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
- 格式:ppt
- 大小:39.72 MB
- 文档页数:10
《寄畅园》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寄畅园》进行解读,从题材、结构、意境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寄畅园》的题材。
这首诗主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诗中以"岸芷汀兰草"、"水萦风动蓼"等描绘自然景物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园中美景的深切感受。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之情,以及对亲友离散的思念之情。
可以说,《寄畅园》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借以抒发人情感,表达作者对故园、亲友的思念之情。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寄畅园》的结构。
这首诗共分为四个小节,每节四句。
整首诗的结构简洁明了,每句诗都控制在七言绝句的格式内。
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各节之间的联系紧密有序。
同时,作者运用了插句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韵律优美,形象生动。
整体上,《寄畅园》的结构严谨有序,表达方式简洁明了。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寄畅园》所展现的意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园中的花草树木、江水风景等形象,营造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园中人物的情感和动作,如"亦余心之所善兮"、"念彼昔之所適"等,进一步凸显了诗中的思乡之情。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织描绘,诗中意境既表达了对故园的怀念和思念之情,又展现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寄畅园》的主题和特点。
这首诗主题鲜明,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展现对故园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园、亲友的深切感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有序,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清新宁静。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融描绘,诗中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总之,《寄畅园》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唯美的意境,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寄畅园》的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
寄畅园历史介绍
寄畅园是我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清代著名的苏州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原名“寄畅园西苑”。
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当时是康熙皇帝的御花园,曾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并更名为“寄畅园”。
全园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其最大特色是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有景无穷。
园中建筑布局紧凑,以亭台楼榭、假山池林点缀其间,显得自然而又富有情趣。
寄畅园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苏州有名的游览胜地,其历史也十分悠久。
据记载,寄畅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
当时的主人陆树声曾任苏州知府。
后因家庭贫困而辞官回家后又在原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恢复了原《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景观。
—— 1 —1 —。
寄畅园作文四年级在江苏无锡,有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寄畅园。
走进寄畅园,就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园子的入口处,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
它们就像两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站在那里,迎接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银杏树的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起来。
树叶金黄,风一吹,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轻轻地落在地上,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
池塘里,一群群五颜六色的锦鲤欢快地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全身通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有的身上布满了黑斑,像穿着一件斑点裙;还有的浑身雪白,犹如一位纯洁的仙子。
