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描写节日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18.76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民间民俗的古诗词
中国古代文化中民间民俗的相关内容常被描绘和歌颂于古诗词之中,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是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人在赏月时的心情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在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在田野上赏月的习俗与这首诗也有关联。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王维的作品《相思》,里面描述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才会绽放出几枝,希望令意中人能唤醒相关的思绪和回忆。
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这是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中的一部分,描写了在漫
天飘雪中行驶在路上的辛苦。
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器具和物品,如炭车等,反映了当时民间生活的真实情况。
以上三首是只是仅举几例,中国古典诗词涉及的民俗内容非常广泛,而其中不少传统的习俗和节日,至今仍在中国流传。
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11、两情缠绵忽如故。
——王建《七夕曲》2、鸿北去,日西匿。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E《小重山·端午》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5、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九日龙山饮》6、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孟浩然《他乡七夕》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杨万里《寒食上冢》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9、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杜甫《九日寄岑参》10、愁不肯、与诗平。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11、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王安石《壬辰寒食》12、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王安石《壬辰寒食》13、鹤钩空带蛛丝卷。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14、梦魂偏记水西亭。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15、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来鹄《除夜》16、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赵鼎《寒食》17、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18、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徐灿《菩萨蛮·秋闺》19、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云表《寒食诗》2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2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寒食》23、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郑刚中《寒食》2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25、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很多的习俗和风俗,比如说吃粽子、龙舟竞渡、挂艾草、赛鸭子等等。
古人们也对端午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诗意,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十首五言绝句的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古人的智慧和诗意。
1. 端午(唐)白居易艾花香里说丰年,信是龙舟向北边。
五月谁知道,大雨不曾闲。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在写作中通过艾草的香气、龙舟竞渡、五月的雨水等意象来描绘传统习俗,展现出端午节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2. 车过山溪(唐)高骈这里草原多竹叶,五日蒲江许马蹄。
多少水边飞锦翅,整衣归去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以及比赛结束后人们整装归家的情形,比较符合端午节的古风古韵,也深深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龙舟竞渡的热爱和追求。
3. 长沙草堂(唐)刘禹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首诗歌描述了端午节的采莲活动,顺便提到了莲花和莲子,这是端午节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之一,也说明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4. 山行(唐)白居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是其中的“枫林晚”和“霜叶红”等自然描写,把我们带到了秋天和端午节,让人感到一阵淡淡的意境。
5. 端午日作(唐)郑谷雄樯断樯愁不展,孤帆半帆飘荡。
赤壁平江风雨中,一日三度过楚疆。
这首诗歌中的“雄樯断樯”、“孤帆半帆飘荡”等词句,画面感比较强烈,描绘了端午节上汹涌澎湃的江河和舟楫竞渡的景象。
6. 端午日赏荷(唐)杜牧荷叶风吹翻作舟,石榴裙带自相留。
芦花深处鸿声起,散入蒹葭望渡头。
这首诗歌中出现了“荷叶”、“石榴裙带”等象征端午节的元素,以及江南特有的风景和鸟鸣之声,颇有地方风味。
7. 稻田风光(唐)白居易平稳扉情洒涟漪,半亩禾场半亩移。
绿蔬迎风单不损,红稻开花亦未稀。
这首诗歌不是单纯描绘端午节的场景,而是通过“禾场、绿蔬、红稻”等良种画面,表现出了祥和、丰收的节日气氛,让人倍感温馨。
上元佳节诗句
上元佳节,又称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古代诗人们常以之作诗的题材,留下了很多有没的诗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李清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古人写的节日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古人写的节日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古诗中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1. 描写除夕的诗句:《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描写春节的诗句:《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1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清明》杜牧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5月5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望月怀远》张9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 描写7夕节的诗句:《7夕》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1家欢乐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1年。
8.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9月9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1人。
2.描写节日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节日的诗句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1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杜牧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节诗句重阳节【篇一: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寒食)、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寒食)、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中国古代描写节日的诗句节日诗句中国古代描写节日的诗句1、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仲殊《诉衷情寒食》3、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4、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5、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6、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妙信《九日酬诸子》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8、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9、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10、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佚名《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舒和》11、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12、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13、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沈佺期《寒食》14、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张埜《夺锦标七夕》15、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17、河汉女,巧云鬟。
