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一、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尺寸参数长,宽,高,轴距,轮距,前悬,后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转弯直径,通道圆与外摆值。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均对我国道路车辆的极限尺寸作了规定:货车、乘用车及二轴客车的长度不大于12米,宽度不大于2.5米,高度不大于4米。
2、质量参数1)轴荷轴荷是指汽车满载时各车轴对地面的垂直载荷。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以及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均规定:二轴货车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101;客车及三轴以上(含三轴)货车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101。
2)汽车总质量汽车总质量是指装备齐全时的汽车自身质量与按规定装满客(包括驾驶员)、货时的载质量之和,也称满载质量。
即:总质量=自身质量(整备质量)+载质量3)载质量汽车载质量是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当汽车在碎石路面上行驶时,载质量应有所减少(约为好路的75%〜80%)。
越野汽车的载质量是指越野行驶或土路上行驶的载质量。
轿车的装载量是以座位数表示。
城市公共汽车的装载量等于座位数并包括站立乘客数(一般按每人不小于0.125m2面积计),其他城市客车按每人不小于0.15m2面积计。
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的装载质量等于座位数。
二、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1、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可用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度能力三个指标来评定。
(1)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时,在平直良好的路面上(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一一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性和超车加速性来评价。
(3)汽车的爬坡能力一一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的路面上以最低前进档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货车为30%,即16.50。
一、汽车的重量参数1、自重指汽车完全装备好(但不包括货物、驾驶员及乘客)的重量,它除了包括发动机、底盘和车身外,还包括燃料、润滑油、冷却水、随车工具和备用轮胎的重量。
2、载重量货车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最大额定装载重量,也称载质量。
客车和轿车的载重量一般以乘坐人数表示,其额定载客人数即车上额定的座位数。
3总重量汽车在满载时的总重量,即汽车自重与额定载重之和。
二、汽车的尺寸参数汽车的各尺寸参数如图所示:1、车长车长是汽车最外端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
车长也称汽车总长,取决于汽车的用途、道路条件、吨位或载客数。
按我国有关规定,公路车辆的极限尺寸是:货车、越野车、客车W12m。
2、车宽车辆两侧平面突出的部位(除后视镜、转向指示灯)之间的距离。
按我国现行有关规定,公路车辆极限总宽W2.5m。
3、车高车辆在没有装载的情况下,支撑平面与最高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
按我国有关规定,公路车辆的总高W4m。
4、轴距A牛:朮H IV]・昭处用K-MH-车辆同一侧面相邻两个车轮中心线间的距离。
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长度和使用,如短轴距的汽车长度较短,最小转弯半径就小,但是轴距较短的汽车,往往存在车厢长度或后悬架过长,汽车行驶时纵摆较大,制动时或上坡重心会有较大的转移,使汽车的操纵性与行驶稳定性变差。
而轴距过长又使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变大,机动性能变坏。
因此选择轴距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5、轮距同一车轴上两轮之间的中心距离。
分前轮距和后轮距。
轮距越宽,汽车的稳定性能就越好。
6、前悬前悬是指汽车前轮中心与车辆前端的水平距离。
前悬的长度应足以固定和安装发动机、散热器、转向器和前悬架等。
但前悬不宜过长,否则汽车接近角过小,上坡时容易发生触头现象,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能。
7、后悬后悬是指后轮中心与车辆后端的水平距离。
后悬不宜过长,否则汽车下坡时容易刮地,影响通过性,转弯也不灵活。
8、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底盘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1. 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进行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2. 车身结构参数车身结构参数是指影响汽车外观和空间利用效率的参数。
主要包括车身长度、宽度、高度和轴距。
•车身长度:指汽车前后保险杠之间的长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长度的增加一般意味着车内空间的增加,但也会影响转弯半径和停车便利性。
•车身宽度:指汽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宽度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宽敞的座舱空间,但在狭窄的道路上可能不太便利。
•车身高度:指汽车顶部离地面的高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高度的增加可以提供更高的座椅高度和深度,增加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轴距:指汽车前后轮轴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轴距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和稳定的行驶性能。
3. 动力系统参数动力系统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类型、排量和最大功率等。
•发动机类型: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汽油发动机具有动力输出平稳、启动快速的特点,柴油发动机则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更具优势。
•排量:指发动机在一个循环中将气缸容积排出的总体积,通常以升为单位。
排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消耗的多少,一般来说,排量越大,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好。
•最大功率: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功率,通常以千瓦或马力为单位。
最大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一般来说,最大功率越大,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好。
4. 燃料消耗参数燃料消耗参数是衡量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和百公里油耗等。
•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指汽车在标准化地面环境和道路条件下,在特定工况下消耗的燃料量,通常以升/百公里为单位。
第三章汽车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一、汽车技术参数的含义和作用汽车技术参数是指描述汽车性能和特征的数据,通常包括车身尺寸、车重、发动机参数、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参数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反映出汽车的性能和操控能力,对用户选择合适的汽车起着指导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和标线常使用这些参数来指导驾驶员行车和交通管理行为。