每当有人投食,它们便会一窝蜂地涌过去,你争我抢,溅起一朵朵水花,那场面真是有趣极了!池塘边,垂柳依依。
细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摆动,仿佛在和池塘里的鱼儿嬉戏。
再往前走,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
亭子的四周种满了桂花树。
每到秋天,桂花盛开,整个亭子都被浓郁的花香包围着。
坐在亭子里,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这股香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离你而去。
亭子的顶部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龙飞凤舞,有花鸟鱼虫,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继续前行,穿过一道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草坪,绿油油的小草就像一块绿色的绒毯。
草坪上,孩子们在尽情地奔跑嬉戏,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园子里。
草坪的尽头,是一座假山。
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
假山上布满了青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给假山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寄畅园里,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
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精美的花窗。
透过花窗,可以看到园子里不同的景色,真可谓是“移步换景”。
长廊的柱子上刻着许多名人的诗词,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印象最深的是园子里的那座石桥。
石桥横跨在一条小溪上,溪水潺潺地流淌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对寄畅园的建议干旅游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对寄畅园的经验。
我觉得寄畅园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正因为它太美又太有名了,人就特别多。
这就很影响游览体验,我在那儿时,就感觉自己是被人群推着往前走的,都不能好好停下来欣赏风景。
我觉得园方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客流量,每天只售卖有限的门票。
就像之前我去一家网红咖啡店,人超级多,后来他们开始采取预约制,一次就放进去适量的顾客,在里面喝咖啡的感觉就立马不一样了,整个环境都变得很惬意。
哦对了还有,寄畅园里的指示牌不是特别明显。
有些小道看起来很美就想走进去看看,但走一会儿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也不知道通向哪里。
我觉得可以在一些关键的岔路口设置更加清晰明确的指示牌,上面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地图标明现在的位置和热门景点的方向。
这有点像我们在城市里找一些小巷子里的美食店,如果没有导航或者明确的指示,很容易就迷失方向。
说到园子里的讲解呢,我感觉还得加强加强。
我当时旁边有几个游客请了讲解,但那讲解的声音小小的,周围人全挤过去才能听到一点。
是不是可以用那种小的广播设备啊,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讲解内容呢。
或者像有的景区那样弄个手机APP讲解,游客扫描景点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全面的讲解,对那些喜欢自由行又想要深入了解的游客很友好。
我之前在别的园林就用过,真的很方便。
园内的休息区域也有点少。
走累了想找个地方坐下歇会儿都不好找。
能不能多设置一些长椅呢,最好是在那些风景不错的地方。
就像我们走在路上很累的时候,最希望路边就有个椅子能坐着缓一缓。
我也知道我的这些建议可能实施起来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比如说限制客流量可能会影响收入之类的。
但我觉得从长远看,提升游客体验才能吸引更多人再来嘛。
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寄畅园的历史啥的,可以去看看古建筑方面的书籍,像《江南园林志》就很不错,里面也提到了寄畅园的一些独特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欣赏这个园子。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明王稚登《寄畅园记》原文在惠屹麓。
环惠,若棋布然,莫不以泉胜;得泉之多少,与取泉之工拙,园由此甲乙。
秦公之园,得泉多而取泉又工,故其胜遂出诸园上。
园之旧名,曰“凤谷行窝”,盖创自其先端敏公,一转而属方伯川,再转而属中公,皆端敏之裔也。
中公既罢开府归,日夕徜徉三此,经营位。
岁山谷十胸士,犹马新息聚米然几,而后备镭斧斤、陶治丹坚之役毕举,凡儿易伏腊而后成。
辟其户东向,署日“寿畅”,用内史诗川,园所由名石。
折而北为扉,日“清响”,孟襄阳诗:“竹滴清响扉之内,皆赏也吕。
下为大阪,可十亩。
青雀之舶,虫占岭之炯,载酒捕有钊:来柳烟桃雨问,烂若绣绩,故名“锦汇漪”,惠泉支流所注也长廊映竹临池逾数白武。
清尽处为梁,屋其上,中稍高,日知“角槛”,漆园司于弓中语循桥而西,复为廊,长倍“清箕";藤寿木荫之,曰“郁盘”。
廊接书斋,斋所向清旷,自云青噶。
乍隐乍出,斋故题“霞蔚”也。
廊东向月最。
颓其中楹“先月榭”。
其东南贡屋二层,浮出林秒,名“凌虚阁”,水瞰桨,陆览彩舆。
舞裙歌扇,娱耳编日,无不尽纳槛中。
阁之南,循墙行,入门,石梁跨涧而登,曰“补云堂”,东山高枕。
苍生望为霖雨者乎?不一通小楼,楼池一滋即惠山寺门阿褥水:三其前占木森沉,登之可数寺中游人,日“邻梵”。
“邻梵”西北,长松峨峨,数树离立,“箕踞室”句之,王中允绝句诗也飞。
傍为含“贞斋”,阶下一松,亭亭孤映,既容贞自卧听,又堪渊明独抚洲。
松根片石玲珑,可当赞皇园中醒酒物,仁人每来,盘相于此。
