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思路1.1.1 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小说天地,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1.2 结合人教版必修教材,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1.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小说基本概念2.1.1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创作。
2.1.2 小说的人物形象包括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配角等,是小说中作者用以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2.1.3 小说情节是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3.1.1 人教版必修教材选入了多部经典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3.1.2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小说,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3.1.3 结合教材,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4.1.2 能够分析教材中的小说,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4.1.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5.1.2 学生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小说的深刻内涵。
5.1.3 学生缺乏阅读小说的兴趣,阅读效果不理想。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5.2.2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小说,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5.2.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运用小说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2. 小说阅读技巧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3. 小说创意写作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心理、动作等)创作短篇小说或小说片段交流分享,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阅读技巧小说创意写作方法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分析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转折运用小说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作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阅读技巧和创意写作方法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和创作实践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作品、图片等资源网络平台: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小说推荐: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作品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小说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创意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意识2. 终结性评价: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小说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学习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2. 第二周:小说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3. 第三周:小说创意写作的指导与展示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心理、动作等)创作短篇小说或小说片段交流分享,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4. 第四周:小组合作项目启动确定合作项目主题和方向分工合作,进行小说阅读和分析5. 第五周:期末复习与考试准备复习小说基本概念、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整理学习笔记和资料进行模拟考试,检查复习效果七、教学资源准备1. 小说作品集:收集各类经典和现代小说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2. 参考书籍:购买或借阅有关小说理论、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的书籍3.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小说作品图片、视频等素材4. 网络平台:创建教学博客或群,学习资料和交流讨论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4.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小说主题的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活动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小说阅读和创作经验3. 组织小说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4. 开展小说知识的手工制作或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需求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提高4.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文化素养十一、教学实践活动设计1. 组织小说主题的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一、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今天,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对联里的小说人物。
请指出下面对联里的“同胞”“骨肉”和小说作者分别是谁。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2)任务二:话说小说人物。
班级拟开展“话说小说人物”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3)任务三:对话小说人物。
假如你穿越时空成为鲁迅《故乡》小说里的“迅哥儿”,面对中年闰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2.亲爱的同学,在“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众说纷纭话读书】在讨论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
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使读者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
经典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这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做简要分析。
(2)【栩栩如生话人物】在缤纷的人物画廊中,你一定有最欣赏的小说人物。
那么在《西游记》或《水浒传》中,你最欣赏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由。
我最欣赏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嘴八舌谈体会】亲近小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趣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1、为了增强中学生对古今小说的了解,某中学开展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品读小说,陶冶性情读(品)小说,悟人生难忘小说世界,缤纷人物形象(2)、你认为此次活动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开展?(试举两例)“难忘小说世界”主题班会“续写小说故事”竞赛“缤纷人物画廊”图片展“读小说,谈心得”演讲赛“小说人物大家猜”竞赛(3)、请从你设计的活动形式中选择一种写出活动步骤。
我选择的活动形式是:“难忘小说世界”主题班会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②、同学们畅谈自己难忘的小说及其难忘的原因③、同学之间交流此次活动的体会④、班主任做终结发言(4)请为你设计的活动形式写一段开场白。
(5)、小说用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多乎哉?不多也”,我们知道那是迂腐不堪的孔乙己,“噫!好!我中了!”,我们知道那是喜极而疯的;小说用细节描写为我们描摹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看到油灯里多了一根灯草而不肯断气,我们知道那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的小英雄,我们知道那是笔下的少年闰土;听说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们想到《故乡》中的杨二嫂,听说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我们想到《》中的奥楚蔑洛夫。
(6)、假如班里举行“小说人物大家猜”全班竞赛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人物描写,写出人物的姓名、描写方法、小说名和作者,并用一个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
A、郑屠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元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小说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讲解小说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2. 小说写作技巧:介绍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3. 小说欣赏与分析:选取经典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小说创作实践:分组进行小说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创意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元素。
3. 实践法: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必修教材相关章节。
2. 经典小说作品:选定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
