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纸性能要求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4
锂电池隔膜涂布检验规范引言: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优良的隔离性能和稳定性,可以阻止正负两极之间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池短路事故的发生。
隔膜的涂布质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锂电池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涂布检验规范是必要的。
一、检验设备及工艺参数1.隔膜涂布机:涂布机的型号、品牌、规格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备应完好无损,操作方便。
2. 涂布速度:根据隔膜涂布机的性能和要求,设置涂布速度,通常为20-100 m/min。
3.涂布压力:根据隔膜材料和涂布机的性能要求,设置合适的涂布压力,通常为0.2-1MPa。
4. 涂布宽度:根据锂电池的尺寸要求,设置合适的涂布宽度,通常为200-500 mm。
二、涂布前的准备工作1.隔膜质量检查:在涂布之前,必须对隔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隔膜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污染等。
2.设备调试:调试涂布机,确保涂布速度、压力和宽度等参数正确设定,并检查涂布机的清洁程度。
3.涂布材料准备:准备好涂布材料,包括隔膜涂布浆料和溶剂,确保涂料的质量和含量符合要求。
三、涂布操作规范1.上机准备:将隔膜卷装在涂布机上,并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张力,确保隔膜能够平稳地进入涂布区。
2.涂布调试:根据设备参数,控制涂布速度、压力和宽度等参数,确保涂布均匀且符合要求。
3.涂布过程:通过喷雾或滚筒等方式将涂布浆料均匀涂布在隔膜上,确保涂布厚度均匀、无刷痕、无露白、无气泡等缺陷。
4.干燥工艺:涂布完成后,根据涂布材料的要求进行干燥处理,通常为烘箱干燥,确保隔膜能够迅速干燥、固化,并达到指定的涂布厚度。
四、涂布质量检验1.外观检验:将涂布完成的隔膜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涂布均匀性、无划痕、无鳞片、无结块等。
2.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厚度测试仪对隔膜的涂布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布厚度符合要求。
3.黏度检验:对涂布浆料的黏度进行测试,确保黏度值符合要求,以保证涂布均匀性和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1. 前言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主流的电池技术之一,其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衡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而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隔膜的品质对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2. 聚烯烃隔膜的基本概念聚烯烃隔膜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材料,其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并允许锂离子通过。
聚烯烃隔膜通常具有高热稳定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拉伸强度,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类型之一。
3.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必要性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为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聚烯烃隔膜的品质标准也变得尤为重要。
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可以保证隔膜的品质稳定性及安全性,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和规范发展。
产品标准还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生产标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4. 目前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针对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制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保障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然而,随着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现有的标准和规范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和新需求。
5. 个人观点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确立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规范,才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
制定标准还有助于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6. 总结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电池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国内外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现有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才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整个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锂电池隔膜(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用于分隔正负极,防止直接接触和短路。
它具有很高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三个方面介绍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一、物理性能要求1.厚度:锂电池隔膜的厚度应适中,既要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又要能减少电阻和增加电导率。
一般要求在10-30微米之间。
2.孔隙率:隔膜应具有适当的孔隙率,以便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离子和电荷传递。
较高的孔隙率可以提高离子导电性和电解液浸透性,使得充放电更加高效。
3.热收缩性:隔膜应具有较低的热收缩性,以避免在高温下缩小孔径,导致锂离子传输的阻碍。
4.机械强度:隔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其在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隔膜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以避免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或破损。
二、电化学性能要求1.离子传输性能:隔膜应具有高离子导电性,以便锂离子能够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传输。
低内电阻能够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和功率密度。
