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1珠海市医疗机构校验需提供的材料清单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表14,在市卫生监督所大厅或所在区卫生局领取或网上下载);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核定表》(验原件交复印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原件;三、各年度工作总结。
包括:(1)机构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业务开展情况及按核定的经营性质执业的运营情况;(2)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的上报及处理情况;校验期内发生的医疗民事赔偿(补偿)情况(包括医疗事故)以及违法违规执业及其处理情况;(3)诊疗科目、床位(牙椅)等执业登记项目以及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科室和大型医用设备变更情况;(4)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开展情况;(5)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接受卫生、工商、消防、环保等行政处罚及整改情况;(6)校验期内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7)党建工会组织情况。
四、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及各科室人员名单一览表、资格证、执业证(验原件交复印件);五、医疗机构污水、污物的处理方案及准许证明(医院提供环保部门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和医疗废物处理协议,其他机构提供医疗废物处理协议,验原件交复印件);六、消防部门批准的医疗用房消防安全合格证明(验原件交复印件);七、校验期内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结果及整改情况(到市卫生监督所医监科办理);八、校验期内卫生统计数据上报情况;(到市卫生信息中心办理)九、属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意见(市局发证地址不在香洲区的机构,各年度工作总结需到各区卫生局加意见);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机构提供该证校验记录或校验受理回执;十一、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附件2珠海市医疗机构校验流程图附件3珠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表(试行)单位(公章):监督员:陪同人:检查日期:扣分:注:1、本表总分值为100分。
2、*为关建项目,如果有一项不符合全扣分。
3、本表为我市试行使用,待省卫生厅统一制定表格后,本表格自动作废。
附件4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申请单位(章)法定代表人(章)(主要负责人)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申请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填表说明1.此表为医疗机构向登记机关申请医疗机构校验时专用。
村卫生所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所需资料
1、卫生院法人身份证复印件(法人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内部所有执业人员毕业证、资格证、执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2、证明信:格式为:(1)兹证明***同志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必需的条件:(2)承担**村防疫、妇幼工作:(3)该村所用房是否为新建村所,若是,人员是否在新建村所内执业,若不是,写明原因。
(4)写清房屋的结构、产权、面积及区域划分情况。
(加盖村上及卫生院公章并由卫生院院长签字);
3、村所平面布局图(至少“三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平面图门留开,标明长宽);
4、药品种类清单(按大类分如,中西医分开,每类写出具体数量*种,再列举该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药品名称。
中药还应分为中成药和饮片再分类);
5、诊疗设施设备清单;
6、管理制度(村卫生所医师工作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等);
7、执业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村所二人以上人员的);
8、更换村所负责人的需提交人员更换协议书(须有乡镇分管领导、卫生院院长及村委会签字盖章确认,原负责人和新任负责人签字盖指纹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书;
9、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基本信息及筛查信息采集表1 筛查中心基本情况附表1.1 筛查中心基本情况登记表单位(医疗机构)名称:法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邮编:筛查中心名称:筛查中心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传真:邮件地址:实验室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传真:邮件地址:附表1.2 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项目登记表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1.3 筛查中心负责人登记表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1.4 筛查中心实验室负责人登记表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1.5 筛查中心工作人员一览表1. 筛查中心工作人员:人; 专职:人; 兼职:人; 外聘:人2. 职称主任医师:人主任技师:人副主任医师:人副主任技师:人主治医师:人主管技师:人医师:人技师:人技士:人其他:人3. 学历博士:人;硕士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其他学历:人其中检验专业毕业:人医疗专业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毕业:人其他非医疗卫生专业毕业:人附表1.6 仪器设备登记表填表人姓名: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1.7 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情况表填表说明:只需填写最近1年内参加的室间质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
附表1.8 实验室间比对情况表填表说明:只需填写最近1年内进行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
附表1.9 程序性文件登记表附表1.10 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登记表附表1.11 管理制度登记表附表1.12 记录登记表附件1.1 筛查中心组织机构图附件1.2 筛查中心实验室平面图2产科单位信息汇总数量:3 筛查信息报表(按季度)辖区内住院分娩活产儿数:接受筛查婴儿数:采集血片合格率筛查阳性数及阳性率筛查阳性召回数及率确诊患者数及率治疗数及率注:按统计年度计算,上年度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0日4、血片采集时间出生3-7天:(%),7-20天:(%),超过20天:(%)5、血片到达实验室时间最短小时,最长天,平均天。
6、血片检测时间(从收到血片到检测之间的时间)3天之内(%),3-7天(%),大于7天(%)7、检测阳性结果电话通知时间(检测完成至电话通知之间的时间)24小时之内(%),超出24小时(%)8、召回时间通知后7天内(%)超出7天(%)。
版本号:2016版医疗机构、血站、单采血浆站执业许可办理指南事项名称:医疗机构、血站、单采血浆站执业许可权力编码:JS020000WS—XK—0003—005事项性质: 行XX许可□非行XX许可审批□相关联行XX服务适用的申请主体:应由市委发证的XX类医疗机构、血站、单采血浆站.受理地点:观山路199号市XX务XX XXH区委窗口受理时间:上午9:00~11:30 下午1:00~5:00夏令时上午9:00~11:30 下午2:00~5:00咨询电话:0510-法定办理时限:45工作日XX办理时限:22工作日法定实施主体名称:**市委实际实施主体名称:**市委责任处室:XX策法规与行XX许可服务处XX是否收费:不收费本办理指南所援引的主要依据:(详细条款内容请详阅附录A)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四条。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事项审批的条件:申报本XX部门审XX批前需XX 要到其他部门XX办理的XX审批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2:拟登记影像科(含放射诊断专业)的提供放射许可证.事项审XX批的必XX要条件应1: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应2: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应3:有适合的名称、XX和场所;应4: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应5: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应6:能够XX承担民事责任.不应1: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XX不应2: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XX不应3:XX不到位;XX不应4:医疗机构用房不能满足诊疗服务功能;XX不应5:通讯、供电、上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XX不应6: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XX不应7: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不合格;XX不应8:省、**、直辖市卫生行XX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邯郸市卫生监督协管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考核人员:考核时间:考核得分:注:考核结果得分多少分为四个类别:A优秀(90-100分)、B合格(80-89)分、C基本合格(60-79分)、D不合格(60分以下)卫生监督协管室工作流程图↓指导培训,定期督查↓↙↘↓附件1协管服务过程需填写的表格一、所辖区域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所辖区域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注:①类别:食品(餐饮、加工、流通)、职业、放射、公共场合(宾馆、理发店等)、饮用水、学校、医疗机构(采供血)。