出“含贞”,地坡陀,辛石卜。
为高栋。
日“雀巢”,亦户扫允诗语一。
阁东有门人一:“栖玄堂”,堂前层了为台,种牡丹数卜本,花时中爪公宴此,红紫烂然如“金谷”,何必锦绣步障战,后石壁倚墙立,墙外即张枯题诗处,茫然千占沧耶!桑耳漫不叮考矣。
出堂之东,地隆隆如丘,可罗数一胡床,披石啸月,高视尘埃之外,“爽台”。
台卜泉由石隙泻沼中,声涂涂中琴瑟,临以屋“小憩”。
拾级亭翼然峭倩占葱间者,为“悬涂”。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是一座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的古典园林,也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寄畅园的主要景点:
1. 八音涧:寄畅园中的一条溪涧,长约30米,宽约1米,溪水潺潺,石峰叠砌,清冽幽深。
传说中水流击石发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声音,因而名为“八音涧”。
2. 七星桥:寄畅园内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八音涧上。
桥身由三块石条并成,全长约2米,宽约米。
3. 知鱼槛:寄畅园内的一处观鱼建筑,位于七星桥北侧,长约15米,宽约
3米。
游客可以在此观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4. 凌虚阁:寄畅园内的一座楼阁建筑,位于知鱼槛北侧。
凌虚阁高三层,长约12米,宽约8米,是园中的制高点。
游客可以登上凌虚阁,俯瞰整个寄
畅园的美景。
5. 嘉树堂:寄畅园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凌虚阁西侧。
嘉树堂内种植着许多名贵的树木和花草,如桂花、玉兰、海棠等,环境幽雅清静。
6. 锦汇漪:寄畅园内的一处湖泊,长约60米,宽约20米。
锦汇漪湖水清
澈见底,四周景色如画,是园中的一大美景。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或泛舟湖上,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7. 郁盘廊:寄畅园内的一条长廊,长约40米,宽约米。
郁盘廊曲折蜿蜒,横贯整个寄畅园,是园中的重要通道之一。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园中的美景,并感受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景点外,寄畅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门厅、法帖碑廊、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寄畅园这一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游无锡寄畅园作文
无锡寄畅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它位于无锡南长区惠山古镇的一个小园林。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了寄畅园。
一进大门,就看到一座假山,它像一个巨大的乌龟,趴在地上,把头伸出了一半。
我们来到假山上,看见了一座亭子,是用青砖砌成的。
亭子前面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
这座亭子就像是一艘小船,在碧绿的荷叶上航行着。
绕过假山,来到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一直通到一座亭子里。
走进亭子,只见几棵古松立在旁边,它们好像是几位战士,在保护着这座美丽的园林。
沿着小路走下去,便来到了一个小池中。
池中有个小岛。
岛上长着许多竹子和花草,还有一个小亭呢!真是曲径通幽啊!
走出亭来,又来到了一个小庭院中。
庭院里种着许多漂亮的花。
这些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微微张开;还有的正开放……它
们好像在欢迎我们呢!
走出小庭院,又来到了一座桥上。
桥是用石头砌成的,很坚固、很结实。
—— 1 —1 —。
寄畅园的好词佳句
哎呀呀,你可知道寄畅园啊?那可真是个绝美的地方!我跟你说,走进寄畅园,就好像走进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里。
那亭台楼阁,不就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吗?精致得让人惊叹!
比如说那知鱼槛,站在那儿,看着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你难道不会觉得特别有趣吗?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还有那八音涧,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天哪,这声音不比那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还迷人吗?漫步其间,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记得那次和朋友一起去寄畅园,我们都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哇,这也太美了吧!”朋友忍不住惊叹道。
我们沿着小路慢慢走着,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那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看到一座假山,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地跑过去爬,一边爬一边笑着喊着,别提多开心了。
那园中的花草树木也是一大亮点啊!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春天,花儿绽放,五彩斑斓的,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美礼物吗?夏天,绿树成荫,在树下乘凉,那是多爽的一件事啊!秋天,枫叶如火,飘落的树叶就像
翩翩起舞的蝴蝶。
冬天,雪花飘落,整个寄畅园又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哇,那场面,真是美不胜收!
