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艺考基本乐理知识(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16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
其实我们都要避免:1、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
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
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
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
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想把声音练的生动并且带有颤音.你要先从开口音"a. ia ua "这几个音开始练.如果你有钢琴可以按照琴键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练好开口音.再练闭口音.比如:"u. o "闭口音是练颤音的关键.唱闭口音时要有打哈欠的感觉.提起胸腔.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闭口音也是按照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然后再唱回去.并且建议你一开始不要用颤音去模仿张学友或者刘德华的歌.他们虽说颤音很有感情.但刻意的模仿不但练不好音.而且还有可能练坏了嗓子.我练音的歌一般都是很老的歌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海啊故乡>.诸如此类.基本乐理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
乐理入门基础知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构建出丰富多彩的听觉体验。
乐理,即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结构、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手法的学科。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音乐的人来说,掌握乐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乐理入门的基础知识:1. 音高与音符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
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音符,每个音符代表一个特定的音高。
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它们的长度不同,表示不同的持续时间。
2. 音阶与调式音阶是由一系列音高按照特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音乐序列。
最常见的音阶是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它们分别由七个不同的音高组成。
调式是指音阶中的音高关系,不同的调式会赋予音乐不同的情感色彩。
3. 节奏与拍子节奏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和强弱的组合,它决定了音乐的流动感。
拍子是音乐的基本时间单位,通常用分数表示,如4/4拍表示每小节有4个四分音符的时长。
4. 和声与和弦和声是指音乐中同时发出的多个音的组合,它能够增加音乐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和弦是和声的基本单位,由三个或更多的音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组合而成。
常见的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等。
5. 音程与和声进行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音乐的和谐性。
和声进行是指音乐中和弦的顺序变化,它能够引导听众的听觉感受,创造出音乐的动态变化。
6. 旋律与主题旋律是音乐中连续的音高变化,它是音乐中最直接表达情感的部分。
主题是旋律的核心,它是音乐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要旋律,有助于增强作品的统一性和辨识度。
7. 曲式与结构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它决定了音乐的组织方式。
常见的曲式有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等。
了解曲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8. 记谱法记谱法是记录音乐的方法,它包括五线谱、简谱等。
五线谱是目前最通用的记谱方式,它通过五条平行线和音符来表示音高和节奏。
9. 音乐术语音乐术语是用于描述音乐表现手法的专业词汇,如“渐强”、“渐弱”、“快板”、“慢板”等。
乐理背知识点高考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乐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乐理知识点是高考音乐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乐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提高乐理成绩。
1. 音符与音程在乐谱中,音符是表示音高与节奏时长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包括纯音程和增减音程两种。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二度、纯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六度、纯七度和纯八度。
2. 调式与音阶调式是指以某个音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形成的音阶体系。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小调、和声小调等。
音阶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进行排列的音符序列,常见的音阶包括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3. 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基本的时间单位,用来度量音符的时长。
常见的节拍有二拍、三拍、四拍等。
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时值的组合,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型,如四分音符连音、八分音符连音等。
4. 和声与和声学和声是指在不同音高的音符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和声学是研究和声的学科,包括和弦的构成,和声规则等内容。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等。
5. 节奏型与节拍型节奏型是指在一小节中不同音符时值的组合形式,通常由各种不同的音符的组合产生。
常见的节奏型有行板、快板等。
节拍型是指音乐作品中整体的节奏感,有旋律的节奏与伴奏的节奏之分。
6. 渐强与渐弱渐强是指音乐中逐渐增强音量的表现方式,常用符号为"<"。
渐弱是指逐渐减弱音量的表现方式,常用符号为">"。
