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7
便秘(患者健康教育)便秘 (患者健康教育)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变得干燥和硬结。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饮食不均衡、生活习惯不当、缺乏运动以及某些疾病的影响。
症状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1. 排便困难2. 大便干燥、硬结3. 排便次数减少4. 腹部胀气或不适感5. 腹部疼痛6. 感觉肠道没有完全排空健康建议对于患有便秘的人群,以下是一些健康建议:1.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粪便湿润,减轻排便困难。
避免过多摄入精加工食品和高脂食品,这些食物通常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加重便秘症状。
2. 生活习惯调整: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每天定时排便,让肠道建立规律性。
多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3. 注意缓解压力:长时间的紧张和压力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功能,要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便秘问题。
4. 医疗干预:如果上述生活调整和健康建议没有改善便秘症状,建议咨询医生,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和治疗。
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忍便,并且不要过度用力排便,以免造成肠道损伤。
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血便、腹痛加重等,应尽快就医。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良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调整,我们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如果便秘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较重,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便秘的治疗(完整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的患病率也在悄然上升,据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便秘的患病率为7.0%-20.3%,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所升高,我国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在15%-20%,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一、什么是便秘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应≥6个月。
二、哪些因素容易引起便秘便秘主要由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药物三大类病因所致。
1、功能性便秘:包括饮水量少、低纤维素食物摄入不足、久坐不动、精神压力大、排便时间过长等。
2、器质性便秘:如结肠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病、认知障碍或痴呆等疾病导致。
3、药物性便秘: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钙剂、铁剂、止泻药等均可引起便秘。
三、便秘的常用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1、聚乙二醇4000散:适用于成人及≥8岁的儿童便秘的症状治疗,可用于糖尿病或需要无糖饮食的患者。
注意事项: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出现腹泻,少数有腹胀、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停药24-48 h即可消失,随后可减少剂量继续治疗。
2、乳果糖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同时在肝性脑病中也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注意事项:治疗的起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可消失,当使用剂量高于推荐剂量时,可出现腹痛、腹泻,此时应减量。
长期大剂量服用导致腹泻,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减量。
3、比沙可啶肠溶片:用于急、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
注意事项: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服药前后2 h不得服牛奶或抗酸药。
偶可引起明显的腹部绞痛,停药后即消失。
长期服用可导致结肠黑变病,因此建议短期、间断服用。
4、利那洛肽:主要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临床研究也证实其在难治性便秘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与粪便排出障碍有关的一组症状。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便秘,又称特发性便秘,可分为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
肛管内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平滑肌动力障碍/直肠感觉功能损害等因素都会造成排便梗阻,导致功能性便秘。
长期抑郁和焦虑亦可导致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学对便秘的认识基本一致。
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 症状便意少,便次减少:此类便秘可见于排空迟缓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前者是由于通过缓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减少,但间隔一定时间仍能出现便意,粪便常干硬,用力排便有助于排出粪便。
而后者常常是感觉域值升高,不易引起便意,因而便次减少,而粪便不一定干硬。
排便艰难费力:以出口梗阻型便秘更为多见。
这种类型的便次不一定少,但费时费力。
慢通过型便秘由于通过缓慢,粪便内水分过多被吸收,粪便干结,可发生粪便嵌塞。
排便不畅:常有肛门直肠内阻塞感,虽频有便意,便次不少,但即使费力也无济于事,难有通畅的排便可伴有肛门直肠刺激症状,如下坠、不适等。
1.1.2 体征体检时,常可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粪块及痉挛的肠段。
1.2 理化检查1.2.1 胃肠通过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est,GiT)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48h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后,于第48h拍摄腹部x线平片1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达直肠或已经排出),选择48h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到达此区域,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过缓;如在72h再摄片1张,若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或直肠或仍留在乙状结肠、直肠,则分别提示通过缓慢或出口梗阻型便秘。
胃肠通过试验是一种简易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1.2.2 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常用灌注式测压(同食管测压法),分别检测肛门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压和用力排便时的松弛压、直肠内注气后有无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出现,还可以测定直肠的感知功能和直肠壁的顺应性等,有助于评估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有无动力感觉障碍。
便秘的名词解释医学便秘,是指人体排便过程中出现困难、频率减少或排便不畅的一种常见症状。