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登记报告表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机构名称:注:①信息类别: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病危害、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采供血)。
②信息内容:注明发现问题(隐患)的地点、内容等有关情况简朴描述。
三、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机构名称年度注:对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采供血)开展巡查,填写本表。
备注栏填写发现问题后的处置方式(如报告卫生监督机构或帮助整改等内容。
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宣传教育、征询、指导)登记表表1.可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登记表职业病危害公司摸底调查登记表一、基本情况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注册类型________________公司规模____________行业分类_____________公司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场合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重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总产值:________万元存在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职工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职业病人数:_____________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_________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人数:______二、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立情况1、是否设立或指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是否2、有无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数: 有(专职人;兼职人) 无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已申报(回执编号________)未申报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情况1、《职业病防治法》实行后,有无建设项目: 有(新建、扩建、改建、技改、技引)无2、建设项目有无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审查批准: 有(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或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或备案) 无五、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1、协议告知有无;2、上岗前培训有无;3,警示标记: 有无六、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情况1、有无配置职业病防护设备有无2、有无配置应急救援设备有无3、有无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有无七、职业健康监护情况1、有无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有(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无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应检_____人,实检____人;检出职业禁忌证_____人。
序号名称经营性质地址等级级别No.001北京同仁堂惠州药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州市南坛东横街一号桃园阁1号未定级No.002曹传沛口腔诊所营利性惠州市花园水中路三巷1号未定级No.003曹丹石口腔门诊部营利性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湖西路8号东华苑二期康雅苑A、B栋商住楼1层08号未定级No.004曹可先诊所营利性惠城区江北菊花二路水北新村小区第七铺未定级No.005陈登科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联和36区-1号瑜进嘉园首层6商铺未定级No.006陈华南个体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江北望江村过沥路122号未定级No.007陈惠玲个体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下角东路祝屋三巷5号未定级No.008陈奖文个体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城区科肚花园水中路龟岭街21号未定级No.009陈立新个体口腔诊所营利性惠城区水口镇龙湖C20号小区一栋2号未定级No.010陈梅芳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州市麦地马庄路26-7号未定级No.011陈美玲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龙湖十路二街17号一楼未定级No.012陈少堤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下角市场老工商所宿舍2栋102房未定级No.013陈伟业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州大道(小金口段)583号未定级No.014陈卫国个体中医骨伤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江北16号小区老爹岭21号未定级No.015陈新祥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州市南坛东横街5-2号未定级No.016陈育青个体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城区河南岸新岸路59号未定级No.017陈子灵中医骨伤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北路63号未定级No.018成运泉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江北望江上寮村红棉路150号一楼未定级No.019戴金霞口腔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金宝山庄15号楼26号商场未定级No.020戴耀辉口腔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环城东路35号未定级No.021邓广金个体中医诊所营利性惠城区惠沙堤6号凯旋阁负1楼未定级No.022邓俊中口腔诊所营利性惠州市惠城区三环北路28号海伦堡花园第4-6栋1层38号未定级惠州市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登记注册医疗登记牙椅数预约诊疗电话或网址二级以上医院基本信息公开链接网登记机关02101808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2268233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6277712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802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693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809542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795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502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752-5868886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8312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8923E+12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203936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422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803832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742813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5011075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138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 1.3438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3 1.5361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 1.3803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2225363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1.8924E+10惠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00000册医疗机构基本信息一览表登记床位数0000000000000000。
丹徒区人民医院项目尽职调查报告丹徒区概况: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环绕镇江市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