寄畅园,它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还等什么呢?赶紧去感受一下吧!总之,寄畅园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不虚此行!。
寄畅园诗词寄畅园诗词如下:1、寄畅园明·施策入径萧萧万竹丛,回廊婉转逼禅宫。
岩间翠霭当楼合,池上清流隔涧通。
桂发天香侵席畔,花明秋色满庭中。
玄栖处处供幽赏,暝入烟萝兴未穷。
2、寄畅园清·弘历轻棹沿寻曲水湾,秦园寄畅暂偷閒。
无多台榭乔柯古,不尽烟霞飞瀑潺。
近族九人年六百,耆英高会胜香山。
松风水月垂宸藻,昔日卷阿想像间。
3、寄畅园清·秦赓彤凤谷旧行窝,园扉罥女萝。
岚光吞日小,树影落池多。
台榭今已矣,禽鱼乐若何。
天然有真趣,游憩恍盘阿。
4、寄畅园清·荣汝楫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5、暮春寄畅园作清·秦燮为爱园林迥出尘,回廊曲蹬往来频。
饯春有约花迎我,与物无猜鸟近人。
游屐渐稀惩世态,名山静对见天真。
披襟宛转桥边坐,俯看游鳞戏水滨。
6、寄畅园叠旧作韵清·弘历双河舟溯慧溪湾,雅爱秦园林壑閒。
月镜光涵窗潋潋,云绅声落涧潺潺。
清幽已擅毗陵境,规写曾教万寿山。
一沼一亭皆曲肖,古柯终觉胜其间。
7、寄畅园二十咏明·秦耀独抱违时蕴,幽栖岁月深。
太元犹未草,我异子云心。
8、寄畅园步月清·丁玉藻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
帘开萤影度,屐响蛩语歇。
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
9、与从侄留仙赤仙小憩寄畅园清·秦泉芳群从期何所,终朝缅翠微。
雨余松鼠过,花落水禽飞。
读易啜清茗,题诗吟落晖。
溪山幽兴在,吾已憺忘归。
10、游寄畅园题句清·弘历烟溪又复泛梁鸿,路侧名园曲折通。
新景林岚六尘表,昔游岁月寸心中。
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
小憩便当移跸去,一声定磬下花宫。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无锡寄畅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寄畅园注重以自然为基础的景观塑造。
园内山水环绕,水面辽阔,山势峻峭。
园内的山石、湖泊、小桥、流水等元素都是依照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布置,力求还原大自然的美景。
园内的山石取材广泛,有奇峰异石、古树名木等,使整个园区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其次,寄畅园注重以意境为核心的景观设计。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草树木等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和意境进行设计和布置的。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也是根据传统的意境进行塑造,有的象征着山水世界,有的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仙境。
花草树木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力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再次,寄畅园注重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打造。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园内漫步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使寄畅园更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最后,寄畅园注重以人文为主题的景观呈现。
园内有许多与人相关的景观和活动,如游船、垂钓、草坪休闲等。
这些景观和活动不仅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机会,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特点鲜明。
它以自然为基础,以意境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人文为主题,打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园林景区。
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文历史的底蕴,无论是游客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以下是一些关于惠山古镇寄畅园的诗词:1. 《寄畅园》
北宋苏轼:
兹山定中空,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现,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谷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伶我病,箬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甲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2. 《同子瞻、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
北宋秦观:
辍棹纵幽讨,篮盥入青苍。
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
层峦澹如洗,杰阁森欲翔。
林籁含雨湿,岫日开云光。
涓涓细清溜,靡靡传幽香。
俯仰任登览,悠哉身世忘。
3. 《谢黄司业寄惠山泉》
北宋黄庭坚:
锡谷寒泉椭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
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是公与世涤膻腴,今我履空常宴如。
安得左轓清颖尾,风炉煮茗卧西湖。
4. 《留惠山寺》
明徐有贞:
灵泉从地出,胜境自天开。
寺也能重建,僧应是再来。
风前松可听,雨后竹须栽。
一啜知茶味,还胜酒百杯。
这些诗词展现了寄畅园的美景和韵味,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园林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情怀。
无锡惠山寄畅园的观后感走进无锡惠山的寄畅园,就像走进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一踏入寄畅园,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古朴宁静的气息。
看到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我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楼阁的飞檐翘角宛如展翅欲飞的鸟儿,精致而又威严。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知鱼槛,它静静地临于水边。
我站在知鱼槛前,看着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当时就想到庄子与惠子观鱼的那个故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这一刻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充满哲理思辨的古人。