渐强与渐弱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7. 曲式与结构曲式是指音乐作品中整体的结构安排与形式组织,常见的曲式有奏鸣曲、小步舞曲等。
结构是指音乐作品中不同部分的组合方式,如主题与变奏结构、三部曲结构等。
8. 音乐家与作曲家音乐家是指从事音乐创作、演奏、教育等工作的人,包括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等。
音乐高考基础乐理汇总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音乐基础乐理音乐是人类创作、表达和欣赏的艺术形式之一。
而要深入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的构成和规律,就需要学习音乐基础乐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音乐基础乐理的相关内容。
一、音符与音阶1. 音符音乐的最基本单位是音符,它代表着不同的音高和时长。
音符通常由一个实心或者空心的椭圆形状组成,不同的音符在谱表上以不同的位置和形状表示。
2. 音阶音阶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音符序列。
常见的音阶有自然大调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等。
自然大调音阶由8个音符组成,按照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规律排列而成。
二、节拍与节奏1.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和时间分配。
它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划分了音乐的节奏。
常见的节拍有2/4拍、3/4拍、4/4拍等。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音符组合。
它由不同时值的音符和间隔组成,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感觉。
通过掌握节奏,可以演奏出准确、有层次感的音乐。
三、音程与和弦1. 音程音程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距离。
它分为纯音程和变化音程两种。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二度、纯三度等,变化音程则包括半音、全音等。
2.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同时演奏所形成的结构。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和七和弦等,它们由特定的音程关系组成。
和弦的演奏可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和谐度。
四、调性与调式1. 调性调性是指音乐的音高组织方式。
常见的调性有大调和小调两种。
大调音乐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而小调音乐则更加深沉、忧伤。
2. 调式调式是在特定调性基础上规定了一组音符的使用范围和顺序。
常见的调式有纯正调式、和声小调式等。
通过学习不同的调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不同风格和情感的音乐作品。
五、乐谱与乐器1. 乐谱乐谱是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系统。
它包括了音符、节拍、节奏等信息,可以帮助演奏者正确地演奏音乐作品。
乐谱通常由五线谱或简谱表示。
2. 乐器乐器是演奏音乐的工具。
它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和技巧产生音响效果。
常见的乐器包括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艺考必知乐理常识艺考必知乐理常识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简谱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
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写法: 1 2 3 4 5 6 7 i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
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6、增时线和减时线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
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音乐基础的音乐乐理知识音乐乐理是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
在学习音乐乐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音乐基础的音乐乐理知识,帮助读者对音乐乐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纯1度、小2度、大2度、小3度、大3度、纯4度、纯5度、小6度、大6度、小7度、大7度和纯8度。
音程的大小与音高之间的差距有关,音程的大小决定了音乐的音调。
二、音阶音阶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音程。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和旋律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由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组成,小调音阶由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组成,旋律小调音阶有升6度和升7度。
音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作品的调性和情感。
三、和弦和弦是由音程构成的音群,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和声单位。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和属和弦。
三和弦由根音、三音和五音组成,七和弦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上七音,属和弦在七和弦的基础上加上属音。
和弦的变化在音乐中起到丰富和增色的作用。
四、音乐节拍和节奏音乐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是音乐中的时间组织形式。
节拍的强弱和分布规律决定了节奏的感觉。
通过学习音乐乐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准确地演奏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五、乐谱与记号乐谱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基本工具,通过乐谱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和表情。
乐谱中的记号能够帮助演奏者正确理解和演绎作品。
常见的乐谱记号有:音符、节拍符号、装饰音符、升降号、调号等。
掌握乐谱和记号是学习音乐乐理的重要内容。
六、曲式与形式曲式和形式是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
常见的曲式有: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常见的形式有:变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
