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葆明.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8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原理,对乳腺组织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关的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一般包括检查的目的、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描述、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1.检查的目的:2.检查方法:乳腺超声需要在检查前清洁乳房皮肤,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超声检查仪器。
通常采用纵切、横切和斜切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包括乳房组织、乳房皮肤和乳头等。
3.检查结果的描述: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描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腺结构:描述乳腺组织的密度、纹理和内部结构等。
(2)异常表现:如乳腺内的结节、钙化灶等异常信号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边界、形状等特点的描述。
(3)精确测量:对乳腺内结节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精确测量。
(4)血流情况:描述血流发生和血管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管的位置、形态、血流状态等。
(5)乳房皮肤和乳头:对乳房皮肤和乳头的异常表现进行描述,如凹陷、溃疡、颜色异常等。
(6)定位表现:对所观察到的异常信号在乳腺中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4.结论和建议:结论是对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应准确简明。
根据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手术治疗或随访观察等。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还应符合以下规范:-确定检查的部位、时间和检查者的姓名、职称等基本信息。
-报告中需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报告应包含详细的影像资料,如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图像等。
-报告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撰写,并需经医生核对和审核。
总体而言,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应确保报告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作者:————————————————————————————————日期: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
乳腺一、乳腺增生症1.病理与临床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患,好发年龄为30~50岁。
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增高。
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双侧乳腺周期性胀痛,月经前3~4天疼痛加剧,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
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质韧结节,多呈圆形或条索状。
在病理组织学上,如想增生症是一组以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病变,表现为乳腺小导管增生、扩张形成囊腔,导管及腺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侵润。
2.声像图表现二维超声表现为:(1)乳腺腺体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的小叶结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
一般为双侧对称。
(2)乳腺腺体内可将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
(3)乳腺腺体内有时可见大小不等回声或低回声实性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体积一般较小。
(4)可出现细小的点状钙化。
多普勒超声:无特异性,与正常组织相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常无血流信号。
4.鉴别诊断(1)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如伴有实性结节,须与乳腺癌鉴别。
牵着病程长,与月经周期有关,乳腺腺体结构紊乱。
增生的结节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流信号不复发。
后者病程短,发展快,肿物多局限,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走行和分布紊乱。
二、乳腺纤维腺瘤1.病理与临床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特别是30岁以下的女性。
通常表现为无痛、实性、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结节,触之可移动。
部分患者可在同侧或双侧、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多发性结节。
病理表现:肿瘤呈实性,质地较硬,可呈分叶状,常有完整包膜。
腺体成分较多者,质地软,呈浅红色;纤维成分较多者,质地硬。
病程长的纤维瘤可发生玻璃样便、黏液变形和钙化。
病因可能与雌激素对局部乳腺组织作用有关。
2.声像图表现(1)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2)多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衰减。
(3)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
(4)长轴与乳腺腺体平行,纵横径比值W1,肿块可有侧方声影。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1.基础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部位等。
2.检查方法:报告应明确提及乳腺超声检查的方法和设备,包括探头类型、频率、增益、扫描模式等。
3.图像描述: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所见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乳腺实质区的回声、边界、内部结构、钙化等,以及任何异常的结节、囊肿、钙化等。
4.结论: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医生应给出对乳腺情况的评估和结论,包括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建议。
5.记录:报告中应记录医生的姓名、签字和报告日期,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BIRADS(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是一种针对乳腺影像学的标准化系统,用于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
BIRADS分级共分为0-6级,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风险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
1.BIRADS0级: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此级别一般代表着未完成的或有限的检查。
2.BIRADS1级:阴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乳腺没有检测到异常,患者的乳腺情况正常。
3.BIRADS2级:良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常见的乳腺结构,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4.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的,但需要随访检查。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要通过随访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5.BIRADS4级:高度可疑恶性肿块,建议进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进一步活检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6.BIRADS5级:高度可能是恶性肿块,建议立即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明显异常的乳腺结构,高度可疑为恶性。
