围在进行横断面测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起点和终点,并确定测量线的方向和长度。
二、布设测量线根据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地点布设测量线。
测量线的布设应尽量贴近地形的变化,以便获取尽可能多的地形信息。
在布设测量线时,可以使用测量杆、经纬仪等工具进行标定,确保测量线的准确性。
三、测量地形高程在测量线上,利用高程仪或GPS等工具,对测量点的高程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注意保持水平,避免因仪器倾斜而导致高程测量的误差。
可以选择固定间距或固定点测量的方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绘制等高线根据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可以绘制等高线图。
绘制等高线时,可以利用地图绘制软件或CAD等工具,根据不同的高程数值确定等高线的间距和密度。
绘制等高线时应注意保持等高线的连续性和平滑性,以便更好地反映地形的变化。
五、计算坡度和坡向根据绘制的等高线图,可以计算出不同地点的坡度和坡向。
坡度是地面倾斜的程度,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和距离来确定。
坡向是地面倾斜的方向,可以通过计算等高线的方向角度来确定。
坡度和坡向的计算可以帮助研究地形的特点和地质结构的分布。
六、分析地形特征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和绘制的图形,可以对地形的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观察地形的起伏和变化,分析地形的特点和规律。
可以利用地质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地质结构和地质历史进行解释和推断。
七、总结和应用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总结地形的特征和地质结构的分布。
可以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和图形应用于地质勘探、工程设计等领域。
可以提供地形和地质的参考信息,为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横断面测量是获取地形和地质信息的重要方法。
通过确定测量范围、布设测量线、测量地形高程、绘制等高线、计算坡度和坡向、分析地形特征以及总结和应用,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地形和地质数据。
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7.6 横断面测量
7.6.1横断面测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全站仪法或经纬仪视距法;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手水准皮尺法。
7.6.2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其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
7.6.3 横断面中的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至0.1m,检测限差应符合表7.6.3的规定。
横断面检测限差(m)表7.6.3
注:①L——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
②h——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
7.6.4横断面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及排水设计需要。
7.6.5 横断面测量应反映地形、地物、地质的变化,并标注相关水位、建筑物、土石分界等位置。
7.6.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和二、三、四级公路的回头弯路段,应测出连通上、下路线横断面,并标注相关关系。
7.6.7横断面应在现场点绘成图并即时核对;采用测记法室内点绘时,必须进行现场核对。
横断面测量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横断面测量方法。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想啊,横断面就好像是大地的一个切片,咱得把它准确地测量出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呀!就好比你要给一个大蛋糕切出一个完美的横截面,得小心谨慎,还得有好的工具和方法。
一般来说呢,咱常用的横断面测量方法有好几种。
比如说标杆皮尺法,这就好像是你拿着一根小棍和一把尺子去量东西,简单直接。
测量人员在选定的横断面上,先立好标杆,然后用皮尺去量出各种距离和高度,就像裁缝量体裁衣一样,得仔细着呢!还有水准仪法,这就像是给横断面测量请了个水平大师。
通过水准仪来测量出各个点的高程,就像给大地做了一次精准的身高测量。
全站仪法呢,那就更厉害了!它就像一个全能的小助手,能快速又准确地测量出各种数据。