了解曲式和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通过对音乐基础的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音程、音阶、和弦、节拍与节奏、乐谱与记号以及曲式与形式都是音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乐理基础知识入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乐理,即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的学科,它为我们理解音乐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工具。
对于想要入门音乐的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乐理基础知识的入门内容。
1. 音阶与音级音阶是音乐中音高的有序排列,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而小调音阶则显得柔和、悲伤。
音级是指音阶中的每一个音,它们按照特定的音高关系排列。
2. 音符与休止符音符是表示音高和音长的符号,不同的音符形状代表不同的音长,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休止符则表示音乐中的停顿,它同样有不同的形状和时值。
3. 节奏与拍子节奏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和强弱的组合,它赋予音乐以动态和活力。
拍子是音乐的基本时间单位,通常以小节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个小节中的拍数是固定的。
4. 音程与和弦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它可以是简单的如纯一度、纯八度,也可以是复杂的如大七度、小九度等。
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音同时或依次奏响形成的音程组合,它为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和声色彩。
5. 调式与调性调式是指一组音按照特定的音高关系排列形成的模式,它决定了音乐的基本色彩和情感基调。
调性则是指音乐中主音和属音的关系,它为音乐提供了稳定性和方向感。
6. 记谱法记谱法是记录音乐的方法,它包括五线谱、简谱等。
五线谱是目前最常用的记谱法,它通过五条平行线和音符来表示音高和节奏。
7. 音乐术语音乐术语是用于描述音乐表现手法的专业词汇,如渐强(crescendo)、渐弱(decrescendo)、断音(staccato)等。
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8. 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指音乐的结构布局,常见的音乐形式有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
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的乐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在逻辑,提高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
高考乐理知识点乐理是音乐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参加高考的音乐考生来说,掌握高考乐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乐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提高乐理考试的得分。
一、音符与音程音符是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号,由实心圆圈和音符尾构成。
音符尾的个数代表了音符的时值,而音符的位置代表了音高的高低。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纯音程和变音程两种。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二度、纯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六度、纯七度和纯八度。
变音程包括增一度、减一度、增二度、减二度、增四度、减四度、增五度和减五度等。
二、调式与音阶调式是指一组带有固定音程关系的音符所组成的音乐结构,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是一种明亮的音阶,由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构成;小调音阶是一种比较悲伤的音阶,由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构成。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各个调式的构成、调号和音阶的演奏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的转调方法,即将一个曲子从一个调式转变到另一个调式。
三、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音乐进行的基本规律。
常见的节拍有2/4拍、3/4拍和4/4拍等。
节拍可以通过拍号来表示,在乐谱上用数字的形式表示。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安排,是音乐中各个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组合。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常见的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四、和声与和弦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同时发出时产生的效果。
和声中的关键元素是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音域结构。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三个音符)、四和弦(四个音符)等。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和声的基本规则,例如和声音程的处理、和声规范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的和声进行方式,例如声部进行、声部平行、声部交替等。
五、乐曲分析与听力乐曲分析是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通过分析乐曲的调式、节拍、和声等元素,来揭示作曲家的音乐意图。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通过分析乐曲的形式、结构和曲式等内容,来回答相关的试题。
音乐生艺考基本乐理知识(完整版)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
其实我们都要避免:1、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
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
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
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
