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天使与小魔鬼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7
幼儿园天使与恶魔教案教案名称:天使与恶魔年级:幼儿园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了解天使与恶魔的特点和形象,感受它们表达的精神内涵。
2.在美术创作中,运用基本美术元素和技法,营造出天使与恶魔的氛围及形象。
3.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天使与恶魔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
难点:通过美术元素的运用,表现出天使与恶魔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教学内容及活动一、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学生回忆孩子们在看过的动画、故事中发现的天使和恶魔形象,并引导学生们表达他们的喜好及相应的理由。
二、学习知识:1.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天使和恶魔的形象特点,并通过图片等多种形式给大家呈现。
2.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运用基本美术元素和技法,如颜色、线条、形状、比例等,打好美术创作的基础。
三、师生互动:1.在天使和恶魔的形象介绍之后,老师与学生一块分析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色彩。
2.通过引导、会话、提问等多种交流形式,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于天使与恶魔形象的看法和创意。
四、课堂互动:1.由学生们自由创意或根据参考模板完成天使或恶魔形象的绘制,,营造愉快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2.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彼此交流,相互提供意见和建议,互相协助,营造合作氛围,同时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展示和点评1.完成作品后,老师和学生一块将它们放在墙上展出,并介绍学生们的创作和创意。
2.教师指出学生作品中优点和问题,引导他们改进创作,同时赞扬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六、作业布置老师向学生布置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天使与恶魔”的主题。
教学评价:1.利用问答、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创意,并准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2.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及创造力。
教学资源:1.根据班级人数,准备足量的纸张和颜料,并为学生布置作品存放的空间,方便学生观察及欣赏伙伴的创作。
2.准备多媒体资料、图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源,方便讲解课程时使用。
小天使作者:安德烈耶夫来源:《牡丹》2016年第04期一有时,萨什卡真想不再去做那些被称之为生活的事情了:不愿早晨用飘着一层薄冰的凉水洗脸,不愿上学,不愿在学校去挨众人的责骂,也不愿让母亲罚他下跪,一跪一个晚上,跪得腰酸浑身痛。
但是,因为他才十三岁,不知道人们在不想活下去时都采用什么办法,便只好继续上学,在家下跪。
而且他觉得,生活永远也结束不了。
再过上一年、两年、三年,他还是得上学,在家下跪。
又因为萨什卡生性倔强,胆子也大,他从不逆来顺受,而是对生活进行报复。
为此,他揍同学,撕课本,对管理人员出言不逊,成天不是欺骗老师,就是跟母亲撒谎,只是对父亲一个人说真话。
打架时谁要是把他的鼻子打破了,他就故意把伤口弄得更大些,一滴眼泪也不流地扯着嗓子干嚎,让谁听了都感到不舒服,皱起眉头,捂住耳朵。
干嚎够了,他立马住口,伸着舌头在草稿本上画起漫画来,画他自己怎样嚎号,画捂住耳朵的学监,还画那个吓得发抖的得胜者。
整个草稿本画满了漫画,其中重复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幅:一个又矮又胖的女人正用擀面杖揍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下面是歪歪扭扭的大黑字:“快求饶吧,小崽子。
”答话是:“打死我也不求饶。
”在圣诞节前,萨什卡被学校开除了,母亲刚要打他,他就把母亲的手指咬了一口。
这一来他可就自由了,早晨连脸都顾不上洗,成天跟孩子们跑来跑去,还揍他们。
萨什卡怕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挨饿,因为母亲根本不给他饭吃了,只有父亲悄悄给他留点面包和土豆。
在这种情况下,萨什卡觉得还可以生活下去。
圣诞节前一天是个星期五,萨什卡跟孩子们玩了一天,直到他们都各自回家,直到冰凉、生锈的小门在最后一个伙伴身后也吱呀一声关上了。
天已经黑了,僻静的胡同一端通向田野,飘来灰蒙蒙的雪雾;在胡同出口处的街道边一幢低矮的黑屋子里,亮起了一动不动的暗红色灯光。
寒气更加重了,走过街灯下的光圈时,萨什卡看见了空中徐徐飞舞的冷冰冰的小雪花。
他不得不回家了。
“小崽子,都半夜了,在哪儿过的?”母亲冲他喊着挥起了拳头,却没有打下去。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天使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天使的故事,培养情感态度;2.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3.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小天使的故事读本;3.相关游戏和活动道具;4.画纸、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在上课前,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大型模型森林,并摆上一些小动物模型。
当学生们进入教室时,老师指着模型森林,与学生们聊天,引导学生们探究当中的细节,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2. 观看小天使的故事教师播放小天使的故事视频,让学生观看。
3.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大山当中的生灵,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培养情感态度。
4. 学习环保知识教师以小天使的故事为蓝本,向学生解释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教育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小天使和小动物,在模型森林中,扮演小天使,引导小动物保护森林。
6. 绘画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画纸、彩笔等绘画作品,让学生自主创作关于环保的插画。
7. 思维启发老师引领学生共同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并组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引导,可以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胜过传统方法。
在讲述小天使的故事中,我特别强调了环保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角色扮演环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游戏和活动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关于保护环境的信息,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教育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趣的教具。
提高教师多样化、多方面的教学技能,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小天使的故事大班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故事《小天使》的内容和主题。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故事《小天使》的图书或电子版。
2.图片、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通过观察图片和简单的提问来导入话题。
-展示一张描绘“天使”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都知道天使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天使是一种有翅膀的神秘生物,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用善良的心灵保护人们。
”2.引入故事《小天使》:“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小天使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小天使。
”Step 2:阅读故事(15分钟)1.要求学生围坐在一起,老师手持故事书逐篇给学生讲解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故事内容的讨论,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Step 3:组织活动(25分钟)1.分成小组,每组5-6名学生。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电子翻书。
3.每组讨论并概括出故事的主题,设计一张标语海报来表达故事的核心思想。
4.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词并使用绘画纸和彩色铅笔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图画。
5.老师巡视每个小组,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Step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1.每组挂上他们的海报和图画。
2.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成果,讲解他们的主题和图画,并解释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
Step 5:总结和讨论(15分钟)1.和学生一起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如:“小天使在故事中是怎么帮助别人的呢?”、“你认为小天使的行为对别人有什么影响呢?”、“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小天使的人呢?”等。
Step 6:延伸活动(可选)(15分钟)1.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创作自己的“小天使”故事或短剧。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天使形象,并给天使取一个特别的名字。
3.学生可以利用家庭成员、朋友或自己的经历,创作一个让人感动或改变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