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小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162
《美妙的小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
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然”为主题。
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无所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微小的世界。
2、使学生应用手中已有的材料表现微小的世界。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注意发现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大自然的微小的世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微小的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作、放大镜。
学生准备:放大镜和常用的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花丛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去寻找花丛中的小秘密。
2、板书课题:美妙的小世界。
二、引导学生观察: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树和树上的叶子。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树叶的形状。
3、师出示树叶让学生观察,纠正绘画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观察。
4、亲亲大自然中有极其微小的世界,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说说你发现了什么?6、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更多奇妙的小世界,学生们用放大镜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观察。
三、寻找身边的颜色1、水果的颜色、花的颜色等。
引导学生观察:有许多的颜色。
2、观察春、夏、秋、冬四幅图,说说它的色彩。
3、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四、欣赏大师的作品《万众一心》,画的是一群蚂蚁齐心协力搬运粮食的场景,告诉我们要向蚂蚁学习,有团队精神。
《蚂蚁和西瓜》是一幅水彩画,相比国画的写意画面更为简洁、干净,富有生趣。
《黄花蝈蝈》,是我国绘画大家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画中细腻、深入的刻画了蝈蝈的身体、翅膀以及细小的触角,能够看出画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细致观察。
齐老先生用大写意的手法画黄花,画出了果园中的细小世界。
五、学生创作1、你能观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画下来吗?2、学生独立创作,师巡视指导。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1课《美妙的小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美,有些美是能轻易发觉的,有些美是不易察觉的,这些不易察觉的美便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辅助工具。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感知小世界纹理组织的特点,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再小的生物都可以用我们敏锐的小眼睛,以及智慧的双手去展现它们的美丽。
而这份小世界的美要如何展现呢,这就是要用到点、线、面的综合应用了,该如何组织应用进行创作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
【审美知识点分析】大自然的美千变万化,一些不易察觉的美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去挖掘,但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美。
小世界的美之所以让人惊叹,是因为有些美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在课本里面,有几个审美知识点非常有价值。
第一,小世界的美有具有细腻、组织感强的特点。
第二,点线面的综合运用,能将小世界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情况分析】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是很直观,不会过多地深入观察事物,他们更多地是捕捉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
本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课重点是要教会学生怎么看,培养他们有一双挖掘美的眼睛。
美无处不在,但发现美的眼睛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美。
2、学会运用点线面表现生活中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挖掘大自然中不易察觉的美。
难点:综合运用点线面创作一个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播放视频,让学生找找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小生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的美是不易被人察觉的,需要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将其挖掘,教师提问:你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吗?由此,引出课题:美妙的小世界。
二、欣赏1、田村茂的绘本《蚂蚁和西瓜》(1)画家笔下的小世界是什么?(2)画家笔下的小蚂蚁跟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不同?(3)画家笔下的小世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创作手法:夸张、拟人。
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精选21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篇1今天中午,我玩得很累,午睡的时候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我发现我正在一片树林里玩耍。
仔细一看,哇!多么美妙的世界呀!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
这还不算什么,里面还有着许多卡通人物呢!有米老鼠、唐老鸭、小咪渣和大洋芋,就连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家族也都来到这里了……它们看到我的到来,非常高兴,请我跟它们一起跳舞,我自然恭敬不如从命,高兴地跟它们跳舞。
不久,我跟这些卡通人物都成了好朋友。
我在这里玩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到了它们的狂欢节。
狂欢节晚上,大家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节目。
轮到我出节目时,我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开始它们谁也猜不到,最后还是被聪明的喜羊羊猜出来了。
这时候,我慢慢地醒来了。
我真希望现实世界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美妙世界呀!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篇2以前,我从不认为地球是多么美妙,但当我看见日出和日落时,我才体会到。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去登山,到了山下,才3点半,我们就开始登了。
要知道,登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会滑下来,不过登山能锻炼身体。
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爬上了我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了,那时太阳正好准备“出门”。
我们坐在山顶,抬起头,望着天空,看着那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而我们,一直等到太阳“工作”才下山。