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想把声音练的生动并且带有颤音.你要先从开口音"a. ia ua "这几个音开始练.如果你有钢琴可以按照琴键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练好开口音.再练闭口音.比如:"u. o "闭口音是练颤音的关键.唱闭口音时要有打哈欠的感觉.提起胸腔.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闭口音也是按照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然后再唱回去. 并且建议你一开始不要用颤音去模仿张学友或者刘德华的歌.他们虽说颤音很有感情.但刻意的模仿不但练不好音.而且还有可能练坏了嗓子.我练音的歌一般都是很老的歌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海啊故乡>.诸如此类.基本乐理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
完整的乐理知识大全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一大波乐理知识大全的干货,再也不担心乐理课堂上没有笔记复习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完整的乐理知识1(一)音1.音的产生: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音的主要性质: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音色(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
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
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
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
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的大小。
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
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
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
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
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基础音乐学理知识大全节奏与拍子- 音乐中的节奏是音符排列的时间组织方式。
它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 拍子是一种组织音符时常用的规则。
它由强拍和弱拍交替组成,为音乐提供了稳定性和律动感。
音符与音程- 音符是音乐中表示音高和持续时间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等。
- 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不同的音程能够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和听觉体验。
音阶与调式- 音阶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音符序列,常见的音阶有自然大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等。
- 调式是由音阶建立起来的音乐色彩,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小调等。
和弦与和声- 和弦是指由不同音符同时发出的音响组合。
常见的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等。
- 和声是指不同音符之间的组合和发展,能够产生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
音乐形式与结构- 音乐形式是音乐作品中不同部分的组织结构。
常见的音乐形式有奏鸣曲形式、三部曲形式等。
- 音乐结构是指音乐形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效果和逻辑。
乐器与声音特性- 乐器是演奏音乐的工具,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
- 不同乐器具有独特的声音特性,如音色、音域和演奏技巧等。
音乐历史与风格- 音乐历史是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总结和研究。
它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时期、浪漫音乐时期等。
- 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特定特征和风格。
音乐欣赏与创作- 音乐欣赏是指聆听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欣赏和体验音乐的美妙。
- 音乐创作是指创造新的音乐作品的过程。
它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创造力。
以上是基础音乐学理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乐理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音高1. 音名和音程音名是音乐中表示音高的名称,包括A、B、C、D、E、F、G等。
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分为纯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变化音程包括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和大六度。
2. 音符和音程音符是表示音高和音长的符号,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等。
音程是音符之间的距离,可以用音程的符号来表示,如大三度用M3表示,小三度用m3表示。
3. 音阶和和声音阶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一组音符,有七个不同的音名。
主要包括大调音阶、小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旋律小调音阶等。
和声是几个不同音高同时响起的结构,包括和弦、和声进行等。
二、节奏1. 音符的音长和拍号音符的音长表示音符持续的时间,可以通过音符的形状和附加的符号来表示。
拍号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和拍子类型,包括二拍、四拍、三拍和六拍等。
2. 节奏型和节拍型节奏型是音符和休止符的排列组合形成的一种节奏形式,包括分音符、分音符连音、附点音符等。
节拍型是一组音符的排列,强调音符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3. 节奏图节奏图是用图形来表示音符和休止符的排列和节奏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节奏。
三、和声1. 和弦的构成和用法和弦是几个不同的音高同时响起的结构,在乐理中有标准和弦的构成方法和用法,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等。
和弦可以用简谱或音符来表示。
2. 和声进行的基本规则和声进行是指在和声中,几个声部之间的和弦和旋律运动的规则,包括并声、分声、声部移调等。
四、音乐分析1. 主题和变奏主题是音乐中的一个基本元素,是音乐作品最为突出和明显的部分。
变奏是对主题进行改变、发展和变化的一种方法。
