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15*《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 学习目标 1.我能够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 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 等词语。 2.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3.(重难点)我能够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 的精神。 导学提纲: 1.我会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 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 2.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4.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5.当天破了以后,人们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面对这些受苦的人们,女娲是 怎么做的? 6.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 段,完成以下练习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她先寻找五彩石,接着她______,然后_____ ____________,再把_____________,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 7.夸一夸女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2.我会读(小组长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三、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回忆:女娲为什么补天? 2、读后汇报(课件出示) 3、你们想看看当时的景象吗?(flash动画) 4、看到这片悲惨的景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出当时的情景? 五、学习二、三、四段 1、过渡:当天破了以后,人们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面对这些受苦的人们,女娲是怎么做的? 2、交流: (1)“女娲难过极了……水中的人们。” (2)既然天火已经熄灭了,那为什么还要补天? (3)女娲做了个什么决定? (4)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

15*女娲补天 文本分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其他三个是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本文就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塌地裂后,民不聊生,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五彩石,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象女娲补天的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从而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娲、隆、塌”等6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感受女娲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3.发挥想象,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4.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女娲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想象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感受传统,揭示课题 1.展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 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是来自哪个故事或传说吗? (学生依次说出图片中的故事的名称)

女娲补天的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 学科三年级语文研究专题重视教给方法,加强段的训练课题《女娲补天》执教者时间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理念 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艺瑰宝,让学生爱读、会讲,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我注意让“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我的基本教法就是从感受到领悟再到积累最后到运用”。我设计的基本学法是:以读为基本手段,促进理解、促进感悟,习得语感。 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 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 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过程 与 方法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习惯培养目标听听的时候眼睛注视老师或前方,做到思想集中。 说 说话或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说话完 整。 读 要求学生发音准确,特别是在识字学词环节中,重点读准“轰隆 隆”“塌下”“露出”等字音。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做到正确流 利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写写字姿势正确,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 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 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补天(教案)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字词,感受到人类遭受的苦难,理解女娲补天的艰辛,体会女娲的善良和勇敢。 3、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字词,体会女娲的远大志向及补天的辛苦。 教学难点:明白女娲补天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生词卡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话故事,大家来猜猜看是什么。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咤传奇》等 2、除了这些,老师还另外带来了一个新的神话故事,它的历史比前面这些故事更久远,它的内容更加神奇,想听吗?那么现在请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故事的题目——《女娲补天》。 3、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看来,同学们对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都非常感兴趣,都很善于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思考,会学习的孩子。让我们带着刚才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为了鼓励大家,老师准备了一些五彩石,奖励给那些表现出色的孩子,让他帮女娲共同来补天。 二、品读课文,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体会女娲的善良、勇敢和坚定

(一)女娲补天的起因 1、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走进那遥远遥远的古代,翻开语文书第103页,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第一自然段,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条: 天塌地陷、山火燃烧、洪水喷涌、猛兽残害 3、那么看到这些,你觉得怎么样呢?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一下。 配乐,师读可怕的情景。 孩子们,如果当时你也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生回答。 害怕。想想看,那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片,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再看看地,它越来越往下陷了,这样的情景就叫做----(天塌地陷) 真可怕呀,谁来读读这个词。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山林大火昼夜燃烧……残害人类。)王老师听出来他心里的恐惧感了,真是太可怕了,下面请男孩子们一起来读,向他学习。 4、巧抓末字,感受可怕。 是啊,这样可怕的情景不由得让人们觉得----(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读读这个词(末日)。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仔细看看这个末字它有什么特点? 在《说文》里面是这样解释的:木的上面加一长横就是末,它表示的是树的末梢,也就是顶端了,没有了。那么,末日就说明日子已经到了尽头了,这美好的世界即将消失了。多么可怕呀,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5、再读第一自然段 让我们连着再一起读读这个可怕的情景。

31、《女娲补天》导学案

31、《女娲补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词句。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方法: 1、借助文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通过组内讨论,品读重点语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课前自学指导 1、查资料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 2、这篇课文写的很有意思,我要认真地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借助文中拼音多读几遍。 3、我要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4、我要认真读读这篇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反馈 1、我会读准下列字音 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 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 2、我想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字有 3、我还听说过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我要给大家说一说。 4、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创造——燃烧——寻求—— 反义词:创造——危险——燃烧—— 二、合作探究 1、品读第一、二自然段,天塌下来一个大窟窿后,人们的生活怎么样了? 2、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复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 3、再次品读第四自然段,复述女娲补天的过程。 4、我知道女娲补天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会排出他的顺序:

()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 三、课堂小结: 读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女娲是一个 的人。 四、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写词语。 治()炼()盆()纯() 冶()练()盘()吨() 挣()然()路()能() 静()燃()露()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窟窿一()泉水一()巨响 一()空地一()深沟一()碎石 3、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幸福的窟窿清清的响声 黑黑的生活巨大的云霞 零星的碎块五彩的泉水 4、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因为他勤学好问, 2、如果今天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3、尽管外面北风呼啸, 4、我只轻轻用上一点劲, 5、我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 5.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重新排列下面的一段话的顺序。 ()中午,妈妈特地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 ()妈妈尝了说:“不是挺有味吗?” ()我先尝了一大口,故意说:“妈,今天的菜怎么没味儿呀?” ()妈妈只好又尝了一口,才悟出了我的用意。 ()我又说:“那您就尝一口。” ()我撒娇地说:“就是没味儿,您再尝口嘛!” ()我甜甜地笑了,妈妈笑得更开心了。

女娲补天(导学案)学案

31 女娲补天(导学案)学案 一、课时基本内容:31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二、1、教学内容分析: 1、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学会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2、教学重难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真切体会灾难的可怕场景,抓住重点语句和词语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四、学习过程 教师引导点拨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一、神话人物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生字词 1、适时纠正读音。 2、总结识字方法。 三、学习女娲补天的原因 1、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2、点拨:当时的情景怎么样? 3、指导朗读。 四、学习女娲补天的经过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 (本环节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适当点拨,引导,朗读指导。)一、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打招呼,引入课题。 二、认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等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生词。 2、识记难记难认的生字。 三、学习女娲补天的原因 1、朗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灾难的句子。 2、感受当时可怕的情景。 3、带感受读。 四、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 1、默读课文。 2、思考女娲做了哪些事情? 3、勾画你认为体现艰难的句子。

(完整word版)女娲补天 优质课教案设计

《女娲补天》 设计理念: 《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传说,课文通过女娲补天的艰辛历程刻画了一个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因此,我在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女娲的这一崇高形象,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灾难的深重以及女娲补天的艰辛来感受她的形象,让这一形象能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生心目中。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作者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像,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课前准备 课文挂图;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一、灾难入手,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想听神话故事吗? 远古时代,世上一片荒凉,只有许多森林,人们连毛带血地吞吃着打猎得来的禽兽。这时,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们生吃禽兽,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人们从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这样一来,便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住在东海里,性情很暴虐。他说:“世人真可恶,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光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气愤转为嫉妒,最后终于和火神打斗起来。

那共工离领着水族,向祝融居住的光明宫进攻,把光明宫周围常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搞得大地上一片漆黑。这一下把火神祝融惹怒了,他驾着一条火龙出来迎战,那火龙全身发光、烈焰腾空,把大地照得通明,光明宫里的神火又复燃了。 水神共工没有能扑灭神火,便恼羞成怒,调来了五湖四海的大水,漫到山上,直往祝融和他骑的火龙泼去。可是,水往低处流,大水一退,神火又燃烧起来。祝融骑着那条火龙,便烈焰腾腾直向共工扑去,长长的火舌,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工抵挡不住,退到大海里,祝融骑着火龙直冲大海;共工慌忙又逃到天边,回头看看,祝融已追上来了,便一头撞在不周山上,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倒了。那不周山原是根顶天的柱子,山一倒,天塌了个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生:女娲。 2、师: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孩子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师泛读课文。 2、我们拿起书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新词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就请你多读几遍。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一下 3、查生字新词。

人教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3年小学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案应用评比活动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xxxx中心校小学组 教案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学习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案重点难点: 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学习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案过程: 一、以问导趣——让学生乐学 1.开火车读上节课学习的新词。 2.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复习上一节课的新词导入,激活原有知识,尊重学生直接、主观的阅读感受,为本节课的文本学习打下基础。运用电子白板出示新词,方便、快捷、直观,还可以在上 面作一些批注,方便操作。】 二、以问导疑——让学生善学

