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24.62 KB
- 文档页数:47
牛顿详细介绍牛顿(Isaac Newton)是17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贡献被公认为是革命性的。
他的研究和发现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特别是在运动力学和万有引力方面。
牛顿在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再婚,牛顿被送到外祖父母那里抚养。
他在学校表现出色,展现了对科学和数学的天赋。
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开始了他的科学之旅。
在牛顿的大学时代,他开始对光学感兴趣。
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光的行为。
1666年,他发现了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这一发现被称为色散现象,并成为后来光的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除了光学,牛顿还对力学和数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1666年,他开始思考万有引力的问题。
根据传说,当时牛顿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果园里散步时,看到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一幕启发了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朝着地面掉落,而不是向上飞去。
最终,他得出了万有引力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牛顿力学的基石。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这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在这本书中,他详细介绍了他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提供了解释行星运动和天体力学的理论。
除了物理学,牛顿还对数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发明了微积分学,建立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的微积分理论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并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牛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数学家。
他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
他的研究和教育成果影响深远,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牛顿在1727年去世,享年84岁。
他的遗产对科学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他的发现和理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顿的⽣平简介在数学领域,阿基⽶德、⽜顿和⾼斯并称为数学三杰。
其中阿基⽶德被称为数学之神,⾼斯是数学王⼦,⽽⽜顿则是经典⼒学之⽗。
⽜顿⼀⽣的成就可谓是⼀个开挂的⼈⽣。
下来我们先简单了解下⽜顿这⼀⽣。
⽜顿的照⽚中⽂名艾萨克·⽜顿出⽣地英国 林肯郡伍尔索普村 逝世地英国伦敦肯⾟顿 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外⽂名Isaac Newton 出⽣⽇期1643年1⽉4⽇ 逝世⽇期1727年3⽉31⽇信仰⾃然神论国 籍英国⾎型及星座O 型摩羯座智商290成就、荣誉万有引⼒定律、⽜顿运动定律、微积分⽣平介绍⽜顿的⽣平简介家庭状况⽗亲:⽣⽗伊萨克,养⽗巴顿母亲:汉娜·艾斯库⼉⼥:终⾝未婚朋友:没有朋友师傅:巴罗1642年12⽉25⽇诞⽣于英国林肯郡的⼀个⼩镇马乌尔斯索普的⼀个农民家庭,⽜顿家境贫寒,⽗亲是个⼩农场主,在⽜顿出⽣以前三个⽉就已经去世,那时他的⽣⾝⽗母结婚才半年多。
⽜顿3岁时母亲改嫁给⼀位牧师,是外祖母把他抚养⼤。
12岁他的继⽗⼜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边,发现⾃⼰多了三个同母异⽗的弟妹。
⽜顿的⼩学教育,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完成的。
1、⼒学成就第⼀定律任何⼀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或受到的⼒平衡时(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状态,直到有作⽤在它上⾯的外⼒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第⼆定律①⽜顿第⼆定律是⼒的瞬时作⽤规律。
⼒和加速度同时产⽣、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②F=ma 是⼀个⽮量⽅程,应⽤时应规定正⽅向,凡与正⽅向相同的⼒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般常取加速度的⽅向为正⽅向。
③根据⼒的独⽴作⽤原理,⽤⽜顿第⼆定律处理物体在⼀个平⾯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向上分别应⽤⽜顿第⼆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 ,Fy=may 列⽅程。
第三定律表达式 F=-F' (F 表⽰作⽤⼒,F'表⽰反作⽤⼒,负号表⽰反作⽤⼒F'与作⽤⼒F 的⽅向相反)万有引⼒⽜顿是万有引⼒定律的发现者,并且在开普勒⾏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的研究成果上,他⽤数学⽅法导出了万有引⼒定律。
《牛顿》读后感《天才简史》系列视频中介绍牛顿的文字稿:“艾萨克·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现代光学、天文学、高等数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经典力学的开创者。
他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哲学、经济和艺术,所学包括飞机制造、船舶设计、火箭导弹、现代建筑等众多领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科全书”式天才。
他的出现,为黑暗的欧洲带来了科学的光明,让英格兰迅速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改写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命运。
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
他的童年可以说是相当悲惨的,早产的牛顿瘦小到甚至可以装进一只大马克杯中。
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将他交由外祖母抚养。
年幼的牛顿对母亲一直都很疏远,性格也相当内向,不喜欢说话交流,反而喜欢独自一个人安静的待在角落里,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
也经常会一个人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到了中学,稍微长大一点的牛顿开始对自然现象和几何学产生了兴趣。
18岁那年,顺利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他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先进的思想,包括笛卡尔等人的现代哲学理论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时还被排斥在主流之外,敏锐的牛顿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并将它们用于自己的研究。
1665年,正值伦敦流行鼠疫,休学返乡的两年中,牛顿智慧的光芒开始迸发,旷古绝今的才华展露无遗。
1665年初,牛顿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同年11月到次年5月,牛顿潜心于正反流数法的研究,随后便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微积分学。
接着,牛顿将目光转向重力领域,偶然中见到苹果落地而深受启发,从而提出了震撼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
可以说这是牛顿学术生涯中的黄金岁月,年仅22岁的牛顿取得了别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就。
