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动力学
- 格式:pdf
- 大小:722.94 KB
- 文档页数:61
第五章_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第五章的主题是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液体中分子扩散的过程以及影响该过程的因素。
具体来说,我们将着重研究扩散速率的决定因素,如浓度梯度、温度、分子大小和介质性质等。
液体中的分子扩散通常可以用弗克定律来描述。
根据弗克定律,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温度成正比,与分子大小和介质性质成反比。
换句话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率越快;温度越高,扩散速率越快;分子较小,扩散速率越快;介质越稀稠,扩散速率越慢。
浓度梯度是液体中分子扩散的主要驱动力。
浓度梯度越大,分子的扩散速率就越快。
这是因为浓度梯度越大,扩散过程中的质量传递也就越大。
另外,浓度梯度的大小还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如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浓度梯度对于扩散速率的影响就更加显著。
温度是液体分子扩散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度就越快,扩散速率也就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从而促使分子穿过介质的能力增强。
分子的大小也会影响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较小的分子在液体中的扩散速率通常更快,因为它们相对于较大的分子来说,更容易穿过介质的孔隙。
介质的性质对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也有重要影响。
介质的粘度越高,分子的扩散速率越慢,因为高粘度会阻碍分子的运动。
另外,介质的孔隙结构也会影响分子的扩散速率。
如果介质具有较大的孔隙,分子的扩散速率就会更快。
相反,如果孔隙较小,分子的扩散速率就会较慢。
总的来说,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浓度梯度、温度、分子大小和介质性质等多个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对传质速率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液相传质过程。
降6 5)b.L5M+Y=L5M-Y速率方程:d[L5M-Y]/dt = k[L5M-X]速率与Y的浓度无关,是对[L5M-X]的一级反应。
2、缔合机理(SN2机理,A)慢a、L5M-X+Y = L5MXY(配位数升高6 7)b、L5MXY = L5M-Y + X反应速率:d[L5M-Y]/dt =k[L5M-X][Y]动力学上属于二级反应。
* SN1和SN2是两种极限情況,大多数反应都是按照这两种极限情况的中间机理进行的。
3、交换机理(I)离解机理是旧键断裂,缔合机理是新键形成,前者是先破后立,后者是先立后破,在实际的取代反应中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
取代反应最可能进行的方式是:取代的配体接近的同时,被取代的配体逐渐离去,即配合物发生取代反应时配位数没有变化,新键的生成和旧其稳定的,例:[Ni(CN)4]2-+ CN-* = [Ni(CN)3(CN)*]2- + CN-反应速度极快。
但:[Ni(CN)4]2- + 6H2O = [Ni(H2O)6]2+ + 4CN-反应平衡常数K=10-22 ,极其稳定。
2、理论解释迄今, 对于配合物动力学稳定性的差异还没有完全定量的理论, 但有一些经验理论:1)简单静电理论该理论认为, 取代反应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心离子和进入配体及离去配体的电荷和半径的大小。
对于离解机理(D)反应:中心离子或离去配体的半径越小, 电荷越高, 则金属-配体键越牢固, 金属-配体键越不容易断裂, 越不利于离解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惰性越大。
对于缔合机理(A)反应:若进入配体的半径越小, 负电荷越大, 越有利于缔合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活性越大。
但中心离子的电荷的增加有着相反的影响:一方面使M-L键不容易断裂, 另一方面又使M-Y键更易形成。
究竟怎样影响要看两因素的相对大小。
一般来说, 中心离子半径和电荷的增加使得缔合机理反应易于进行。
进入配体半径很大时, 由于空间位阻, 缔合机理反应不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