2.电化学稳定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抵抗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腐蚀和溶解。
此外,隔膜还应具有较低的锂离子交换与失活,以保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
3.封闭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以防止电解液溢漏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这有助于保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安全性能要求1.热稳定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不产生分解或熔融。
这可以避免高温下发生热失控的情况。
2.弹性变形能力:隔膜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以适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这有助于减少电池内部应力和应变,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3.阻燃性:隔膜应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以避免电池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下的加剧燃烧。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包括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对于提升我国锂电池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对锂电池隔膜的要求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确保了锂电池隔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中还规定了对锂电池隔膜进行的各项试验方法,如厚度测定、孔隙率测定、拉伸强度测定等,以及相应的检验规则,保证了锂电池隔膜的质量可控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标准还对锂电池隔膜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在锂电池隔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标志的统一规范能够方便用户对产品进行识别和追溯,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范则能够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和质量稳定。
总的来说,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的颁布对于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
推动作用。
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将促进我国锂电池隔膜的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锂电池隔膜的规范化要求将有利于提升锂电池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促进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的颁布是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锂电池产业向高质量、高标准发展,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锂电池隔膜的评价参数1)OCV 特性:对于电压一致性要求较高的18650 电池为例,薄隔膜或孔洞过大会加快电池的自放电过程,从而降低电池的电压一致性。
笔者经验,较薄的单层隔膜有着相对大一写的自放电速度表现。
2)电化学特性。
三层隔膜与单层隔膜相比,单层隔膜由于通常厚度较薄,离子迁移通道较短,极化现象有一定消弱,电池的低温电压平台相对较高。
同理,采用薄隔膜或者大孔径隔膜的电池循环也表现相对较好。
3) 厚度:对于消耗型锂离子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中使用的电池),25微米的隔膜逐渐成为标准。
然而,由于人们对便携式产品的使用的日益增长,更薄的隔膜,比如说20微米、18微米、16微米、甚至更薄的隔膜开始大范围的应用。
对于动力电池来说,由于装配过程的机械要求,往往需要更厚的隔膜,当然对于动力用大电池,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厚一些的隔膜往往同时意味着更好的安全性.4) 透气率:从学术角度来说,隔膜在电池中是惰性的,即隔膜不是电池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仅仅是电池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隔膜的存在首先要满足它不能恶化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表现在内阻上。
含电解液的隔膜的电阻率和电解液本身的电阻率之间的比值称为MacMullin数。
一般来说,消耗型锂离子电池的这个数值为接近 8,当然这个数值越小越好。
通常来说,锂离子电池隔膜中会有一个透气率的参数,或者叫Gurley数。
这个数是这么定义的,即一定体积的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通过一定面积的隔膜所需要的时间,气体的体积量一般为50cc,有些公司也会标100cc,最后的结果会差两倍。
面积应该是1平方英寸,压力差记不太清楚了。
这个数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和用此隔膜装配的电池的内阻成正比,即该数值越大,则内阻越大。
然而,对于不同的隔膜,该数字的直接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锂离子电池中的内阻和离子传导有关,而透气率和气体传到有关,两种机理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单纯比较两种不同隔膜的Gurley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能两种隔膜的微观结构完全不一样;但同一种隔膜的Gurley数的大小能很好的反应出内阻的大小,因为同一种隔膜相对来说微观结构是一样的或可比较的。
锂电池隔膜国标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也能促进离子传输。
为了保障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锂电池隔膜的标准。
1. GB/T 18287-2013 锂离子电池通用规范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的通用规范,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相关要求。
其中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厚度、孔隙率、拉伸强度、热收缩率、热稳定性、耐化学性等指标。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要求。
2. GB/T 242
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Fh:温度循环试验
该标准是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温度循环试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主要是为了评估锂电池隔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以及其对锂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
3. GB/T 31467.3-2015 锂离子电池第1部分: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第3节:过充保护试验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过充保护试验要求。