二、常见的汽车技术参数及其含义1.车身尺寸:包括汽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面的尺寸参数。
它们反映了汽车的外形大小,对于用户来说也关系到停车、行驶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2.车重:指车辆自身的重量,包括整车质量和空载质量两种参数。
车重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等。
3.发动机参数:包括排量、功率和扭矩三个主要参数。
排量表示发动机的输出能力,功率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扭矩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力矩。
它们对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4.传动系统:包括前驱、后驱和四驱三种不同的传动形式。
传动形式对于汽车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5.悬挂系统:指汽车悬挂的方式和类型,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
悬挂系统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6.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盘和刹车片两个主要部分。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停车距离和制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汽车性能指标的含义和评价标准汽车性能指标是指对汽车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的标准,主要包括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
1. 动力性能:指汽车在加速、行驶和爬坡等方面的表现,通常用最高速度、0-100km/h加速时间和爬坡角度等指标来评价。
2.经济性能:指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续航里程等。
通常使用油耗指标和续航里程来评价。
3.操控性能:指汽车在操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等。
通常使用转向灵活性、刹车距离和车辆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4.安全性能:指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防抱死系统和碰撞安全等。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汽车性能到底与哪些参数有关?通常用来评定汽车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控稳定性、平顺性以及通过性等。
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使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来表示。
汽车动力性主要用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评定: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平坦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数值越大,动力性就越好。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也形象的称为反映速度能力,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轿车,对加速时间更为重要。
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以及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
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的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在我国及欧洲,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而在美国,则用MPG或mi/gall表示,即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公里数。
燃油经济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行驶速度,当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增加而迅速增加。
另外,汽车的保养与调整也会影响到汽车的油耗量。
制动性汽车行驶时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以及汽车在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成为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能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的制动过程。
制动效能——汽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来评价,制动距离越短制动性能越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器的抗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行驶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连续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目前主流车型均配置ABS ESP等配置就是提高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动机构的作用时间。
操控稳定性汽车的操控稳定性是指司机在不感到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按照司机通过转向系统给定的方向行驶,而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所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性能和评价指标是决定其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汽车主要的性能和评价指标。
首先是汽车的动力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
加速性能是指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反应能力,通常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来评价。
最高车速则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时不丢力,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能力。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汽车的驾驶舒适感和操控性。
接下来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和百公里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指在实际道路行驶中,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综合油耗情况。
百公里油耗则是指每行驶100公里所需要的平均油耗量。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一款汽车的重要指标,对于车主来说,较低的油耗意味着较低的运营成本。
第三个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和操控性。
汽车悬挂系统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减震能力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
减震能力是指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减少车身震动和提供舒适悬挂效果的能力。
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则是指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能够自动或手动调整悬挂系统刚度和高度的能力。
悬挂系统和操控性是评价一款汽车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然后是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