7.BIRADS6级:已经经过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
该级别代表乳腺肿瘤已经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并被确定为恶性。
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预测价值,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对乳腺肿块的详细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总结起来,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与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得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得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得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得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得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得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得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3、乳腺 MRI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得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与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得乳腺病变适合选择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得敏感性与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得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得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得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得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与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与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得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得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得良恶性。
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对不能性质得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得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与肋骨得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超声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三)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3.1 超声检查的仪器常规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0MHz,有条件时可用到10.0~15.0MHz,但对于乳腺组织过厚或有假体时,可适当降低探头频率。
超声探头和频率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足够探查深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频率,从而保证超声图像的分辨率。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有乳头溢液者最好不要将液体挤出。
根据需要,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
如果患者自觉特殊体位有肿块的感觉,可以让患者采取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坐位等。
检查时患侧手臂尽量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探头直接放在乳房表面,对乳头、乳晕及乳房外上、外下、内上、内下4个象限进行全面扫查,次序可由操作者自行确定,扫查方式包括放射状、反放射状、旋转式和平行移动等,可根据检查者的习惯选择。
注意检查范围全面,不要漏检,同时应检查腋下淋巴结情况。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3.3.1 基本要求检查时应先对乳腺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对发现病灶的区域进行重点的二维超声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或范围的测定,边界、边缘、形状、内部及后方回声、钙化和周围组织包括皮肤,胸肌及韧带等结构的变化等。
病灶的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应该选取其最大平面,测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长径线,然后在与此切面垂直的最大平面上测量第三个径线。
测量时,游标应该放置在病灶边缘的外侧,病灶边界清晰时按照边界测量,肿块边界模糊时,应该根据肿块的最大边缘部分或周边的声晕测量。
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应辅助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彩色血流的走向及分布并在多普勒频谱上测量各种血流参数。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三维重建成像、弹性成像和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等技术,观察病灶和乳腺组织的硬度变化、空间关系和血管分布,了解病灶和组织的质地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帮助完善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解读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增患者226万例,我国约39万例,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但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早期乳腺癌列为可治愈性疾病。
“早诊、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最佳途径。
乳腺超声检查主要是通过超声仪利用超声波获得乳腺声像图,比如乳房组织结构、血流信号、结节情况等病变性质进行判断。
该检查的优势在于安全、无创、便捷、重复性好、无射线、无明显禁忌症、费用相对较低、诊断价值高等,在患者中比较容易接受。
1.乳腺自检方法(1)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注意两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突起异常情况,乳头或者皮肤是否凹陷。
(2)上抬左手至头后侧,右手针对左乳进行自检,手指指腹轻按乳房是否存在硬块,从乳头顺时针做环状检查,同样方式检查右乳房。
(3)平躺,右肩放枕头,右手弯曲到头下,重复第二种检查对右乳房实施自检。
(4)同时还要检查腋下是否淋巴肿大,最后大拇指、食指压拧乳头,是否出现异常的分泌物。
2.乳腺超声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前无须做特殊准备,上衣最好穿开衫,可以充分将腋窝和乳房暴露出来;(2)若疑似乳腺增生,月经干净后一周最好进行一次检查;(3)乳头溢液者,检查前预防挤压导管,导管充盈便于检查溢液原因;(4)检查前防止乳腺导管造影,避免出血和造影剂影响诊断;(5)若出现乳腺肿块合并恶性时要进行穿刺活检,穿刺前做好术前免疫、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3.乳腺超声检查的方法(1)暴露乳房被检查者仰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可取特殊体位,双手上举,将乳腺和双侧腋窝充分暴露出来;(2)超声仪器使用和调节:中心频率≥7.5MHz线阵高频探头,深度深度设置在3-5cm,聚焦位于病灶处,调节仪器最佳状态。
在探头上将耦合剂涂抹,再把超声探头置于乳房上,结合视诊和触诊开展复合式全面扫查。
加强观察,避免漏检检查完一侧乳房后,再检查另一侧乳房。
(3)获取检查结果检查后详细做好检查数据记录,将检查结果打印出来。
乳腺影像学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超声超声的报告内容包括:(一)临床病史、检查指征。
(二)是否有相关的既往超声进行比较。
(三)超声扫查范围及检查技术。
(四)病变描述。
1.简要描述扫描范围乳腺组织类型。
2.病灶大小测量(至少测量2个径线),小的单纯性囊肿不必全部测量。
