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零售商业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45.07 KB
- 文档页数:12
简述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在中国,说到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就不得不说一下招商银行——多年以来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
一般银行零售客户存款比例约为30%,招行达到了接近40%。
零售贷款比例也接近40%,且收益率高于企业贷款业务。
而零售业务做得好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吸引到比银行同业成本低的资金,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能找到成本低的资金就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小,保证存款规模的稳定增长。
那现在让咱们来看看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
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1.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简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各类业务。
1.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特点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具有单笔规模小、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群体庞大、易于发展中间业务;,费用成本要比批发银行的高,属于资本节约型业务等诸多特点。
1.3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内容(1)负债业务来看,主要有:个人支票帐户——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信用卡存款,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2)从资产业务看,主要有:消费者信贷(包括汽车贷款,住房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信用卡融资或透支等。
(3)从中间业务看,较多,主要有:个人汇兑结算、个人信托、个人租赁、个人保管箱、个人票据托收、代理支付、个人咨询及理财业务、个人外汇买卖及外币兑换业务等。
2.发展零售业务的必要性2.1零售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零售银行业务渐渐成为国内各家银行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实际上,在国际金融行业,零售银行业务收入是构成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
非利差收入在西方商业银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银行业非利差收入占比近年来平均为43.7%,纽约银行更是高达72%。
西方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零售管理第一篇零售入门第一章零售管理概论1.1零售基本概念1.1.1 零售定义1.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
零售业是指以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为主的行业2.兰姆定义零售是将商品或劳务销售给个人或机构,以供其作最终消费用的全部活动总称3.科特勒指出零售包含所有直接销售产品或服务给予最终消费者,以供其作为个人与非商业用途的一切活动4.姚钟华“零售是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最终(最后)用户的一系列商业活动。
”5.姚林“零售是整个流通过程的最终环节,它直接联系最终消费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活动的最终目的所在。
”6.①对零售的主体并没有限定(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②零售的内容涵盖了货物(有形)和服务③零售的对象必须是(指向)最终消费者ⅰ制造商→制造商自营零售→消费者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ⅲ制造商→批发商兼营零售→消费者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企业:购买→生产过程(原材料、生产设备)→销售→货币资金收回零售企业:购买→销售(商品或货物)差价1.1.2 零售商业1.零售商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2.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看,零售商业主要具备了两方面功能,其一是服务消费者,其二是服务于生产者和批发商3.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分类、组合、备货功能(2)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功能(3)信息传递功能(4)减少消费者的成本负担功能(5)服务功能(6)娱乐休闲功能零售商是指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中间商,是介于生产商、批发商和消费者之间,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经济组织1.1.3 零售行业分类传统的营销体系: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垂直营销体系:生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统一成一体(中央集权控制)1.零售行业划分标准(1)所有权:独立商店(是最容易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商业形式优点:选点、业态、制订经营战略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减少租金、设施、人工、商品的投入,不受股东、工会等制约:缺点:规模小,不能与供应商议价,在采购和存储方面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经营技术难提高,如收款、订货、储存,在广告方面无能为力)、连锁商店(通常实行一定程度集中采购和决策,商品数量多,实力巨大优点:购买量大,具讨价还价能力,订货、存货、会计等共用降低总成本,制订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方面有能力:缺点:连锁业态一旦投入,灵活性受限制,连锁店投资成本高{配送中心},地理位置上分散,管理上困难)、特许商店(经销权可降低成本,仓库、广告、决策共享)、出租部门或专柜、纵式营销商店(最省成本,管理最困难)、消费合作社、政府的零售据点、垂直营销体系(2)店面有无:有店面、无店面有店面:边际商店、超市、传统市场、专卖店、大型杂货店、百货公司(小区型如三商、全方位如远东、SOGO)、大型折扣商店、低价连锁商店、工厂直营店、跳蚤市场、夜市、花市等无店面:自动售货机、直销(以人员及电访为主)、直接营销(非人员媒介)、网络零售(3)经营内容:服务类、产品类2.零售业态是零售店铺的营业形态,是零售业的经营者在店铺这一零售业经营的具体场所实行的各种经营战略的总和零售业态是指为满足某一特定目标顾客需求,对全部零售营销组合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店铺营业形态3.