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时,提供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能力,如安全气囊、车身结构等。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选购汽车时重要的考虑因素,关系到人身安全。
最后是汽车的智能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智能科技应用主要包括车载导航、远程控制、语音识别等功能。
这些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了汽车的驾驶便利性和舒适性,也增加了汽车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汽车的性能和评价指标包括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悬挂系统和操控性、安全性能以及智能科技应用等方面。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这些指标进行选择和权衡,以确保购买到满意的汽车。
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在选择购买一辆汽车时,消费者通常会参考各种汽车性能指标和参数,以便做出最佳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汽车性能指标和参数。
1.动力性能: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
最大功率是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功率,通常以马力(或千瓦)为单位表示。
最大扭矩是发动机输出的最大扭矩,通常以牛顿米为单位表示。
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是车辆从静止到100公里/小时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加速性能。
2.燃油经济性: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市区工况油耗和高速工况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车辆在模拟城市和高速混合行驶情况下的平均油耗。
市区工况油耗是车辆在城市路况下的油耗,高速工况油耗是车辆在高速公路等高速条件下的油耗。
3.悬挂系统:包括前后轮悬挂形式、减震器类型和悬挂系统调校。
前后轮悬挂形式通常有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独立悬挂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车辆控制性能。
减震器类型主要有液压减震器和气压减震器,不同类型的减震器在舒适性和悬挂控制方面有所差异。
悬挂系统调校是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的硬度和阻尼,以实现最佳的悬挂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4.制动系统:包括前后轮刹车盘直径、刹车盘材料和刹车系统类型。
刹车盘直径越大,刹车能力越强。
刹车盘材料通常有铁、碳陶瓷和碳纤维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制动性能和耐用性。
刹车系统类型主要包括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盘式制动在制动性能和热耐受性方面更好。
5.安全配置: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包括安全辅助系统,如自动紧急刹车、车道保持辅助和盲点监测等。
被动安全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车辆的被动安全配置决定了在发生碰撞时乘车人员的保护程度。
6.空气动力学性能:包括空气阻力系数和空气动力学技术。
空气阻力系数越小,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越小,降低了燃油消耗和提高了驾驶稳定性。
空气动力学技术包括车辆外形设计、风阻系数优化和排气系统设计等,可以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以及表现水平。
这些指标涵盖了汽车的动力性能、操控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是评估汽车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对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1.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汽车最基本的性能指标之一,主要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和燃油经济性等。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理想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时速,与发动机功率、车辆整体重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速性能指汽车从静止到一定车速的所需时间,以及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的时候能够保持较高的速度和动力输出的能力,对于山区道路的行驶非常重要。
燃油经济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单位里程的燃油消耗量,是评价汽车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操控性能操控性能主要指汽车在转向、制动和悬挂系统上的表现。
转向性能主要包括转向灵活性、稳定性和操纵感受等方面。
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能否及时停下来,以及制动灵敏度和稳定性。
悬挂系统在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纵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对汽车的悬挂系统进行良好设计和调校,能够有效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
3.舒适性能舒适性能主要包括座椅舒适性、空调、隔音效果和悬挂系统等。
座椅舒适性是指座椅的设计是否人体工程学,能否给乘坐者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感。
空调系统能够让车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个令人舒适的范围内。
隔音效果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提供一个安静的驾车环境。
悬挂系统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悬挂系统能够减少碰撞和震动对车内的传递,提供更好的驾驶舒适性。
4.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汽车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主要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主动安全是指通过汽车的设计和技术手段,能够在潜在危险出现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动稳定程序、车道偏离警示等。
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通过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装置、车身结构设计等手段来实现。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了解汽车技术性能的评价指标,对我们买车或养护车,都是非常有用的知识,针对不同的性能,进行不同的需求养护或购买,适合才是最好的。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汽车发动机清洗及注意事项,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汽车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1、动力性:它是指汽车的最高车速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及加速能力。
主要评价指标是: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鼓大爬坡度。