3.病灶位置(采用钟面描述,还需描述病灶距离乳头的深度)。
4.采用超声专业词汇对病灶进行简要描述。
(五)结合相关的临床体检、X线摄影、MRI或其它影像检查。
(六)总体评估及处理建议。
1.未定类别。
0类: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估,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既往检查比较。
2.最终类别。
1类:阴性,无异常所见。
2类:良性发现,包括单纯性囊肿;乳房内淋巴结;乳房内移植物;稳定的术后改变;随访后无变化的纤维腺瘤。
3类:良性可能大,建议短期复查。
包括边缘光整、呈圆形或椭圆形、横径大于高径的实性肿块,很可能是纤维腺瘤;还包括触诊阴性的复杂囊肿和簇状微囊肿。
4类:可疑异常,需要考虑活检。
超声发现的实性肿块,但不具备纤维腺瘤或其它良性病变的典型特征。
5类:高度怀疑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几乎肯定的恶性)。
超声有特征性的异常征象,恶性的危险性大于95%。
应开始进行确定性治疗。
考虑前哨淋巴结显像和新辅助化疗时,宜进行影像导引下空芯针穿刺活检,以取得组织学诊断。
6类:已行活检证实为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这一分类用于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
主要是评价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影像改变。
乳腺线报告的规范一、概述乳腺线报告是放射科医生对乳腺线摄影结果的书面报告。
它是乳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
为了提高乳腺线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本文将介绍乳腺线报告的规范。
二、报告内容1、一般信息:报告应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检查日期和检查部位等信息。
2、检查方法:描述乳腺线摄影的检查过程,包括摄片位置、摄影条件和对比剂的使用情况等。
3、乳腺形态:描述乳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包括乳头、乳晕和乳腺实质的形态。
4、腺体密度:评估腺体的密度,包括均匀性、致密性和纤维腺瘤等情况。
5、钙化灶:描述钙化灶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并评估其良恶性可能性。
6、结构扭曲:描述乳腺结构的扭曲情况,包括管状结构、腺体组织和纤维腺瘤等。
7、淋巴结:描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并评估其良恶性可能性。
8、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诊断结论和治疗建议。
三、报告规范1、语言简洁明了:乳腺线报告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缩写,以确保其他医生能够轻松理解。
2、客观描述:报告应该客观描述检查过程中的发现,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性陈述。
3、详细分析:报告应该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钙化灶、结构扭曲和淋巴结等情况,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4、结论明确:报告应该根据检查结果给出明确的诊断结论和治疗建议,以便临床医生参考。
四、总结乳腺线报告是乳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提高诊断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放射科医生应该遵循上述规范,确保报告的语言简洁明了、客观描述详细分析、结论明确。
临床医生也应该认真阅读乳腺线报告,并根据报告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范围综述报告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描述和定义某一特定项目或任务的边界和范围。
此类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明确项目或任务的目标、主要功能和预期结果,从而帮助组织和个人了解他们需要完成什么,以及如何去完成。
乳腺超声检查指南LT乳腺超声检查指南指症根据现有资料报到,乳腺超声检查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实质性和囊性肿块的鉴别,而是可以针对具有形态改变的病灶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依照美国放射学院指南和中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实践,乳腺超声适用于下列情况,1.可触及和不可触及的病灶的确认、特征描述和鉴别诊断。
超声可以对临床检查和钼靶的结果进一步评估。
2.引导乳腺病灶的介入操作。
3.对乳腺植体的评价。
4.年轻(小于30岁)、哺乳和妊娠女性的常规乳腺检查。
5.术后乳腺、放疗后乳腺和乳腺病灶化疗后检查,包括制订术后放射治疗计划。
设备和方法乳腺超声检查使用高频线阵探头,这些探头带宽范围为5~10MHz、5~12MHz、8~15MHz,5~17MHz和8~17MHz,全部中央频率≥8MHz。
探头宽度从38mm到超过50mm。
目前市面上的彩色超声仪器均可配置这样的浅表探头。
目前的乳腺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了常规灰阶成像,彩色和能量多普勒成像,空间复合成像,三维重建成像,以及弹性成像。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目前尚未取得成熟的应用。
通常,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对侧斜卧位(如果乳腺过大,倒向同侧,则身体向对侧倾斜),检查侧手臂尽量上抬外展抱头,充分暴露乳腺及同侧腋下。
检查者以探头做扇面(以乳头为中心,进行360°的钟表指针样旋转)或者矩形(探头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完在乳腺表面的矩形范围内移动)扫查全部乳腺。
扫查区域应当存在重叠,并且包括乳晕和腋下。
如果患者在某一体位时有清晰的肿块感觉,可以使患者采用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者坐位统一定义。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个体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因此,通常以接受检查的患者自身乳腺内脂肪组织的回声强度定义为等回声。
弱于该类的回声强度定义为低回声,如纤维腺瘤内部的回声;强于该类的回声强度定义为高回声,如纤维腺体组织或者韧带(cooper韧带等)的回声;没有回声表现定义为无回声,如囊肿内部的回声;高亮度定义为强回声,如超声下钙化灶的回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超声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三)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3.1 超声检查的仪器常规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0MHz,有条件时可用到10.0~15.0MHz,但对于乳腺组织过厚或有假体时,可适当降低探头频率。
超声探头和频率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足够探查深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频率,从而保证超声图像的分辨率。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有乳头溢液者最好不要将液体挤出。
根据需要,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
如果患者自觉特殊体位有肿块的感觉,可以让患者采取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坐位等。
检查时患侧手臂尽量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探头直接放在乳房表面,对乳头、乳晕及乳房外上、外下、内上、内下4个象限进行全面扫查,次序可由操作者自行确定,扫查方式包括放射状、反放射状、旋转式和平行移动等,可根据检查者的习惯选择。
注意检查范围全面,不要漏检,同时应检查腋下淋巴结情况。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3.3.1 基本要求检查时应先对乳腺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对发现病灶的区域进行重点的二维超声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或范围的测定,边界、边缘、形状、内部及后方回声、钙化和周围组织包括皮肤,胸肌及韧带等结构的变化等。
病灶的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应该选取其最大平面,测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长径线,然后在与此切面垂直的最大平面上测量第三个径线。
测量时,游标应该放置在病灶边缘的外侧,病灶边界清晰时按照边界测量,肿块边界模糊时,应该根据肿块的最大边缘部分或周边的声晕测量。