2. 曲式和结构曲式是一首音乐作品的总体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奏鸣曲式、小步舞曲式、变奏曲式等。
结构是音乐作品内部组织的方式,包括主音乐、副音乐、转调部分等。
3. 和声分析和声分析是对和声结构的分析,包括和弦的进行顺序、和声走向等。
艺考基本乐理基本乐理简明教程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就为大家介绍艺考有哪些基本乐理知识,仅供参考。
1、五线谱:用来记录乐音音高的五条等距等长的平行直线,叫做五线谱。
2、复合音:以发音体的全段及全段的各部分也同时分别在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3、基音: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基音。
4、泛音:由发音体全段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泛音。
5、震音:一种均匀振动的演奏形式。
6、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7、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8、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延续至下一个强怕,或由弱位延续至下一个强位,使其弱音变为强音,从而改变拍子正常规律的音叫切分音。
9、连音符:将节奏特殊划分的形式称为连音符号。
10、音值组合法:把小节内的音,按照不同的拍子的结构要求,组成若干个时值相等的音群,叫音值组合法11、音程:两个音在高低上的相互关系,叫音程12、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最小单位而成的一种律制13、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按照一定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几个音,叫和弦14、旋律:将许多音用调式关系加以节奏化的组合起来,形成有规律并且有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叫旋律15、装饰音:是指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殊记号16、五度相生律:以某一音开始,按照纯五度连续生若干次所得到的一种律制17、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若干个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其他的音都围绕着它,支持它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18、调:七个基本音级的结构关系确定后所处的音高位置,叫做调19、等音调:又称同音异名调,是指两个不同的调的用音都是等音关系,调式相同,只是调的名称和意义不同的两个调。
20、关系大小调:又称平行大小调,是指两个调的主音相距小三度。
21、同主音大小调:又称同名调,是指两个调均以同一个音为主音的大小调22、特种自然大小调:是指在十六世纪欧洲宗教音乐中流行的调式,又称中世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乐理考试是音乐类考生必须参加的科目之一,针对这门考试,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乐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音乐基本元素1. 音高:音符的高低音位,包括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概念。
2. 时值:音符与休止符的时长,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 音色:乐曲中不同乐器或人声所具有的音色质感。
4. 节奏:音符的排列顺序和持续时间组成的音乐节奏感。
5. 温度:由冷、暖、大暖等音乐特性组成的高、低音效果。
二、调性1. 音阶:由一组音名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音序。
2. 调:以某个音为基音,按照音阶规则所组成的音阶。
3. 转位:通过将音阶的某个音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八度,改变音阶的起始音,形成不同的转位。
4. 和声调:由七个不同音名组成的一种音阶。
5. 平行调:以同一音符为基音的两个和声调。
三、节拍与节奏1. 节拍:音乐基本单位的时间长度,表现为强弱或持续时间。
2. 拍子:将时间分割为等长的小节拍组合。
3. 二拍、三拍和四拍:常见的拍子类型,以二分音符、三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基础。
4. 连缀线:用于连接相邻小节的连音线,可以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
5. 节奏型:由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的一种模式。
四、和声学1.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2. 和弦:同时演奏或连续演奏的音的集合。
3. 主音:和弦中起主导作用的音。
4. 和声关系:各个音符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包括和弦音的上下行等。
5. 平行和声:和声中各个声部运动的方向和音程结构相似。
五、乐理分析与曲式1. 结构分析:对乐曲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前奏、主题、中段、尾声等。
2. 典型曲式:常见的曲式结构,如小结构曲式和大结构曲式。
3. 变奏曲式:以某个主题为基础,在其上进行音乐构思,以变幻方式表达。
4. 对位法:多个声部独立进行的声部对位,通过声部间的运动形成和声效果。
综上所述,高考乐理知识点涵盖了音乐基本元素、调性、节拍与节奏、和声学以及乐理分析与曲式等内容。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归纳一、音高1、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生音。
2、音的种类:乐音和噪音3、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强、音色4、音名:音级的名称。
音名代表绝对高度。
现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英美体系音名。
英美体系音名:C D E F G A B5、唱名:用于唱歌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固定音叫做唱名。
唱名分为固定唱名和首调唱名。
6、基本音级:C D E F G A B 变化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
如: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升高半音#C #D #E #F #G #A#B 降低半音b C b D b E b F b G b A b B升高全音X C X D X E X F X G X A X B 降低全音bb C bb D bb E bb F bb G bb A bb B7、附点音符:音符右方附加小圆点的音符。
附点的作用是增加时值。
二、节奏、节拍1、节拍:乐曲中强(重音)弱(非重音)音有规律的反复,叫做节拍。
节拍以音的强弱关系组织音乐。
2/4拍:强弱,3/4拍:强弱弱,4/4拍:强弱次强弱●〇●〇〇●〇〇2、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
拍号用分数形式标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