吴文英《诉衷情七夕》1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19、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苏轼《守岁》20、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21、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2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23、绿云蔽日树输囷。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24、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25、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2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27、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28、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29、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
重阳诗句经典古诗重阳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秋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重阳节源自中国古代祭祀重要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登高祈福、祭拜祖先、品尝重阳糕等各种活动。
而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古人的聪慧与感悟。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经典的古诗,领略重阳佳节的美好寓意。
一、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鹳雀楼。
通过登高,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我们可以在重阳节这个登高祈福的日子里,借助这首诗的诗意,意味着欲望与追求的不断升华。
二、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日登高》千山冠雪,万树笼云。
天阶风雨声,顷刻苍然暮。
卷地烟霞共长势,奔流涧石欣陶思。
巧即红妆不晤时,密约遥期盼粉仪。
重阳味一时难度,禁闭曾经烟火宜。
黄花怨、杜鹃怨,咫尺幸无红粉吗没意思?这首诗以重阳节这个秋日登高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突出了时光荏苒,人生易逝的主题。
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以及对遗憾和遥远故乡的回忆。
这与重阳节中人们缅怀故人、追寻故土的情感精神相契合。
三、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短暂人生和无尽岁月的感叹,其中融入了对江山沧桑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在重阳节这个祭祀祖先、感悟人生的日子里,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规律。
四、南宋大诗人陆游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离乡异国的思念之情,也传达了对重阳佳节和兄弟之情的怀念。
重阳节是我们感恩家人、回顾亲情的日子,这首诗凸显了重阳佳节的家庭温情。
五、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晚泊虎头山前渡》山,一程山有万重水。
以端午节有关的古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躲避瘟疫及避邪之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逐渐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们通过诗词来表达对端午节的祝福和思念之情,留下了许多与端午节有关的优美古诗。
一、屈原《离骚》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歌之首。
在《离骚》中,他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写出了一个奋发向上的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个经典的诗句传达了屈原在压力和逆境中始终保持坚强与勇敢的精神,也是端午节精神的体现。
二、李清照《端午日》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端午日》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词的开头几句:“香叠鲛帔,游春扶苏,绣闼龙舟握红骝”称颂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词的结尾几句:“不用烦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节日意义的凝重思考。
三、白居易《赠汪伦序》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赠汪伦序》与端午节的联系在于其最后一句:“忆昨燕支山下,曾逢阖闾翁,赤松春雪中。
”这里的“燕支山下”是今天的湖南岳阳市,传说为伍子胥投江之地;“阖闾翁”是指吴国首任国君夫差的父亲阖闾;“赤松春雪中”描绘了古时端午节时节的沉静与美好。
四、陆游《卜算子·咏鹅》陆游是宋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的《卜算子·咏鹅》描绘了端午节家庭团聚、野外游玩的美好天景,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和祝福。
“公子小儿女,俱怀春意,指挥蒲鞭,绿水青山任意行。
”这些诗句既展示了节日的欢乐,又道出了自由自在、忘却烦恼的魅力。
五、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是宋代的大文豪,他的《青玉案·元夕》虽然与端午节关系不大,但它却是端午节诗词中的佼佼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鸟飞急,直到天涯路。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状态的深思,展示了极具感染力的人生态度。
在端午节期间,我们应该用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和逆境。
中国古代描写节日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3、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4、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杜甫《九日寄岑参》
6、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7、西园日日扫林亭。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
10、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1、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2、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沈佺期《寒食》
13、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苏轼《鹊桥仙·七
夕送陈令举》
14、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5、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征明《拜年》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张埜《夺锦标·七夕》
19、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仲殊《诉衷情·寒食》
20、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1、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23、满堂惟有烛花红。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沈佺期《寒食》
2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26、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27、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8、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9、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0、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妙信《九日酬诸子》
31、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32、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佚名《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舒和》
33、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文森《九日》
34、舞烟眠雨过清明。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6、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7、河汉女,巧云鬟。
——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38、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9、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40、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2、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4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杜甫《九日寄岑参》
44、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5、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6、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妙信《九日酬诸子》
48、乘云径到玉皇家。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钱谦益《丁卯元日》
50、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寒食》
52、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3、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王建《寒食》
54、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55、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6、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
——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57、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
崔氏庄》
58、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