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全解
- 格式:docx
- 大小:683.87 KB
- 文档页数:51
半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研究摘要:半钢子午线胎是一种新型轮胎,由于花纹特殊使用中更稳定,综合性能也优于普通的轮胎。
本文主要针对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成型机作业中,不同的二段后压辊技术类型进行介绍,帮助明确不同成型机二段后压辊类型在技术上的区别,以及压辊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半钢子午线胎;轮胎成型机;二段后压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轮胎负荷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于半钢子午线轮胎,尤其是适配355.6mm(14英寸)以上轮辋的轮胎,其负荷能力和速度级别不断提高,同时客户更注重轮胎的安全性能。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轮胎工业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以斜交轮胎和硫化罐硫化工艺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被子午线轮胎和硫化机硫化工艺所取代。
目前,半钢子午线轮胎系列规格更加齐全和丰富,对硫化胶囊的需求也更加旺盛,硫化胶囊替代使用频繁。
本工作探讨硫化胶囊结构对其使用寿命及半钢子午线轮胎质量的影响。
1.产品发展特点新型汽车的不断出现使汽车子午线轮胎的规格品种系列更多样化;公路等级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汽车行驶速度提高,相应对轮胎的安全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行驶舒适性已上升到顾客非常关注的地位;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轮胎低噪声、低滚动阻力已被用户关注,耐磨、耐用、经济更是大众永恒的追求。
当前对汽车子午线轮胎的规模投资势头不减,研发越来越受到轮胎生产企业的重视,新产品推出越来越快,趋于同质化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宽断面、大轮辋的高性能甚至超高性能轮胎新品层出不穷。
以我公司产品发展来看,在近10年间,轿车子午线轮胎从轮辋名义直径为406.4mm(16英寸)的50系列发展到轮辋名义直径为660.4mm(26英寸)的25系列,并开发了多种形式运动花纹,以满足SUV轮胎的越野、运动性和超静度的要求;全天候花纹的轮胎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路面,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添加了37×12.5R16.5,285/50R20,275/70R16,265/65R17等半钢大轮辋规格轮胎和215/75R17.5,245/70R19.5,8.00R16等全钢小轮辋规格轮胎,宽基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欧洲公路运输车辆用轮胎中成为主流,使资源利用率提高。
目录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三、轮胎技术设计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2.轮胎模具型腔尺寸的确定3.轮胎花纹的设计4.轮胎花纹总图的绘制5.轮胎字体排列图的绘制四、轮胎施工设计1.轮胎结构型式的确定2.轮胎骨架材料规格的确定3.轮胎各部位厚度的确定4.轮胎成型参数(成型机头曲线、贴合鼓直径等)的确定5.轮胎半成品部件的确定6.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绘制7.轮胎生产专用工器具的确定8.轮胎施工文件的编制五、轮胎设计验证六、轮胎设计文件的编制七、轮胎设计更改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半钢丝结构子午线轮胎(有内胎和无内胎子午线轮胎)1.轿车子午线轮胎2.公制、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3.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4.农用子午线轮胎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产品设计开发的优先原则:符合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通用化的产品优先(采标产品优先原则);优先满足具有市场普遍性的需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优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及法规(先进标准覆盖落后标准原则);优先满足原配胎市场的需求(高性能满足低性能原则);优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质量取代低质量原则);优先满足高速级、高层级的需求(高指标涵盖低指标原则);优先满足轻量化、节能、环保、跑气保用、智能型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换代产品优先原则)。
另外,对客户(尤其是原配胎市场)的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应尽量满足。
如遇到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可以通过解释、引导、替代的方法加以解决,最终让客户满意。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对客户无特殊要求的轮胎,设计首先要满足企业产品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尽可能涵盖多个标准与法规、尽可能是最新的版本。