目前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有:(1)百货店(2)专业商店(3)专卖店(4)超级市场(5)大型超市(6)便利店(7)折扣商店(8)仓储式商店(9)购物中心(10)家居改建中心(11)单一价商店(12)剩余品商店(13)杂货店(14)邮寄(目录)商店(15)访问(直接)销售(16)自动售货机(17)网上商店(加下划线的,是中外区别)4.新标准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将零售业态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家具建材店、购物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中零售业态(有下划线的,再加工厂直销中心,在中国较为少见)业态有别于业种和业制。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的内涵)(一)引言概述:新零售是指将线上线下融合、以数据驱动的全新零售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升级,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本文将从新零售的内涵出发,分析新零售的特点、影响和意义。
正文:1. 新零售的特点- 数据驱动:新零售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现精准营销、精准推荐,提高销售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 融合线上线下:新零售打破传统线上线下之间的边界,通过无缝链接实现线上线下购物体验的无缝衔接。
- 个性化定制:新零售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增强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 互联网技术应用:新零售利用互联网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供应链、支付系统、仓储物流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和高效化。
- 线上线下协同:新零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协同合作,实现库存共享、订单合并等优化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新零售的影响- 消费升级:新零售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品质化商品的需求,推动了消费升级和品牌升级。
- 商业模式创新:新零售打破传统零售模式,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对传统企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供应链优化:新零售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
- 人员转型:新零售对零售行业的人员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员工具备数字化和创新能力。
- 品牌价值提升:新零售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社交元素,加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3. 新零售的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新零售的出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零售业的升级,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提升消费者体验:新零售通过创新科技和商业模式,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便捷性的需求。
- 推动行业变革:新零售的出现促使传统零售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发展和竞争加剧。
- 增强企业竞争力:新零售通过数据驱动和个性化服务,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分析一、零售行业概述1、零售行业定义及范畴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
如零售商将汽车轮胎出售给顾客,顾客将之安装于自己的车上,这种交易活动便是零售。
若购买者是车商,而车商将之装配于汽车上,再将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则不属于零售。
(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
零售活动常常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多数情形下,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也买到某些服务。
(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无论商品以何种方式出售或在何地出售,都不会改变零售的实质。
(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
如公司购买办公用品,以供员工办公使用;某学校订购鲜花,以供其会议室或宴会使用。
所以,零售活动提供者在寻求顾客时,不可忽视团体对象。
在中国,社会集团购买的零售额平均达10%左右。
此外,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还有两种: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
他们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
零售贸易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
2、零售业态分类及特点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大类。
就商人主体而言,它是商人针对某一目标市场所选择的体现商人意向和决策的商店。
第一章深圳市商业概述一、深圳市商业概况1、零售商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深圳市拥有商业网点约8万个,零售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60余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49家,居广东省之首;深圳市零售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也不断加强,2000年深圳市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企业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4家。
万佳、沃尔玛更是一举超过老牌零售企业广百,雄居广东省零售额的第一、二位。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国十强过往五年期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急剧攀升,商业经济开展十分迅猛。
2000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全国第8位。
因为深圳的人口数无法和拥有上千万的上海、广州相比,否那么人均排名会更靠前。