如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3、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乐曲由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因节拍不足一小节,所以也叫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常与最后一小节合成完全小节。
4/4 XX︱XXX XX XXX XXXX︱XX XXX XXX XX︱X- - -〢4、节拍的种类①单拍子:每小节有二拍或三拍的拍子。
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强拍和弱拍。
艺考基本乐理1、五线谱:用來记录乐音音高的五条等距等长的平行直线,叫做五线谱。
2、复合音:以发音体的全段及全段的各部分也同时分别在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3、基音: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基音。
4、泛音:由发音体全段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泛音。
5、震音:一种均匀振动的演奏形式。
6、节奏:组织起來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7、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8、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延续至下一个强怕,或由弱位延续至下一个强位,使其弱音变为强音,从而改变拍子正常规律的音叫切分音。
9、连音符:将节奏特殊划分的形式称为连音符号。
10、音值组合法:把小节内的音,按照不同的拍子的结构要求,组成若干个时值相等的音群,叫音值组合法11、音程:两个音在高低上的相互关系,叫音程12、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最小单位而成的一种律制13、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按照一定音程关系叠置起來的儿个音,叫和弦14、旋律:将许多音用调式关系加以节奏化的组合起來,形成有规律并£1有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叫旋律15、装饰音:是指用來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殊记号16、五度相生律:以某一音开始,按照纯五度连续生若干次所得到的一种律制17、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若干个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其他的音都围绕着它,支持它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18、调:七个基本肓级的结构关系确定后所处的音高位置,叫做调19、等音调:乂称同音异名调,是指两个不同的调的用音都是等音关系,调式相同,只是调的名称和意义不同的两个调。
20、关系大小调:乂称半行大小调,是指两个调的主音相距小三度。
21、同主音大小调:乂称同名调,是指两个调均以同一个音为主音的大小调22、特种口然大小调:是指在十六世纪欧洲宗教音乐中流行的调式,乂称中世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23、五声调式:由五声音阶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
其实我们都要避免:1、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
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
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
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
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想把声音练的生动并且带有颤音.你要先从开口音"a. ia ua "这几个音开始练.如果你有钢琴可以按照琴键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练好开口音.再练闭口音.比如:"u. o "闭口音是练颤音的关键.唱闭口音时要有打哈欠的感觉.提起胸腔.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闭口音也是按照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然后再唱回去.并且建议你一开始不要用颤音去模仿张学友或者刘德华的歌.他们虽说颤音很有感情.但刻意的模仿不但练不好音.而且还有可能练坏了嗓子.我练音的歌一般都是很老的歌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海啊故乡>.诸如此类.基本乐理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
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
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五线谱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
五线谱自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的间。
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
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别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
线和间的位置越高,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
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
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音名。
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
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
例三、谱号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
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
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音符的音名、音高。
常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1。
2.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3.C谱号,表示可将五线谱上的任何一条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c1。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三线谱号,四线谱号,其它的较少用。
四、谱表1.高低音谱表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
例如:将写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五线谱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号连接起来,称为大谱表。