1.教师过渡语:我们大家都知道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2.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发生了什么事情。(2)理解词语:熊熊大火、挣扎。 (3)当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之后人们的处境如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 (4)指导朗读,全班齐读,分组朗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语:是啊,灾难发生后,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洪水中挣扎,此时,女娲的心情怎么样的呢?学生说。 (2)教师出示句子: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有造好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学生读) (3)“难过极了”是什么意思?女娲的心情除了难过,还有什么呢?(4)学生说——“着急”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了?(立刻) (5)人类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是多么地难过,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要读出难过的感情。(全班齐读) 4.学习课文的3、4自然段 (1)过渡语:在女娲的努力下,被围困在山顶上的人们得救了,在洪水中挣扎的人们也被救出来了,可是女娲为什么还要补天呢? (2)学生读第3自然段回答: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呢! 教师出示句子: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学生齐读 (3)那么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补天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①出示思考题学生默读第3、4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15 女娲补天(教案)

15*女娲补天 1.会认“措、混”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4.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重点 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难点 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生字教学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生字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积极自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辨析形近字、辨析形声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不长,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却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因此,除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人物情感的教学外,我还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文章的情节进行具体化、生动化的阐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课文情境的感知,促进感悟的升华。 3.表达应用 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本课要求会认识的8个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女娲这一人物形象。 (3)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图片激趣,揭题质疑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出自哪个神话故事。 课件出示: 2.学生回答,教师揭示答案。(板书:女娲补天) 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读准“娲”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一边读文一边圈出生字,运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措混项熄塌杀颂绩 (1)学生自由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生字。 教师指导:“措”是平舌音,不要读错;“混乱”的“混”是多音字,注意区分读音“hùn”和 “hún”;“绩”的读音是“jì”,不要错读成“jī”。 (3)指名带读生字后,学生齐读。

人教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导学案设计(2020年-2021年)

15*女娲补天 导学案设计 课题女娲补天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措、混”等8个生字。 2.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1.搜集动画片《女娲补天》和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教师) 2.制作课件。(教师) 3.生字新词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播放动画片《女娲补天》 的片段。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观看动画片,初步谈谈看了动画片 以后的体会。 2.学生齐读课题。 可引导学生从女娲的神 力、勇敢等方面谈。 二、初读故事,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一)。 (1)轻声读一读故事,一边读 一边圈画生字新词,标出自 然段序号。 (2)遇到生字,可以和小组同 学交流识记。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生 的认读情况,大致理解词语 意思。 1.(1)大声地读出提纲要求,并按提纲 要求自学。组长检查读书情况;学生 在组内分自然段读一读课文,比一比 谁读得比较流利。 (2)小组内交流:组长利用字词卡片检 查生字认读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 (1)认读字词:惊慌失措、混乱、一项、 熄灭、塌下来、杀了、传颂、功绩。 (2)了解“黑黝黝、惊慌失措、混乱、 恐怖”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字词教学要适当简略, 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 要求,只要能读准字音,大 致理解词语意思即可。 三、抓住重点,指导阅读(用时: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二)。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 读几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 因。 (3)组内交流怎样读好下面 的语句: ①描写女娲难过的语句。 ②描写女娲补天和堵地缝的 语句。 2.汇报自学成果,引导学生 1.(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相关段 落,并在组内交流,说说故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起因:撑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天塌下 来了,世界陷入了混乱和恐怖之中。 经过: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把天补好了, 堵住了喷涌洪水的地缝。 结果: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 获得了新生。 (2)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 一说为什么喜欢。 (3)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小组交流自学提纲(二)的 内容,意见不统一的要讲讲 自己的想法,争取达成组内 共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 说女娲杀黑龙,吓跑其他野 兽的过程时,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每两个人一 组,一人扮演女娲,另一人 扮演黑龙,想象女娲是怎样 艰难地杀死黑龙,吓跑其他 野兽的。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人间、悲惨、情景、危害、愤愤不平、获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学法提示】 朗读学习法、质疑点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展示学习法。 【预习评价】 一、读一读,并给下面加点的字加上拼音。 ( ) ( ) ( ) ( ) 女娲.塌.下挣扎.冶.铁 二、给括号里正确的生字画横线。 (治冶)炼 (熄息)灭提(练炼) (燃然)烧 (睁挣)钱黑(能熊) 三、连一连,读一读。 幸福的大火嫦娥尝百草 熊熊的云霞大禹闹海 五彩的碎石哪吒奔月 零星的生活神农治水