下了山,我们又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家住在山边。
这一下午,发生了许多事情,多得说不清。
下午回家时我硬拉着妈妈回家看日落。
太阳“累了”,阳光不再那么强了,和煦的阳光照在我脸上,舒服极了!看着太阳“回家”,我忽然发觉人这每一天都象是一篇日记,日出是开头,一天发生的事是分述,日落是结尾。
瞧啊,多么美好的一篇日记,多么美妙的一个世界呀!美妙的世界作文300字篇3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音响世界。
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一、教学课时( 2 )课时二、教学目标(一)教养方面学会观察、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学会关注小世界,热爱大自然。
(三)发展方面动口又动手,表现美妙的小世界。
三、教学重点能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微观世界的“形与色”,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五、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有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持续性和注意力相对较弱,因此除了问答观察的表达学习,还可以实践活动。
六、教学准备:欣赏课件、放大镜、记号笔、白纸、小蜜蜂图片作业要求:用线条画出自己眼中的小生物。
七、教学过程:(一)启动主体1.探秘活动——播放花丛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去寻找花丛中的小秘密。
“走进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再走进些”:猜猜大圆圈里有什么?(花瓣、花蕊、小昆虫------)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蜜蜂------真美妙!)2.探秘活动——播放草地让学生发现小生物,假设他们在干什么,联想它们是谁?假设和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树干、石头,你会发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它们是谁?在干什么?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3.探秘活动——播放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找一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议一议、画一画:你想选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4.探秘活动——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说一说,想一想这是什么?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
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5.探秘活动——播放画家的画,并说说、猜猜、找找、想想、学学。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小昆虫。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美妙的小世界-岭南版(2012)》一、教材内容分析《美妙的小世界》选自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二是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和大师作品。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对花、昆虫等自然物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绘、欣赏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现花、昆虫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底。
教师总结:花、昆虫等自然物构成了一个美妙的小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美妙的小世界。
2. 教学新课(1)观察和描绘花、昆虫等自然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花、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花、昆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纹理等。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昆虫的特点,并尝试用线条描绘花、昆虫的轮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进一步了解花、昆虫的结构和细节,如花瓣的层数、昆虫的触角等。
教师引导学生用彩笔、蜡笔等工具,为花、昆虫涂上美丽的颜色。
(2)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和大师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美,如色彩搭配、线条流畅等。
真善美的小世界作文真善美的小世界作文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真善美的小世界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真善美的小世界作文1这是一个最欢乐的小世界,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班。
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是最美好的,这个世界是最有趣的。
有好几次,我一来到学校门口,登上楼梯,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的时候,总会把目光投向右方;有好几次,我都会看到一个矮小的身影在窗户旁边移动,我知道这人一定是我们班的杜钰隆。
他在那里磨来磨去,手里拿着一块抹布,在那里仔细的擦呀、擦呀……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头;他不是值日生,但他能主动的来帮忙,帮他们擦窗户,擦栏杆……他为班级着想,尽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虽然,他长得不高,但此时,我却感觉,他的形像是那么高大!他太棒了!太棒了!我向前走去,向他竖起大拇指!我们班还有一个人也需要夸一夸,那人就是廖鑫伟!他这个人总喜欢做些与众不同的事。
但好事有时却会和他的想法不一致……有一次,因为我们班的杜钰隆生病了,在教室里吐了一地,老师一时情急,问什么人愿意打扫一下卫生。
看到廖鑫伟把手举得老高老高,便叫他去收拾现场卫生。
廖鑫伟倒是很心急,跑步去操场拿沙子,然后回到班级;不够,再跑一趟。
他拿着畚斗,楼上楼下,里里外外,跑来跑去。
我们做完操回到班级,他都还没有收拾好呢,后来又有几个男同学也自觉加入帮忙打扫现场,等整理好之后,便开始上语文课。
谁知道,在这时,廖鑫伟便开始发病了,两手不停地抽筋,呼吸紧促。
把我们和老师吓得不轻。
这就是我们班,无论是身材矮小的“小钰隆”,还是调皮捣蛋的“廖哥”。
都有一颗“真善美”的心,我爱我的这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真善美的小世界作文2“真善美”这三个字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案--美妙的小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2. 微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3. 微生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4. 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5. 微生物与环保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难点:微生物的分类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微生物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微生物的知识。
3.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微生物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步骤。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3. 讲解微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