便秘可能表现为排造成困难,排便时间过长,排便不完全,排便需用力或疼痛,以及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等。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精神及身体上的不适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正常的生活节奏。
便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水分不足、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
饮食中缺乏纤维素和水分是导致便秘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为纤维素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和水份的吸收,而水分则可以使粪便增加湿润度,使其更易排出。
因此,饮食结构合理、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和水分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措施之一。
另外,缺乏运动也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从而影响排便的正常进行。
因此,适量的身体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都能够帮助预防便秘。
药物副作用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
某些药物,如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生素等,可能会减慢肠道运动,导致便秘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同时补充纤维素和水分,以减少便秘的风险。
另外,药物滥用也可能会导致便秘。
一些草药、泻药等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抑制肠道功能,从而造成便秘。
精神压力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的焦虑、紧张和压力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导致蠕动功能减弱,从而引发便秘。
因此,对于容易紧张焦虑的人来说,合理调节情绪、放松心态也是减少便秘的有效方法。
便秘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与不适。
它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某些疾病的症状。
例如,便秘可能造成腹胀、腹痛,引发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
同时,长期便秘还可能导致肠道内积食物残渣,增加肠胃道问题的发生。
为了缓解便秘的症状,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方法。
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水分的摄入量。
其次,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等都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便秘的名词解释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不畅或排便频率减少的情况。
正常人每天的排便次数可以因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每天排便1次到3次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
如果一个人的排便次数少于这个范围,或者排便时困难、需用力、排便时间长,就可以被称为便秘。
便秘的主要症状是排便困难、硬便、便意不畅、便秘时间长、排便次数减少等。
而便秘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副作用、身体疾病等。
生活方式方面,长时间坐着、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可以导致肠蠕动减慢,使得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从而形成便秘。
饮食习惯方面,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纤维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大便干燥、硬化,排便困难。
一些药物,特别是镇静剂、止痛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干扰肠道蠕动,进而导致便秘。
此外,一些身体疾病,如结肠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引起便秘。
便秘可能对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首先,排便不畅会导致粪便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使得这些物质被吸收回到血液中,进而对身体造成负担。
其次,排便不畅还会使直肠壁间的血液循环受到压迫,进而导致直肠静脉曲张和痔疮等问题。
此外,便秘还可能引发肛裂、肛瘘等问题,甚至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面对便秘,我们可以有一些改善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调整生活习惯,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活动度,促进肠道蠕动,这有助于改善便秘。
其次,我们要改善饮食习惯,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以增加肠蠕动和促进排便。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不少于八杯,有助于保持大便湿润,减少便秘。
如果药物副作用是便秘的原因之一,可以向医生咨询,看是否可以更换其他药物。
对于存在特定疾病导致的便秘,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不畅或排便频率减少的情况。
便秘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常常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副作用、身体疾病等有关。
便秘可能对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等方法来改善便秘问题。
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导致大便干燥、硬结、排便时间较长或不规律等症状。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18%的人口受到便秘的困扰。
便秘不仅会影响心情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1. 原因便秘的原因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偏食偏嗜、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等都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
(2)生活作息不好:过度疲劳、失眠等因素,也可以导致便秘。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镇痛剂、抗抑郁剂、利尿剂等,会对神经系统或肠道运动产生影响,引起便秘。
(4)多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都会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导致便秘。
2. 治疗方法(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时定量饮食,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品,让肠道里的食物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正常排便。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和借力排便的机会,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机能。
(3)使用通便剂:通便剂可以有效地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
但使用腹泻剂需要注意用量和频率,过量使用会导致便秘,长期使用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4)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便秘主要是肝郁气滞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