当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下降,加速时间或加速距离增加,牵引力降低.表明汽车动力性已经下降。
2、经济性:它一般是指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料和机油与发动机在一定转速下运行的摩托小时的比值.就整个汽车而言,如果某个机件(如轮胎)磨损快.维修费用增加,汽车运行成本提高.这也表明汽车的经济性降低。
3、可靠性:它是指汽车产品(总成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及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汽车在运行中的故障(如漏油、漏水、发热、异响等)增多,停驶维修次数增加,行车安全无保证,都说明汽车行驶的可靠性下降。
4、其他预防事故的因素加速,驾驶姿势,视野,甚至座椅的舒适度都能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
一辆车加速性能快,可以使司机很容易地逃脱潜在的事故区域。
驾驶的姿势影响到视野和舒适。
视野越好,越能提早发现事故迹象。
座椅也有一定作用,尽管很微小。
因座椅不舒服会造成疲乏,影响司机的警觉。
5、防撞性如碰撞事故发生,一辆车对其乘客的防护能力就成为关键。
美国政府的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检测,就主要是对车辆的这种能力进行检查。
6、避免事故能力尽管众多的事故原因统计或许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肯定的,一个是紧急制动,一个是紧急躲避。
车辆的紧急制动必须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将车平稳笔直停止。
不得失控歪斜,这种测试分干湿两种路面进行,并评估刹车系统的防抱死装置。
7、紧急躲避能力越安全的车越能在躲避事故中不失控,一般进行紧急躲避测试基于三项考查:第一,在双线道上快速换道,类似驾驶员操控方向盘躲避路上的障碍。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反映汽车的技术性能以及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项:1、整车参数1) 外形尺寸:长×高×宽2) 重量参数:整车自重(千克)、总质量(千克)、载质量(千克)、空载轴荷分配等。
3) 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最小离地间隙(一般为驱动桥壳最底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前悬、后悬、接近角、离去角、轴距、轮距、最小转弯半径。
4) 容量参数:载质量、座位数、货厢容积、行李厢容积、燃油箱容积等。
5) 性能参数:有最高转速、最大爬坡度、起步加速时间、各挡加速时间、百公里油耗量、制动距离等。
2、发动机参数1) 发动机型号与生产厂家。
2) 发动机形式:包括冲程数、缸数、汽缸排列方式(直列用"l"表示,v型排列用"v"表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等。
3) 冷却方式:是风冷还是水冷。
4) 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最低燃料消耗率等。
还给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时对应发动机转速。
5) 尺寸参数:包括发动机排量、压缩比、缸径×行程、外形尺寸与重量等。
6) 燃油供给方式:是化油器式还是燃油喷射方式。
7) 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3、底盘参数1) 传动系离合器:离合器的型号(是机械摩擦式还是液力变扭器等)、摩擦片数目、压紧装置类型(是膜片弹簧式还是螺旋弹簧式等)和摩擦片尺寸等。
变速器:主要有变速器的型号(是手动还是自动)、前进档位数以及各档传动比等。
主减速器:主要有主减速器齿轮型号和主减速比。
2) 转向系:主要有转向器型号和转向器速比等。
3) 制动系:主要有制动器结构型号(鼓式或者盘式)、制动蹄或制动盘直径、驻车制动器以及制动系管路等。
4) 悬挂装置:主要有悬挂的种类(独立与非独立)、弹性元件的种类以及减振器的布置等。
5) 轮辋、轮胎规格与种类等。
4、发动机布置与驱动形式发动机布置分成前置、后置和中置三种。
驱动类型有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
驱动形式是指驱动轮数目,用下式表示:全部车轮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控车轮毂数计算)。
汽车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 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20、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
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厂商提供的汽车说明书,反映了汽车的基本性能和技术含量,读懂汽车说明书对选购汽车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的汽车说明书含有下列内容:(1)发动机的基本参数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数、排气量、最高输出功率和最大转矩。
①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
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2.5升以下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②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排列的。
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转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
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
大多6到12缸发动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两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
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而V12发动机则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③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
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但其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④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
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升( L)来表示。
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⑤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hp )或千瓦(kW)来表示。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
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lOOhp/5000r/min,即代表在每分钟5000转时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为100马力。
⑥最大转矩——它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转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转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转矩反而会下降。
当然,在选择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
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
因此要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2)汽车的其他性能参数包括大小、载质量、悬架、油耗等。