3.建成区域商贸中心深圳商业“十五〞目标:通过5年建设,进一步强化商业在全市经济开展中的支柱地位,并在区域经济开展中发扬枢纽作用,初步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都市相习惯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4、深圳市商业市场供求关系量表1)深圳市近五年商业用房开发和销售情况〔单位:万M2〕截止2000年底全市商业用房竣工总量已累计达454.12万平方米,销售总量仅累计178.47万平方米,占竣工总量的%,空置情况较为严峻,讲明深圳市商业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极不平衡,后市销售压力较大。
2)深圳市特区内2000年新开工面积分区构成图〔资料源自统计局〕3)深圳市特区内2000年竣工面积分区构成图〔资料源自统计局〕以上图表讲明:商业用房不管是从新开工面积依然从竣工面积来瞧,福田区都居首位,依次为南山区和罗湖区,深圳市商业开发的重心已随着都市开发的重心开始西移,并逐步确立了福田区的中心地位,东部与西部商业的开展趋向均衡。
二、深圳市商业类型分析目前,深圳市的商业类型要紧有以下几种:1、 综合性百货商场。
盐田区1.614.05%罗湖区5.0436.04%福田区12.8640.56%如友谊城百货、国际商场、天安、国贸商场、岁宝百货、免税商场、深房百货、世贸商场、兴华商场、大江南商场、罗湖商业城等,其特点是经营规模较大、经营品种较为齐全,客流量通常低于大型超市,但毛利率相对较高,多采纳专柜经营的方式。
摘要零售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近年来有长足的发展,总体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零售业内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国外著名 零售商看好中国商业领域的潜力,纷纷进入,加大投资,抢占中国市场。
本文将 对我国中小城市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作出分析, 并对销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解决的途径。
本文探讨了我国零售业的现状 ,认为国内零售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 ,国外零售巨头大量登陆 ,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 ,连锁经营初见成效, 但也有很多的不足,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也 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国内零售企业只有深化改革 ,从思路、体制和机 制等方面加以积极的调整和不断完善 ,增强其竞争力 ,才能适应世界零售业的 发展趋势。
关键词:零售业 趋势 现状AbstractRetail industry i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great progress, overall show steady growth, in the retail industry, the industry is spent centrally rise ceaselessly, large retail enterprises develop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famous foreign retailers optimistic about China's commercial potential of the area, have entered, increase investment, to seize the Chinese market. This paper o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cit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and the sales industry development exists the question proposes the way to sol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China's retail industry, as the domestic retail market scale is continually expanding, foreign retail giants large landing,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etail trade, chain operation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bu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to our country retail trade also caused certain the effect of. So I think the domestic retail enterprises to deepen reform only, from the ideas, system and mechanisms to actively adjust and perfect ceaselessly, 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retail. Key word:Retail Trend Present situation引言 (1)一、零售业的概述 (2)(1)零售业的定义 (2)(2)零售形式 (2)二、中小城市零售业的发展优势 (3)(一)中小城市零售市场的竞争比较缓和 (3)(二)中小城市有低成本发展零 (4)(三)中小城市的零售企业一般拥有较多的忠诚顾客 (4)(四)中小城市零售业发展有较大上升空间 (4)(五)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影响 (4)三、中小城市零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一)零售市场高度分散,业态很不齐全且发展不均衡,网点分布很不合理 (5)(二)网络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应用还很贫乏 (5)(三)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人才极度缺乏 (5)(四)连锁经营未能发挥出连锁经营的优势 (5)四、中小城市零售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6)(一)发挥“地头蛇”的优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7)(二)本土大型零售商迅速介入,创造中小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的环境 (8)(三)运用资本力量左右零售市场,并购重组大势所趋 (8)(四)调整零售业态布局,增加特色服务 (8)(五)大力发展物流业,探索中小城市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 (9)参考文献 (9)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内地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为期3年保 护期宣告结束。