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方法子午线轮胎是一种重要的车辆零部件,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行驶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在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胎面布置、帘布结构和胎面胎侧胎座结构等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方法的详细介绍。
首先,在胎面布置方面,子午线轮胎的胎面采用V型布置,即在中心处呈V字形,向两侧逐渐展开,并与胎肩部分呈自然过渡。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子午线轮胎的排水能力,增加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行驶稳定性。
其次,在帘布结构方面,子午线轮胎采用帘布排列方式。
帘布是由一层或多层帘线交织而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轮胎的胎面和胎侧,增强轮胎的刚性和强度。
常见的子午线轮胎帘布结构有三层、四层和五层等不同层数。
根据轮胎的使用要求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层数以确保轮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再次,在胎面胎侧胎座结构方面,子午线轮胎的胎面、胎侧和胎座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胎帘应该包裹在胎面和胎侧之间,以增强整个轮胎的结构刚度;胎座应该有一定的凹槽和凸槽,以提高轮胎与车辆的匹配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胎纹、胎肩、胎面胎侧胎座之间的配合及其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合理的胎纹设计可以提高轮胎的抓地力和排水能力;胎肩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和抗剪强度;胎面胎侧胎座的配合设计可以提高整个轮胎的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胎面布置、帘布结构和胎面胎侧胎座结构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设计和优化匹配,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子午线轮胎,为车辆的操控性能、行驶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提供保障。
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一、轮胎结构设计规范:1.轮胎应采用半钢子午线结构,具有内外两层体带和一层钢丝帘线,以提供合适的强度和稳定性。
2.内层体带应采用高强度的尼龙材料,以提高耐受性和减少变形可能性。
3.外层体带应采用高强度的尼龙材料,并且在胎面上覆盖一层硫化橡胶,以增加抗刮擦性能。
4.钢丝帘线应采用优质的钢丝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耐久性。
二、轮胎尺寸设计规范:1.轮胎的尺寸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规定。
2.轮胎的宽度和直径应根据车辆的重量和用途确定,以确保合适的载荷和舒适性。
3.轮胎的壁厚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
三、轮胎花纹设计规范:1.轮胎的花纹应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路况特点进行设计,以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2.花纹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减少在雨天行驶时的滑行风险。
3.花纹中的花纹块应具有合理的密度和深度,以提供合适的稳定性和耐磨性。
4.轮胎的花纹应采用耐磨橡胶材料,以增加使用寿命。
四、轮胎硬度设计规范:1.轮胎的硬度应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路况特点进行设计,以提供合适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2.硬度应通过实验和测试来确定,以确保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一致性。
五、轮胎使用寿命规范:1.轮胎的使用寿命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规定。
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寿命应不少于5年。
2.轮胎应在适当的空气压力下使用,以减少磨损和热量积累。
3.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或损坏的轮胎。
六、轮胎质量控制规范:1.轮胎生产过程应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等。
2.轮胎出厂前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确保轮胎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的详细说明。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制定和遵守这些规范对轮胎制造商和车辆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子午线轮胎执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子午线轮胎作为汽车轮胎的一种重要类型,在现代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子午线轮胎的执行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其定义、特点、制造工艺以及执行标准的重要性。
