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发射光谱综合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
icp原子发射光谱ICP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简称ICP-AE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和确定样品中的各种元素及其含量。
它是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的激发条件下,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ICP-AE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测样品喷入高温的等离子体中,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激发至高能级,并通过分析元素原子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确定元素的类型和含量。
在ICP中,通过电磁感应使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具有高温、高离子浓度和高电子能级的特点,能够将样品中的大部分元素原子激发至高能级。
当元素原子被激发至高能级时,会通过自发辐射的方式向低能级跃迁,放出特定波长的光谱线。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光谱线,通过测量样品发射光谱的强度、频率和波长,可以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在ICP-AES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光栅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光栅光谱仪能够分散不同波长的光线,并测量其相对强度。
通过与已知元素的光谱线进行比对,可以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ICP-AES有许多优点,也适用于许多领域。
首先,ICP-AES具有非常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以检测到微量元素的存在。
其次,ICP-AES具有宽线性范围和多元素分析能力,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效果显著。
此外,ICP-AES还具有高分辨率、高样品处理速度和样品破坏小的特点。
ICP-AES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对于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它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分析生物体中的元素含量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分布和转化。
此外,ICP-AES还可以用于材料分析、冶金、食品安全等领域。
虽然ICP-AES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样品制备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固体样品和复杂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来提取或溶解样品中的元素。
发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ICP发射光谱分析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ICP方法测定元素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熟悉ICPS-7000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当样品受到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将已蒸发、气化样品中原子激发,利用分光器将激发原子固有的特征谱线分开,利用检测器检测这些特征谱线的有无及强度,就可以进行样品中所含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2.ICP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光源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可同时测多种元素。
3.本实验测定消化后的头发样品中钙、锌、铁的含量,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100ml烧杯,50ml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瓶,剪刀,电子天平,滤纸,移液管,日本岛津公司ICPS-7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高纯氩气,循环水系统2.试剂:丙酮,无水乙醇,中性洗发液,混合酸(硝酸:高氯酸=4:1),去离子水,钙、铁、锌标准品四、实验步骤1.头发样品的消化处理(湿式消化法)(1)采样:用剪刀采集受试者后枕部头发(距头皮1-3cm)样品量约0.05g。
(2)洗涤:将头发样品放入100ml烧杯中,加入5ml中性洗发液,用玻璃棒搅拌,浸泡约10min,弃去洗液,用普通蒸馏水洗净约3-5遍,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泡沫(8-10遍),淋干后放在5ml丙酮中浸泡2min,再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1min,滤干,然后放入定性滤纸中并包好,置于110˚C干燥箱中干燥0.5h。
(3)消化:准确称取烘干好的头发样品0.0255g,置于50ml高型烧杯,加入混合酸5ml,放置10min后,即可见发样逐渐溶解,然后置于电炉上缓慢加热,温度控制在120˚C左右,当杯中溶液由棕褐色变为淡黄色时,继续加热至残留酸量小于1ml。
若此时为较深的黄色或仍有棕色残渣,则继续加酸(冷却后)加热;当烧杯中的残渣为白色时即消化完成。
(4)稀释:将消化好的样品用3-5ml 1%硝酸溶解后,再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地将样品转移至10ml容量管中定容,摇匀。
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可以快速而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样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等内容。
工作原理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利用高频电磁波将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然后将样品转化为气态,通过等离子体发射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使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然后,使用光谱仪将光谱分析出来,并确定样品中化学元素的存在量。
ICP发射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成以下步骤:1.将样品转化为气态。
2.将样品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等离子体,方法为通入惰性气体(如氩气)和高频电磁波。
3.使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激发发射特定波长的光。
4.通过光谱仪检测到发射光谱,而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以及其数量。
应用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环境科学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以用来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存在的污染物和无机物。
食品科学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包括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和肥料等。
医药科学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制药原料、药物、代谢产物和生物样品中的元素。
优缺点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优点包括:1.精度高:可以检测到非常小的化学元素存在量。
2.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多个元素。
3.可靠性高:准确性和复现性都很高。
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缺点包括:1.易受样品基体干扰:如果样品中存在干扰物,可能会影响样品中元素的检测。
2.价格昂贵: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价格较高,不适合小型实验室。
3.操作复杂: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使用,操作门槛较高。
结论总之,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是一种精确而可靠的分析化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医药科学以及其他领域。
虽然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存在一些缺点,但其优点却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ICP光谱仪具有的优点和分析方法说明
ICP光谱仪具有以下优点:
1.多元素同时检出能力。