新零售门店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新零售概述 (2)1.2 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 (3)第二章: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4)2.1 门店网络布局 (4)2.2 数据中心建设 (4)2.3 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 (4)第三章:门店智能化改造 (5)3.1 智能货架系统 (5)3.2 无人收银技术 (5)3.3 智能监控系统 (6)第四章:商品数字化管理 (6)4.1 商品信息数字化 (6)4.2 库存管理优化 (7)4.3 动态定价策略 (7)第五章:顾客行为分析 (7)5.1 顾客画像构建 (7)5.2 购物行为分析 (8)5.3 个性化推荐算法 (8)第六章:营销数字化 (9)6.1 精准营销策略 (9)6.1.1 用户画像构建 (9)6.1.2 内容矩阵打造 (9)6.1.3 技术与大数据应用 (9)6.2 促销活动管理 (9)6.2.1 促销活动策划 (9)6.2.2 促销活动执行 (9)6.2.3 促销活动评估 (9)6.3 社交媒体营销 (10)6.3.1 平台选择与定位 (10)6.3.2 内容创作与传播 (10)6.3.3 KOL与UGC合作 (10)第七章:供应链数字化 (10)7.1 供应商协同管理 (10)7.2 物流配送优化 (10)7.3 库存预测与调拨 (11)第八章:门店服务优化 (11)8.1 服务质量监测 (11)8.2 顾客反馈分析 (12)8.3 员工绩效管理 (12)第九章:门店安全管理 (12)9.1 数据安全防护 (12)9.1.1 数据安全概述 (13)9.1.2 数据加密与备份 (13)9.1.3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13)9.2 网络安全防护 (13)9.2.1 网络安全概述 (13)9.2.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3)9.2.3 网络访问控制 (13)9.3 门店安全防范 (13)9.3.1 门店物理安全 (13)9.3.2 门店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13)9.3.3 应急预案与演练 (14)第十章: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4)10.1 员工培训与选拔 (14)10.2 团队协作与沟通 (14)10.3 创新能力培养 (14)第十一章:数字化运营监测与评估 (15)11.1 数据分析与报告 (15)11.1.1 数据收集 (15)11.1.2 数据整理 (15)11.1.3 数据分析 (15)11.1.4 报告撰写 (15)11.2 运营指标体系 (15)11.2.1 指标选取 (15)11.2.2 指标权重分配 (15)11.2.3 指标监测与分析 (16)11.3 运营改进策略 (16)11.3.1 优化业务流程 (16)11.3.2 提升技术水平 (16)11.3.3 加强人员培训 (16)11.3.4 建立激励机制 (16)第十二章: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6)12.1 新零售发展趋势 (16)12.2 数字化运营挑战 (17)12.3 应对策略与建议 (17)第一章:概述1.1 新零售概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新零售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零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新零售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新零售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新零售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模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本报告将对全球新零售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新零售概述新零售是一种将线上销售和线下实体店体验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
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实现更高效、精准的销售和营销。
新零售的出现,使得传统零售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三、新零售的发展环境1、技术进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零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获得更便捷、个性化、高效的购物服务。
3、市场竞争:传统零售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零售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
四、新零售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新零售能够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同时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挑战:新零售需要面对技术投入、数据安全等问题,同时需要解决线上和线下销售的协调问题。
五、新零售的未来趋势1、融合发展:未来,新零售将更加深入地融合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
2、技术创新: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新零售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3、个性化服务: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未来新零售将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六、结论新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零售业的格局。
在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推动下,新零售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要趋势。
然而,新零售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投入、数据安全等。
未来,新零售行业将朝着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和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
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如何抓住新零售的发展机遇,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将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新零售市场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新零售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有店铺零售业态名词解释
有店铺零售业态(Store-based Retailing)是指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这种业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便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商品,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管理和维护商品。
有店铺零售业态有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1. 食杂店: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饮料等商品。
2. 便利店:提供便利性服务,如24小时营业、提供快餐等。
3. 折扣店:以低价销售商品,如仓储式超市等。
4. 超市: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品,包括生鲜食品、日用品等。