有了它,横断面的测量就变得更加高效啦!哎呀,你说要是没有这些测量方法,那我们的道路、桥梁、建筑该怎么建呀?那不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瞎碰瞎撞啦!你再想想,要是测量不准确,那建出来的东西不就歪歪扭扭的啦?就好像你搭积木,要是基础没搭好,那整个积木塔不就摇摇晃晃的嘛!所以说呀,横断面测量方法可太重要啦!咱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就跟做饭似的,调料放多了或者放少了,那味道可就差远了。
测量的时候,每个数据都得仔细核对,不能有一点差错。
而且呀,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工程,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呢!这就像是对症下药,得找对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总之呢,横断面测量方法是我们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为我们打开成功建设的大门。
我们可得好好掌握这些方法,让我们的工程建设更加完美,更加坚固!让我们一起加油,把横断面测量这件事儿做好,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环境吧!。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方法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方法
一、总体方法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测量法、多面测量法、对角线测量法等。
1、直线测量法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采用直线测量法,即将被测道路横断面划分为若干直线段,每段采用一次测量,最终一次测量可以得到整个横断面的信息。
2、多面测量法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采用多面测量法,即将被测道路横断面划分为若干多面,每个多面采用一次测量,最终一次测量可以得到整个横断面的信息。
3、对角线测量法
RTK道路横断面测量采用对角线测量法,即将被测道路横断面划分为若干对角线,每条对角线采用一次测量,最终一次测量可以得到整个横断面的信息。
二、具体操作步骤
1、进行坐标定位
首先,使用双系RTK定位测站,确定坐标定位,确定坐标系,以及测量面的范围和方位。
2、设置测量起点
根据测量面的方位和范围,确定测量起点,设置测量起点。
3、设置测量点
根据测量面的方位和范围,设置测量点,并在测量点处安装测量器件,确保测量器件的准确性。
4、进行测量
根据设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5、绘制横断面图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横断面图,便于后续分析和设计。
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和方法一、纵横断面测量的重要性。
1.1 这纵横断面测量啊,就像是给大地做个体检似的。
你想啊,咱们要是不知道这块地的高低起伏,就像医生不知道病人身体状况一样,那后面不管是修路啊,还是搞建筑啊,那可都是盲人摸象。
1.2 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要是没做好这个测量,那后面的工程就可能像建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
这可不是吓唬人,好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前期测量没做到位。
二、纵断面测量步骤和方法。
2.1 测量前准备。
2.1.1 首先得把工具准备齐了。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枪得带好。
水准仪、全站仪这些仪器可不能少,还有标杆、棱镜这些小配件,一个都不能落下。
这仪器啊,可得提前检查检查,要是到了现场才发现有问题,那可就抓瞎了,就像要做饭了发现没带锅一样。
2.1.2 确定测量路线。
这就像是给旅行定个路线一样,得根据工程需求,沿着要测量的中心线来确定。
比如说要修条路,那就沿着路的规划中心线走。
2.2 测量过程。
2.2.1 先设置好水准仪。
这水准仪得放平稳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得稳当一样。
要是放歪了,那测出来的数据可就全错了,这就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2.2 然后在起点位置立上标杆,读取后视读数。
这个读数可得读准了,眼睛得像老鹰一样锐利。
接着沿着测量路线,在中间和终点位置依次立标杆,读取前视读数。
每一个数据就像一颗珍珠,都很珍贵,少一个都不行。
2.2.3 全站仪在纵断面测量里也有用武之地。
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全站仪可以测量距离和角度,它就像个多面手,能把那些水准仪不好测量的地方的数据给搞定。
2.3 测量后数据整理。
2.3.1 把测量得到的数据都整理好。
这就像整理自己的宝贝一样,要仔仔细细的。
根据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出高差,再根据起点高程算出各点的高程。
这个计算过程可不能出错,不然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那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横断面测量步骤和方法。