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样品中各元素都各自发射出其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分别检测而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分析速度快。
试样多数不需经过化学处理就可分析,且固体、液体试样均可直接分析,同时还可多元素同时测定,若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则可在几分钟内同时作几十个元素的定量测定。
3.选择性好。
由于光谱的特征性强,所以对于一些化学性质极相似的元素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铌和钽、铣和铪、十几种稀土元素的分析用其他方法都很困难,而对aes来说是毫无困难之举。
4.检出限低。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新光源,检出限可低至数量级。
5.用icp光源时,准确度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
可同时测定高、中、低含量的不同元素。
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6.样品消耗少,适于整批样品的多组分测定,尤其是定性分析更显示出的优势。
ICP光谱仪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工作曲线法,标准样品的组成与实际样品一致,在工作曲线的直线范围内测定,使用无干扰的分析线
3、半定量分析
有些样品不要求给出十分准确的分析数据,允许有较大偏差,但需要尽快给出分析数据,这类样品可采用半定量分析法。
ICP光源的半定量分析尚无通用方法,因仪器类型和软件功能而异,应用不广泛。
感应偶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S)1.概要:使用电弧·电火花放电直接激发分析固体或粉末样品的方法,用来分析液体样品,不能充分满足灵敏度与精度要求。
由于液体样品的标准样品容易制备,所以出现了用于液体样品分析的发光光源。
这就是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的等离子体光源。
具有非常卓越特性的光源,现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2.原理与特点:当300MHz以下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随着高频磁场的时间变化,由于感应产生电场而发生放电,因为这样是放电与电路结合的感应形式,此光源称为感应偶合等离子体,即ICP。
将雾化的液体样品,导入产生高温的氩气等离子体中,由于热能激发发光。
利用分光(色散)器,将光分成元素特有的谱线,根据这些谱线的强度,可以测定元素的含量。
作为发射光谱分析的光源-ICP,(1)因为是液体样品进样,比固体样品容易制备标准样品。
另外提高了分析精度。
(2)多数元素的检测下限低,灵敏度极高。
(3)等离子体的温度高,样品进入火炬状的孔穴中,由于停留时间较长,以往火焰具有的化学元素干扰少。
(4)自吸收少,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也达到5~6个数量级,也就是动态范围很宽。
(5)同一条件下激发很多元素,主要成分元素·次要成分元素,微量成分元素同时可以定量的优点。
ICP发射光谱使用的分光器,也与当初固体发射光谱的一样,使用与光栅。
前一种分光器的结构简单,光学系统固定,稳定性好,最适合用于常规分析。
但是,因为ICP光源稳定,可以增加具有自由度的单色器。
基本上最常使用的有埃瓦特装置,策尼尔尼特装置等,也有使用中阶梯光栅。
装配脉冲马达,可以进行高速顺序(扫描)分析。
因为这样的系统既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进行定性分析,适应未知样品的分析。
3.用途。
(1)环境样品:河水,工业废水,工业废物,酸性雨等(2)金属:钢铁,铜,铝,锌,贵金属,铁矿石,镀液(3)氧化物:陶瓷,玻璃,水泥,岩石,粘土,氧化铝(4)石油·化学:试剂,有机化合物,润滑油,催化剂(5)医药·食品:生物,血清,全血,啤酒,鱼类(6)农业:土壤,肥料,植物。
ICP发射光谱分析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分析技术,用于确定不同元素在样品中的浓度和存在形式。
它结合了无机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光谱分析的高分辨率和多元素分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地质矿产、冶金、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
ICP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高温等离子体体系中,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激发成电离态,并从高温等离子体中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这些光线经过光学装置,分散成谱线,并通过光电探测器测量其强度。
根据样品中元素原子电离态的浓度和发射谱线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元素的浓度。
ICP发射光谱分析的优点之一是其高分辨率。
由于谱线分散性能好,ICP能够同时测量多个元素的发射光谱,从而实现对多个元素的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
此外,ICP发射光谱分析还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准确度高等特点。
它可以检测到微gram到nanogram级别的元素含量,且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ICP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环境监测领域,可以用于分析水、土壤、空气等样品中的有毒金属、重金属等元素含量,以进行环境污染的评估与监测。
在地质矿产领域,可以用于矿石、土壤、矿砂等样品中不同金属元素的测定,以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在冶金、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矿石熔炼过程中的元素控制、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测定、医学检验中血清中元素的分析等。
然而,ICP发射光谱分析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样品制备过程对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样品的前处理工作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ICP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复杂,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另外,ICP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实验室和企业来说可能存在经济压力。
总之,ICP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分析技术,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icp光谱法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它是定性及定量分析痕量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ICP的灵敏度高,测试操作方便快捷,在现代测试中有着得到广泛的利用。
这里就来对ICP技术进行一些介绍。
工作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以射频发生器提供的高频能量加到感应耦合线圈上,并将等离子炬管置于该线圈中心,因而在炬管中产生高频电磁场,用微电火花引燃,使通入炬管中的氩气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而导电,导电的气体受高频电磁场作用,形成与耦合线圈同心的涡流区,强大的电流产生的高热,从而形成火炬形状的并可以自持的等离子体,由于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及内管载气的作用,使等离子体呈环状结构。
形成等离子体的样品由载气(通常为氩气)带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通道,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被充分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
根据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元素(定性分析);根据特征谱线强度确定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特点:ICP光源具有良好的原子化、激发和电离能力,所以它具有很好的检出限。
对于多数元素,其检出限一般为0.1~100ng/ml。
ICP光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以它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当分析物含量不是很低即明显高于检出限时,其RSD一般可在1%以下,好时可在0.5%以下。
ICP发射光谱法受样品基体的影响很小,所以参比样品无须进行严格的基体匹配,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亦可不用内标,也不必采用添加剂,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这是ICP光谱法最主要的优点之一。
ICP发射光谱法的分析校正曲线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在一般场合为5个数量级,好时可达6个数量级。