如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等,几乎全部都是在此期间孕育成型的,他一生伟大的科学蓝图也从此逐渐诞生。
牛顿介绍
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
在光学方面,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
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作了牛顿色盘。
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
关于光的本性,他主张光的微粒说。
在热学方面,确定冷却定律。
在天文方面,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并由此说明岁差现象等。
在数学方面,提出“流数法”和莱布尼茨一道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并建了二项式定理。
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他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相互间也并无联系,因而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这种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他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中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说法。
晚年致力于编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1。
牛顿的生涯简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牛顿简介一、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
12岁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5~1666年伦敦大疫。
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
牛顿于1665年6月回故乡乌尔斯索普。
1667年牛顿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被选为正院侣。
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
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
1705年受封为爵士。
牛顿晚年患有膀胱结石、风湿等多种疾病,于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终年84岁。
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特地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
二、科学成就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1.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形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 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3. 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
4.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在17世纪70年代设计的望远镜。
它一般被称为反射望远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所设计的着名的折射望远镜。
三、趣闻轶事1.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
牛顿简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
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
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
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
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
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
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
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
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
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
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
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
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
1661年6月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
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
艾萨克·牛顿——近代物理学之父艾萨克·牛顿介绍中文名:艾萨克·牛顿外文名:Isaac Newton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出生日期:1643年1月4日逝世日期:1727年3月31日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毕业院校:格兰瑟姆中学、剑桥大学信仰:自然神论主要成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代表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逝世地:英国伦敦肯辛顿研究领域: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科学等所获荣耀: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晚年任职: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和督办智商:290少年时代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尔索普(Woolsthorpe)庄园。
在牛顿出生之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的圣诞节。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刚去世。
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艾斯库(Hannah Ayscough)曾说过,牛顿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
当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师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玛杰里·艾斯库(Margery Ayscough)。
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改嫁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关于牛顿的介绍
牛顿(1727年9月24日-1799年3月26日),英国科学家。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牛顿出生时,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
牛顿小时候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孩子,有一次他和自己的表哥在一
个小花园玩,发现了一株植物和周围的植物不一样。
表哥指着这
株植物对牛顿说:“看这棵草长得多奇怪,居然能和我们种在花
园里的植物一样,而且它还长得这么旺盛。
”这一句话正好被牛
顿听到了,他的好奇心被激起了起来,他想:“这颗小草肯定有
什么秘密,我要去试一试。
”
回到家后牛顿就向妈妈说了他在花园里发现的那株奇怪的草。
妈妈听后就对牛顿说:“你真是个小调皮鬼。
不好好学习就想去
花园里种草?我可告诉你,这种草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植物呢!”
