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 格式:docx
- 大小:216.19 KB
- 文档页数:4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出示北半球气候理想分布图与自然带对应图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气候类型理想分布图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50°35°25° 10 0°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季风环流 90°60°40°30° 20°热带雨林气候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以温定球)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
(以温定带)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 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最高月降水量400mm 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最高月降水量400mm 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 ),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南北半球的判断:6、7、8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月高温:属于南半球 热带:终年高温(南北纬30°之间):T 最冷月>15℃: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冬温夏热(南北纬30°—40°之间):T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冬冷夏热(南北纬40°—60°之间):T 最冷月<0℃(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北纬60°—90°之间):T 最热月<15℃(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判定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温指标最冷月>15℃最冷月0-15℃最冷月<0℃最热月<10℃最热月<5 ℃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冬气候类型四种气候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寒带苔原气候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少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降水少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高原和高山气候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全年低温,降水少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5、6、。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温,
降水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山
脉
5、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
布模式图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5
高原和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
伏大
全年低温,降水少
高大的山地、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模式图新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
性气候控制多雨40°~60°
之间的大陆
西岸
寒带苔原
气候
纬度高,太阳
辐射弱,受极
地气团或冰洋
气团控制
全年严
寒,降水
少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
洋沿岸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
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
寒,降水
少
南北半球极
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
陆、格陵
兰岛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
温,降水
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山
脉
5 6、。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且干季>3个月。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且有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250mm。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有明显的降水,冬季相对干燥。
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降水集中。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有明显的降水,冬季相对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分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冬季寒冷干燥。
寒带苔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气温极低。
寒带冰原气候:年降水量极少,气温极低。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类型的分布不仅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还受到海洋、地形、经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步:根据降水特点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五、我国某些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3.地形区界线我国的地形区界线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线是太行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线是巫山,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界线是横断山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是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是昆仑山脉,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的界线是秦岭,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界线是祁连山脉,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的界线是大巴山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界线是古长城。
1. 中国最大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中国最小的省份——香港特别行政区3. 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4.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5. 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6.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7.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8. 中国最多人口的省份——广东省9. 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10. 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11. 中国最深的峡谷——虎跳峡12. 中国最高的城市——拉萨13. 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14. 中国最大的水库——三峡水库15. 中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1. 新疆是中国省级单位中邻近国家最多的地区。
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注释:实际上北半球拥有以上各种类型的气候分布,而南半球受海陆分布范围及海陆位置的影响并没有图中以下四种气候的分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
- 返回 -
1024*768 IE Copyright©2005 ☆
二、世界(12种)气候类型(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
孙平原 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亚
洲西部 非洲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乌鲁木齐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亚欧大陆北部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南极洲 格陵兰岛
寒带
1.看气温曲线判断属于热带、温带和寒带中的哪一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
(以温定带)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注释:实际上北半球拥有以上各种类型的气候分布,而南半球受海陆分布范围及海陆位置的影响并没有图中以下四种气候的分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
- 返回 -
1024*768 IE Copyright©2005 ☆
二、世界(12种)气候类型(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乌鲁木齐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苔原气候长冬无夏亚欧大陆北寒带
部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南极洲
格陵兰岛
1.看气温曲线判断属于热带、温带和寒带中的哪一种。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寒带苔原
气候
纬度高,太阳
辐射弱,受极
地气团或冰洋
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
洋沿岸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
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降水少
南北半球极
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
陆、格陵
兰岛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温,
降水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山
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