所以中药通常采用滋养肝肾、疏通经络、改善脾胃等方案,来解决便秘问题。
(5)其他治疗方法:如使用开塞露、洗肠等手段,可以协助清理肠道,但也需要注意正确操作,避免造成伤害和感染。
总的来说,便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一直不加以治疗和改善,长期便秘甚至会导致肠胃问题、甚至直肠癌,甚至会对心理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要及时对便秘做出相应的应对和改善,尤其是在做出生活规划和饮食习惯的时候更需要注意。
便秘便秘,又称便秘症,是指排便不畅或排便困难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问题。
便秘可以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便便干燥、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
便秘对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肛裂、痔疮等并发症。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便秘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便秘的原因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1.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水分和运动量不足,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
膳食纤维是一种帮助排便的重要物质,它可以增加肠道内的容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顺利排便。
如果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粪便会变得干燥、硬化,难以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便秘。
2.生活习惯不良:如忽视大便的排空感觉、拖延排便时间,导致粪便在结肠中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从而导致粪便干燥、硬化,难以排便。
3.药物或疾病: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生素、利尿剂等,可以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同时,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结肠炎等,也可能导致便秘。
4.心理因素: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的蠕动,从而导致便秘。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的蠕动功能逐渐减弱,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从而增加了便秘的风险。
6.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
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加代谢率,促使粪便顺利排出体外。
长期久坐、久站或缺乏适度的身体运动,都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
7.水分摄入不足:足够的水分对于保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和粪便的软化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水分摄入不足,粪便容易变得干燥、硬化,从而导致便秘。
8.长期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身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紊乱,包括肠道蠕动的减缓,从而导致便秘。
二、便秘的症状便秘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1.排便次数减少: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便1-3次是正常的,但便秘患者可能会排便次数减少,甚至几天才能排便一次。
便秘的健康教育便秘是指排便不畅或者排便难点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长期便秘不仅会造成身体的不适,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便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便秘的健康教育。
一、便秘的原因1. 饮食因素:饮食中缺乏纤维素、水分摄入不足、食物摄入过少等都会导致便秘。
2. 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忽视排便信号等都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某些止痛药等,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肠炎、糖尿病等,也可能引起便秘。
二、预防便秘的方法1.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要忽视排便信号;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肠道蠕动。
3. 避免滥用药物: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应咨询医生,并了解药物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4. 疾病管理: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并咨询医生关于便秘的预防措施。
三、缓解便秘的方法1. 饮食调整: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燕麦、豆类、蔬菜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运动促进肠道蠕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3. 使用轻泻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轻泻剂,如大黄、芦荟等,可以匡助排便。
4. 肛门保健:保持肛门清洁,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使用柔软的卫生纸,避免刺激肛门。
四、何时需要就医对于长期便秘的患者,如果在改变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使用缓解便秘的方法后仍然没有改善,或者伴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1. 浮现血便或者黑便。
2. 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3. 浮现明显的体重减轻。
4. 便秘伴有其他疾病,如甲状腺问题、糖尿病等。
五、便秘的并发症长期便秘会增加患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的风险。
便秘的健康教育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频率减少的情况。
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不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便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份关于便秘的健康教育。
一、便秘的定义和症状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频率减少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应该每天排便一次或两次。
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1. 排便困难:大便干燥、硬结,需要用力排便。
2. 排便频率减少:排便间隔时间较长,可能超过三天。
3. 腹胀和腹痛:排便困难时,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
4. 小便困难:便秘可能会对尿液的排出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便秘的原因便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饮食不平衡:饮食中缺乏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容易导致便秘。
2.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影响肠道蠕动,从而导致便秘。