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应辅助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彩色血流的走向及分布并在多普勒频谱上测量各种血流参数。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三维重建成像、弹性成像和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等技术,观察病灶和乳腺组织的硬度变化、空间关系和血管分布,了解病灶和组织的质地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帮助完善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解读
尊敬的患者:
您好!感谢您来到我们医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
现将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供您参考。
检查结果如下:
1.左乳腺
乳腺结构:左乳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均匀,未见肿块、结节、钙化灶影。
乳腺上皮回声均匀。
乳腺分叶:未发现明显分叶征象。
乳腺管道:左侧乳腺管道内径均匀,未见扩张和包块。
胸壁软组织:左侧胸壁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2.右乳腺
乳腺结构:右乳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均匀,未见肿块、结节、钙化灶影。
乳腺上皮回声均匀。
乳腺分叶:未发现明显分叶征象。
乳腺管道:右侧乳腺管道内径均匀,未见扩张和包块。
胸壁软组织:右侧胸壁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根据检查结果,您的乳腺结构和内部结构均匀,未见肿块、结节、钙化灶影,乳腺上皮回声均匀,乳腺管道内径均匀,未见扩张和包块,胸壁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无痛苦、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女性乳腺疾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您每年定期进行乳
腺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病变,保障健康。
同时,建议您摒弃吸烟、饮酒等对身体有害的习惯,适当保持
身体锻炼,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压力和情绪波动等不良环境影响。
这些措施有助于您的健康和身体康复。
祝您健康幸福!感谢您对我们医院的信赖和支持。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力为您解答。
乳腺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罗葆明;欧冰;冯霞;文艳玲;智慧【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06(022)012【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成像对276例患者获手术病理证实的286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结果良性207例共215个病灶,恶性69例共71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96.3%,准确性为94.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73.5%,准确性为73.1%;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58.0%,准确性为64.2%;X线钼靶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7.8%,特异性为87.4%,准确性为8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较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成像高.【总页数】4页(P1823-1826)【作者】罗葆明;欧冰;冯霞;文艳玲;智慧【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 [J], 章娟2.乳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 [J], 范晓芳;丁勇俊;王卫理;孙卫健;康莉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J], 王金萍;王如瑛4.超声弹性成像和X线钼靶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诊断中的价值 [J], 罗育端; 王佳鑫; 陈漫清; 杜玉虹5.超声弹性成像、X线钼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BI-RADS 4类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刘会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
对不能性质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
此外,超声检查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二、乳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1、乳腺解剖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第2至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
外侧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
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有乳晕包绕。
正常乳腺每侧各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叶由15个腺泡组成。
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组织中浅筋膜浅层纤维索相连,形成乳腺悬韧带(Cooper氏韧带)。
每一腺叶有一单独腺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女性一生中,乳腺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年龄段妇女,甚至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阶段其乳腺也有所不同。
(1). 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 性成熟期: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 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
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 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
(5). 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腺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2、检查技术(1)病人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如果怀疑乳腺增生症,最好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检查。
检查前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
(2)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
检查乳房外侧区域时,特别是乳房肥大或松弛者,可辅以侧卧位。
(3)仪器:检查乳房、腋窝、锁骨上窝和胸壁时,选用高频线阵电子探头,探头频率≥7.5MHz。
(4)检查方法: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法。
检查时在乳房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用力宜轻。
可从乳头向乳房边缘按顺时针方向轮辐状滑动扫查,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部位。
发现病灶时常需要多断面交叉重复扫查。
乳腺超声检查内容:乳腺导管系统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局限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当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或有密集微小钙化时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局限性病变;肿块的灰阶超声表现:如位置、大小、纵横比、内部回声、是否有微小钙化灶,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肿块的血流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血流是否粗大不均匀,必要时可测量动脉的流速和阻力指数RI 等;乳腺淋巴引流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腋窝是否有副乳或其它病变;库柏韧带走行、结构是否有改变。