①整车装备质量( 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②最大总质量( 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③最大装载质量( 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④最大轴载质量( 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它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⑤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⑥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⑦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⑧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⑨轮距(mm)——同一车桥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⑩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⑩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⑩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车辆底部刚性物体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⑩接近角(0)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⑩离去角(0)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⑩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⑩最高车速(kml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⑩最大爬坡度(% )一一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⑩平均燃料消耗量(ν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⑩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xm)——车轮数以轮载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按照这种办法,您可以继续解读其他参数,加上配置、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您就不难做出自己的决断。
如今,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家庭汽车,但在看车厂提供的技术资料或在看报刊杂志的汽车报道时,对某些汽车技术数据感到颇难理解。
这里结合“赛欧”的部分技术数据,作如下解释:发动机型式1.6升,直列四缸,多点燃油电控喷射发动机功率66千瓦/5600转/分钟发动机扭矩128牛?米/2800转/分钟最高车速170公里/小时加速性能0~100公里/小时12.7/13.3秒手动档/自动档压缩比9.4:1燃油经济性90km/h5.3/5.7手动档/自动档制动系统前盘后鼓轮胎185/60R14前悬架独立麦弗逊式悬架后悬架半独立式悬架最小转弯直径10米最小离地间隙165毫米总长4026毫米总宽1608毫米总高1420毫米轴距2443毫米前/后轮距1387/1388毫米整备质量950千克发动机按气缸的布置型式,可分为直列式、V型式和对置式。
一般来讲,六缸以下宜采用直列式布置。
因为直列式发动机有气缸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等优点。
发动机采用什么样的布置型式与它的车型定位有很大关系。
如“赛欧”属于紧凑型家用轿车,排量相对商务车较小,所以采用直列式气缸排列应是合理的。
1.6升指的是“赛欧”发动机的排量。
因为发动机的每个气缸都有它的工作容积,将每个气缸的工作容积相加得出的和,便是发动机的排量。
如“赛欧”的发动机有4个气缸,每个气缸的工作容积为0.4升,0.44=1.6升。
一般来说,从该车的气缸数以及排量大小大致就可以知道这辆车的马力是否强劲,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功率越大,车速越高;扭矩越大,该车的牵引力越大。
“赛欧”的功率是66千瓦/5600转/分钟,扭矩为128牛?米/2800转/分钟。
那就是说,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每分钟5600转时,输出最大功率为66千瓦;当发动机转速达到2800转/分钟时,输出最大扭矩为128牛?米。
为什么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不是在同一转速下呢因为发动机启动后,有一个最小稳定的工作转速,随着发动机转速不断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也都随之增加,当达到2800转/分钟时,扭矩达到最大值,但此时的发动机功率并未达到最大值,再增加发动机转速,则扭矩减小,功率则继续增加,直至最大功率。
如果你在作购车选择时,发现两辆车的最大功率非常接近,最大扭矩一样但相应的转速不一样时,该怎么看呢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两辆车的加速特性不一样。
当一辆车的最大扭矩表现在较低转速时,表明这辆车的爬坡和加速性好,很容易超车;而当它的最大扭矩出现在较高转速时,则表明这辆车的后备功率大。
后者在行驶中负荷率低,故经济性要差些,一般大型房车会采用这样的发动机。
压缩比是指气缸中的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压缩比越大,在压缩终了时的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便越高,燃烧速度也越快,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就越大,经济性就越好。
“赛欧”的压缩比为9.4:1,已超出某些档次比其稍高的轿车。
“赛欧”的轮胎技术规格为185/60R14,其中“185”表示以毫米为单位的轮胎断面宽度,即轮胎着路面宽度。
轮胎断面宽,与道路接触面大,散热性能好,对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转向操纵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60”表示扁平率的百分数,即轮胎断面的高度与宽度的百分比为60%;R表示子午线轮胎另外还有D、B,分别表示普通斜交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14”表示轮辋直径为14英寸35.56厘米。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弹性大,耐磨性好,滚动阻力小,附着性能好,承载能力大,不易刺穿。
最小离地间隙是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之一,该数据大些,对汽车通过性是有帮助的,但同时使车身重心上升,影响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但从中国的道路情况来看,高些或许更好些。
最高车速和加速性能是评价汽车的两项重要指标。
像“赛欧”这样的小车,功率就这么大,我们不能以奥迪A62.8甚至是跑车的性能去要求它,最高170公里/小时的时速对家轿来说已足矣。
12.7秒的加速性能在小型家用车中,表现也属不错。
没有人会开着“赛欧”去狂飙一番吧,只要加速性能不低于5秒大关的车,绿灯亮起,出停车线后,还是能争先一把的。
现代人买车,都想买辆经济实惠的轿车,没人希望买一个“油老虎”。
所以,燃油经济性这项指标还是非常吸引人的,不过也是历来人们争议最多的一个方面。
车厂一般在宣传资料上所给出的数据是等速行驶时的燃料消耗,这个等速行驶工况并没有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特别是在市区行驶中频繁出现的加速、减速、怠速停车等行驶工况。
欧洲经济委员会ECE规定,要测量车速为90千米/小时和120千米/小时的等速百公里的燃料消耗量和按ECE―R.15循环工况的百公里消耗量,并各取1/3相加作为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现在我们得到的只是90千米/小时等速燃油消耗量。
那么,对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呢厂方提供的数据,只能作部分参考。
如果你是个城市居民,工作地在市中心,居住地在近郊或市里,那么你应该希望你的车在较低负荷或较低车速下的油耗越低越好,至于在满负荷工作情况下的油耗,你可以作为次要考虑。
由于现在轿车都开始采用电喷装置,你可以向厂家询问是否可以更换电喷控制芯片,以满足你对燃油经济性的需要。
总长、总宽、总高这三组数据,很好理解,那么什么叫轴距呢轴距指的是前轮与后轮的轴间距离。
轴距短些,车辆本身就轻些,最小转弯直径也短。
而前轮距和后轮距分别指的是前轮之间距离和后轮之间的距离。
转距大些,对增大车厢宽度与提高车身横向稳定性有利。
此外,有的厂商还提供了整车整备质量和汽车总质量这两个数据,前者表示车上带上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及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而后者则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一般来讲,质量较重的车对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