5. 大型超市:规模较大的超市,通常提供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
6. 仓储会员店:提供仓储式销售模式的会员制商店。
7. 百货店:提供各类商品的零售商店。
8. 专业店:专门销售某一类商品的零售商店,如电器、家具等。
9. 专卖店:专门销售某一品牌或某一类型商品的零售商店。
10. 家具建材商店:专门销售家具、建材等商品的零售商店。
11. 购物中心:多种零售店铺和服务设施集中的商业建筑或区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和娱乐设施。
12. 工厂直销中心:直接由生产厂家开设的零售商店,通常以折扣价格销售
商品。
以上是有店铺零售业态的一些常见类型,不同类型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
新零售模式运营策略及案例分析指南第一章:新零售概述 (2)1.1 新零售的定义与特点 (3)1.2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3)1.3 新零售市场发展趋势 (3)第二章:新零售模式分类 (4)2.1 O2O模式 (4)2.2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4)2.3 社区团购模式 (4)2.4 无人零售模式 (5)第三章:新零售运营策略 (5)3.1 用户需求分析与精准营销 (5)3.2 供应链管理优化 (5)3.3 数据驱动决策 (6)3.4 跨界合作与生态构建 (6)第四章:新零售平台搭建 (6)4.1 电商平台建设 (6)4.2 移动端布局 (7)4.3 社交媒体营销 (7)4.4 线下门店智能化 (7)第五章:新零售物流配送 (8)5.1 智能物流体系 (8)5.2 最后一公里配送优化 (8)5.3 城市配送网络构建 (8)5.4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8)第六章:新零售支付与金融 (9)6.1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9)6.1.1 移动支付技术概述 (9)6.1.2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优势 (9)6.1.3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应用 (9)6.2 跨境支付与外汇管理 (9)6.2.1 跨境支付概述 (9)6.2.2 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9)6.2.3 外汇管理政策 (9)6.3 金融科技创新 (10)6.3.1 金融科技概述 (10)6.3.2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10)6.4 消费金融业务拓展 (10)6.4.1 消费金融概述 (10)6.4.2 消费金融业务拓展策略 (10)第七章:新零售消费者体验 (10)7.1 线上线下无缝购物体验 (10)7.2 个性化推荐与定制服务 (11)7.3 社区互动与粉丝经济 (11)7.4 智能客服与售后服务 (11)第八章:新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 (12)8.1 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12)8.2 商品销售数据分析 (12)8.3 库存管理与预测 (13)8.4 数据驱动决策案例解析 (13)第九章:新零售营销策略 (14)9.1 内容营销与品牌传播 (14)9.2 社交媒体营销与KOL合作 (14)9.3 优惠活动与促销策略 (14)9.4 跨界营销与联合推广 (15)第十章:新零售人才与团队建设 (15)10.1 新零售人才培养与选拔 (15)10.1.1 人才培养策略 (15)10.1.2 人才选拔标准 (15)10.2 团队激励与绩效管理 (16)10.2.1 团队激励策略 (16)10.2.2 绩效管理方法 (16)10.3 企业文化塑造与传承 (16)10.3.1 企业文化塑造 (16)10.3.2 企业文化传承 (16)10.4 员工培训与发展 (17)10.4.1 培训内容 (17)10.4.2 发展通道 (17)第十一章:新零售政策法规与合规 (17)11.1 新零售相关法律法规 (17)11.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7)11.3 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18)11.4 企业社会责任与合规经营 (18)第十二章:新零售案例分析 (19)12.1 巴巴新零售案例分析 (19)12.2 京东新零售案例分析 (19)12.3 苏宁易购新零售案例分析 (19)12.4 跨境电商新零售案例分析 (20)第一章:新零售概述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零售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零售(retailing):将商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供个人和家庭使用,从而增加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批发(wholesale):提供给商业用户或其它业务用户,供其转卖、加工的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批发与零售的区别:零售商:将商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使用的一种商业企业.但零售不一定只有“零售商”。
零售业的核心要素:竞争对手、顾客和环境零售的目标与组织因素:零售战略、组织构成和选址零售战略(retail strategy):是指导零售商的一种整体计划或行动规划.其目的是帮助企业集中资源达成其目标。
组成要素包括:形势分析、识别顾客、整体战略、具体行动等。
零售活动组合要素(日常活动retail mix):采购活动(商品管理):所采购的各种产品组合(如何采购)、商品定价、广告和促销;商店活动(商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店设计和商品展示、顾客服务、销售技巧等.消费品的流通(分销)途径:分销渠道是指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转移和所有权转移中涉及的所有企业和人员。
零售是分销渠道(channel of distribution)的最后阶段。
零售商的功能:①分拣过程(sorting process):零售商集聚来自不同渠道的商品和服务,大批量购买后再小批量出售给消费者.②与顾客及制造商(批发商)沟通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对供应商也可做适时调整。
③与顾客达成交易,提供信贷、包装、送货等相关服务。
④承担风险:静态与动态。
零售业的特征:1、平均每笔交易额小,但交易频繁;2、零售交易品种丰富,富有特色;3、交易受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较大,消费者一般为无计划购买或冲动购买;4、零售顾客大多仍在店内交易,零售商应注意网点的选择.无店铺销售发展也很快。
零售业态的革命:第一次→百货店;第二次→超市;第三次→连锁;第四次→电子购物.零售业态划分:按店铺零售战略组合划分的零售机构:(一)以经营食品为主的零售商便利店:指运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技术和设施,以“方便性"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的商业零售店。
商贸零售行业管理操作指引一、行业概况(一)行业定义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二)行业特点南阳市商贸零售业从经营形态上看,目前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种:百货店、大型综合性超市、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仓储式商场。
