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线桥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7
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正式动工; 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于2015年9月20日开通运营延伸线工程。
京津城际铁路由北京南站经天津站至滨海站,全长约166千米,设7个车站(其中1个暂缓开通),设计的最高时速350千米/小时。
截至2018年8月,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行速度为350千米/小时。
截至2018年7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累计运送旅客2.5亿人次。
2019年12月10日起,京津城际铁路及延长线共涉及北京南、天津、天津西、武清、塘沽、滨海、军粮城北7个车站试点实施电子客票业务。
2020年1月29日,部分京津城际铁路列车停运;2月1日起,多趟京津城际列车临时停运。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京津城际铁路∙外文名称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开通日期2008年8月1日∙线路长度200千米∙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铁路等级高速铁路∙车站数量7个(截至2015年9月,其中1个暂缓开通)∙起止站点北京南站、滨海站∙途经省市京、津∙沿途城市北京、天津历史沿革2002年2月,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刘秉镰在"京津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与建议"的课题讨论上,首次提出在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建设高速铁路。
2003年6月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北京市、天津市政府开始进行初商。
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京津城际铁路被列入其中;同年10月24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与北京市、天津市政府联合确定了线路规划; 同年12月3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中国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讨论通过,京津城际铁路正式立项。
目录一、概 述 (1)二、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3)(一)结构组成 (3)(二)形式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5)三、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6)(一)结构组成 (6)(二)形式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8)四、隧道内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13)(一)结构组成 (13)(二)形式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13)五、岔区板式无砟轨道 (15)(一)结构组成 (15)(二)形式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17)六、过渡段设计技术 (19)(一)设计原则 (19)(二)技术措施 (19)一、概 述2005年,我国系统引进了德国博格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制造、施工、养护维修及工装、工艺等成套技术。
在铁道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部署下,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工程实践,无砟轨道系统技术总结、系统技术再创新工作,已经形成了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成套技术。
图1.1 运营中的京津城际铁路目前,京沪高速铁路以及国内的大部分客运专线铁路均采用了CRTSⅡ型式无砟轨道,其主要结构特点如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与其他类型无砟轨道的明显区别在于全线轨道板和桥上底座板均为纵向连续结构,这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主要特点。
1.轨道板采用工厂化预制,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出轨道板布设、制作、打磨、铺设等工序所需的全部轨道几何数据,实现了设计、制造和施工的数据共享;2.轨道板相互之间通过纵向精轧螺纹钢筋连接,较好地解决了板端变形问题,提高了行车舒适度;3.轨道板采用数控机床打磨工艺,打磨精度可达0.1mm,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精调系统,轨道板铺设后即可获得高精度的轨道几何,最大限度的降低铺轨精调工作,大幅度提高综合施工进度。
4.桥上底座板不受桥跨的限制,为跨越梁缝的纵向连续结构, 桥上的轨道板与路基、隧道内的一致,均为标准轨道板,利于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便于质量控制,同时简化轨道板的安装和铺设;5.摩擦板、端刺结构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锚固体系,通过摩擦板和端刺将温度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路基;6.梁面设置设置滑动层,隔离桥梁与轨道间的相互作用,以减小桥梁伸缩引起的钢轨和板内纵向附加力,实现大跨连续梁上取消伸缩调节器;7.一般情况下,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桥梁和底座板间设置剪力齿槽、预埋件,将制动力和温度力及时向墩台上传递;8.在梁缝处设置高强度挤塑板,减小梁端转角对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9.在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进行横向、竖向限位;10.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材料或素混凝土,不需要配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同时可减少工程投资。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包括两条轨道线路,分别是连接北京和天津的城际轨道线路和连接北京和廊坊的城际轨道线路。
这两条线路总长分别为130公里和80公里,设计时速为300公里/小时,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区域交通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
二、工程建设1.线路规划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规划充分考虑了京津地区的地理环境、城市布局、交通需求等因素。
线路采用了直线段和曲线段相结合的设计,以确保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性。
线路布设经过了细致的地质勘探和环境评估,以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车辆采购项目采购了一批先进的城际轨道列车,这些列车具有高速、大运力、低能耗等特点,能够满足未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营需求。
列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包括乘客舒适度、列车运行稳定性、安全标准等,以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
3.车站建设项目建设了多个车站,其中包括了起点站、途经站和终点站等。
这些车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客的出行需求和车站功能的实用性,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
车站的建设也充分考虑了线路的运营需求和轨道列车的运行特点,以确保车站的安全、高效运营。
4.安全保障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组织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了施工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运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三、运营管理1.运营组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列车运营将采用先进的自动列车运行系统,保证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项目组织了专业的列车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形成了完善的运营团队,确保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2.票务管理为方便乘客购票、上车等出行服务,项目进行了先进的自助售票系统的建设,并实行了电子票务系统。
这些系统将大大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促进城际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