总面积748.8平方公里,人口36.8万人,建制镇14个。
现丹徒正在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丹徒新区。
至2005年新区人口将达到5万人。
需求特征:●常住人口(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医院所处地位属于郊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以长年固定居民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平均;收入结构以中下层居多;职业特征:主要以工人、个体户和打工者居多。
●医疗保健费用支付来源结构:本院是医保单位,医保客户大约占45%,产科不受医保限制。
自费医疗的多是农民。
医保总量控制470万。
●本区域企事业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及其结构、常见职业病、每年新招聘人员数量:没有明显职业病人群,其他具体情况不详。
●本区域同类医院前十位疾病发病率顺位、单病种收入顺位:.医院概览●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房屋权属证明、医疗设备权属证明和其他重要资产权属证明。
●医院近三年向卫生局上报的年报:●医院门诊均次费用大约?元,住院均次费用为240余元。
●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医院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约50%,平均出院日9.8天左右。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图和岗位结构图●医院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现有正式职工384人,在职职工304人,退休80人。
●管理人员数量:结构及核心管理人员简历:●医技人员数量261 人,职称:高职人员17人(在职),中级人员约118人。
医护比约?、医师护士检验人员比?●医师结构、医师专业结构较为平均,医师职称结构,以中初级职称居多。
●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管理人员酬薪金额、酬薪结构、业绩考核指标:●医技人员薪酬金额、酬薪结构、业绩考核指标:业务科室设置●业务科室设置一览表:设有31个专业科室,有4个社区门诊点。
●各业务科室连续三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次一览表:整体日门诊400余人次,年床位使用率约50%,平均住院日9.8天,年手术例次1400余次。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要内容与法规索引一览表(2021)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要内容目录依法执业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自查主要内容一、 机构执业管理 (一) 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二、 人员执业管理 (二) 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三、 药品器械管理(三) 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四、 临床用血管理五、 医疗技术管理 (四)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临床研究六、 医疗质量管理 (五) 医疗质量管理七、 传染病与消毒 (六) 传染病防治(七) 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含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八、 母婴保健服务精子库)九、 放射诊疗管理(八) 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十、 职业卫生服务十一、精神卫生服务 (九) 精神卫生服务十二、中医中药服务 (十) 中医药服务十三、医疗文书管理 (十一)医疗文书管理十四、医疗纠纷管理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十五、其他管理项目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要内容与法规索引一览表一、机构执业管理(一)机构资质 1.执业许可《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专项许可《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3.登记备案《卫生部关于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实行执业登记管理的通知》《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4.证件管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设置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问题的批复》5.许可公示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6.人员公示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二)执业行为1.执业范围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名称标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人员使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护士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护士条例》《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4.知情告知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5.医学文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6.急救转诊《医疗质量管理办法》7.外出会诊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8.外出义诊 《卫生部关于下发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9.外出体检 《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10.收益分配《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二、人员执业管理(一)医师管理 1.执业资格《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2.执业行为《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3.助理医师 《执业医师法》4.境外人员《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二)护士管理1.执业资格 《护士条例》2.执业行为 《护士条例》 (三)药剂人员 1.执业资格 《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 2.执业行为《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四)医技人员 1.执业资格《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2.执业行为《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的批复》《卫生部关于内科执业医师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单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生部关于外科执业医师出具B超诊断报告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生部关于心内科医师从事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关问题的批复》三、药品器械管理(一)药品管理 1.一般管理《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2.麻精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3.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毒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5.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6.自制制剂《药品管理法》(二)医疗器械 1.采购查验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器材贮存《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3.人员培训《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4.使用管理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5.大型设备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5.大型设备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四、临床用血管理(一)管理组织1.管理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职能科室《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人员资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4.制度建设《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二)用血来源1.用血计划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血液来源《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3.临时采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三)血液储运1.血液运输《血液运输要求》2.入库验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3.血液储存《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血液储存要求》4.血液发放《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5.库管资料《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四)临床输血 1.