3. 延迟排便:忽视排便的欲望会使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便秘。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镇痛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引起便秘。
5. 肠道疾病:如结肠癌、直肠脱垂等,可能会导致便秘。
三、便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便秘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 饮食调整: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2升之间。
2.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忽视排便的欲望。
3. 增加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 避免过度用药:如果某些药物导致便秘,可以与医生商讨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5. 管理压力:长期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因此要学会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四、什么时候需要就医?大部分便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来缓解,但在以下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1. 长期便秘:持续超过两周的便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 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呕吐、体重下降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3. 年龄较大:老年人出现便秘时,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治疗。
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一、什么是便秘?便秘是指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使大便于结,导致48小时以上不排便;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的症状。
便秘常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体内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糜、头晕乏力、全身酸痛、部分人有贫血、营养不良.二、便秘的种类:1、无张力便秘:(弛缓性便秘或无紧张性便秘)因大肠肌肉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紧张力,致使推动粪便的蠕动缓慢,使粪便通过大肠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水分被吸收掉而大便变硬、变粗,造成排便困难。
此型多见于年老体弱、多次妊娠、营养不良、肥胖以及运动过少者;此外,还见于无定时排便习惯者。
食物质地过细、纤维索过少及饮食中缺乏糖类、脂肪、水分、B族维生素等也可引起。
2、痉挛性便秘:因肠道神经末梢刺激过度,使大肠以及结肠的肠壁肌肉过度紧张或痉挛收缩,引起大便成为小粒状或像铅笔那样的细条状(粪便通过痉挛部位时,有疼痛感觉),这种便秘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腹泻,可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见的原因有患胃肠道疾病或某种神经失调,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及使用泻药过量过久。
3、阻塞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因大肠病变引起肠的一部分变细,或因肿瘤压迫肠道而引起肠道狭窄而阻碍大便的通过。
如粪便过度臃塞于直肠、乙状结肠.可出现左下腹胀和压痛,并有欲便不畅感。
4、伴随性便秘是因药物的副作用(如止痛药、抑制胃肠运动的药、止咳药、麻药、安眠药等都可引起便秘)和妊娠产生的下腹部压迫等原因所伴随出现的便秘。
三、引发便秘的原因:(一)原发性因素1、饮食因素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2、排便动力不足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
膳食纤维对便秘的治疗效果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康成玉柳畅 400016摘要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便秘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实验的方法,对60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的便秘患者给予含明确数量的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观察在服用膳食纤维前后,患者的排便情况及大便性状;并给与量化评分。
结果给予患者膳食纤维后,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性状有了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 96.67 %。
用膳食纤维前后,对比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膳食纤维治疗便秘效果显著。
关键词:膳食纤维;便秘;治疗效果The Study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of ConstipationKang Cheng-yu,LIU Chang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nutri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for constipation. Methods Prospective self-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using Fiberform was conducted for 2 weeks in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Symptoms and the character of fe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a score scheme. Results Frequency of defec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feces was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6.67%. No adverse event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tion ,pain or diarrhea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s Fiberform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Key word:Dietary Fiber, Constipation, Treatment results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摄取食物时就变得更加挑剔,其中以精细深加工,能量饱和充足的食品为主;同时,人体每日活动量也日益减少,导致坐卧时间延长,活动时间减少。
这也成为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除了人们已熟知并加以重视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之外,便秘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人群发病率达2%-28%,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便秘的患病率为8. 7%—19.5%[1]; 7-12岁儿童的患病率为4. 4%[2];社区人群中便秘患者占17.6%[3];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以上。
以上文献数据表明便秘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普遍存在。
便秘不仅会诱发痔、肛肠裂,而且还是肝性脑病、结肠肿瘤、乳腺疾病等的危险因素,更为严重的是便秘是导致心血管病人的猝死的原因之一[4]。