牛顿听后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他想:“我以后要好好学习,
长大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
后来牛顿去了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在这里他认真研究科学,写下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巨著。
—— 1 —1 —。
牛顿简介一、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12岁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5~1666年伦敦大疫。
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
牛顿于1665年6月回故乡乌尔斯索普.1667年牛顿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被选为正院侣。
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
1705年受封为爵士.牛顿晚年患有膀胱结石、风湿等多种疾病,于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终年84岁.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特地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二、科学成就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1.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形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2。
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3. 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
4.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在17世纪70年代设计的望远镜。
它一般被称为反射望远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所设计的著名的折射望远镜。
三、趣闻轶事1。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
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
牛顿简介一、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
12岁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5~1666年伦敦大疫。
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
牛顿于1665年6月回故乡乌尔斯索普。
1667年牛顿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被选为正院侣。
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
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
1705年受封为爵士。
牛顿晚年患有膀胱结石、风湿等多种疾病,于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终年84岁。
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特地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
二、科学成就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1.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形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 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3. 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
4.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在17世纪70年代设计的望远镜。
它一般被称为反射望远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所设计的著名的折射望远镜。
三、趣闻轶事1.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
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
牛顿的介绍
艾伦牛顿(IsaacNewton),1643年1月4日生于英国牛津郡的韦斯特伯里,1727年3月31日去世,他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他的数学成就及物理学研究,对后世科学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物体运动领域的祖师”,俨然是物理史上神一般的存在。
艾伦牛顿出生在贫穷家庭,父亲是农民,去世时他还只有三岁,丧父母后,他送到叔叔家里生活,从小喜欢读书,善于思考问题。
1661年,牛顿考入剑桥大学念书,在剑桥大学的学习期间,他研究了地质学、化学、生物学和数学,而他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最大进步,是研究几何学之类的抽象课题,以及应用方法。
在1669年,艾伦牛顿担任剑桥大学数学讲师,一直担任到1696年,并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研究,在研究期间,他提出了很多原始的研究成果,他的论文《几何原本》(1671)中,他简单清晰地说明了几何学的基本规律,这一作品令他被国际上公认为最有天赋的数学家之一。
1687年,他出版了关于力学的著作《牛顿第一定律》,并确立了“质量、重力、运动学”的牛顿第三定律,即物体经受到外力作用或能量转换时,有加速、减速、停止等状态变化,这一定律对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有深刻影响,而牛顿也成为第三定律研究的先驱,从而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牛顿还著有一本发现了光的光学著作《色谱》(Opticks),
该书中提出了许多物理原理,比如色散、高光散射和干涉等原理,使他成为光学领域的杰出学者,这本书对后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至此,牛顿的科学理论已遍及多个科学领域,他的科学理论使人们开始思考自然界是如何运作的,也使人们开始理解自然,牛顿是英国科学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理论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晚年介绍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1665年发现二项式定理,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1669年晋升为数学教授,并担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727年过世,英国人将他葬于西敏寺,下面是由店铺提供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晚年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去了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晚年介绍牛顿晚年的物质生活相当的丰厚,不但被女王封了爵位并且还是英国皇家学院的院长。
但是由于他本人性格实在是不讨喜,所以牛顿晚年的生活总的来说还是不那么称心如意的。
首先,牛顿晚年没有老婆更没有孩子,所以他很孤独,即使是坐拥那么丰厚的家产也没有人替他花。
接着,牛顿晚年也没有什么朋友,因为他太聪明了,在他的眼里只有傻逼和大傻逼这两种的差别,但是没有人愿意被那么直接当做傻逼。
最后,牛顿对于学生的态度,牛顿虽然本身是个科学家,但是他不善于授课,一个人际交往上的失败者,怎么可能当得好一个老师呢?所以他的学生也不喜欢他。
如果这样,那牛顿晚年,他最爱的物理不会抛弃他吧?事实并非如此,在牛顿晚年,他的物理研究上也遇到了瓶颈,毕竟世界那么大,有很多东西都是无法解释的。
而牛顿晚年因为无法再解释更多东西,所以他很郁闷恼怒。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转向神学,寻求一种安慰。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人老了,不自觉的就会相信神。
但是牛顿晚年竟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确是让人难以接受。
还有一种说法是,牛顿并不是在晚年才信上帝的,其实牛顿一直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在他大学期间,他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给周围的人发送免费的圣经。
在晚年,他转而研究神学是正常的。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神学介绍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到了晚年牛顿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神学上,那么牛顿为什么会在老年之后跑去钻研神学呢?牛顿神学又会有怎样的成果呢?牛顿本人是一名虔诚的_,这跟他科学家的身份是不冲突的。
他认为,如果你不相信有神,又怎么认为有科学。
牛顿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信奉_的生活里,而后来他在剑桥读大学期间又几乎每天都读圣经。
科学家介绍——艾萨克牛顿一、人物简介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
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二、人物生平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牛顿老家伍尔索普庄园尔索普庄园。
在牛顿出生之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的圣诞节。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刚去世。
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艾斯库曾说过,牛顿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
当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斯·史密斯)牧师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玛杰里·艾斯库。
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改嫁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