知情告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2.用血申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3.输前检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输血核对《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5.血液输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6.不良反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7.输血文书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五)自体输血 1.制度建设《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输血告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3.输血记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五、医疗技术管理(一)技术准入1.禁止技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2.限制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3.自管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二)技术应用 1.机构条件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人员条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3.组织管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目录管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5.手术分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普通外科等10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疾病介入等4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6.论证评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7.信息管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三)人员培训1.院内培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基地培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四)器官移植1.机构资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2.人员资质《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与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3.人员行为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4.机构行为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五)医疗美容 1.机构资质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人员资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执业行为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六)基因检测1.机构资质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2.人员资质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3.执业行为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七)临床研究 1.机构资质 《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2.人员资质 《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3.执业行为 《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八)医学研究 1.执业行为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六、医疗质量管理(一)管理组织 1.管理组织《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二)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三)报告制度1.质量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2.药品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3.器械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四)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五)满意监测1.患者满意《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医院满意度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员工满意《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医院满意度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七、传染病与消毒(一)预防接种1.机构资质《疫苗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人员资质《疫苗管理法》《执业医师法》3.执业行为 《疫苗管理法》(二)疫情报告1.组织制度《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三)疫情控制1.预诊分捡《传染病防治法》2.机构设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3.分诊设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4.卫生防护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就诊规定〉的通知》5.诊疗活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的通知》6.隔离控制 《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7.污染处理《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疫源地消毒总则》《疫源地消毒剂卫生标准》(四)消毒隔离1.人员培训 《消毒管理办法》2.消毒产品 《消毒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毒产品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3.消毒灭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4.效果监测《消毒管理办法》5.重点管理 《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标准》 《血透室管理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五)医疗废物 1.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3.人员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4.职业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5.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6.收集转运《医疗废物管理条例》7.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8.集中交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9.登记资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0.污水消毒《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1.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六)生物安全1.备案证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审批文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安全管理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4.实验档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5.采样记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6.设备设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7.个人防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8.培训考核《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9.样本管理《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10.样本保存《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1.样本消毒《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2.环境消毒 《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3.运输管理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14.样本销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15.应急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八、母婴保健服务(一)母婴保健 1.机构资质 《母婴保健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2.人员资质《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3.