其中,专业店、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零售新业态,目前正实现从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从综合百货向主题百货、从单体经营向连锁经营的转变,呈现出多业态并存的局面。
超市零售企业目前仍是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
主要特点:一是大型商贸企业购进商品的资金流、货物流难以实行有效监控。
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进货品种复杂,现金交易量大,销售不开或迟开发票现象居多。
二是商贸企业“返利销售”现象普遍。
即生产企业以商业企业的销售价格或高于商业企业销售价格的价格,将货物销售给商业企业,并以此价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商业企业以进货价格或低于进货价格的价格进行销售,生产企业则以返还利润等方式弥补商业企业的进销差价损失。
(三)行业税收管理存在问题1、滞后或不做销售收入问题:主要表现为销售收入实现后,不做或迟做销售,采取挂往来账或不记入销售收入账户等方法调节应纳税额。
2、进销体外循环问题:小型商贸企业对不需要发票单位不开发票,不记销售账户,同时也不记购进,实行两头不入帐,逃避纳税义务。
3、存在现金交易量大和大额坐支现金现象:实际管理中很难从其资金流量、银行对账单中找到突破口,普遍存在以个人名义在银行开设储蓄存款账户用于收付货款,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其结算账户和结算金额。
4、财务备案制度未得到落实:根据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目前,大部分商贸企业有关存货核算软件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未报送。
5、发行储值卡、代金券,收入的款项未按规定核算收入:发行储值卡、代金券收取的款项计入往来账户,不按照规定入账或延迟结转收入。
第一章零售概述1、基本概念:零售零售商零售业态 p52、多项选择(1)零售业态商店与零售业种商店的区别是(ABDE )A.经营核心不同B.经营目的不同C.经营商品不同D.经营重点不同E.产生时代不同(2)下面哪些属于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 ABCDE )A. 选址B. 规模C. 服务功能D. 经营方式E.店堂设施(3) 专业店和专卖店经营特点的相同同之处在于( ABD )A. 选址B. 营业面积C. 商品结构D.销售方式E.商品品牌(4) 连锁商店相对于传统商店的革命性表现在( ABCDE )A. 标准化管理B. 简单化作业C. 集中化进货D. 经营方式的革命E. 专业化分工(5) 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经营特点的不同之处在于(ABCE )A. 选址B. 营业面积C. 商品结构D.销售方式E.相应的服务设施3、判断题(1)零售业态是按目标顾客选定的经营形式。
( Y )(2)零售业种是按所经营商品类型划分的零售商店(Y )(3)零售业业种按照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有店铺业态和无店铺业态两大类型。
( N )4、问答题(1)解释下面三种零售业态演化理论:零售轮转规律、适者生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2)谈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3)谈谈百货商店的经营特点(4)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点第二章连锁概念基本概念:连锁经营直营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1、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形式是(A )A.直营连锁B.自由连锁C.特许连锁D加盟连锁.(2)分店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连锁经营形式是( C )A.自由连锁B.特许加盟C.直营连锁(3)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的员工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的方法是( D )A.协议书B.经济合同C.3S原则D.操作手册(4)现代的零售业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从怎样卖商品的角度来划分零售店,被称为(B )A.业种店B.业态店C.零售店D.批发店(4) 世界上第一家直营连锁店是( A )A.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 B.大西洋茶叶公司 C.胜家缝纫机公司 D. 沃尔玛连锁店(5) 世界上第一家特许连锁店是( B )A.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 B. 胜家缝纫机公司 C. 日本“不二家”西点糕饼店 C. IGA2、多项选择题(1)连锁经营管理严格执行的3S原则是( ABC )A.标准化B.专业化C.简单化D.规范化E.科学化(2)特许经营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是( BCE )A.法定证明人B.特许人C.被特许人D.行业协会E.特许合同(3)特许连锁适用的行业为(ABCE )A.制造业B.服务业C.餐饮业D.公共事业部门E.便利店(4)直营连锁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BCDE )A.分级管理B.同一资本C.统一核算D.集中进货E.经营管理权集中统一(5)属于特许连锁的主要特征的是( AD)A. 经营权高度集中B. 统一核算C.同一资本D. 所有权分散E.自主经营(6)自由连锁的优点是(ACE )A. 成员店自主权大B. 组织稳定C. 总部系统投资少,布点快D. 联结纽带紧密E. 统一进货、统一促销(7)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三种形式的共同点是( ACD)A. 组织结构B. 产生的动机C. 功能结构D. 标准化运作E. 利益分配关系3、判断题(1)自由连锁的核心是各门店拥有独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核算权( N )(2)特许经营的特点之一是产权一体化( N )(3)连锁经营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店名、店貌、服务的标准化( Y )(4)连锁经营的专业化表现在总部与门店的专业分工、各个环节、岗位、人员的专业分工。
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第一章新零售商业模式概述 (2)1.1 新零售的定义与特点 (2)1.1.1 新零售的定义 (2)1.1.2 新零售的特点 (2)1.2 新零售的发展背景 (3)1.2.1 技术进步的推动 (3)1.2.2 消费需求的变革 (3)1.2.3 政策环境的支持 (3)1.3 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 (3)1.3.1 技术要素 (3)1.3.2 供应链要素 (3)1.3.3 体验要素 (3)1.3.4 营销要素 (3)1.3.5 生态圈要素 (3)第二章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3)2.1 案例一:巴巴盒马鲜生 (3)2.1.1 盒马鲜生的商业模式 (3)2.1.2 盒马鲜生的创新点 (4)2.1.3 盒马鲜生的市场表现 (4)第三章智能供应链管理 (4)3.1 案例二:京东物流 (4)3.1.1 京东物流的供应链体系 (4)3.1.2 京东物流的创新实践 (5)3.1.3 京东物流的效益分析 (5)第四章无人零售技术 (6)4.1 案例三:亚马逊Go (6)4.1.1 亚马逊Go的无人零售技术 (6)4.1.2 亚马逊Go的市场布局 (6)4.1.3 亚马逊Go的挑战与机遇 (6)第五章社区团购模式 (7)5.1 案例四:美团优选 (7)5.1.1 美团优选的社区团购模式 (7)5.1.2 美团优选的创新举措 (7)5.1.3 美团优选的市场前景 (7)第六章跨界融合 (7)6.1 案例五:苏宁易购 (7)6.1.1 苏宁易购的跨界融合战略 (7)6.1.2 苏宁易购的商业模式创新 (7)6.1.3 苏宁易购的市场竞争力 (8)第七章个性化营销 (8)7.1 案例六:网易考拉 (8)7.1.1 网易考拉的个性化营销策略 (8)7.1.2 网易考拉的产品创新 (9)7.1.3 网易考拉的市场表现 (9)第八章新零售支付解决方案 (9)8.1 案例七:支付 (9)8.1.1 支付的支付解决方案 (10)8.1.2 支付的创新实践 (10)8.1.3 支付的市场份额 (10)第九章新零售与大数据分析 (10)9.1 案例八:天猫 (10)9.1.1 天猫的大数据分析应用 (10)9.1.2 天猫的个性化推荐策略 (11)9.1.3 天猫的大数据分析价值 (11)第十章新零售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11)10.1 新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 (11)10.2 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12)10.3 新零售商业模式的风险与挑战 (12)第一章新零售商业模式概述1.1 新零售的定义与特点1.1.1 新零售的定义新零售,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传统零售业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优化、消费体验升级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零售商业概述1.零售商业的定义与特点零售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是指对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
零售商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以下特点: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2.零售商业的主要功能零售商业处于商品流通的最终阶段,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流通组织,从而决定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分类、组合、备货功能。
零售商可代替个人消费者从制造商或批发商那里购进商品,并将这些商品按照个人消费者最适合的购买批量进行分类、组合和包装,以便于个人消费者购买。
(2)服务功能。
零售商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还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多种服务。
(3)减少消费者的成本负担功能。
(4)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6)金融功能;(7)娱乐休闲功能。
3.按业种分类法,零售商业的分类我国政府统计对零售商业的业种分类,可分为八大类:(1)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2)日用百货零售业;(3)纺织品、服装和鞋帽零售业;(4)日用杂品零售业;(5)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6)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7)图书报刊零售业;(8)其他零售业(包括家具零售业、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零售业、计算机及软件、办公设备零售业等)。
4.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有:(1)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2)专业商店(Category Store);(3)专卖店(Specialty Store);(4)超级市场(Super Market);(5)大型超市(Hyper Market);(6)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7)折扣商店(Discount Store);(8)仓储式商店(Warehouse Store);(9)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10)家居改建中心(Home Improvement Center);(11)单一价商店(Single Price Store);(12)剩余品商店(Out Let Store);(13)杂货店(Variety Shop);(14)邮寄(目录)商店(Catalog Retailing);(15)访问(直接)销售(Direct Selling);(16)自动售货机(Vending Machines);(17)网上商店(Internet Store)。
5.零售商业的环境因素分析零售商业的发展、变化是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结果,由于不同时期零售商业的环境因素不同,因此,不同时期零售商业的业态与业种结构、零售商业的经营战略与策略也各有不同。
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
6.零售要素组合所谓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7.零售营销的特点由于零售商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可供选择的零售组合要素比较多,因此,与制造商或批发商相比,零售商在营销上有许多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有效实施零售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零售营销的主要特点如下:顾客是以个人为主;购买者以女性为主;购买动机或原因是获得效用;购买批量小;付款方式是以现金或信用卡为主等。
(详见文字教材第43页的表)8.业态变迁的理论假说(1)零售轮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纳尔(Mcnair)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新零售业态几乎都是从低价格、低服务、低费用开始的,由于其价格低,可以吸引消费者,具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业态取得成功后,就会导致模仿者的模仿。
这样,无论是对创新者还是对模仿者来说,低价格已很难成为有效的差别化手段,而不得不采取扩大经营商品的范围,增加配送、分期付款、改善店铺装饰等非价格竞争手段。
这就是说,当初以低价格、低服务、低毛利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在竞争过程中不得不向高服务、高费用、高毛利、高价格业态转换,从而又会给那些低服务、低费用、低毛利、低价格的新业态的进入提供了机会,而这一新业态在竞争过程中又要向高价格、高服务方向转换。
(2)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吉思特(Gist)和迪斯曼(Dreesman)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的,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零售业态就能生存与发展,而不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零售业态就会被淘汰。