3.1 测量前准备。
3.1.1 同样的,工具得准备好。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先基平、后中平" 基平就是控制测量,中平就是碎步测量一、基平测量1.水准点的设置(1)横向位置,不易破坏且方便之处,一般离中线50~100m(2)纵向密度山区:相隔0.5km ~1km ; 平原区:相隔1km ~2km 每5km 、线路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
2.基平测量的方法50-100m水准点道路中线BM1BM2BM3山区:0.5~km 平原:1~km(1)路线 符合水准路线(2)仪器 不低于DS3精度的水准仪或全站仪(3)测量要求:水准测量 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20√L 或6√n (mm)(L 为长度(km)n 为测站数。
)三角高程测量 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用全站仪测高程和水准仪测量高差是不同的,全站仪是在要测量的两点分别架仪器和立棱镜,水准仪是在两点中间架仪器。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首先在BM1点架仪器,BM2架棱镜,精确的测量两点 之间的高差。
D ·tan α+BM1仪器高-BM2棱镜高,就 可以得到BM2的高程,把两点的高程相减就得到两 点之间的高差,再吧仪器搬到BM2,后视BM1,把两 个高差取平均值,这种方法叫做“对向观测或双向 观测”用同样的方法测BM3。
二、中平测量1.定义: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1)水准仪法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TP 点就是转点(一般情况下是先测设转点再测其它的点)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高速、一级公路±30√L 。
二级及以下公路±50√LBM1BM3BM2三角高程测量BM1TP1TP2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2)全站仪法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架仪,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测量员必备技能——详解断面测量操作方法断面测量是指对某一方向的剖面的地面起伏进行测量。
纵断面主要供设计坡度用,横断面主要用于计算挖填的土石方量。
小编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断面测量方法一、断面线上无障碍物的测量方法1.在断面基点上设站,对中置平全站仪。
设置断面左方向方向角为0°2.设站点坐标N、E的值为0,Z设置为测点高程。
开始测量时,直接按坐标测量键,即可显示断面点的距离和高程。
3.测站转点时,输入转点N点的绝对值,设置后视方向为180°,检测后视点是否有误。
无误即可开始测量二、有障碍物的测量方法1.记录下转点的N、Z、E的数据和方向角,当全站仪放置在转点时,输入N、Z、E的数值,2.后视对准断面基点,后视方向为ZA+180°或ZA—180°3.校核后视坐标无误后,即可进行断面测量。
三、当断面基点无法架设仪器在测量中,如果遇到新建堤防、新建公路、新开挖的河道等无法架设仪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断面测量1. 延长线法:采用数学的三点一线定出测站点,即在后视点上对准断面基点,在此方向截取一点架设仪器以断面基点为后视方向,测出两点的距离和测站高程,即可建出以断面基点为原点,断面方向为X轴的直角坐标系。
2. 断面方向线法:在后视点上设站,对准断面基点输入ZA=0测出两点距离S,然后指挥转点A,当显示N=S时,点A 即处在断面线上记录下A点E值为S1,然后在A点架设全站仪,以断面基点为后视方向,反算测站高程H这样就完成了直角坐标系建立。
好啦,这次关于断面测量就讲解到这里啦,如果你对断面测量还有不太清楚的,可以咨询东英时代,我们会一一为你解答。
如果你不会使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小编建议大家来东英时代培训进行实战学习。
用rtk测量河道横断面的步骤
用RTK测量河道横断面的步骤:
①准备阶段检查RTK接收器电池电量确保充足安装GNSS天线连接数据采集器开启设备等待初始化完成;
②设置基准站选择稳定位置如河岸固定物体上架设基准站接收器连接电源或电池开启后设置为静态模式;
③移动站配置手持控制器输入项目名称测量范围坐标系等参数与基准站通信链路建立成功指示灯常亮;
④步行至河道岸边选定起始点作为测量起点记录该点坐标信息作为后续测量参考基准点使用;
⑤沿着垂直于水流方向布置若干条横断线根据不同河段宽度确定断线间隔通常为十米至五十米之间;
⑤沿第一条横断线逐步向河中心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停留几秒等待RTK固定解出现记录当前位置坐标;
⑥到达河中心后继续沿同一直线返回岸边同样记录沿途各点坐标直至回到起点形成完整横断面轮廓;
⑦完成第一条横断线测量后移动至下一个预定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计划测量断面数据采集完毕;
⑧对于水下部分可选配RTK兼容声纳探测设备安装于小船上沿水面航行实时显示水深结合RTK定位绘制三维地形;
⑨整个测量过程中注意观察RTK固定解质量信号强度等参数确保数据可靠性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复查;