该试验主要是为了评估锂电池隔膜在过充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及其对锂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
4. GB/T 31485-2015 锂离子电池组件和系统的环境试验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组件和系统的环境试验标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相关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耐热性、耐湿性、耐冷性、耐腐蚀性等指标,以及锂电池隔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方法。
总之,以上标准都是为了保障锂电池隔膜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而制定的,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应当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
锂电池隔膜检测标准锂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因此,对锂电池隔膜的检测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隔膜的检测标准,以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参考。
一、外观检测。
首先,对锂电池隔膜的外观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隔膜的平整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污染和缺陷等方面。
平整度是指隔膜表面的平整程度,应该没有明显的皱折和起泡。
同时,隔膜的表面应该没有明显的污染和杂质,否则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二、厚度测量。
隔膜的厚度是影响电池内阻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隔膜的厚度进行精确的测量非常重要。
在进行厚度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孔隙率检测。
隔膜的孔隙率是指隔膜内部空隙的比例,通常用来评估隔膜的渗透性能。
通过测量隔膜的孔隙率,可以评估隔膜的渗透性能,并进一步判断电池的性能表现。
四、拉伸强度测试。
隔膜的拉伸强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隔膜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力。
拉伸强度测试是评估隔膜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判断隔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
五、热收缩率测定。
隔膜的热收缩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隔膜长度的变化比例。
热收缩率的测定可以帮助评估隔膜的热稳定性能,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六、电化学性能测试。
最后,对隔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
主要包括离子导电性能、电解液的渗透性等方面。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评估隔膜在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对于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外观检测、厚度测量、孔隙率检测、拉伸强度测试、热收缩率测定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隔膜的性能表现,为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锂离子电池隔膜介绍咱今儿来聊聊锂离子电池里的一个关键配角——隔膜。
说起这玩意儿,它就像是电池里的一堵墙,看着不起眼,可没了它,整个电池就得罢工。
你说说,这隔膜薄得跟蝉翼似的,轻得像一片羽毛,可就是这么个小东西,在电池里可是个大忙人。
它就跟咱们小区的保安大爷似的,整天盯着正负极,生怕它们打架。
记得我刚学这个的时候,老师打了个特别形象的比方:"你们想象一下,隔膜就像是一个带着无数小窗户的围墙,只让锂离子这些'好孩子'通过,把那些捣蛋的电子给拦在外面。
"这一说,我们全明白了。
有趣的是,这隔膜还有个绝活,叫"关门放狗"。
当电池温度太高时,隔膜上的小孔会自动关闭,就像是发现危险的贝壳,"啪"地一下把自己关得严严实实。
我那同学听完直乐:"这不就是个会察言观色的小机灵鬼嘛!"说到材料,现在主流的隔膜都是用聚烯烃做的。
这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塑料的远亲。
它又软又韧,像张纸,却比纸结实多了。
我们实验室有个老师开玩笑说:"这玩意儿要是能做衣服,准能防弹。
"制作隔膜可是门手艺活儿。
得把材料拉得跟面条似的细,还得均匀。
要是哪个地方厚薄不均,就跟穿了双不对称的鞋似的,肯定干活不利索。
我们实验室就因为这事儿报废了好几批样品。
最逗的是测试环节。
我们得拿显微镜看隔膜上的孔洞,那场面,就像是在数天上的星星。
有次一个实习生盯着显微镜看了半天,抬起头来眼睛都成对眼了,把我们都笑趴下了。
这隔膜的性能要求可真不少,透气性要好,强度要够,还得耐高温。
就像是找对象,条件一大堆。
我们老师说:"这哪是在做材料,简直是在选美国女婿!"不过说真的,这隔膜的重要性真不是吹的。
没有好的隔膜,锂电池就容易出事故。
就像前几年那些自燃的电动车,多半都是隔膜出了问题。
这么一想,这小薄膜还真是个保命的玩意儿。
现在市面上的隔膜种类可多了,单层的、多层的、涂层的,跟超市里的零食一样琳琅满目。
1隔膜的定义厦门8月252023锂电新能源技术与新材料发展研讨会隔膜是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保证理离子通过的同时,阻碍电子传输。
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对隔膜的要求根据特定的电池和应用选择隔膜时,必须考虑几点因素,权衡每种隔膜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基本要求隔膜具有如下特点:①电子绝缘性;②易被电解液浸润,且电解液浸润后的电阻最小;③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好;④对电解液、杂质、正负极反应物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⑤能够有效阻止两极间粒子、胶体或可溶物的迁移。
此外根据电池应用不同,可调整要求,总之是性能良好、安全性高和成本低。
3隔膜的种类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分类根据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电池隔膜可以分为:织造膜、非织造膜(无纺布)、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碾压膜等几类。
虽然类型繁多,至今商品化理电池隔膜材料主要采用聚乙烯、聚丙烯微孔膜。
由于锂在水溶剂会发生反应,且非水电解质在高电压下稳定,故所有钾电池采用的都是非水电解质,鲤离子二次电池可分为三类,其对应的隔膜材质大致如下:1.液态电解液型电池(聚烯烃PE、PP、PP/PE/PP)2.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和液态混合型)型电池(聚偏氟乙烯或聚烯烃)3.固态电解质型电池(局环氧乙烷-锂盐)PP/PE/PP的设计优点由于聚烯烃出色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成本不高,被广泛使用其中以PP、PE及两者混合PP/PE/PP使用较多。
其厚度约20~几百um,孔径在0.05~0.5μm。
PE:熔点低使其具有热保险的作用。
当温度接近聚合物熔点时,隔膜的孔闭合,能完全或部分切断电池内部电流,阻止电池内部继续产生焦耳热,提高电池安全性。
PP:熔点165C较PE(135C)高,即使PE融化闭孔,电流阻断,高熔点的PP扔保持了隔膜的结构完整性。
陶瓷隔膜的特点将柔韧的聚烯烃隔膜和具有化学、热力学电阻等优势的亲水陶瓷材料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陶瓷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