通过对子午线轮胎标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类轮胎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要求,进一步推动轮胎行业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有望为未来子午线轮胎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文的具体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会列出本文的大纲,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同时也会介绍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重点。
在引言部分,会简要介绍子午线轮胎执行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子午线轮胎的定义、特点、制造工艺、材料以及执行标准的内容;最后在结论部分,会总结子午线轮胎执行标准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标准的发展,并得出结论。
通过明确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并把握文章脉络。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子午线轮胎的执行标准,探讨执行标准对于子午线轮胎行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子午线轮胎执行标准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子午线轮胎的制造工艺、材料和质量标准,进一步推动轮胎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起轮胎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促使他们更加严格地遵守子午线轮胎的执行标准,提高轮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最终,通过对子午线轮胎执行标准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促进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轮胎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2.正文2.1 子午线轮胎的定义和特点子午线轮胎是一种采用子午线布置胎带的轮胎,通常是钢丝帘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相比于斜交轮胎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子午线轮胎采用钢丝帘和胎带的结构,使得轮胎更加稳定,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2. 耐磨耐用:子午线轮胎使用高强度的材料,耐磨性和耐用性都比较优秀,可以减少更换次数,降低使用成本。
第 1 期赵 龙等.155R13LT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11 155R13LT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赵 龙,李仁国,朱作勇,于常远,范学付(山东兴鸿源轮胎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200)摘要:介绍155R13LT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
结构设计:外直径 575.5 mm,断面宽 154 mm,行驶面宽度 110 mm,行驶面弧度高 5.78 mm,胎圈着合直径 328.2 mm,胎圈着合宽度 127 mm,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 0.883 5,胎面采用3条曲折型主沟花纹设计,花纹深度 8.2 mm,花纹饱和度 75.41%,花纹周节数 60。
施工设计:胎面采用三方四块结构,带束层采用2层2+2×0.35HT钢丝帘线,胎体采用2层1440dtex/2聚酯纤维帘线,采用二次法成型机成型、双模液压热板式硫化机硫化。
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性能、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满足国家及企业标准要求。
关键词: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施工设计;成品轮胎性能中图分类号:U463.341+.6 文章编号:1006-8171(2023)01-0011-04文献标志码:A DOI:10.12135/j.issn.1006-8171.2023.01.0011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城乡道路建设不断优化,促进了城乡物流等交通运输的蓬勃发展,对小型客货车辆的需求日益旺盛。
同时市场对小规格半钢轻型载重轮胎的需求不断扩大,针对乡村路况及承载能力的特点,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强半钢轻型载重轮胎的研制与生产[1-2]。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公司开发了155R13LT 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现将其设计情况介绍如下。
1 技术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T 2977—2016,确定155R13LT半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主要技术参数为:标准轮辋 4.50B,充气外直径(D′) 578(571~585) mm,充气断面宽(B′) 157(151~165) mm,标准充气压力 450 kPa,负荷指数 90(单胎负荷 600 kg)/88(双胎负荷 560 kg),层级 8。