⑩回收设备前再次检查所有断面是否均已测量无遗漏保存数据关闭接收器拆卸天线整理好所有工具;
⑪数据处理阶段将采集到坐标导入GIS软件中生成河道横断面图计算断面面积容积等参数供分析使用。
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记录表
摘要:
1.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记录表的概述
2.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具体步骤
3.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注意事项
4.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记录表的概述
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记录表是一种用于测量地形横断面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
该方法主要利用水准仪和皮尺进行测量,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二、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具体步骤
1.准备工作:在测量前,需要对水准仪和皮尺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2.选取测点:在待测的地形上选择若干个测点,这些测点应分布在地形的关键位置,以便能够准确反映地形的变化。
3.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依次测量各个测点的高程,将高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距离测量:使用皮尺测量各个测点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横断面:根据测得的高程和距离数据,计算出地形的横断面形状,并将其记录在表格中。
三、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注意事项
1.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水准仪和皮尺的准确性,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选取测点时应注意分布的均匀性,以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形的变化。
3.在进行高程和距离测量时,应确保测量工具的稳定性,以减少测量误差。
4.在计算横断面时,应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四、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的应用实例
水准仪皮尺法测横断面记录表在地形测量、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路面横断面尺使用方法
路面横断面尺是用于测量道路横断面的工具。
它通常由两个铝制板组成,两板之间有一条膜厚为0.5mm的尺线,尺线上刻有毫米刻度。
路面横断面尺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选择适当的测量位置。
通常,应选择道路横断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进行测量,以便获得全面的数据。
然后,将路面横断面尺放置在测量位置处。
将两个铝制板平放在地面上,使尺线与路面垂直,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以防止它移动。
接下来,使用测量工具,如水平仪或测量杆,测量两个铝制板的高度差。
将两个高度值相减,得到道路横断面的高度。
最后,记录数据。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工作表或笔记本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测量完成后,应将路面横断面尺清洁干净并储存在适当的位置。
在使用路面横断面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的测量位置应具有代表性,并应在同一条路段上执行多次测量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2.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触碰或移动路面横断面尺,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其他测量工具来辅助测量,例如测量杆和水平仪。
综上所述,路面横断面尺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测量工具,可用于评估道路横断面的高度差,以便进行道路设计和维护。
在使用路面横断
面尺时,应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横断面测量说明书
一、使用简介
1.1 编码说明:采用全站仪8位编码外业采集,前2位是备注(外业带备注对照表出去);第3位为起始点标识符“1”或“0”和加点符“2”或“3”,其中起始点为“1”,其它点为“0”,遇到不好到达的或要估算的点第3位输“2”(前)或“3”(后),分别表示内业表格上、下空一行,以便于内业处理;第4-8位是桩号(+号不要,0必须输)。