3. 小说创作素材:提供一些小说创作的素材,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介绍小说的写作技巧,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 第三课时: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
4. 第四课时: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5. 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经典小说作品,评估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1.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2.感知小说魅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3.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尝试简单的小创作。
一、激趣导入师: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
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是什么?生:小说。
师: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去感受小说的魅力吧!二、活动探究本次活动展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难忘的小说世界【活动一:故事荟萃】1.学生分组,在组内讲自己阅读小说的故事。
2.各小组评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然后参加全班的讲故事比赛。
(二)缤纷的人物画廊【活动二:根据经历猜人物】从人物经历的角度来感知人物形象: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我来给几个人物画像,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示例:第一个人物:他家穷得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一年连猪油都难得吃上两三回,想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地热衷于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
第二个人物: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冈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
学生看大屏幕,教师读文字,学生以“他是(),是()代小说家()的《》中的人物形象,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为句式说话。
【活动三:描写方法塑人物】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经常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请学生们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的句子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围绕同学提供的语句,可以竞猜、可以赏析、可以分析人物性格。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提高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2. 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小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运用小说元素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5. 增强学生对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社会环境为主要手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
2. 小说的特点:小说具有虚构性、情节性、人物性和环境性等特点。
3. 小说的作用:小说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道德观念等,反映了社会生活,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4. 小说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速读、精读、评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5. 小说创作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联想、象征等手法进行小说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阅读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小说创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等内容。
2.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小说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等内容。
3.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小说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5. 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说阅读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以及创作展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提升情况。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从小说中感受人间百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运用:能够准确复述小说主要情节,介绍小说人物,提高表达能力。
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
(难点)◎思维能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重点)◎审美创造:在“小说人物大家谈”中感知小说魅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精彩情节,体会巧妙构思,选择典型形象,感受鲜明的人物特征,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2.小说故事会,建立档案卡,续编或改编故事,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既有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又有多样的表现手法。
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是什么?生:小说。
师: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去感受小说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学习完小说单元后,通过对话让学生温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水到渠成地切入活动课主题,进入学习状态。
二、活动安排本次活动课分为四个板块,学生组成四个小组合作探究,在汇报课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最后全班评出优胜小组。
四个板块是:讲小说故事,猜人物形象,演想象创作,比构思设计。
1.讲一讲,故事情节美(小说故事会)回顾自己阅读小说的经历,想一想:哪部小说的情节最吸引你?作者运用了哪些构思技巧吸引你读下去?选定小说人物,梳理小说情节(可参考课本P9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图),先在小组内讲一讲,评一评,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进行调整,讲好故事。
各小组推荐一名最佳故事讲述者代表小组在班里交流。
(老师推荐的故事人物有:鲁达、香菱、猪八戒、何大学问、江姐、梁生宝、尼摩船长……)能联系书中的细节,讲得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者胜出。
2.猜一猜,人物形象美(小说人物大家谈)要求各小组以初中课文和初中阶段名著导读中的小说为阅读内容,整理汇总出小说篇目表,各小组根据分配的篇目,组内分工,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设计小说辞典档案卡、小说人物形象档案卡(可参考课本P94页小说人物档案卡片),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大致了解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家及作品。
2,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并提咼学生阅读赏析能力。
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欣赏小说人物,并展开想像练习写作。
学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小说是最受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人说小说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它能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小说天地吧!二、检索小说知识,填空。
(课件展示)1•小说是以____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_______ 和具体的______ 来反映1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 。
3.小说主耍是通过___________ 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川心的’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________ 两个部分。
(答案:1•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坏境那I写2•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塑造人物形象3.故事情节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三、激趣导引:1、听影视歌曲猜小说名称。
2、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阅读下面语段,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
太守出猎,狂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__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小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小片段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可在作者的想象和创作中扩大和深化。