便秘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多见,但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便秘时, 排便困难, 粪便干燥, 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 如痔疮、肛肠裂、直肠炎等; 便秘时, 粪便长期潴留在肠腔内,导致肠道有充足时间重吸收有害物质,最终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不良表现;另外,较硬的粪块可能压迫肠腔及盆腔周围结构, 阻碍了结肠扩张, 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溃疡, 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肠穿孔; 便秘可能导致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而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
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多数患者都是单纯性便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足够的饮水量,促进肠蠕动,可以达到改善和预防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达到减少便秘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和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国际医学界将膳食纤维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研究表明每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改善便秘有一定的效果[5]。
然而,由于饮食习惯及烹调方式的影响及个体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差异,通过日常的膳食获取的膳食纤维难以满足某些人群的需求量。
因此额外补充膳食纤维制品是预防便秘的良好的选择途径。
便秘是一种慢性疾病,有些严重便秘的患者需依赖刺激类性泻药或软化剂帮助排便,然而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会引起很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有些药物会引起结肠黑病变,不仅会损伤粘膜,甚至累及肌内丛的神经和血管;另外研究已证实酚酞素有致癌作用[6]。
通过药物来治疗便秘,往往会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利,若在人群中广泛开展干预膳食的行为,对改善患者便秘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而膳食纤维素的摄入与人体健康密不可分,而其摄入不足就不能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
便秘的发病原因很多,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就是导致便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利用膳食纤维对便秘患者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改善便秘患者的情况,同时也可降低相关的治疗费用。
为观察膳食纤维对便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我们以30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的患者为样本,观察并记录其在被给予膳食纤维以改善便秘的前后的情况对比,进行了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的患者在营养科医生查房会诊的过程中,采取询问,查看病程记录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筛选。
其中,男性34 名,女性 26名,年龄最大 85 岁,最小 22 岁,平均年龄57.53±13.30。
病程在 7-30 天,骨科患者 16名,心血管科12名,神内科16名,肺科患者6名,肿瘤科病人10名等。
1.2入选标准诊断符合2006 年国际会议制定的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RomeⅢCriteria of constipation)[7]。
根据具体情况本调查便秘初步筛查标准如下:⑴年龄;⑵性别;⑶基础疾病;⑷大便情况满足以下至少两个条件:a.至少25% 的排便感到费力b.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c. 至少25% 的排便有不尽感d. 至少25% 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e. 至少25% 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 f.每周排便少于三次 g.不用通便药时很少出现松散粪便。
1.3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便秘的不同情况,首先记录患者在服用临床营养科所提供的力存®膳食纤维提供的膳食纤维前大便的排出情况;及时根据记录,给与患者5-10g 膳食纤维(力存®膳食纤维组件,生产厂商:上海励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3年10 月7日,配料表:聚葡萄糖,水溶性膳食纤维等。
根据BG14880-2012规定添加,每日2条,5.0克/条/日,每日分三次服用,通过与肠内营养制剂用水调匀服用。
1.4观察指标首次会诊,询问病人治疗前以及每日查房,询问嘱咐病人所记录每日的便秘情况(标准见表1),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记录大便性状,记录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便秘伴随症状。
表1.便秘症状评分标准分值排便困难费力程度Bristol大便分型大便不尽肿胀下坠感港肝门直肠阻塞感排便间隔时间0分无7-4型无无1-2 1分偶尔有轻度3型偶尔有轻度偶尔有轻度 32分≧25%排便有中度2型≧25%排便有中度≧25%排便有中度4-53分≧50%排便有重度1型≧50%排便有重度≧50%排便有重度>5Bristol大便图谱:1 型大便为单个硬块状,如同坚果(很难排出);2 型为腊肠形,多块状;3 型为干裂的腊肠状;4 型象香肠或蛇形,光滑柔软;5 型为柔软的团块状物,边缘清楚(容易排出);6 型为糊状便;7 型为水样便。
1.5 疗效判定标准有效率评定:分别于服用膳食纤维后第2天,第4天,第7天进行疗效评估。
有效率计算方法: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积分减少率≧75%;有效:积分减少率介于25%-75%;疗效差:积分减少率<25%;有效率=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按分级标准(Bristol)赋予不同分值,累计加合[8]。
使用SPSS3.0 分析统计系统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收集到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 分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不同时期,患者服用膳食纤维后的排便评分来反映和比较膳食纤维对便秘的疗效情况及有效率。
2 结果2.1一般情况30例患者全部按照研究方案完成治疗,无失访病例。
2.2治疗前后各项便秘症状评分比较患者服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便秘症状各项指标平均值明显下降。
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的评分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服药前和服药后各时间点各项便秘症状评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治疗时间排便困难排便性状排便不尽感直肠阻塞感排便频率治疗前 2.50±0.78 1.70±0.91 1.90±1.09 1.43±0.97 1.20±1.00 治疗后第2天 1.50±0.90 1.00±0.87 1.27±1.22 1.03±0.85 0.50±0.78 治疗后第4天 1.02±0.83 0.70±0.91 1.10±0.92 0.60±0.77 0.17±0.38 治疗后第7天0.84±0.94 0.63±0.85 0.90±0.84 0.65±0.80 0.10±0.31 P 0.000 0.000 0.002 0.000 0.0002.3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经方差分析所录入数据后,结果显示,服药前后便秘症状总积分的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F=21.95,P =0.000).且服药后第2天,第4天,第7天骄服药前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服药后第4天和第7天与服药后第2天症状评分也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等于0.02和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