(5)仪器调节:①调节增益、TGC(DGC):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
②调节检查深度: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
③聚焦点位置:常规置于腺体对应的深度,发现病灶时应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
多个病灶时,随检查病灶的深度做适当调节。
④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周边的细节。
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病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血流。
使用低滤波,适当提高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出现杂波信号为标准。
⑥脉冲多普勒测量:病灶内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特别是不能排除乳腺癌时需要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
尽可能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取样门尽可能小。
⑦测量方法: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
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6)病变的定位: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②象限定位法;③解剖层次定位。
(7)扫查时注意事项:①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
②扫查速度不能太快。
③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④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有否异常。
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
⑤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甄别。
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
⑥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扪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
⑦注意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与乳腺肿块的鉴别。
⑧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它影像资料,减少漏诊。
3、正常超声图像乳腺声像图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腺后间隙和胸壁组成。
不同生理状态下乳腺正常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腺体层回声的差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腺体内血流信号通常稀少,可见稀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正常腋窝淋巴结多不显示,偶可显示大小5mm左右的正常腋窝淋巴结。
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淋巴结皮质表现为位于被膜下的弱回声,淋巴结髓质表现为中心强回声,皮质弱回声和髓质强回声界面清楚。
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
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易显示。
三、乳腺肿瘤的图像表现建议采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评估分类术语进行描述(见下文)。
四、乳腺超声报告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图像,文字报告,署名等。
建议对肿瘤占位病变的描述和诊断评估分类参考国际公认的ACR-BRADS-US标准(见下文)。
超声检查结论应包括:①有无病变;②病变的物理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③结合临床资料和体征,给出超声诊断或病理的提示性意见。
《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一.乳腺超声BI-RADS®评价术语分类表在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
该分类表适用于资料的收集,并不构成正式的书面超声检查报告。
A.肿物:肿物为占位性病变并且应该在两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
形状(选择一项)说明❏□椭圆形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圆形球形或圆形❏□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方位(选择一项)说明❏□平行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非平行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边缘(选择一项)说明❏□局限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不局限肿物具有1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模糊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细分叶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毛刺从肿物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病灶边界(选择一项)说明❏□锋利界面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环❏□高回声晕在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回声类型(选择一项)说明❏□无回声内部无任何回声❏□高回声回声比脂肪层高或相当于纤维腺体组织❏□混合回声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低回声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例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等回声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回声特征(选择一项)说明❏□无后方回声特征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增强后方回声增强❏□声影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不包括在内❏□混合特征具有一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周围组织(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分支❏□Cooper’s韧带改变Cooper’s韧带拉伸或增厚❏□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皮肤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房,正常皮肤厚度小于2mm)❏□皮肤回缩/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B.钙化: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粗大钙化直径等于大于0.5mm□肿物外的微钙化直径小于0.5mm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束,因此没有声影□肿物内的微钙化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
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的显得很明显C.特殊病例:特殊病例是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的病例(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簇状微小囊肿簇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3mm,分隔厚度小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复杂性囊肿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
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皮肤上或皮肤内肿物这些囊肿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包括囊肿、疤痕疙瘩、痣和神经纤维瘤□异物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乳腺内淋巴结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