例:17001550表示第1+550条横断面上的点,备注为“河滩”。
1.2 作业流程:全站仪导出数据后,首先运行断面程序,选择对应的数据格式,生成带有编码的点坐标数据文件(南方数据格式);经检查数据无误之后,即可转换成标准的断面成果表。
二、运行环境及安装
2.1 WIN98、ME、2000、XP平台上要装有WORD表格(最好有AUTOCAD2000或AUTO2002)。
2.1 把“横断面程序”文件夹安放在D盘下,并在“安装断面程序”文件夹下点击setup.exe,进入安装过程。
(可以装在任何一个目录下)
三、外业操作
1、使用仪器包括索加2110、2010,拓普康206,徕卡905、70
2、405。
其中徕卡仪器如果测不用改编码的点时,编码将存贮不到内存中,内业时可以根据上一点编码来进行下几个测点的复制和粘贴。
2、外业人数为2-3人,1人观镜,1-2人跑尺,手工只记录估算的、测不到的点号以及测站点号和转点点号备注,记录方式:上一个点号+(-)距离+(-)高差以及备注,同时对测错的点或不想要的点要做点号记录,内业时把其删除。
3、(1)当全站仪内存有已知坐标数据时,而且也需要展绘测点坐标时,按数字形化地形测量方法进行设站、定向。
设站点(X1,Y1,Z1),定向点(X2,Y2,Z2)。
(2)当无已知中桩坐标时,那么事先预输好假定的两个坐标,测站点号可以开头加一字母以区分其它测点,设站坐标都为(10000,10000,0)或(0,0,0),例如a1(0,0,0)(注:点号不要超过4位),测站点一般不输编码,只作手工记录断面桩号及备注。
可以不定向或做任意定向,定向点可以预编例如a2(0,1,0)。
转点设站时,一定要严格设站和定向。
4、测量时,不做另外反占,但是每条断面的中桩一定要测(除非不做中桩高程赋值),另外横断面的起始点编码第三位要输“1”,其它都为“0”。
如果起点实在测不到,只能把最接近于起点的点作为起点,内业时另外导出电子表格进行手工处理。
5、不统计的点编码为“”、“0”或在8位编码中前两位输90-99。
四、外业注意事项
1、对于部分不好输8位编码的仪器,如徕卡905,索加2110,南方三台仪器,只需在
每条断面的第一个点输8位,其余点都只输8位中的前3位即可。
2、对于徕卡905仪器,测断面时编码不要输“”和“00”,而是输“0”和“89”与之
对应。
3、索加仪器设站点如有必要可以输编码,但定向点不要输编码或只输为“0”或以“9”
字开头的编码。
对于拓普康仪器,测站想输都没法输。
如想要此点,只能内业时在
“过渡文件1”中加上去。
4、每条断面只能出现一个“01中心桩”,而“10反占点”一般不输,除非遇到个别断面测不到或找不到中心桩时,要用其它中心桩或已知点反占时才输“10反占点”(此点不会
显示在“断面成果表”中)。
例:横断面0+100无中心桩时,反占点编码输10000100。
5、如果高程点需要展绘,最好先做控制输入绝对坐标,可以严格定向,也可以大概定向。
当然也可以输任意坐标且不定向(只是多一步量角度和输角度的内业工作量)。
五、内业操作
仪器导出数据保存后,启动刚安装的横断面程序。
如果外业测点时中桩高程是假定的,就应该输好中桩高程文件;如果有需要求出每一个测点的坐标,那么还要输好中桩坐标文件。
两种文件的格式如下:
a、中桩高程文件:
点号(五位桩号),中桩高程。
b、中桩坐标文件:
点号(五位桩号),方位角,X,Y,Z。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文件和DA T文件(索加2010也是TXT文件)进行赋值时,是靠点号作标识符的,因此中桩高程、坐标文件的点号要与DA T文件的桩号(即后5位编码)保持一致,例00050。
注:方位角要从图上去量出,量方位角时必须要以外业测断面时的起始点为起点。
1、运行程序。
2.1、首先从菜单中找到对应的仪器类型,选择仪器通讯出来的原始文件格式,如徕卡GSI 或IDX格式,拓普康的测量数据格式(有两种分别*和**)和坐标数据格式,索加2010或2110的SDR格式。
现在以拓普康为例进行说明。
2.2、从“拓普康仪器”下拉菜单中“拓普康原始观测数据”中选择对应的原始观测数据类型,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文本框中出现了点号,编码的格式。
2.3、再从“拓普康仪器”—“拓普康原始坐标数据”打开对应的原始坐标数据,我们从文本框中可以看到加了编码之后的DA T数据,如图1所示。
这时可以根据外业记录来修改最新文本框中的DA T文件。
同时也可以手工追加需要的设站数据(中桩坐标和编码),确认无误后按保存即可。
(注:文件会自动在D盘导出一个文件“过渡文件1”,以后只要对此文件做修改即可。
)
图1 图2
2.4.1、菜单“断面格式转换”——“直接转换WORD”是指测点数据由全站仪按实地坐标设站及严密定向之后获得的,不需要加中桩高程的,按此按钮可直接转换成断面成果表,而且仪器导出的数据经过本程序转换直接就可展点。
如图2所示。
2.4.2、菜单“断面格式转换”——“高程赋值”是指选择好1中预编好的中桩高程文件,再点击“转换WORD”进行测点高程赋值。
如上图2所示。
2.4.3、菜单“断面格式转换”——“换算点坐标”和2.4.2类似打开预编好的中桩坐标文件,再点击“转换”计算碎部点坐标。
3、需检查数据外业的正确性也可打开文件d:\检查文件2(包含点号),在WORD表格中编
辑,主要是加估计点,检查的是水面高程以及中桩距离。
如果有较多问题可以修改“过渡文件1.dat”,然后重新运行程序。
4、以上讲的是生成横断面表格的过程,接下来程序的两个功能是读WORD文档来生成断
面图和土石方计算。
4.1首先打开AUTOCAD2000,再从程序上打开刚生成的横断面表格(WORD格式),然后再点击“AUTOCAD显绘”按钮即可看到如图3所示画面。
分别输入断面最低点的高程以及横断面线最长的距离(最好是10的整数倍)。
按下来确定即可生成如图4的CAD界面。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