4. 进行微生物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讲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重要性。
6. 讲解微生物与环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4.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八、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欣赏·评述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动物、植物的局部作为观察和赏析的对象,引导儿童学习“观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的重点。
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提供一定量的美术术语词汇供学生参考,如:局部、微观色彩,花纹、形状、形态、细节、精致、鲜艳、生动、奇特、美妙等。
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从动态的审美观念和自由的活动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
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多种虚拟或真实的活情境开展美术探秘体验,营造富有悬念的活动引发学生发现的乐趣。
总之,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
本课作为一年级起始课,以“美与自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初步感悟到:美无处不在,妙在如何去发现,愉悦在如何去表达和创造。
这也是本课课题的深刻涵义之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个局部: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
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呈现了自然界细致的局部和微观的美,感受大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和色彩,体验视觉文化的魅力,引导儿童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
美的表达活动侧重培养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达的愿望。
可学习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感受,尝试运用“形状〞“色彩〞等美术进行评述,也可用画笔工具描述感兴趣的细节。
学情分析: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己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对待这些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我们情感态度上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开展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时机,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美妙世界作文5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素材积累是作文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足够的素材储备,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美妙世界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美妙世界作文篇1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虽然有些声音不好听,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地听,就会发现它也一样美妙动听。
清晨,我去上学的路上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你听,风婆婆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汽车奔驰在路上,发出“#”的鸣笛声,连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也那么动听这些美妙的声音会成了清晨的交响曲。
到了学校,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气息。
鸟儿不叫了,蝴蝶也落在花丛中,好像都在静静地听同学们读课文,朗朗书声,成了校园那独特的音乐。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
秋风“沙沙”地吹来,树叶开始了“歌唱,花坛中的几只小蜜蜂正“嗡嗡”地采着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快乐的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这些声音组成了一场大合唱。
放学之后,我又去了公园。
在公园里,到处是树叶的“沙沙”声,仿佛是它的独唱。
水中,一条条小鱼拨动水面,发出“啪啪”声,仿佛在给树叶伴奏。
还有那人们的笑声跟是美妙动听。
你听,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不少吧!只要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美妙的声音。
美妙世界作文篇2歌声是动听的,更是美妙的。
大自然中的声音如同歌声一般。
“呼”“呼,啊!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她放声歌唱,“呼、呼、呼呼;呼、呼、呼呼,那声音真好听,让我好想变成了春风,游遍山水海林,唤醒世间万物,送给它们美妙的歌声。
“唰”“唰,啊!一道闪亮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流下来,它那速度如同猛龙一般;它那气势,如同千军万马;它那清凉,如同洗了澡一样的清凉。
“唰、唰、唰,我突然变成瀑布里的一滴小水滴,从百米瀑布上飞流下来,啊!我急速地飞泻下来,溅在人们脸上,送给他清凉。
“嘀嗒”“嘀嗒”啊!多么有律的声音,马蹄声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听着听着,我跟着它的旋律唱了起来,唱着,唱着,我仿佛骑上了骏马,这只马带我走过千山万水,密林山谷,送给大地这美妙的歌声。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美妙的小世界∣岭南版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学会用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物,发现它们的美。
2. 引导学生用画笔、彩纸等材料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小世界的感受。
3. 通过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小事物,如花草、昆虫、玩具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事物,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美。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头、树叶、花朵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纹理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物品的特点和美感。
三、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笔、彩纸等材料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小世界的感受。
2.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美观、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讨论。
2. 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是否能够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评价,是否能够从美观、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小物品:小石头、树叶、花朵等。
2. 美术工具和材料:画笔、彩纸、颜料等。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世界的感受。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