小说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库,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化、历史、人性、经典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如何合理、有趣、深入地教授小说,是许多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而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一课,提供了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教案,可以极大地帮助教师教授小说,并开发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篇优秀教案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是教授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真实地讲述一些导致学生兴趣高涨的故事,并用适当的语言和手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介绍了“批发市场上共享单车激增,成为流浪汉又一块“摇钱树”的故事,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故事情节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阅读小说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阅读小说,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环境和心理活动等要素。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后面的深层次信息,比如主题、意象、象征、象征意义等等。
在教案中,教师要求学生读一篇叫做《狼蛛》的小说,这个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社会进步、等级制度和人性等方面,需要学生读懂故事的深层信息,创造性地解释情节、人物和象征意义。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使用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的会议型式,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和看法,这样他们可以在学习的同时交流互动,更深入地探讨小说的主题和细节;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技巧。
在教案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就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和象征意义等展开深度讨论,并要求学生写下小组讨论的结论,为之后的作品锻炼做准备。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小说阅读与写作实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生活场景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小说特点:虚构性、情节性、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
3. 小说写作技巧: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渲染、主题揭示等。
4. 小说阅读与鉴赏: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欣赏艺术特色。
5. 小说写作实践:创作短篇小说,锻炼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悟,提升理解能力。
4. 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小说的写作技巧,分析经典小说作品。
3. 第三课时:进行小说阅读与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小说。
5. 第五课时: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短篇小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说阅读与鉴赏: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写作实践:评价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 小组讨论: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的小说作品及其原因。
2. 开展小说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有趣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能够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小说要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热爱,激发阅读小说的热情;(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尊重和欣赏,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增强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1)小说的定义和起源;(2)小说的基本特点:虚构性、情节性、人物性、环境性。
2. 小说要素分析:(1)情节: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等;(2)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说能够吸引人,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小说,注意感受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2)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小说要素的理解。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的看法;(2)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小说作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作品,作为教学资源;2. 课后练习:设计有关小说要素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小说理论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通过分析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1、为了增强中学生对古今小说的了解,某中学开展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品读小说,陶冶性情读(品)小说,悟人生难忘小说世界,缤纷人物形象
(2)、你认为此次活动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开展?(试举两例)
“难忘小说世界”主题班会“续写小说故事”竞赛“缤纷人物画廊”图片展“读小说,谈心得”演讲赛“小说人物大家猜”竞赛
(3)、请从你设计的活动形式中选择一种写出活动步骤。
我选择的活动形式是:“难忘小说世界”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②、同学们畅谈自己难忘的小说及其难忘的原因③、同学之间交流此次活动的体会④、班主任做终结发言
(4)请为你设计的活动形式写一段开场白。
(5)、小说用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多乎哉?不多也”,我们知道那是迂腐不堪的孔乙己,“噫!好!我中了!”,我们知道那是喜极而疯的;小说用细节描写为我们描摹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看到油灯里多了一根灯草而不肯断气,我们知道那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的小英雄,我们知道那是笔下的少年闰土;听说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们想到《故乡》中的杨二嫂,听说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我们想到《》中的奥楚蔑洛夫。
(6)、假如班里举行“小说人物大家猜”全班竞赛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人物描写,写出人物的姓名、描写方法、小说名和作者,并用一个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
A、郑屠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人物的姓名:描写方法:人物特点:
小说名:《》故事名:作者:
B、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人物的姓名: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特点:尖酸势利、爱占小便宜小说名:《》作者:
2、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
(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
)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人物(名字):主要性格特征: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少于50字):
3、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小说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示例:a小说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
b小说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
c小说阅读现状堪忧(答对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②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读书经验,并摘录一句名言以阐明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经验: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a、你最喜欢的小说中的风流人物是,来自《》,作者是。
示例:鲁宾孙《鲁宾孙漂流记》笛福
b、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
答:风流之处:示例: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决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对我的影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强,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
4、某中学开展“读名著,谈收获”活动,三年级(2)班计划课外利用一个月时间,把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读完。
(1)假如你是本班的学习委员,你怎样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此项活动?请把你的活动设计写在下面。
示例:第一步要发告示:规定阅读后要召开演讲会,主题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辩论。
不要求绝对正确,但要言之成理。
第二步:要求大家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笔记要有中心、有重点。
第三步:学习小组之间要设计一些测试题,帮组理解和记忆。
第四部:演讲会。
(2)阅读《西游记》后,在班里召开的演讲会上,对唐僧这个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双方展开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示例:我方认为,唐僧的仍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他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