ICP发射光谱法具有同时或顺序多元素测定能力,特别是固体成像检测器的开发和使用及全谱直读光谱仪的商品化更增强了它的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能力。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分析原理光谱仪工作原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光谱分析技术中,以等离子体炬作为激发光源的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技术。
其中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coupledplasma,简称为ICP)作为激发光源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简称为ICP—OES,是光谱分析中讨论较为深入和应用较为广泛、有效的分析技术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分析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矩温度可达6000~8000K,当将试样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矩时,则试样中组分被原子化、电离、激发,以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激发或电离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故依据特征光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元素的含量不同时,发射特征光的强弱也不同,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其定量关系可用下式表示:I=aC^b式中:I—发射特征谱线的强度;C—被测元素的浓度;a—与试样构成、形态及测定条件等有关的系数;b—自吸系数,b≤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应用领域:ICP—OES目前紧要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材料类检测:紧要包括传统金属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成分检测。
2、环境与安全类:紧要包括食品、食品容器以及其包装材料的重金属检测;玩具以及儿童用品及其包装材料中的有害重金属检测。
(锑、砷、钡、铬、镉、铅、汞等);电子电器材料有害物质检测。
(Pb、Cd、Hg等);化妆品、洗涤剂及其包装材料中的有害成分:砷、汞、铅等。
3、医药类:一般应用于药品以及一些保健品的有害成分以及营养成分的检测4、地质、矿产、农业行业的检测:紧要应用于分析地质、矿产、土壤等材料中的元素检测以及讨论。
5、任何高纯物质的检测:紧要包括氯碱化工的高纯烧碱及其原材料的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高纯药品中心体。
光电直读光谱仪故障解决方法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故障排出,应当是建立在对仪器原理和各模块结构以及功能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
ICP发射光谱分析ICP发射光谱分析(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元素分析技术。
它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产生高温的等离子体,进而激发样品中的原子发射特征光谱,从而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组成和浓度。
ICP-AE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地质、冶金等领域中。
以下是ICP-AES的工作原理和步骤。
工作原理:1.氢气和氩气混合供给产生高能量等离子体。
2.等离子体的高温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使其处于激发态。
3.原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辐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4.光通过光栅分光仪分离并测量,得到光谱。
5.根据光谱的特征波长和强度,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组成和浓度。
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酸中,得到适于ICP-AES分析的溶液。
2.校准仪器: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仪器校准,建立元素浓度与光强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3.测量样品:将样品溶液喷入等离子体中激发,使原子发射光谱,通过光栅分光仪测量并记录光谱。
4.数据分析:根据光谱的特征波长和强度,利用已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元素的浓度。
5.结果验证:使用合适的参考标准和配套方法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CP-AES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广泛的线性范围和高灵敏度,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
其次,ICP-AES的检测限低,通常在ppb或ppm 级别,适用于痕量元素分析。
此外,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低干扰,可以准确地鉴定并分析样品中的元素。
然而,ICP-AES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技术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分析固体样品时,需要进行样品消解和稀释。
其次,ICP-AES不能直接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气体元素,对于这些元素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
最后,ICP-AES的设备和操作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可能不太经济。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组别:第八组左瑾瑜201500014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实验一、目的要求1.了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基本构造、原理与方法。
2.了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过程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操作步骤。
3.掌握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对样品的要求及制样方法。
4.掌握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定量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是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一种,主要根据试样物质中气态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后,其外层电子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辐射跃迁所发射的特征辐射能(不同的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一种方法。
每一种元素被激发时,就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其中有一条或数条辐射的强度最强,最容易被检出,所以也常称作最灵敏线。
如果试样中有某种元素存在,那么只要在合适的激发条件下,样品就会辐射出这些元素的特征谱线。
一般根据元素灵敏线的出现与否就可以确定试样中是否有某种元素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一定的条件下,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会随着元素在样品中含量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利用这一性质来测定元素的含量便是光谱半定量分析及定量分析的依据。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仪器与试剂Thermo fisher 科技公司iCAP6500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AP6500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主要参数:波长范围:166-847nm;光学分辨率:在200nm处光学分辨率<0.0007nm;CID检测器:制冷温度<-40℃;线性范围:105-106数量级,相关系数≥0.999;仪器稳定性:短期稳定性-用一标准溶液连续进行10次重复测试,RSD≤1%;长期稳定性-用一标准溶液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共测试3-4小时,RSD≤2%。
2.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移取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配制0.0、0.1、1.0、μ的标准溶液。
10.0mlg/(2)建立分析方法,选择待测元素合适波长,在应用软件中输入相应标准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