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方法首先,胎圈布局是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胎圈布局的设计要考虑到轮胎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胎圈由多根布带交替层叠而成,其中的钢帘线起到了增强胎圈刚度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使胎圈的承载能力更好地分散到整个轮胎结构中,提高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其次,骨架材料的选择对轮胎的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骨架材料一般选用高强度的尼龙布、聚酯布等纤维材料。
通过合理地选用不同种类和布线密度的骨架材料,可以使轮胎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另外,胎面花纹设计也是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胎面花纹的设计要考虑到轮胎的排水性能、抗滑性能和抓地力。
通过合理地设计花纹形状、花纹深度和排列方式,可以使轮胎在湿滑路面和复杂路况下具有更好的操控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方法可以进一步优化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例如,采用高分子材料的胶层可以提高轮胎的附着力和抗老化性能;采用流行的结构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优化轮胎的结构性能;此外,轮胎的生产工艺也需要考虑,例如胎体胎层的识别和拼接技术,可以提高轮胎的整体性能和均布耐磨性。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与其他零部件的协调。
例如,刹车系统、悬挂系统等与轮胎配合工作的部件也要进行统一的设计和优化,以使得整个车辆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方法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
通过合理的胎圈布局、骨架材料的选择、胎面花纹设计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协调,可以使子午线轮胎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各种使用条件下的要求。
这些设计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轮胎的抗拉强度、耐磨性、抗冲击性能和附着力等性能指标,为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提供保障。
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段成型机成型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段成型机是制作半钢子午线轮胎的专用设备,具有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段成型机在设计上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生产效益最大化。
通过分析二段成型机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工作原理,优化二段成型机设计。
标签:一段成型机;二段成型机;结构随着轮胎产业的发展,轮胎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成型工艺是轮胎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二段成型机将不同部位的零件组装成成品,所以如何优化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段成型机的结构,成为我们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 二次法成型机的结构二次法成型机由第一段成型机和第二段成型机组成,第一,二段成型机共同完成轮胎的制作。
第一段成型机由主机,底座,尾架,正包与反包装置,下压辊,后压辊等组成,主要制作轮胎胎体,包括内衬层,胎体,钢圈,胎侧等部分。
主机可以调节主轴的转动速度,同时可以控制主轴的制动;底座作为基台,上面安装有主机,下压辊等装置,后面安装有后压辊装置。
支撑座和尾架箱共同组成尾架,支撑座可以在底座上做直线滑动,尾架箱上的汽缸可以使尾架箱随着支撑座移动;正反包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尾架上随尾架移动,另一部分在主机上,正包和扣圈完成后,在汽缸的作用下进行胶囊反包工作。
下压辊由移动压辊和长海绵橡胶压辊组成,汽缸驱动下压辊的上下移动,右变频电机驱动移动压辊的水平移动;后压辊可做横向,纵向,回转运动,完成正包工作。
第二段成型机用于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第二段成型,主要由底座,主机,后压辊,传递环,贴合鼓供料架,胎面供料架和主辅机激光灯架组成。
主机由主机箱,尾架箱和传动装置组成,贴合鼓由可以自动伸缩的带强磁块的瓦块组成,瓦块可以紧紧吸住带束层,使带束层实现自动贴合;传递环装置由夹持环和滑动底座组成,传递环有三个停止位置,一是贴合鼓正上方,二是中间停止位,即贴合鼓和成型鼓中间,三是卸胎位,在成型鼓上方;二段后压辊装置能实现侧包冠与冠包侧的工艺要求;胎面供料架用于直接在贴合鼓侧提供胎面,胎面通过长汽缸驱动支架从贴合鼓下方贴合;二段供料架提供两层带束层,一层冠带层的供料。