(3)综合化与专业化循环理论是由豪威尔(Hower)和豪兰多尔(Hollander)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依据综合化到专业化,再由专业化到综合化的路径循环进行,当综合化的业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以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业态;同样,当专业化的业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出现综合化的业态,零售业态的演进就象手风琴演奏一样,由宽至窄,再由窄至宽,循环不已。
(4)辩证过程理论是由斯卡尔(Schary)和凯尔伯(Kirby)提出的。
他们用黑格尔哲学中的正、反、合原理来说明零售业态的变迁。
所说的“正”是指现存的零售业态,所谓“反”是指现存业态的对立面,而所谓“合”是“正”、“反”的统一或混合,即新旧两种业态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更新的零售业态。
该理论认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出现以后,必然带来另一种与它完全不同的零售业态的出现。
该理论还认为,新出现的零售业态基本上是现存零售业态的否定形式或现存零售业态的重新组合。
(5)真空地带理论是由尼尔森(Neelusen)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选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6)生命周期理论是由(Davidsonetal)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和产品一样也存在生命周期,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也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导入期:新型业态开始出现,新业态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投资收益率、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迅速增长。
在成长期:新型业态的模仿者大量出现,先进入者开始复制新店,并进行地区扩张。
在成熟期:零售业态已失去往日的勃勃生机,并受到处于导入期的新型业态的挑战,从而导致市场占有率稳定或下降,投资收益率下降。
但大多数零售业态的成熟期都比较长,若经营者善于应变也会保持稳定增长,并取得中等水平的收益率。
在衰退期:零售业态的销售增长率下降,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困难。
该理论还认为,各种零售业态虽然都存在生命周期,但不同业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
9.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在转型时期,我国零售商业正呈现出以下趋势:业态多样化;选址郊外化与信息网络化;组织连锁化与配送社会化;资本国际化与商业品牌化;体制民营化和管制规范化。
第三章零售业态选择1.百货店的定义及产生中国的定义,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需求的零售业态。
西方学者对百货店的产生有着不同看法。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百货店最早于公元1650年左右产生于日本,但大多数西方学者则认为百货店最早在1852年产生于法国。
有一位叫A?布西哥的人在法国巴黎开办了一家邦·马尔谢商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新经营方法的百货店。
2.百货店的经营特征、优点与不足百货店具有六个方面的经营特征:拥有宽敞的营业空间和舒适的购物环境;多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要道;经营商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在管理上实行商品部制;采用传统的售货方式;功能多样化。
百货店的主要优点是:经营范围广泛,可以使顾客在百货店内一次购齐所有的生活用品;采取定价及明码标价制度,从而能给顾客以依赖和安全感;多设在繁华地段,因此,能吸引众多的顾客。
其不足有:不利于同顾客的直接交流;对店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培训难度大;设施齐全、装饰豪华,因而固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
3.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第一次零售业革命百货店的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大量生产体制,即工业化大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加快发展的直接反应。
百货店首创性体现在:实行顾客自由进出商店的原则,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顾客流量;采取定价制度,实行商品明码标价,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经营的商品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存货充足,且讲究商品陈列;实行柜台销售,并由销售人员向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实行退货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则,加速了商品周转;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商品部制度,提高了商店的管理效率。
4.连锁店的定义连锁店亦称联号商店。
在西方是指属于共同所有的联号零售商店集团。
这些商店在一家总店控制下,经营相同的业务,采用集中进货和集中决策的零售商店。
这些像锁链似的分布在各地的分店,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
根据连锁店的定义,西方国家零售商业中的连锁店是专指“公司连锁”,而不包括“自愿连锁”,因为这种企业不是单一所有,而是许多独立商店的联合。
因此,西方国家连锁店的定义不是小商店的联合,而是大集团的内部分化。
在我国,连锁店主要是指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连结起来,实行标准化服务,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商业组织。
因此我国的连锁商店不仅包括上面所说的正规连锁,也包括自愿连锁和加盟连锁。
5.连锁店的经营优势连锁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一种流行的零售组织形式,并在零售业中占据重要位置,说明它有独特的优势:(1)商店的市场范围大。
连锁店由于是多处建店,甚至可以超越国别限制,在世界各国建立分店,因而其总体的市场范围是极大的。
(2)商店知名度高,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
由于是多处建店,并采取统一的徽号标记,连锁店的名声可以传播到广泛区域,并能增强信任感。
(3)有利于强化采购。
由于是总店集中从事大批量进货,可从厂商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流通费用;且因大批量进货,具有与厂商议价的能力,能享受价格上的折扣,降低采购商品价格。
(4)有利于强化销售。
由于各分店没有采购等其他任务,可以专职于销售,提高销售服务水平。
(5)有利于降低成本。
连锁店由于集中储存和配送,也比分散储存运输的费用降低,同时由于集中管理与决策,职能人员专业化,使之达到了精简高效,也节约了人力费用开支。
(6)可利用较多的宣传工具。
由于连锁店销售量巨大,市场范围广,使连锁店能共同利用电视、杂志、报纸等一切媒体进行统一宣传,从而降低宣传费用。
(7)能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由于连锁店具有多个分散的分店,因而要求信息传递及时,管理指挥迅速,同单体店铺相比,连锁店更能有效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