四、课文整体梳理。 1.《女娲补天》是一篇 _________,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 _________补好天空。课文重点写__________这件事。 2.读了《女娲补天》,我觉得女娲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我是从文中和______这两件事中感受到的。 3.《女娲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 )。 A.告诉我们五彩云霞的来历 B.是个神话,是古人想象出来的 C.机智巧妙、心地善良的品质 D.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我的问题】 【我的收获】 通过这篇课文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老师评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 》教案

《女娲补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1)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2)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它和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立足语言习得,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四.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2) 1.导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

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2、读读课题: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谁补天?女娲做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过渡: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受和疑问,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女娲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神?(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反馈。 (1)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和课文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相信你们对生字词掌握得比较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认识一下刚刚结交的生字词朋友。(课件3) (出示:娲隆塌扎熄冶 (2)再读课文,交流: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课件4)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 1.过渡:面对着可怕的困难,女娲不畏艰险,毫不退缩,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想办法熄灭天火,自己动手造船救人,还要想办法补天。找一找,女娲补天中哪些文字让你的心为之一颤;读一读,品一品,这些令你感动的文字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和意味。 (学生默读全文,找找、画画、品品) 2.理解重点词句。 (1)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课件5)师:请你用好听的声音读一下这段话。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女娲补天教案

《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 设计理念: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目的。利用神话故事的特点,从学生学情入手,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演示,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紧扣文本,注重积累,运用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训练,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动的词语。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重点: 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游戏,小魔术。) 一、导入:(5’)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国流传千古的一个神话故

事,31、女娲补天 ①齐读课题。 ②问:还记得神话故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神奇】【板书:神 奇】对,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 ③问:你能从课题中感受到神奇吗? ④导:补,我们平时都说补什么啊?【补衣服,补作业,补身体。。。】 ⑤师:女娲能补天,这是我们凡人做不到的呀,这女娲啊【可真了 不起】【板书:了不起】这么神奇的事也只有神话故事里才有发生。再读课题,读出它的神奇。 ⑥问:这篇神奇的故事讲了什么?你能用先……,再……,最后……来 告诉大家吗? ⑦评价语:1,孩子你真棒!说话时有条有理,你做到了言之有序。 2,孩子,你把这么长的一个故事浓缩成了这么简短的 几句话,你这长文读短的本领真了不起。 二、细读理解(25’) 【一】故事激趣。(2’) 好好的天为什么会塌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天上有两位神仙,一个是水神共工,一个是火神祝融,火神祝融教会了人类使用火,所以人们对他十分崇拜。水神共工想;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之崇拜他,而不崇拜自己呢?他越想越生气,有一天,他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水,冲向昆仑山,淹没了山上的圣火。顿时,世界一片漆黑。祝融知道后,十分气愤,他骑上火龙找

女娲补天教案

31.女娲补天 景洪市勐龙镇小街嘎囡完小玉光叫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贤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贤的精神。三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对神话传说有一点的了解和阅读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课文的内容,而要让学生自学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女娲的辛苦与伟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想象说话的能力。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女娲是怎么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深化故事的神奇。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展示图片引入 1、教师:这是谁啊? 学生:女娲 教师:对,她就是女娲,她就是神话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2、板书:31女娲补天(1.女娲做什么?2.谁在补天?齐读课题) 师:由题目想起那些疑问?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阅读,在读书之前我们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词语.。 二、复习: (齐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女娲把()又(),补()的事。(学生填)出示答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天塌下了一块,大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所围困,女娲把人们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来冶炼,补好了天。”的事。 四、学习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问题,课文那一段写补天的原因?请大家勾画下来。 生:画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 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教师:从“塌”字可以感受到什么?(声音大,力度大,倒,下陷)在“塌”之前出现了什么声音? 教师:“轰隆隆”是表示什么词语

(完整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3 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熊熊大火等词语。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复述故事,启发学生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翻阅部分神话故事,对神话有初步的了解。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 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一、预习探究 1、在夏夜美丽的星空下,在冬日温暖的炉火旁,我们经常缠着爷爷 奶奶给我们讲述古老的神话,那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常常引起我们许多美好 的遐想,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 生《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