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时而会聚在一起,时而又各自散开,感觉它们就是这片园林灵动的精灵。
沿着回廊漫步,那雕栏画栋看不够。
回廊曲折蜿蜒,就像是园林的一条引导线,把我慢慢引向更多神秘又美妙的角落。
旁边的绿植点缀得恰到好处,那些树木和花草好像已经在这里守护了千年,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
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更是一绝,怪石嶙峋,姿态万千。
我靠近假山,抚摸着那粗糙又奇特的石头,觉得工匠们真是巧夺天工,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有了一种自然的美感。
再看园林中的水,从这边缓缓流向那边,看似平静却又暗流涌动。
那水面就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一切。
当微风吹过的时候,泛起的涟漪打碎了倒影,却也创造了另一种动态的美。
在某个转角处,突然看到一个小小的庭院,里面只有一方石桌和几个石凳,虽然简单但满是禅意。
当时我就想,古人是不是就在这儿喝茶赋诗,度过漫漫午后时光呢。
寄畅园整个布局紧凑却又不显拥挤,每个区域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园林能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寄畅园就将建筑、自然、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烦躁的心会变得平静,让人只想沉浸在这片古老而又美好的园林景观之中。
寄畅园寄畅园又名秦园,位于惠山横街(原名“秦园街”,1954年拓宽后该现名),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
明正德年间(1506—1520),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
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
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
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
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
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
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族孙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骨山庄”。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假山依惠山东麓山脉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声,园内大树参天,竹影婆婆,苍凉廓落,古朴清幽,经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山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各,属山麓别墅园林。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无疑是无锡一大名园。
如果从明代号称“五部尚书”的秦金开始建其雏形——“凤谷行窝”算起,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了。
500年来,寄畅园随着秦氏家族的兴衰,时建时毁、时荣时废、时分时合,历尽沧桑变故。
其情节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令人唏嘘,其中的传说也让人回味。
秦金的“凤谷行窝”规模不大,主要作个人的休憩之用,他的《成斋》诗云:“小结吾庐阅岁毕”,也就是说“凤谷行窝”只一年就建成了。
他死后,园归其侄儿秦瀚及子秦梁。
他们父子俩对该园也作过一番修建。
此后园又转至秦梁的侄儿秦耀的手中。
秦耀(1544-1604)字道明,号舜峰,二十七岁中进士,跨入仕途。
四十七岁上以巡抚身份到楚地视察,正逢当地大旱。
秦耀当机立断,开仓赈灾,使数十万人获救。
这件好事却被政敌利用,诬告秦耀贪污一万五千两库银,被打入了牢狱。
家人用巨款将他赎出,48岁时满怀冤屈回到无锡。
在这种情形下,他只好寄情于山水园林,倾注全部精力和才智,改造“凤谷行窝”。
惠山古镇寄畅园观后感去了惠山古镇的寄畅园,那感觉就像掉进了一幅古画里,还特么是那种超级精致、每一笔都透着韵味的画。
一走进寄畅园,就像走进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小世界。
园子不大,但那布局,简直绝了。
就好比一个特别会过日子的巧妇,把家里那点地方安排得明明白白,还处处透着惊喜。
那些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组合在一起,看着就那么舒服,一点都不显得杂乱。
先说说那些亭台楼阁吧。
它们就像一个个优雅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这些建筑的细节,真能把人看呆。
每一根柱子上的雕刻,那花纹精致得就像仙女用绣花针一点一点绣上去的。
我站在亭子里,感觉自己都变得文雅起来了,就差拿把扇子吟诗作对了。
再看那假山池沼,这可是园子的重头戏。
假山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趴着的大乌龟,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真怀疑当年造园的师傅是不是照着山海经来堆的。
而池沼呢,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一切。
池里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那叫一个自在。
我就站在那儿看了半天鱼,感觉它们比我活得潇洒多了。
花草树木就像是园子的彩色衣裳。
这个季节去,花开得正盛,有红的像火的,有粉的像霞的,有白的像雪的,一阵风吹过,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跳舞。
那些古树,树干粗得我都抱不过来,它们的枝叶像一把把大伞,遮天蔽日,走在下面,凉丝丝的,别提多惬意了。
整个寄畅园里,还弥漫着一种宁静的气息。
在里面逛着,外面的喧嚣一下子就被隔绝了。
我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就像大自然在给我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让我这个在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寄畅园,就像是一个藏在惠山古镇里的宝藏。
它不仅仅是一个园林,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记录着过去的辉煌与美好。
逛完这个园子,我就想啊,以前的人可真会享受生活,能造出这么美的园子。
现在我也沾沾光,享受了一把古人的雅趣。
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这地儿就像有魔力一样,让人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