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三、轮胎技术设计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2.轮胎模具型腔尺寸的确定3.轮胎花纹的设计4.轮胎花纹总图的绘制5.轮胎字体排列图的绘制四、轮胎施工设计1.轮胎结构型式的确定2.轮胎骨架材料规格的确定3.轮胎各部位厚度的确定4.轮胎成型参数(成型机头曲线、贴合鼓直径等)的确定5.轮胎半成品部件的确定6.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绘制7.轮胎生产专用工器具的确定8.轮胎施工文件的编制五、轮胎设计验证六、轮胎设计文件的编制七、轮胎设计更改、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半钢丝结构子午线轮胎(有内胎和无内胎子午线轮胎)1.轿车子午线轮胎2.公制、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3.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4.农用子午线轮胎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产品设计开发的优先原则:符合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通用化的产品优先(采标产品优先原则);优先满足具有市场普遍性的需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优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及法规(先进标准覆盖落后标准原则);优先满足原配胎市场的需求(高性能满足低性能原则);优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质量取代低质量原则);优先满足高速级、高层级的需求(高指标涵盖低指标原则);优先满足轻量化、节能、环保、跑气保用、智能型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换代产品优先原则)。
另外,对客户(尤其是原配胎市场)的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应尽量满足。
如遇到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可以通过解释、引导、替代的方法加以解决,最终让客户满意。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对客户无特殊要求的轮胎,设计首先要满足企业产品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尽可能涵盖多个标准与法规、尽可能是最新的版本。
企业产品标准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如下标准:轿车子午线轮胎设计---以新版ETRTO、ECE30为主,TRA、FMVSS109、GB、JATMA 为辅。
轻卡、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设计---以新版TRA、FMVSS119 为主,ETRTO、ECE54、GB、JATMA 为辅。
其它子午线轮胎设计---如无特殊要求,尽可能以新版TRA、FMVSS119、ETRTO、ECE54 为主,GB、JATMA 为辅。
企业产品标准中的高速性能、耐久性能、压穿强度、脱圈阻力指标应高于ECE、FMVSS、GB的规定指标。
根据不同的产品,指标高出的幅度有所不同。
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重点对尺寸、结构、性能要求特殊的产品进行生产工装、工艺条件的确认。
分别对生产设备、工艺条件、专用工器具的符合性进行书面明确,需添置的专用工器具,则提供工艺参数图。
同时对轮胎模具的类型及匹配的硫化机进行确认。
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新产品的预期成本测算与分析尽可能以同系列、同轮辋直径、同速度级别、同结构、同类花纹、同工艺,最接近的轮胎规格进行测算。
同轮辋直径的轮胎可以用尺寸系数(外直径x断面宽)进行测算。
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结合上述条款的确认,即可确定设计的轮胎规格、负荷指数(层级)、速度级别、花纹类别、花纹深度、牵引系数、耐磨指数、耐温指数等。
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轮胎的许多性能是相互制约的,不同类别、不同速度级别的轮胎性能取向是不同的,其性能重要性排序如下:轿车/公制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安全性能(包括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高速耐久生热性能;超低压条件下的抗脱圈性能;操控稳定性;无内胎化;抗冲击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噪音、滚动频谱、操控平顺性)、通过性能、耐用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美观装饰性能、节油性能。
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安全性能(包括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高速耐久生热性能;操控稳定性;抗冲击性能)、节油性能、通过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噪音、滚动频谱、操控平顺性)。
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设计---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频谱)、安全性能(包括抗冲击性能;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节油性能。
农用子午线轮胎设计---通过性能(越障能力、各类农田的适应能力)、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抗刺扎性能、耐磨性能)、安全性能(包括抗冲击性能;操控稳定性)、节油性能。
轮胎性能指标的确认原则:为了向客户提供性能价格比优异的轮胎,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优于国际标准和法规)、用户要求;耐用性能、舒适性能、节油性能、通过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重点对尺寸、结构、性能要求特殊的产品进行试验条件的确认。
女口分别对试验设备、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轮辋/卡盘等试验工器具的符合性进行确认。