2、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印象最深的神话人物。 师生交流《西游记》孙悟空神通广大;《夸父追日》一个失败的英雄; 《盘古开天》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后羿射日》勇敢又力大无穷的后 羿……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 事《女娲补天》,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4、通过预习、搜集资料,你对女娲了解多少? 生女娲是了不起的女神;女娲创造了人类;女娲还造了一种乐器叫笙 簧。 5、读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对女娲会有更深的了解。 打开书吧!请按照老师的提示来读课文。 点击课件,出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一下。 二、合作交流 1、课文里的生词,你们都认识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语欢歌笑语 塌下挣扎熄灭轰隆隆熊熊大火冶炼金光四射 ①指名读②领读③带体会读。 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2、词语读得这么投入,相信你们的课文读得更棒!谁来读课文?指 名读看看谁读得准确流利,而且声音洪亮。

《女娲补天》导学案1

《女娲补天》导学案 【单元学习目标】 一、了解神话、传说的基本特点。 二、读懂故事,了解人类早期的抗争斗争。 三、学习故事承载的先人的奋斗精神和美好品德,培养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精神。 【基础知识学习】 一、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传说。它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它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我国古籍《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 【单元学习安排】 33.《中国古代神话四则》二课时。 34.《中国民间传说两则》二课时。 35.《希腊神话故事两则》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 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杜甫《解闷》: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2,陶渊明,晋朝大诗人。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 ①鲧禹治水 ②女娲补天 ③精卫填海 ④夸父追日 预习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通过诵读,欣赏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魅力,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学习故事主人公热爱生活,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奋斗精神和美好品德。 【文学知识】 1,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传说。课文选择的四则古代神话故事,体现了早期人类在与大自然抗争中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如毫不气馁、积极奋发的进取精神,与自然抗争的执著精神等。 2,《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神话集。 【正音正字】 鲧埋爁(火监)焱颛鸷攫娲鳌鸠柘喙談(讠交)溺 【积累词语】 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朗读课文】 【翻译课文】 《鲧禹治水》 原文: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洪水,不待帝命。

女娲补天小学语文教案

女娲补天小学语文教案 1.认识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女娲补天的目的是从苦难中解救人类,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使学生们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看到自己的儿女遭到巨大的苦难,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经过好她勇敢顽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把天补好的志向,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渴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理想,反映了人类在与严酷环境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 教学这篇课文时可由学生准备,讲述有关女娲的故事。 这篇课文许多同学都知道对于生字的教学是个重点,可以采用分段独立识字、读书,说一说每段大意。分段学习生字。学生之间互相查读书和识字的情况。

对于课后题的教学,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对照第二段读书,读好“她心痛极了,发誓要……”后一问对照第三、四段读书。女娲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说明方法,应想想女娲所承担的使命多么艰巨,体会她遭受的磨难。同时复习这两段的字词。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读一读。 喷()而出日月()辰腰酸背()自告奋() 环()四周若有()思昼夜燃()筋疲力() 二、根据课文内容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决心修补残破的天空。 ()她又用大龟的脚把天撑起来,天再也不塌了。 ()遥远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处是烈火洪水,人类面临灭亡的灾难。()女娲熔炼五色石子,填补好了天上的缺口。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

一、激趣导入,引入情景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题)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自由读文,标出小节。⑵画出不认识的字,利用的方法,读准字音。 2.检查识字情况。利用字卡或电脑出示本课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女娲补天教案

《女娲补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二、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 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 灯》……师:今天,我们再来 读一个神话故事。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2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3)(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课件出示4)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课件出示5)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 (1)读准“隆、扎”的读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1课女娲补天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 等词语并能运用。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 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勾画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生答) 师: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一个我国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师板书:女娲)。(老师一写,学生情不自禁地就要读,然后单独请同学试试。师带读。) 师: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神,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要是“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两个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女娲补天的故事!(师同步板书),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看到课题,大家想提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回答:女娲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女娲补天的结果是怎样?然后师板书)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师:昨天大家回去都好好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够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那么,课文中写女娲为什么补天是哪个自然段呢? (生答,师板书)写怎样补天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呢?(生答,师板书)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