以便记录音域较为宽广的键盘乐器,如钢琴等。
通常,高音谱表用右手演奏,称为高声部,低音谱表用左手演奏,称为低声部。
有些乐曲音区较高,虽然也是右手演奏高声部,左手演奏低声部,但两个声部都用高音谱表记谱。
2.总谱记录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在进行独唱、独奏加伴奏、合奏,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记谱方式,称为总谱。
在多行不同谱表的左端用垂直线,将它们连结起来,然后按照乐器的类型用直括线或花括线分类,这就是总谱的记谱方法。
在总谱中,如果独奏或独唱声部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这样只需要在左端画垂直线,而不用括号。
但要标明乐器的名称。
例:同样是弦乐器的重奏总谱,用垂直线与直括号连结即可。
不同声部的合唱总谱也用这种方法记谱,并具体标明不同声部的名称。
例:五、音符及休止符(一)音符用以记录进行的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称为音符。
音符分为三个部分:1.单纯音符以全音符为一个整体,按照平均二等份的规则逐级细分所形成的音符,称为单纯音符。
2.附点音符写在符头右面的小圆点,称为附点,它与所跟随的音符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增长时值的作用。
计算方法为:附点的时值,代表所跟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二)休止符及写法记录音乐进行中声音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
休止符与音符相同,也分为单纯休止符与附点休止符。
不同时值休止符的名称与相同时值音符的名称相对应,形成及计算的原理与音符相同。
全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第四线下方,二分休止符在第三线上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写在第二线与第四线之间。
随着休止符时值的细分,所书写的位置相应增长。
例:两个声部共用一行谱表时,休止符的书写位置随着声部的位置而变化。
超出五线谱范围的全休止符或二分休止符用加线的方式表示:例:第二章节奏节拍一切协调、平衡、有次序的进行都可以称为节奏。
节奏可以独立存在。
在音乐中具体表现为:用强弱相互交替,将音的长短关系组织起来,称为节奏。
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称为节拍。
在音的强度上相对突出的音称为重音。
在节拍构成的重复中而使用的重音叫节拍重音,它通常是有规律的循环进行,如隔一拍、隔二拍等。
用固定音值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称为单位拍。
一、拍子1.拍子的记号在乐曲中,用固定的音值来表示的节拍单位称为拍子。
拍子由分数来标记。
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所包含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2.小节、小节线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所包含的部分称为小节。
按拍号所标明的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将音符划分开的垂直线,称为小节线。
例乐曲段落之间,或拍号等其它符号要变更时,写双纵线。
乐曲全部结束时,写终止线。
终止线也是两条垂直线,第二条线用粗线条表示。
二、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但只有一个重音的拍子,称为单拍子。
a)2拍子2/4 2/2 2/8等每小节中强弱拍相互交替出现的拍子。
规律为:强弱b)3拍子3/4 3/8 3/2等每小节中第一拍强,后两拍弱。
规律为:强弱弱2.复拍子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超过四个以上(含四个)并有两个重音出现。
a)4拍子4/4 4/8 4/2等每小节中除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也为强拍。
为了与2拍子有所区别,因此第三拍的强拍,比第一拍稍弱点,称为次强拍。
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b)6拍子6/8 6/4等每个单位拍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成较大的单位拍。
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c)9拍子9/8 9/16等一般可由三个小单位拍合为较大的单位拍,按3拍子的规律进行。
d)12拍子12/8 12/16等多数情况下,按4拍子的规律来进行。
与4拍子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单位拍中音符流动性增强了。
3.混合拍子将两拍的单拍子与三拍的单拍子,按照先后次序出现在同一小节内,称为混合拍子。
a)5拍子5/4 5/8等两拍加三拍的组合或反之。
b)7拍子7/4 7/8等由3拍子加4拍子组合而成,或将4拍子再细分为两个2拍子相加。
c)8拍子8/8 8/16等同样也是由基本的二拍单位拍加三拍单位拍组成,单位拍的数目与拍号中相符。
4.变拍子在音乐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称为变拍子。
在拍子的变换中,可由前面所讲的任何一种拍子,与另一种拍子或多种拍子变换组成。
5.切分改变原有节拍进行中的强弱规律,所产生的强音,称为切分音。
三、节奏记谱法为了便于视谱,并从节奏和节拍中感受韵律,将音符与休止符按单位拍划分组合。
许多节奏的组合在音乐进行中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并具有较典型的意义,称为节奏型。
如(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
节奏型的本身有时也可以说明乐曲的大致风格,如:圆舞曲,进行曲等。
节拍与节奏在进行中是相互存在的,节奏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
(一)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1.4拍子4拍子中第三拍是次强拍,要明确划分。
一般情况下第一、二拍组合,第三、四拍组合。
2.3拍子强拍突出,弱拍合并,或强弱合并,第二个弱拍分开书写。
3.6拍子以三拍为一个整体进行组合。
4.3拍子与6拍子组合的区别音值长短相同,但单位拍不同的音符组合时,要明确6拍子中次强拍的位置,明显划分并组合。
(二)休止符的组合方法1.4拍子与同时值的音符写法相同,明确次强拍的位置。
2.3拍子与音符的写法稍有不同,弱拍的休止符也分开表示。
3.6拍子休止符同样要明确次强拍的位置。
(三)符杠的连接两拍以上的许多音符共用符尾时,按基本的规则连接。
两拍以上的组合中,音符时值不同,符杠要断开。
音符过于密集,时值较短,以单位拍为组进行组合。
(四)连音符将音符整体按照二等份细分,是基本划分方式。
将同样的音值自由划分,它的音符数量与基本划分不一致,是特殊划分方式,这种方式形成的一组音,称为连音符。
用连音符线和相应的数字标记,区别于其它音符形式。
连音符之中可包含休止符。
符尾方向直接用数字表示,符头方向加上数字和连音符线。
音值基本划分的等份为二、四、八、十六份等,以此类推。
连音符时值的长短,与它所代替的基本划分音符的时值相同。
三等份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份,称为三连音。
基本划分的四等份和八等份之间,可自由划分五、六、七等份。
用它们代替四份,分别称为五、六、七连音。
音值长短与四等份相同。
符点音符的基本划分等份为三份。
自由划分的二等份与四等份代替三等份,称为二连音,四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