执业行为 《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二)疾病筛查 1.机构资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的通知》2.人员资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的通知》3.执业行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的通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三)辅助生殖 1.机构资质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人员资质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3.执业行为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四)精子采集1.机构资质《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2.人员资质《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3.执业行为 《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五)计划生育 1.机构资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人员资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3.执业行为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九、放射诊疗管理(一)建设项目 1.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做好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竣工验收《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做好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二)放射许可 1.执业许可《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许可检验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3.许可变更《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三)工作人员 1.人员配备《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2.人员资格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3.健康检查《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4.个人剂量 《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5.人员培训《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6.职业保障 《职业病防治法》 (四)设备设施1.诊疗设备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防护设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五)放射防护 1.质量保证《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放射防护《职业病防治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六)警示标志1.辐射标志《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 2.警告标志《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七)应急处置 1.应急预案 《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事件处理《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十、职业卫生服务(一)健康检查 1.机构资质《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人员配置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3.设施设备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4.质量控制《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5.执业行为《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二)疾病诊断 1.机构资质 《职业病防治法》2.人员资质《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3.设施设备《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4.质量控制《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5.执业行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十一、精神卫生服务(一)科室设置 1.设置条件 《精神卫生法》(二)执业活动1.执业行为 《精神卫生法》2.强制保护 《精神卫生法》3.特殊保障 《精神卫生法》4.探视权利《精神卫生法》5.病历管理 《精神卫生法》6.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法》7.心理治疗 《精神卫生法》十二、中医中药服务(一)设置标准 1.综合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二)机构执业 1.科目登记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三)服务人员 1.中医医师《中医药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中医专长《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四)药房管理 1.规章制度《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五)中药处方 1.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2.成药处方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六)中药饮片1.组织管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人员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3.采购要求《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保证用药安全的通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4.验收要求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5.保管要求《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6.调剂配置《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保证用药安全的通知》(七)中药煎药 1.设备要求《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2.煎药方法《医疗机构中药照药室管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3.煎药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附件1江苏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机构基本条件一、机构要求(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的检查项目应与其获准的并具有预防保健科和皮肤科相符;(二)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三)有固定的与开展健康检查相适应的工作场所;(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质控体系.二、人员要求(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质量控制负责人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应当具有不少于10名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有3名以上执业医师,执业医师执业地点应在本机构。
1、主检医师应是执业医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预防性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主检医师的执业地点应在本机构.2、至少各有1名内、皮肤科、影像执业医师.3、至少有1名以上执业护士。
4、具有2年以上临床检验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不少于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5、至少具有1名专(兼)职网络直报员.三、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一)具有所申请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见附录1)。
(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当满足工作的需要,且运行良好。
(三)仪器设备应当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
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当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仪器设备应当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四)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及化学试剂的配制标识与使用记录应当符合要求。
(五)实验室应当布局合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放置合理,便于操作。
实验室应当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
(六)凡是检测方法或检测仪器有要求的,应当按要求对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并记录.(七)应当为检测样品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