需添置的试验工器具,则提供工艺参数。
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如有客户提出购买的无内胎子午线轮胎配置内胎的要求时,应尽可能说服客户将轮胎按无内胎形式使用,因为轮胎在高速行驶时,内胎一旦被扎破常常会导致轮胎瞬间爆破,极易导致车祸;而无内胎轮胎被扎破时,轮胎往往是慢撒气,驾驶员有反应的余地。
所以高速级(M级以上的轮胎)的轮胎(即轿车/公制轻卡子午线轮胎)必须按无内胎形式设计和使用。
当客户坚持要将无内胎轮胎配置内胎时,我公司将不承担由此而引起安全责任。
有内胎子午线轮胎配置内胎或垫带时,应尽量选配与斜交轮胎共用的型号。
当必须设计专用内胎或垫带时,首先要确认客户所用的轮辋型号及车辆后轮位的形式(单轮还是双轮),以便选配合适的气门嘴型号。
硫化胶囊的配置:尽可能选配薄壁宽腰系列化子午胎专用硫化胶囊。
当必须设计新型号硫化胶囊时,应考虑到子午线轮胎所用硫化胶囊的特点:外直径大、高度矮、腰部宽、厚度薄(即径向伸张小、周向伸张大、胶囊脱模系数大)。
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在确认了以上各项条款后,即可确定出轮胎设计技术指标和要求。
其中轮胎设计技术指标(主要指法规项目和成品检验技术指标)和要求尽可能不超出企业的产品标准。
必须超出的技术指标如确实可以达到,则可以考虑对企业的产品标准进行换版修订。
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在上述条款得以确认后,围绕产品的特点确定相适应的设计目标、结构形式、工艺路线。
对于非特殊需要产品,轮胎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现有的配方、结构形式、包圈形式、系列化钢丝/纤维帘布、系列化半成品部件、工艺路线、工艺条件中优选出最适合的方案。
对于特殊需要产品,则有针对性的在上述设计原则基础上增、改相适应的内容。
三、轮胎技术设计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如客户无明确要求,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原则是:1.1D'---设计新胎充气外直径(设计目标值)的确定1.2E‘ ---设计新胎充气断面宽(设计目标值)的确定凡生产经过硫化后充气的轮胎,其新胎充气断面宽的波动会很大,这主要与有硫化后充气工艺波动有关,因为轮胎硫化出模后后充气是否及时、实际后充气压力的大小及波动、后充气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轮胎充气断面宽的稳定性。
当轮胎结构施工参数(如胎体帘布角度)、骨架材料(如胎体帘线种类)、工艺条件(如取消了硫化后充气工艺步序)得到固化后,新胎充气断面宽会很稳定,且波动也小。
这样E'---设计新胎充气断面宽(设计目标值)的确定就更容易准确。
在这种条件下,E‘的取值可以比标准的中值小2〜3毫米,这同样有利于轮胎的轻量化。
2.1 D --- 轮胎模具型腔外直径的确定首先要确定不同类别、不同系列、不同结构轮胎充气后的径向伸张值(D‘ / D)或外直径变化量(D‘ - D)。
以下是常见的取值方法:根据从表中径向伸张值(D‘/ D)的选取,即可算出D值。
另外,为了方便H、H I、H2值计算和绘图,常常再对D值作一点修正:方法是若模型胎圈着合直径d值有一位小数,则D值的小数位也加一位等值小数,而原D 值的个位数可视小数值的大小而决定是不变还是减1,这样可使修正后的D值尽量保持与原D值相近。
2.2 d --- 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直径的确定轮胎胎圈着合直径的确定主要着眼于五个方面要素:一是防范胎圈与轮辋胎圈座之间的周向滑转(即在车辆起步、加速、减速、制动过程);二是确保无内胎轮胎的安全性能---抗侧向的脱圈能力(即在车胎低气压高速转弯过程);三是确保无内胎轮胎的保压性能;四是确保轮胎与轮辋易于装配、且装配不易损伤胎圈;五是所匹配的胎圈底部曲线应易于加工、测量和验收(同样便于测量旧模具的磨损程度)。
为了更好的平衡以上性能,需要将胎圈着合直径与胎圈底部曲线的最佳配置进行固化,并对该处模具加工公差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无内胎轮胎需将企业的产品标准的最小脱圈阻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即高于FMVSS、GB规定值的10〜30%。
过去轮胎胎圈直径取值较轮辋标定直径小 1.0mm 左右,胎圈底部设计采用胎踵圆弧与7°着合面上相切的曲线形式来保持与5°轮辋着合面进行过盈配合,这种设计方式从理论上讲对无内胎轮胎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多年来的实际使用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是在对轮胎模具的加工上及对胎圈着合直径的测量验收上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准确的。
一旦无内胎轮胎的脱圈阻力值出现偏大或偏小的时候,则很难判断胎圈着合直径是设计的不合适,还是加工的不合适。
鉴于此,在国内外有许多轮胎公司已普遍采用了一种新的胎圈曲线设计方法,克服了原先设计上的不足。
为此在确保轮胎胎圈底部过盈量不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不改变原有的钢丝圈、缠绕盘、扣圈盘、均匀性试验机卡盘、动平衡试验机卡盘尺寸的前提下,对模型胎圈底部曲线的画法作部分调整,这样既便于今后对模具胎圈着合直径进行测量验收,又利于分析轮胎质量问题。
新的无内胎轮胎的胎圈曲线设计方法是:轮胎胎圈着合直径的取值较轮辋标定直径小2.0mm左右,胎圈底部设计采用胎踵圆弧与胎圈着合直径水平线相切,水平线延至胎圈宽度的1/2处止,然后再以17延至胎趾。
这样在胎圈底部曲线上实际出现了宽度约 2.0mm 左右直径为胎圈着合直径的微小平台。
该平台即被用于模型胎圈着合直径的检测。
无内胎原胎圈底部曲线与新的胎圈底部曲线见附图,从两曲线重叠图上可以看出其交点位于钢丝圈底部。
另外,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和检测,在作图时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平台端部(对应轮胎胎趾处)应标注直径,而不是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